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

≦如果所謂的風水玄學真實存在的話,晉陽就屬於那種龍氣瀰漫,貴不可言之地,野心家們只要深吸一口氣,吸進去的滿滿都是龍氣,實在是心曠神怡爽歪歪……

唐高祖李淵無疑也是吸過晉陽龍氣的人,而且看樣子吸得比較多。

衆所周知,唐高祖李淵也是在晉陽起兵反隋,聯合關隴集團世家門閥,從起兵到佔據整個隋朝的江山,整個過程只用了一年,由此可見,當時沉暮的隋朝脆弱到何等地步,彷彿只是輕輕戳了一指頭,一個龐然大物般的巨人便轟然倒地,江山換了新主人。

因爲晉陽是龍興之地,所以大唐的兩代帝王對晉陽都很重視,這種重視卻只體現在心理上,武德年間,李淵下旨將晉陽歸劃到幷州治下,一個原本由郡治的大都城,莫名改成了縣城,歸由幷州管轄。當然,這完全是軍事和政治行政區方面的統一考慮,晉陽是山西腹地,北臨突厥,南面長安,正經的中原重鎮,兵家必爭之地,更何況對李唐江山有著無可替代的深層政治地位。

所以今年大唐北方四道皆雪災,四道數十座城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亂象,但一聽說晉陽亂了,李世民和朝臣們卻格外凝重,第一時間將晉王李治和李素派了出去平息,這就是因爲晉陽不能亂,在政治上,處於龍興之地的晉陽等於一座高大顯眼的風向標,無數人的眼睛都盯著它,晉陽若亂,北方四道將會紛紛起而效之,那時整個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會亂了。

離晉陽尚距一百多裡時,李素便已派出禁衛通報晉陽縣令,命他迎接晉王儀仗,禁衛飛馳而去,隊伍仍在緩慢地朝晉陽移動。

一百里的路程,隊伍卻整整走了一天,後面的運糧馬車沒辦法提,待能看到晉陽那座巍峨城牆的輪廓時,已是第二天下午時分了。

騎在馬上,看著遠處那一道黑色的長長的城牆,中間的箭樓如利刃聳立,傲然立於晉中平原上,李素不由露出淡淡的笑意。

到晉陽了,此行最終的目的地。

風雨苦難,甚至刀兵之危,未來等待他和李治的,卻不知是什麼。

不管是什麼,吾往矣!

未多時,隊伍行至晉陽城下,與晉州不同的是,城外並未聚集難民百姓,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空曠的平地上,偶爾只聽到幾聲烏鴉的啼叫,嘶啞難聽,除此別無一人。

李素的臉色有些疑惑。

城外固然沒有百姓難民,但也沒有一個官員,意料中的晉陽縣令出迎的景象並沒有看到,城門吊橋下空蕩蕩的連一條歡迎他們的土狗都看不到。

李素還在疑惑,李治卻不爽了,情緒瞬間浮上臉,小臉蛋陰沉陰沉的,露出幾分罕見的皇子傲氣。

“晉陽縣令安敢如此慢待本王!”李治怒道。

李素斜瞥他一眼,看著李治漲紅了臉,兩隻鼻孔擴張,瘋牛似的呼哧呼哧喘著粗氣,片刻後,李素才悠悠地道:“王霸之氣散完了沒?”

“……差不多了。”

“好,殿下收了神通吧,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其中的原因。”

李治語氣仍有些冒火:“能有啥原因?”

“晉陽受災比晉州嚴重,這個時候晉陽縣上下官員是最繁忙的時候,他們要安置難民,要到處找賑災糧食,還要提防難民鬧事,相比之下,出來迎接一位皇子和一位縣侯當然就不那麼重要了。”

李治指了指空蕩蕩的城門,道:“就算晉陽縣令不出迎,那也該讓咱們看到他們是如何安置難民吧?可是你看,難民也沒有,官員也沒有,整個晉陽城如同死了一般,不見半點生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素摸了摸鼻子,慢吞吞道:“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非常時期,殿下不必計較禮儀之事,咱們且先下令隊伍城外紮營吧。”

隊伍城外紮營的同時,李素派了禁衛進城入縣衙打聽晉陽情勢。

沒多久,禁衛出城來報,晉陽縣衙空無一人,連最基層的捕頭衙役和雜役都沒有,整座縣衙空無一人。

李素眉頭緊蹙,開始覺得有些不安了,這個情況很不正常,安置難民再忙,縣衙必須有人駐守的,哪怕有事全出去公幹了,總該有個守傳達室(耳房)的老頭吧?

李治見李素臉色陰沉,不解地看著他,滿臉懵懂。

李治生於皇宮,長於皇宮,甚少出宮,對地方官府的規矩自然更是全然不懂,所以他不清楚李素臉色爲何如此凝重。

“再探,多叫些禁衛進城,大街小巷跟居於城內的百姓打聽,不僅打聽官府的事,但凡晉陽地方的所有情況都可以問一問,受災情況,難民多少,餓死者傷亡者,趁災亂鬧事者,官府的處置方法等等,都去打聽!”李素冷冷下令。

禁衛抱拳領命而去。

扭過頭,李素朝身後的方老五一笑,道:“方五叔,你領著咱家的弟兄去晉陽城外的村莊走訪一下,看看是怎生的景況,我剛纔說的那些,你都順帶著打聽打聽,另外再打聽一下各個村莊的鄉紳氏族是何人,在晉陽大抵有多大的勢力,如果這些鄉紳沒跑出去逃難的話,不妨將他們帶來見我。”

方老五領命離開。

李治不解地道:“咱們直接找到晉陽縣令不就行了嗎?爲何還要自己打聽探訪?”

李素嘆道:“殿下,你沒現晉陽很不正常嗎?官衙無人,也看不到難民,城外一片死寂,難不成晉陽並未受災,仍是一派太平景象?”

李治搖頭。

李素道:“所以有些事情,咱們不能聽別人說,要自己親眼去看,去問,親眼看到的東西纔是真相,別人說的話,終歸還是不能盡信的。”

李治反應很快:“你的意思是說,晉陽縣令信不過?”

“我沒這麼說,只是看到晉陽如此反常,我心中存疑,所以咱們不得不小心行事,若晉陽縣令遲遲不出現,莫非咱們就這麼幹等著他不成?”

李治似懂非懂地點頭。

李素看著他,笑道:“現在,咱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殿下知否?”

“不知。”李治回答得非常乾脆利落。

“第一件事都不知道,咱們要辦的第二件事恐怕殿下更不知道了吧?”

“對,不知道。”

李素嘆了口氣,道:“此行以殿下爲主,我只是輔臣而已,就算殿下年幼,處事不精,但是在一問三不知的時候,是不是也稍微露出一點羞愧之色,表達一下‘知恥近乎勇’的意思?”

李治呆了片刻,然後果然露出羞愧之色:“治實不知行止,還望子正兄賜告。”

李素讚道:“甚善,收到你的誠意了,好吧,咱們現在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開粥棚。”

指了指城外一片空曠的平原,李素道:“這裡,置鐵鍋十口,令伙伕開始熬粥,然後派人去各村告訴鄉親們,此處有官府賑糧。”

李治恍然點頭,隨即道:“第二件事呢?”

李素擡頭看了看天色,時已近黃昏,可是天氣陰沉,不見落日,天空一片黑壓壓的烏雲,籠罩在暮色中。

“第二件事……殿下,咱們應該去晉陽宮看看了。”李素沉聲道。

**

晉陽宮位於晉陽城內。

這座宮殿始建於東魏年間,由權臣高歡下令所建,當時的晉陽宮只是一個避暑所在,後來隋文帝時擴建,再後來,隋煬帝即位後,這位特別喜歡土木工程以及坐船巡視天下的皇帝下令再次擴建晉陽宮,晉陽宮的規模越建越大,最終成了隋煬帝比較重要的行宮之一。

這座宮殿頗具傳奇色彩,因爲它的存在跟大唐的建立有著直接的關係。

隋大業十三年,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兼領晉陽宮監,也就是說,李淵那時是幫皇帝守太原和晉陽宮的一把手,整個太原地區由他一人說了算。

權力大了,手握重兵,又是出身關隴世家,駐守著一個如此重要的兵家必爭重鎮,但凡是個正常人,終歸心裡會冒出一點諸如當皇帝之類的小理想,小憧憬。

李淵當時怎麼想的沒人清楚,但事實上李淵久久沒有行動,直到有一天,他的兒子李世民幹了一件非常坑爹的事,李世民想辦法把老爹李淵灌醉,然後把他送進了晉陽宮,並且叫了一位絕色宮妃來給他侍寢,李淵當時醉得七葷八素,稀裡糊塗就把那位絕色宮妃給睡了……

有個常識是必須所有人知道的,男人如果醉得真的不省人事,哪怕身邊躺著仙女也是毫無知覺和反應的,李淵當時醉得那麼厲害居然還有力氣睡宮妃,要麼就是他天賦異稟,要麼……就是順水推舟。

睡完了宮妃,李淵酒醒,看到身邊**裸的妃子,嚇了一大跳。

衆所周知,所謂的“宮妃”,絕對只能給皇帝睡的,別的男人多看一眼都是犯罪,而作爲晉陽宮監的李淵卻把宮妃睡了,而且一晚上估計睡了不止一次,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給皇帝戴綠帽子是怎樣的下場?

正在惶恐不安時,坑爹的兒子李世民領著一大羣人衝進宮裡,踹開了大門,親自來捉老爹的奸,破門而入後的第一句話就是“爹,你睡了皇帝陛下的女人,你完了,你死定了……”

滿滿的狗血套路,李淵被兒子嚇得魂不附體,急問如何是好。

李世民當然不客氣,馬上道“你已經給皇帝戴了綠帽子,要麼你親自去給皇帝陛下賠罪,說不定皇帝陛下有喜歡戴綠帽子的愛好,一高興就把你赦免了,要麼咱們就直接造他的反吧。”(未完待續。)8

</br>

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
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凤山市| 安国市| 项城市| 鸡泽县| 乐昌市| 康平县| 敦煌市| 上栗县| 康定县| 镶黄旗| 易门县| 泌阳县| 景洪市| 奎屯市| 乌鲁木齐市| 安康市| 长武县| 浮山县| 梁山县| 绵竹市| 宝坻区| 三门县| 宁夏| 冀州市| 庆云县| 贵阳市| 高州市| 屯昌县| 桃源县| 吴堡县| 漳州市| 常山县| 哈巴河县| 颍上县| 汝城县| 阿勒泰市| 乐都县| 宁陵县| 增城市|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