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

李承乾確實闖禍了,這個禍闖得不小。

衆所周知,太子左庶子和右庶子是皇帝給東宮派遣的屬官,專司勸諫東宮太子向學,向善,體察民間疾苦,輔佐監國等諸事,可以說,東宮左右庶子是儲君身邊最重要的助手,這兩個官職非常重要,他們承擔著教導勸諫太子的作用,皇帝在任命此官職時,往往要思之再思,非當世名士道德大儒而不可任。

畢竟,皇帝他兒子成佛還是成魔,就在左右庶子的一念間。

于志寧和張玄素二人便是貞觀年間有名的名士,是李世民從朝臣中千挑萬選出來的,二人不僅相貌堂堂,熟讀經史,也作得一手妙筆文章,而且都有過基層苦熬的資歷,任用這兩位來時刻督導教育太子,實在是上上之選。

然而,李世民看中的人,李承乾不一定看中,因爲這兩位太正直,也太羅嗦了,試想每天太子剛睜開眼,便看到兩張充滿慈愛和溫柔的臉,一臉期盼地看著他,“起來啦?殿下今日讀點什麼書呢?《呂氏春秋》好不好?不合胃口啊?那麼……《晉書》?《三禮義宗》?《尚書》?哦,殿下今日口味比較重,沒關係,《說苑》,《申鑑》如何?都是重口味哦,總有一款適合您……什麼?今日殿下不想讀書?呵呵噠,信不信臣這就一頭撞死你面前,讓你看看臣的腦瓤啥顏色……”

太子殿下活了這麼多年沒被逼瘋,足可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不過今日杖責左右庶子之事,倒非太子殿下積壓多年的發泄,說起來此事跟李素脫不了干係。

李世民是個成功的帝王,他雄才偉略,野心勃勃,登基十四年來依仗強硬的外交和武力,將周邊鄰國打得半殘半死,剩下的二話不說納頭便拜,對內大興民生。廣開言路,鼓勵生育,扶持農桑,朝堂上翻雲覆雨。左右平衡,古往今來,如此有能力有政績的皇帝實在不多見了。

然而,李世民卻是一個極度失敗的父親。

他最失敗的地方在於他的強勢,他覺得兒子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那就必須是什麼樣子的,十四年前發動玄武門兵變是他人生最大的污點,爲了不讓兒子們有樣學樣,他對自己的子女也玩弄左右平衡的帝王之道,這幾年莫名其妙捧了另外一個兒子魏王李泰出來,與太子李承乾分庭抗禮,平衡東宮勢力。

太子李承乾這幾年過得很不好,心理上的壓力,魏王的挑釁,父皇的強勢。還有東宮裡每天在他耳邊唧唧歪歪的左右庶子和少詹事等屬官,實可謂內外交困,終於,太子受不了如此沉重的壓力,開始自暴自棄了。

自暴自棄首先就是嬉鬧玩樂,不思向學,然後便是每日設酒宴,常常痛飲大醉,自我麻痹,最後蒐羅天下奇珍和美女。玩得不亦樂乎,種種行徑荒淫暴虐。

再後來,太子連奇珍美女都玩膩了,天底下似乎已沒什麼東西能引起他的興趣。於是口味漸漸偏重,玩法推陳出新,創意無限,那位嫵媚妖嬈的稱心美男就是重口味玩法之一。

稱心這個人,李素在佈下這顆棋子時絕沒想到他會如此爭氣,爭氣的幫助他蠱惑太子禍國殃民。當李素前些日出了個損主意命王直遞消息入東宮,稱心再次不負重望,成功地蠱惑太子幹了一樁禍事。

稱心先是在太子面前故意展示一些突厥風格的物件,酒壺,酒盞,羚羊號角等等,裝作很喜愛的樣子,如今他是太子的枕邊人,枕邊人的喜好很快引起了太子的注意,於是稱心有意無意地與太子說些關於突厥的風俗人情,那些與大唐的習慣和禮節完全相悖的東西,太子正是無聊且自暴自棄期間,於是很快對異族的風俗感興趣起來,跟著稱心有樣學樣。

這個時候稱心非常聰明地深藏身與名,任由太子自由發揮,太子渾然不覺,漸漸對突厥的一些越來越感興趣,於是召集了一些突厥人進東宮,更深入地瞭解突厥的習俗風氣,飲食起居等等,然後一發不可收拾,首先換上突厥的長袍,整日在東宮嬉樂,日常禮節語言也以突厥爲主,玩到嗨起了,索性在東宮的園子裡搭了一片突厥帳篷,命東宮宦官武士皆著突厥服飾,行突厥禮節,其言其行之荒謬,跟千年後一位年號正德的皇帝頗爲相似。

今日中秋佳節,李承乾終於玩過頭了。

大早上,諸皇子公主進太極宮向李世民問安,李承乾人模人樣地去了,後來李世民忙於政務,傳話不見,令皇子晚間再入宮賞月飲宴,李承乾回到東宮閒極無聊,於是設酒宴歌舞買醉,喝到迷迷糊糊時,太子突發奇想,換上突厥服飾,假裝自己已死,命東宮諸屬按突厥習俗哭喪,下葬,於是他便躺在木柴搭好的高臺上,身邊環繞鮮花,而東宮所屬穿上突厥衣裳,騎著馬圍在李承乾身邊,一邊哭一邊繞圈,場面非常悲悽。

這個舉動終於徹底激怒了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寧和張玄素,老實說,二人忍太子很久了。

太子著迷突厥文化習俗時,二人便常有勸諫,認爲有失大唐儲君體統,勸諫切切,可惜太子不納,依舊我行我素,甚至變本加厲,今日中秋,太子連假扮死人,令屬官給他舉行喪禮這麼過分的事都幹出來了,于志寧和張玄素出離憤怒,此舉已大大超越了二人的心理底線,太子喪行失德,所言所行諸多荒唐,事態已超出了二人的掌控。

于志寧和張玄素當即大發雷霆,掀翻了高臺,大罵東宮近臣,太子給自己精心準備的葬禮被二人完全破壞,不僅如此,于志寧和張玄素還嚴厲斥責太子,言其荒淫昏聵,無道無德,不具儲君氣象云云,一通大罵也終於惹怒了太子。

左右庶子忍太子很久,反過來說,太子何嘗不是忍了他們很久?大家這些年已經互相越來越瞧不順眼了,見二人攪黃了自己的喪禮,太子深覺自己無法入土爲安,於是大發雷霆,命東宮禁衛將二人拿下,趁著八分酒意未散,下令禁衛杖責二人。

東宮被鬧得一片雞飛狗跳,少詹事杜正倫見勢不妙,急忙命宦官直奔曲江園,向李世民稟奏。

…………

事情很簡單,宦官結結巴巴說了一炷香時辰便差不多說清楚了,然後垂首屏息跪在涼亭內,連頭都不敢擡。

李世民已滿臉鐵青,眼中怒火噴薄,猙獰可怖。

“太子已杖責左右庶子了?”

宦官渾身一抖,急忙道:“奴婢出東宮時,太子殿下已下了令,只不知此時有否施刑……”

李世民重重怒哼:“越來越過分了!傳旨東宮,命太子即刻入曲江園見朕,不準動左右庶子一根毫毛!”

宦官急忙應了,剛起身準備傳旨,李世民忽然道:“慢著,你領一隊羽林禁衛去東宮,將東宮裡那些突厥人拿下,全部當著太子的麪杖斃!記住,當著太子的麪杖斃!”

宦官嚇得一激靈,顫聲應是。

宦官走後,李世民臉上的殺機漸漸消斂,隨即臉上露出疲憊和失望至極的表情。

近年太子所言所行,李世民常有聽說,初時並未放在心上,畢竟太子年歲不大,少年偶有失德喪行之舉,也無傷大雅,年歲漸長之後自然會懂事,李世民自己還是秦王時,不知幹過多少缺德事,如今還不是聖明英武,舉世讚頌。

可是越到後來,太子所行越過分,李世民終於感到不對了,於是除了任命太子左右庶子之外,當世的鴻儒如孔穎達,房玄齡,魏徵,李百藥等,皆被李世民請入東宮,教導太子學問和處世之道,沒別的辦法,只好用鴻儒名士包圍戰術,李世民的初衷是好的,試想這麼多道德鴻儒包圍著太子,每天與他相處的人都是飽學之士,道德先鋒,所謂近朱者赤,不求太子一定會變赤,至少也不該在這麼多硃色團團圍住的日子裡變成黑吧?

結果李世民沒料到,太子有一顆執著的,堅韌不拔變黑的心,在這麼多鴻儒的包圍下,還真就變黑了,而且一黑到底,絕不回頭,往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涼亭內寂靜無聲,李世民單手握著酒杯,飲下一口酒,烈酒入喉,順著食管緩緩流入腹中,只覺得自己的心隨著烈酒的滑落,也越來越冰冷。

失望,徹徹底底的失望,當初那個聰敏好學,天真無邪的太子,如今怎麼變成這樣了?到底哪裡出了錯?

李世民對他的信念越來越動搖,一個長久以來縈繞心頭的疑問,再次不可遏止地浮上腦海。

這個太子,真能繼承自己和諸多名臣老將辛苦打下的江山社稷嗎?如此喪行失德,將來這大好的江山交給他,他會治理成什麼樣子?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br>

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
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饶平县| 文成县| 天水市| 恭城| 曲松县| 吉木萨尔县| 镇江市| 江北区| 青冈县| 苍梧县| 东方市| 云霄县| 怀远县| 浑源县| 梧州市| 南华县| 嘉善县| 全椒县| 山西省| 林甸县| 揭阳市| 池州市| 林芝县| 青浦区| 綦江县| 临颍县| 罗甸县| 永新县| 靖西县| 山丹县| 东安县| 肇庆市| 会昌县| 乐清市| 北票市| 库伦旗| 宝山区| 公主岭市| 苍山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