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

李素和孫輔仁沒有動作,一旁大吃特吃的李治卻呆住了,手裡長長的竹籤肉條啪地掉落在地,震驚地睜大了兩眼,呆滯地看著李素和孫輔仁。

李素含笑不語,孫輔仁臉色蒼白,只看著二人的樣子,李治便明白了一切。

“孫縣令,你竟……竟然是……”李治顫巍巍地指著他,神情一片惶然無措。

小小的年紀,今日算是第一次見識到了人心世情的險惡。

鏘!

李素身後的方老五和王樁愣了片刻,同時拔刀出鞘,冰冷的刀鋒一左一右架在孫輔仁的脖子上。

“好個惡賊,差點叫你瞞騙過去!”王樁忍不住出聲怒道,想到李素這些天常與孫輔仁見面商議平亂之事,若孫輔仁心懷殺念,早做準備,李素和那位晉王殿下不知死了多少次,想到這裡,王樁和方老五後背冒出一層冷汗,心中後怕不已。

樂融融的烤肉宴,瞬間變得緊張凝重,劍拔弩張。

李素仍帶著微笑,朝王樁和方老五擺擺手,笑道:“別那麼緊張,對孫縣令客氣點,他是讀書人,就算玩弄名堂,也斷然不會親自出手行刺我和晉王的,把刀放下,給孫縣令一點體面……”

方老五和王樁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不敢大意,二人一左一右拽住孫輔仁的胳膊,然後從上到下開始搜身,確定孫輔仁身上沒帶兇器後,這才收刀入鞘,退後一步,眼睛仍滿是戒備地盯著他,隨時保持著挺身護駕的姿勢。

自剛纔被李素一語道破身份後,孫輔仁的臉色便白得厲害,聽到李素的話後,終於擡頭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躬身一禮道:“多謝李侯爺,爲我保留了最後一絲體面?!?

這次的自稱不再是“下官”,而是“我”了。

李素搖搖頭,道:“不必謝我,就算是這些日子你爲災民前後忙碌奔波的答謝吧,哪怕……你都是裝出來的,畢竟也做了一些實事。”

孫輔仁慘然一笑:“不錯,齊州陳家背後,還依附著更龐大的門閥世家,而我,就是他們手中的一顆棋子。”

李素長長一嘆,整個人不知爲何忽然泄了氣似的,剛纔展露的逼人鋒芒不復再見。

從烤肉開始,李素外表看似懶散憊怠,實則心中卻緊緊繃著一根弦,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意有所指,因爲他自己清楚,從糧草被燒的那一刻起,便是攤牌之時,對方搶先動手,看似亂了民心,但從反面來說,何嘗不是自露了馬腳?所以燒糧之後,李素沒著急指揮救火,反而第一時間進了縣衙,招孫輔仁過來烤肉,用意也在此,相比之下,挖出隱藏在晉陽的毒瘤,將幕後的勢力連根拔起,這件事遠比救火重要得多。

此刻聽到孫輔仁終於親口承認,李素整個人頓時感到一陣恍惚,說是鬆了一口氣也好,或是勝利之後的疲憊也好,忽然之間,滿是戰意的情緒竟一泄而去,剩下的卻是一股濃濃的虛脫和釋然。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耶?”李素閉上眼喃喃道。

孫輔仁垂頭,神情痛苦地道:“我本是齊州寒門之子,自幼聰穎好學,熟讀聖賢經義,那時滿腔報國之心,只想爲大唐社稷鞠躬盡瘁,不求聞達於廟堂,只求爲天子守牧尺寸之地,造福一方百姓,直到學有所成,欲赴長安科考時,才發現世事人情非我所料……”

“科考這個東西……”孫輔仁無奈一笑,道:“科考是寒門學子的唯一出路,這是天下皆知的事,只不過,科考在那些世家門閥眼裡卻是不共戴天之宿敵,因爲科考取寒士而仕之,繞過了世家門閥薦舉這條必經之路,從此寒門士子不必再往門閥投卷,便可直接以錦繡文章而入仕,入仕之後的寒門士子自然也不可能成爲哪家門閥世家的黨羽勢力,而是直接忠心於皇室天家的能臣幹吏,對門閥來說,科考便是天家削弱他們勢力的一柄利劍,所以他們痛恨科考,同時也千方百計阻攔寒門士子參加科考……”

“貞觀九年,我自問學有所成,便欲拜別父母,前往長安應試,然而齊州陳家不知從哪裡聽到消息,便派人出來阻攔,我剛出齊州城不到三十里,便被陳家快馬追回,同時追回的,還有齊州城近二十名同樣準備去參加科考的士子,把我們半逼半請地帶回了齊州城後,陳家的家主召見了我們,言稱我等學子不必科考,陳家可爲我們向朝廷舉薦,當然,言下之意我們後來才知道,既然是陳家舉薦,將來爲官後自然便成爲了陳家勢力黨羽,盡心以陳家的利益爲己任……”

孫輔仁笑得愈發慘然:“……那時的我年輕不通世事,而且名利心甚重,一心想著當官,猶豫之後便答應了陳家薦舉,過了半年,我果然當了官,先是河東代州轄下一個小縣的縣令,後來因爲我爲官尚算勤懇,上任後一年內開荒種糧,大興水利,鼓勵婚育,任內兩年,縣中人口增加了四千多人,此事被監察御史上疏奏彰,還被當年的吏部記入考評,然後,莫名其妙的,貞觀十二年,我便被任爲晉陽縣令……”

“晉陽啊,高祖皇帝龍興之地,素有大唐第三大都之美譽,說是大縣,其實已經算是一個州郡了,我糊里糊塗的當上了晉陽縣令後,陳家派人來找到了我,告訴我這是他們背後運作的結果,而且吩咐我必須時刻注意晉陽地面上所有士族望門的舉動,並且暗中培植羽翼,伺機而動……”

李素一直靜靜聽著,這時忽然插言道:“何謂‘伺機而動’?”

孫輔仁苦笑:“‘伺機’,自然是等待機會,當時我也不知道要等待什麼機會,直到去年年末,大雪不停,陳家終於又找到了我,那時我才明白,這場大雪,便是他們苦苦等了三年的機會。從年末開始,陳家便派了不少生人進入晉陽,這些人很快消散於晉陽的各村各鄉,我知道他們要幹什麼,可我沒法制止,不但不能制止,還要做他們的幫兇,因爲從我當官的那一天起,我的身上已烙上了陳家的印記,一輩子都擺脫不了……”

“那麼多的陌生人忽然進入晉陽縣,自然引起了各村裡正的警覺,許多里正都向縣衙稟報了此事,而我,則假裝不放在心上,將此事強自按壓下來,任由陳家派去的人在晉陽翻雲覆雨,最後的結果……我便不多說了,想必你們已看得很清楚了。”

孫輔仁說完了,雖然儘量說得簡單,可也說了小半個時辰。

說完後,孫輔仁神色黯然垂頭不語,而李治仍一臉震驚,一雙眼睛不停地在孫輔仁和李素的臉上來回打轉。

李素神色很平靜,答案本是他親自揭開的,孫輔仁說的這些只不過驗證了他的推測,所以他沒有什麼意外吃驚的地方。

縣衙庭院內,莫名其妙出現了一種詭異的沉默,令人窒息。

不知過了多久,李素道:“陳家的背後,果真是太原王氏?”

這個問題很重要,它關係到朝廷舉起的屠刀將劈向哪個方向。

可惜的是,李素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孫輔仁苦笑搖頭:“我雖是一個縣令,卻也只是陳家手裡的一顆棋子,李侯爺,你覺得他們會讓一顆棋子知道太多內幕嗎?早在代州時,我便有過猜測,陳家只不過是齊州一個小門閥,既非關隴名門,亦非七宗五姓,在朝堂的勢力可以說非常薄弱,自隋以來,陳家的直系也只不過當過幾任刺史而已,這麼一個小小的門閥,竟敢在龍興之地翻雲覆雨,煽動民亂,若說這些皆是陳家一家所爲,打死我也不信,我很清楚,陳家必然依附著一個更龐大的勢力,這個勢力,纔是晉陽之亂的禍首和源頭,對那家門閥世家來說,陳家也只不過是他們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已,只是,我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誰?!?

李素的手不易察覺地輕輕顫了一下,滿含笑意的臉上漸漸露出苦澀之色。

好了,謎底解開了,更大的麻煩來了。

世家門閥啊,照孫輔仁的說法,這家門閥的勢力居然大到如此地步,看來不是關隴名門,便是舉世皆知的七宗五姓之一,無論哪一家門閥都不是輕易能動的,哪怕是貴爲天子的李世民,對這些門閥都不得不忌憚三分。

然而晉陽之亂追查到最後,抽絲剝繭的結果竟直端端地指向這些千年門閥,怎麼辦?帶兵上門把這家門閥滅了?

真這麼幹的話,估計李世民很高興,而且巴不得有這麼個傻子出頭,事情鬧大了,只消把李素往刑場一拉,一刀砍下腦袋,對門閥有了交代,又剪除了一個心頭之患,至於說到犧牲,李素相信在李世民眼裡,剪除禍患比他的性命重要得多,兩相取捨之下,死一個李素根本就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求保底月票!!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
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求保底月票!!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石景山区| 高台县| 桐乡市| 龙南县| 鸡西市| 大化| 五峰| 淮滨县| 通州市| 巴里| 唐海县| 临夏市| 内乡县| 安宁市| 濉溪县| 宜宾市| 铜陵市| 桂平市| 岱山县| 天水市| 建平县| 天全县| 翁牛特旗| 邵阳县| 富平县| 靖边县| 多伦县| 南陵县| 海盐县| 东港市| 宁德市| 宿迁市| 南溪县| 乐昌市| 会宁县| 寻乌县| 舒兰市| 呼玛县| 余江县|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