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

晉陽是大縣,時下大唐採用的是州縣制,即地方官府只設兩級,州和縣,雖說州之上還有“道”,但這個“道”是不常設官員的,縣的首官遇到事了,首先向州首官稟報,州首官刺史得了消息,如果發現自己處理不了,怎麼辦呢?直接八百里快騎遞進長安城,扔個大黑鍋給皇帝陛下,讓他操心去。

晉陽與別的大縣又不一樣,早在隋朝時還是郡治,後來武德年廢郡而立州縣制,於是晉陽也由晉陽郡改成了晉陽縣,劃歸幷州,但因爲晉陽是高祖皇帝起兵反隋的龍興之地,再加上晉陽人口多,版圖大,又是大唐北方直面突厥的邊境重鎮,無論政治,地理,經濟還是軍事,晉陽都有著特殊的地位,所以武德年間晉陽改縣之後,又將晉陽劃爲“京縣”。

什麼叫“京縣”呢?時下大唐對全國所有的縣都分等級的,一共分爲大縣,中縣,中下縣和下縣,但是這樣劃分未免有些簡單粗暴,於是又根據各縣地理位置和人口經濟等條件,作出了更細緻的區別,如離都城長安不遠,而人口和版圖比較大的縣,則稱爲“京縣”或“赤縣”,又以地理條件優劣美惡劃分出“畿縣”“望縣”“緊縣”等,其意思大抵跟後世的“全國百強縣”之類的評比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更深刻的解釋何謂“京縣”,那麼三個字可以概之:很牛逼。

作爲大唐的第三大都城,晉陽縣大約有五萬戶,二十多萬人口,這個數值看起來似乎有點可憐,放在後世任何一個縣,拎出來都比晉陽多得多,可是如今的貞觀年確實只有這麼多人,房玄齡曾在貞觀十三年上疏,向李世民報告如今的天下人口數,這份奏疏大抵相當於人口普查的性質,在房玄齡的奏疏裡,整個大唐如今只有三百零四萬戶,人口一千二百多萬。

據說李世民看了奏疏很生氣,氣得半宿沒睡著覺,爲什麼呢?沒面子啊!

所謂的“沒面子”,自然要有比較,俗話說“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就是這個意思,在隋朝大業二年,當時的朝臣也給皇帝上過一份人口普查報告,那一年全國的總戶數是八百九十萬戶,人口四千六百多萬,時隔三十多年,無數朝臣和百姓追捧鼓吹的“貞觀盛世”,卻比隋朝驟然低了那麼多,所謂的“盛世”,彷彿像一場自編自導,自娛自樂的掩耳盜鈴把戲,李世民焉能不怒?當時那種心情,就好像期末考試後學渣看到學霸的成績單……

如今大唐的各級官府鼓勵生育,出臺了無數生育獎勵政策,爲了轄下人口的增長,爲了民間百姓配種繁殖的大事,官府催促成婚,動員下崽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甚至連李素本人都是官府鼓勵婚育的犧牲品……當然,如今看起來已是獲益者了,就是這麼神奇。

所以,如此大力度的鼓勵生育,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矛盾的是,男女成婚生育如此重要,大唐卻默認男風搞基爲風雅,這個邏輯實在令人想不通……

***

晉陽的二十多萬人口對朝廷來說自然不算少了,可是對李素來說,這二十多萬人卻成了他的大麻煩。

災年的百姓是很容易被煽動起來鬧事甚至造反的,所以理論上這二十多萬人都有造反的可能,若果真集結成軍,再有一個適合的所謂順應天意的領導者,那麼,這二十萬因災而反的百姓驟然成軍,席捲晉中直逼長安也不是不可能。

名叫申義的老宦官囉嗦個沒完,大概意思李素聽懂了。

情勢與自己想像的一樣嚴重,總的來說,眼下的晉陽有兩個大麻煩,其一,謠言滿天飛,其二,大災缺糧,百姓分崩離析。

“縣令下鄉向鄉紳籌糧,能籌到糧食嗎?大災之年,難道鄉紳們沒出去逃難?”李素不解地問道。

申義愁容滿面地嘆道:“盡人事而聽天命,咱們也只能如此了,朝廷的賑糧遲遲不到,晉陽謠言四起,百姓人心不定,老奴覺得呀,這謠言比天災還可怕,缺糧朝廷可以調撥,但是謠言,卻不是官府一天兩天能平息下去的……”

李素與李治對視一眼,然後都嘆了口氣。

正打算進晉陽宮看看,尤其要看看那十餘間被大雪壓垮的宮殿,忽然一名禁衛匆匆從遠處跑來,抱拳道:“稟殿下,晉陽縣令回城了!”

申義聞言露出奇色,道:“怪了,孫縣令十日前下鄉平息謠言,向鄉紳籌糧,這可是個耗費日子的活兒,難道短短十日便有收效了?”

禁衛道:“……殿下,晉陽孫縣令是被差役擡回來的,他身受大小傷十餘處,回來時昏迷不醒,如今正躺在縣衙,大夫正給他診治。”

李素三人同時大吃一驚,異口同聲道:“何人敢對朝官動手?”

禁衛道:“聽說是被晉陽城外的鄉民毆打,具體便不知了。”

李治臉蛋迅速漲紅,一臉怒色咬牙道:“好個刁民,真是無法無天了!”

李素斷然道:“殿下,走,去縣衙看看!”

…………

晉陽縣令姓孫,名輔仁,本是齊州人,如今這年頭雖說有了科舉制,但畢竟還不算太普及,大唐大多數的縣令都是通過士族薦舉而任命的,孫輔仁也是如此。

李素和李治匆匆趕到縣衙,申義也前一腳後一腳跟著過來了。

走進縣衙,直穿大堂,李素等人徑自入了後院廂房,孫輔仁滿身傷痕躺在牀榻上,臉色蒼白,兩眼緊閉,上身****著,胸膛後背處處淤青,似乎是被鈍器打過,一名老大夫正忙著給他敷藥。

牀榻旁還有一位婦人,二十多歲的模樣,兩名小丫鬟一左一右扶著她,婦人靜靜立於一旁正傷心抹淚,看年紀應是孫輔仁的夫人。

李素三人一進門,婦人呆怔過後便露出慍色,尋常人家的後院一般是不允許陌生男子進入的,更何況這裡還是縣令家的後院,申義急忙解釋介紹,聽說是從長安來的王爺和侯爺,婦人急忙大禮跪拜,這個時候自然也沒必要客套,李素命丫鬟扶起了她,然後上前俯下身,仔細端詳著孫輔仁的傷勢。

下手很不輕,身上的傷痕大大小小十多處,但基本都是鈍傷,沒見流血。

“殿下,從孫縣令的傷痕看出什麼來了嗎?”李素盯著孫輔仁,嘴裡淡淡問道。

李治也學他的樣子仔細看了一遍,道:“被打的啊,這還能看出什麼?”

李素搖頭,道:“殿下還要更細心一些纔是,你看,孫縣令身上的傷大多集中在胸膛,後背以及大腿,脖頸以上卻鮮少有傷,唯一一處是腦部太陽穴附近,這說明什麼?說明下手的人看似瘋狂,實際上卻是留了手的,他們也不敢真把縣令打死,要麼是對朝廷心存忌憚,怕把事情鬧大,要麼就是刻意爲之,向朝廷官府示之以威,我以爲前者的可能更大一些,唯獨這腦部的那道傷,或許便是害孫縣令昏迷的主因,孫縣令主要是被鈍器所傷,鈍器擊打太陽穴,力道控制不好的話非死即殘,可孫縣令卻只是昏迷,說明下手的人是個行家,至少是個揍人的行家……”

嘴角露出一抹怪異的笑,李素淡淡道:“所以……所謂被鄉民毆打,這些人裡面究竟有多少真正的鄉民,多少心懷不軌的惡徒,這事還真是耐人尋味了。鄉民中摻雜了這麼多的惡徒,既要示威,又心存忌憚,敢對縣令下手,又不敢真的把事情鬧大,這些惡徒恐怕羽翼已成,但還沒到豐滿的地步,晉陽之亂,或許還有救……”

李治一臉懵然加崇拜,呆怔半晌後道:“從這些傷痕你居然能看出這麼多道道來,難怪父皇對你如此看重,將如此重任交予你,子正兄果然名不虛傳……”

不僅如此,就連一旁的申義,婦人甚至大夫都一臉欽佩。

老大夫拱了拱手,道:“這位侯爺說得沒錯,孫縣令身上其他的傷痕看似嚴重,實則只是皮肉之傷,並無大礙,真正令他昏迷的,正是太陽穴附近的那一擊。”

李素謙虛地搖了搖手,道:“請問大夫,孫縣令何時能醒來?”

大夫猶豫了一下,正要答話,牀榻上的孫輔仁忽然發出一聲難受的呻*吟,隨即緩緩睜開了眼睛。

婦人大喜,猛地伏在他胸膛上,一邊抹淚一邊大哭。

醒過來的孫輔仁臉色仍有些灰敗,吃力地拍了拍婦人的肩,然後目光移到李素和李治二人身上,失神的目光透出幾許疑惑。

申義笑著上前,先問候了一下孫輔仁,又把李素二人的身份介紹了一下。

孫輔仁頗爲驚訝,強撐著欲起身行禮,被李治攔住了。

李素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道:“孫縣令大傷在身,正應靜養,殿下與我本不該再拿晉陽之事煩擾你,可是如今晉陽情勢不妙,殿下與我還是不得不多嘴問幾句。”

孫輔仁搖頭,吃力而虛弱地道:“侯爺儘管問來,下官知無不言。”

李素點點頭,道:“請問孫縣令,你的傷……果真是被鄉民毆打所致嗎?”

孫輔仁眼中露出憤怒之色,咬了咬牙,道:“尋常鄉民怎敢冒犯朝官?那些人都是惡徒,甚至……說是反賊亦不爲過!”(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夕陽下奔跑!!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
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夕陽下奔跑!!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大理市| 岗巴县| 珲春市| 巧家县| 华亭县| 古浪县| 祁门县| 崇信县| 长治县| 江都市| 酒泉市| 二连浩特市| 贵阳市| 崇仁县| 高淳县| 上杭县| 安泽县| 汉中市| 南澳县| 绵竹市| 肥西县| 永川市| 扎鲁特旗| 江达县| 尤溪县| 岳普湖县| 潼关县| 南召县| 铜山县| 营山县| 镇雄县| 微博| 万全县| 闵行区| 武强县| 庄河市| 昌平区| 通道| 宜兴市|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