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

李素聽懂了,常順說的“老兵”是指方老五。≯ >≥

嘴角扯了扯,李素失笑搖搖頭,還是看低了方老五的本事,除了廝殺搏擊本事外,騎術也不錯,難得的是心思單純且忠肝義膽,今日才知道,反偵察的本事居然也不錯。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素頓時覺得身邊有了方老五,用起來真的很順手。

至於常順的存在,李素倒是一點都不意外。

從李世民派他出長安時他便想清楚了,要處理晉陽之亂,李世民絕不會只派他和李治這一路人馬,必然留有暗手,這跟信不信任無關,對帝王來說,再信任一個人也不可能毫無保留地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他身上,總歸要留一步暗棋,用來查遺補缺也好,用來制衡也好,總之必須要保留一個從容進退的空間。

常順的存在,就是李世民落下的一步暗棋。常順,常塗,都姓常,常塗的身份又是李世民貼身的內侍,掌握著一股神秘的勢力,那麼眼前這個常順的身份想必不低,應該是被常塗引爲心腹的那一種。

想清楚這個關節,李素的目光閃過一抹莫測的光芒,深深看了常順一眼。

常順似有所覺,扭頭與李素的目光相觸,隨即很謙遜地朝他笑了笑,有種不言而明的默契。

很好,都是爲帝王服務,職業不分貴賤也不分明暗,皇帝怎麼說就怎麼做。

沒搭理一臉他鄉遇故知驚喜的李治,李素悠悠地道:“既然不知你隸屬哪個官衙,本侯就直呼名字了,常順,陛下遣你爲暗路,與我們同赴晉陽,你的職命是什麼?這個問題你方便說嗎?不方便就當我沒問。”

常順笑了,露出一嘴白牙,道:“這個可以說,侯爺多慮了,小人離開長安前陛下有過囑咐,小人領了一批人暗中跟隨二位貴人,是爲了暗中將晉陽之亂弄清楚,二位貴人在明,那麼多雙眼睛盯著您二位,有些事情必然無法查,也查不到,小人不一樣,小人本是災民打扮,可謂滴水入海,隱於市野……”

李素沉聲道:“晉陽這幾日的亂象你也見到了,常順,你查出什麼了嗎?”

“正因爲晉陽最近亂象頻生,處處有亂民屠掠良善,對抗官府,小人今晚纔不得不亮出身份,面見二位貴人……”機警地扭頭朝門外看了看,常順壓低了聲音,道:“小人這些日子帶領手下在晉陽察訪,現頗有蹊蹺,原是二十萬左右的人口,因災而紛紛遷移,往往舉村傾巢而出,按說災民逃荒,不論去哪個方向,先應該向晉陽周邊城池遷移,有木活工活手藝的,遇到哪些地方招工便順勢留下,掙口飯吃,沒有合適活計的則舉家繼續前行,可奇怪的是,小人仔細算過出晉陽的各條大道小路的人數,現路上經過的人數合計起來,竟遠遠達不到晉陽逃荒百姓的人數,也就是說,有的災民還沒走出晉陽地界便莫名其妙消失不見了!”

說著常順斜眼一瞥,不經意似的從李素二人臉上飛快掃過,卻愕然現李素和李治一臉平靜,並無任何意外或吃驚的表情,就連一向咋咋呼呼大驚小怪的晉王李治也是一副面若平湖的模樣,稚嫩的小臉蛋上寫滿了“我早知道”幾個字,並且隱隱還帶著幾分含蓄的得色。

這下輪到常順吃驚了,只是常順常年跟隨常塗生活在太極宮中,早已練就了泰山崩於前亦面不改色的涵養,見二人似乎並不意外,常順表情平靜地繼續道:“……小人當時頗覺意外,察覺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馬上遣手下查訪,慚愧的是,小人手下無能,接連十多日的查訪並無收穫,百姓失蹤之謎仍未解開,直到今日早間,石窟村南面山中忽然殺出兩千災民,將石窟村屠掠一空,當時也是運氣好,小人的一個手下恰好在石窟村拜訪里正,見災民殺至,手下急忙躲在一個水缸中,親眼目睹了兩千災民燒殺擄掠後揚長而去,我那手下也是個靈醒人,趁著災民們離開石窟村時不聲不響跟了上去,混在災民人羣中,由於人數多雜,倒也沒被人認出來……”

“那羣災民出村後沒回山上,反而一路向北行進,一直走了四十多里路,進了一座無名山,到山腰時,順勢拐進了一條似乎是新鋪成的山道,沿著山道往裡走,竟是一番新景象,山道里面樹連樹,石連石,天然一層屏障遮蔽四周,中間一塊崎嶇嶙峋的空地,上方巨樹參天,枝節遮天蔽日,裡面足可容納五六千人,手下當時便明白近日晉陽百姓神秘消失的原因了……”

說到這裡,李素和李治臉上的表情終於有了變化,二人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常順這時明白了,原來自己查到的東西,二位貴人怕是早有察覺。

“手下當時便覺得事關重大,不敢久留,趁勢落到隊伍最末,然後不著痕跡地退出了山道,快馬回城向小人稟報,小人亦覺得事非尋常,急忙將所有手下全部召集,並將他們遣往晉陽附近的所有山川樹林等能夠隱蔽藏身的地方,接連尋找五日,終於小有收穫,手下百餘人不分日夜尋找,找到了十處可疑的地方,由於害怕敗露行跡,手下不敢近前查看,但守在外面多日,估摸**不離十了……小人深覺事關重大,不敢推延,只好現身面見二位貴人,將此事告之。”

說完常順從懷裡掏出一份羊皮地圖,在李素二人面前徐徐展開,地圖畫得很粗陋,但上面畫的十個小紅圈卻分外醒目。

李素頓時露出喜悅之色,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今晚見到常順很有收穫。

捧起地圖,李素瞇著眼仔細端詳很久,道:“可曾打探出誰是幕後指使?”

常順搖搖頭:“小人慚愧,不曾探得,或許……若能多些時日,小人有把握將幕後之人揪出來。”

李素淡淡一笑:“能懷疑的人不多,晉陽地面上誰最有權勢,誰最有名望,誰家產最豐,誰對天家不滿等等,掰著手指算,數來數去不過十個,常順,你照這個思路去查,必然事半功倍。”

常順笑了笑,道:“多謝侯爺提醒,小人明白。”

說完又向二人行了禮,常順身形一閃,消失在深沉的夜色中。

人走了很久,李素仍看著常順消失的方向,久久不一語。

自從吩咐王直駐紮長安東市,收買結交市井城狐社鼠和遊俠兒,李素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踏錯一步,陷自己和家人於萬劫不復,所以李素甚少動用這股屬於自己的勢力,哪怕王直這兩年已將這股勢力展得愈壯大,李素仍不敢輕易動用,甚至還囑咐王直將大權交給信任的心腹手下,令他也逐漸退居於幕後。

李素一直對自己的謹慎很滿意,他覺得自己做得雖然不算天衣無縫,但也應該沒落入過有心人的眼中,直到今日見到常順,察覺到李世民手中也掌握著一股強大的神秘的勢力後,李素這才悚然驚覺,原來自己還是小瞧了天下英雄,特別是小瞧了那位簡直已將“英雄”二字刻在臉上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的皇帝陛下。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股勢力,到底有沒有被李世民現?若是現了,自己當如何應對?把話說重了,在大唐國都長安城裡,你鬼鬼祟祟搞出這麼一股勢力到底是何居心?安個“欲圖不軌”的帽子不爲過吧?若將來有一天李世民突然難,自己如何度過這道劫波?

想到這裡,李素不由眼皮直跳。

原本對自己的未來有著充足的信心,也有著幾乎完美無缺的謀劃,可是今日看來,這些對未來的謀劃有漏洞有缺陷,回到長安後愈要小心行事了。

…………

三日後,幷州兩萬大軍到達晉陽,在晉陽城外五十里安營紮寨。

軍報入城,李治和李素整理衣冠,出城迎軍。

剛走到西城門外,便見遠處飛馳而來百餘騎,爲一人頭戴翅盔,身著鎧甲,年約四十多,一把黑亮的長鬚隨著馬背的顛簸而迎風飄展。

李素和李治二人在城門外站定,含笑看著遠處百餘騎馳近。

離城門百丈處,爲一人忽然揚手握拳,百騎如一騎,動作整齊劃一地一齊勒馬,馬兒紛紛長嘶停步,然後百騎同時一偏腿,翻身落馬,朝李素二人步行而來。

饒是李素見識過大唐騎兵的風采,此刻也忍不住暗暗讚歎一聲。

由細微而見真著,單看這整齊統一的動作,百人如一人的嚴整軍容,便知幷州兵馬是何等的驍勇剽悍,將領治軍是何等嚴謹紮實。

治軍不但嚴謹,而且對君臣之禮也分外講究,將領在百丈開外便勒馬步行,顯然正是對李治這位皇子的尊敬,上下尊卑分得很清楚。

直到爲的將領越走越近,李素的眼睛也越睜越大,眼中的驚喜之色也越來越濃。

將領目不斜視,走到李治面前後摘下頭盔,朝李治躬身一禮,道:“臣,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李績,拜見晉王殿下。”(未完待續。)8

</br>

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今天請假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
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今天請假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扬中市| 滨海县| 甘泉县| 东阳市| 库车县| 海兴县| 新兴县| 吴忠市| 科尔| 怀集县| 麻城市| 灌云县| 额尔古纳市| 远安县| 百色市| 临江市| 奎屯市| 库伦旗| 犍为县| 沧州市| 仙游县| 三亚市| 赫章县| 佛教| 汾西县| 大余县| 桐乡市| 平度市| 宜城市| 翁牛特旗| 雅安市| 宁晋县| 定兴县| 宜兰市| 贵州省| 高密市| 日土县| 诏安县| 新晃|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