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

廖勁鬆的問題很直接,也很尖銳。≥≥,

大唐的君臣都屬於比較務實的,只著眼於問題的緊要處,很少放什麼空話虛話,就連太極宮開朝會,君臣也是有事說事,就事論事,很少討論那些形而上的虛無的東西。

然而,廖勁鬆的問題卻把李素難住了。

朝廷給受災各地撥付錢糧是肯定的,只不過具體有多少,李素卻不清楚,直到離開長安前,三省會同戶部的各位大臣也沒拿出具體的章程。

這幾年朝政清明,官吏賢達,民間的風氣也愈發純樸本分,所以勤勞已成了民間的主流風氣,大家都老老實實守著自家的田地,該乾的農活一樣不少,商賈們憑著誠信經營買賣,工坊的匠人也是本本分分地做工,實可謂各守本業,各安其所,已漸漸看得出“貞觀盛世”的欣欣光景,所以這幾年下來,國庫裡倒是頗爲豐裕。

只不過兩年前李世民征伐薛延陀,那一戰打了一整年,雖然如願滅掉了薛延陀汗國這個北方的大患,但無可避免的是,積攢好些年的國庫也因這一戰而耗得差不多快乾淨了,國庫從去年開始才進入重新積攢的階段,而今年,貞觀十五年,不巧便遇到了百年罕見的雪災,各個受災的地方都等著朝廷撥付錢糧救急,爲了百姓,也爲了統治的穩定,李世民當然不吝於掏空國庫,可是……若將國庫的錢糧分攤到每個受災的地方,還剩下多少?

廖勁鬆關心的是夠不夠的問題,說實話,李素也關心,而且很不樂觀。

看著李素那爲難的臉色,廖勁鬆懂了。呵呵慘笑幾聲,身軀有些搖晃。

“天絕我蒲州百姓,下官有何面目見轄內父老?不,再這樣下去,下官的轄內哪還有什麼父老,全都遷離逃難去了。下官這個刺史,有何面目立於天地間!”廖勁鬆仰天長嘆,淚流滿面。

李素也嘆了口氣,天災面前,人類的力量總是渺小的,國庫的錢糧看似堆成山,可是分到每個地方,分到每張嘴裡,能分多少?終歸還是要靠自救。

“廖刺史勿憂。百姓人心亂了,咱們做臣子的不能亂,過幾日朝廷會有專使押送錢糧,先撥付一部分救急,廖刺史不妨發動本地鄉紳地主開倉,以官府的名義向他們買也好,借也好,甚至打欠條也好。先把難關度過去,待到明後年再論歸還之事。鄉紳地主皆是通曉大義之輩,必能慷慨相助。”

廖勁鬆頹然點頭:“下官試試,只怕鄉紳也是有心無力……”

李素心中無奈,卻一時也想不到好辦法,只好換了個話題道:“晉王殿下此行要去晉陽,請教廖刺史。晉地情勢如何?”

廖勁鬆搖頭嘆道:“蒲州離長安不遠,也算是富庶之地了,可碰到災年,仍是百姓分崩逃難的下場,再往北入晉。李侯爺覺得情勢能好到哪裡去?晉州晉陽等地的情勢只會更差,下官還聽說……”

李素皺起眉:“還聽說什麼?”

廖勁鬆遲疑了一下,道:“下官還聽說,因爲大雪凍土,而致春播無望,晉陽本地已生民亂,蒲州境內這幾日也接連見到不少從晉地逃過來的難民,這些難民在蒲州生事,搶掠了幾家富戶,下官派差役拿問,據說……是因有人煽動,晉王殿下和李侯爺若欲入晉,當須做好準備纔是,逃到蒲州的難民都敢行搶掠之事,晉陽本地可就不知是怎生亂象了。”

李素與李治對視一眼,頓覺肩頭的壓力更重了。

每朝每代,但遇天災,導致的最直接後果便是生亂,輕則破門入室殺人搶掠,重則索性揭竿造反,對於一羣活不下去,沒有希望沒有明天的難民來說,反正已沒了活路,世上沒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幹的,平日裡的純樸和善良,在飢餓面前無比脆弱,一觸即潰。天災最容易釋放出人性中的邪惡和歹毒,爲了活著,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所謂道德,所謂律法,對他們而言已完全失去了效用。

…………

告別了廖勁鬆和一干官吏,李素一行並未選擇入城歇息,仍舊下令城外紮營,大清早便拔營離去。

從離開蒲州開始,李治便一直很沉默,沉默得令李素有些擔心。

“殿下,你在想什麼?”李素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擺出聊人生的架勢。

李治嘆道:“我本倉促受命,奉父皇旨意離開長安赴晉陽,說實話,直到昨日,我都沒把這樁差事放在心上,我以爲到了晉陽後跟官員們說說話,再以皇家名義出面安撫一下受災的百姓,再把朝廷撥付的錢糧交給當地官府,順便再捉幾個胡亂造謠的禍首出來,這樁差事就算完成了,可是昨日見到蒲州刺史,還有這一路上攜家拖口的逃難百姓,我才發覺,這趟差事似乎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李素笑了:“如果真這麼簡單,我們可就謝天謝地了,按廖刺史所言,晉陽不知亂成什麼樣子,殿下要做好準備纔是。”

李治擡頭,求助地望著他:“子正兄,我年歲尚幼,不通世事,這趟差事還要靠你多點撥,此行雖說以我爲首,可我知道父皇的意思其實是要靠你多拿主意的,不知子正兄可願賜教?”

李素笑容愈發深了,真是個好孩子,態度謙遜,言辭懇切,比他那些兄長強了許多,難怪奪儲之爭笑到最後的人是他,這可不僅僅是運氣,前世有句話很有道理,“性格決定命運”,人世間積攢了足夠的閱歷後,才能發覺這句話到底有多正確。

李素沉吟片刻,緩緩道:“殿下,說到晉陽之亂,其實我也不大清楚具體事態,但是我等到了晉陽後行事,終歸免不了四個字。”

李治直起身子,在顛簸搖晃的馬車裡行了一禮,誠懇地道:“還請子正兄教我,是哪四個字?”

李素一字一字地道:“‘恩’與‘威’,‘撫’與‘剿’。”

“恩威……撫剿……”李治喃喃重複,然而畢竟年歲尚幼,這四個字反覆咀嚼多次,仍不得其解,只好無助地繼續望向李素,一臉的頹喪氣餒。

李素沒有具體解釋,有些事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實際施行之後比解釋一萬句更管用。

於是李素轉開了話題,道:“殿下,我想問一句不該問的事……”

“你儘管問,我知無不言。”

“不知殿下出京時,陛下可有授你調動兵馬之權?”李素盯著他的眼睛緩緩問道。

李治猶豫了一下,道:“父皇確實授了我調動兵馬之權,言稱可調動晉陽左近三州兵馬,只不過父皇說了,凡兵馬調動,首須呈報長安,其次要與你商議,不可一意孤行,否則必生大禍……”(未完待續。)u

</br>

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呼伦贝尔市| 三明市| 买车| 合川市| 辽宁省| 东阿县| 丹东市| 仲巴县| 兰考县| 资阳市| 汕尾市| 渝北区| 大港区| 福建省| 黎城县| 都匀市| 海林市| 日照市| 灌阳县| 南漳县| 东方市| 泽库县| 剑阁县| 揭阳市| 什邡市| 惠州市| 平陆县| 黄冈市| 金秀| 鄂伦春自治旗| 兴仁县| 孙吴县| 武鸣县| 喀什市| 临泉县| 航空| 肇庆市| 郯城县| 武鸣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