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

回家的路,伴著濃濃的鄉愁,策馬而馳,路邊飛掠而過的,是昔日熟悉的一草一木。

似害怕,又似心急,反覆煎熬,鄉路彎彎繞繞間,家已在前方若隱若現。

天快黑了,夕陽最後一點金色火紅的餘光努力鋪灑在鄉路上,散盡今日的最後一抹餘暉。

路上鄉民扛著農具,紛紛走出田陌,一天的田間勞作結束,大家都在朝一個名叫“家”的地方走去,且行且笑。

一幕幕景象那麼的熟悉,連路上遇到的面孔都熟得可以脫口叫出名字。

鄉路上李素和後面的百名騎營老兵終於引起了鄉民們的注意,這支隊伍太特別了,能在太平村弄出如此陣仗的,除了那位曾經的公主殿下,如今的道姑以外,便只有李家了。

見騎隊爲首之人赫然竟是李素,鄉民們不由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呆呆地站在鄉道邊看著李素。

李素忍著心中的激動,翻身下了馬,走到鄉民們面前,朝一位老農笑道:“七伯伯,不認識我了?”

滿臉皺皮的老農一激靈,失聲道:“啊呀!是李家的娃!……不對,封縣侯了咧!李縣侯回來了!快回家,你爹在家等急了!快回!”

李素笑著朝鄉民們招呼了一聲,然後再上馬。

七伯伯跟在馬後不住地搖頭唸叨:“娃子你也太狠心了,這一走便是三年多,你爹守在家裡苦啊,雖說是爲國征戰,也……不說了,快回家去!”

李素笑應了一聲,打馬朝家中飛奔而去,身後的許明珠和騎營老兵急忙策馬跟上。

百騎在狹窄的鄉道上飛馳而過,揚起一片塵土,氣勢如虹貫日,令鄉民們紛紛側目。

七伯伯看著李素等人的背影嘆道:“才幾年光景。李家真就起來了,咱太平村一百多年,終於也出了一位侯爺,風水好啊!”

…………

一路疾馳。沒過多久,李素等人便到了家門口。

家仍是家,與當初離開時一般模樣,沒見多大的變化,唯獨乾淨了許多。門廊的柱子油光清亮,顯然今日被家僕們刻意擦拭過。

看來李素回長安並且被晉爵縣侯的消息早已傳回了太平村,爲了迎接家主,家裡刻意搞了一次衛生大掃除。只是門楣上仍掛著縣子府的牌匾,顯然今早驟聞晉爵的消息,家裡還來不及制匾更換。

隆隆的馬蹄聲還在鄉道上回蕩,薛管家和一衆家僕丫鬟已蜂擁而出,站在門外空地上神情激動地翹首而望。

待到李素下馬,薛管家一個箭步衝上前,老淚縱橫地拽著李素的手泣不成聲。

“少郎君總算回來咧。三年多不見消息,總算回來咧……”

李素眼眶發紅,強笑道:“薛叔,多年不見還是老模樣,倒是有些發福了,這幾年我不在家,薛叔照顧我爹辛苦了。”

薛管家搖頭泣道:“不辛苦,老爺在裡面等你,快去,這幾年老爺見誰都擺笑臉。夜裡卻時常偷偷哭,別人不清楚,老漢我卻是知道的,你是李家唯一的香火。可不敢出甚事啊。”

李素點點頭,門前一衆下人丫鬟紛紛朝他行禮。

轉過身,見許明珠躲在騎營老兵的人羣裡,有些畏縮地朝裡看,李素笑了,朝她招招手。許明珠咬著下脣,怯怯地走上前。

李素牽住她的手,笑道:“回到自己家了,你怕什麼?”

許明珠憂慮地道:“夫君也是知道的,當初夫君赴任西州,妾身……妾身擔心夫君,只給阿翁留了封書信便悄悄離家了,這幾年妾身一直擔著心事呢,阿翁……不會生妾身的氣吧?”

“夫人照顧夫君,天經地義的事,爹怎會責怪你?你想多了,走,隨我一同進門拜見爹。”

二人手牽著手,跨過尺高的門檻,踏入前院內。

院裡那株老銀杏樹仍如當年般鬱鬱蔥蔥,銀杏樹下,身形已微微佝僂的李道正靜靜地站在那裡,如山嶽般巋然,見李素和許明珠走進前院,李道正身軀微微一震。

李素眼眶頓時紅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久蓄而未落,二人加快腳步走到李道正身前,雙膝一軟,同時朝他跪拜下去。

“爹,孩兒不孝,今日終還,這幾年爹受苦了。”

許明珠泣道:“阿翁恕明珠不孝,這三年未曾侍奉榻前盡孝道,明珠給阿翁賠禮了。”

李道正老臉也佈滿了淚水,抖索著伸出手,將二人扶了起來。

“回來就好,平安就好,不怪你們,爲國征戰是正道,侍奉丈夫也是正道,家裡有管家有下人,我能受什麼苦?倒是你們……這三年,你們受苦了,看,以前多水靈白淨的倆娃子,如今人瘦了,也黑了,真不知你們在外面受了多少苦楚……”

淚痕未乾,李素卻笑著搖頭道:“我們沒受苦,真的。孩兒在西州當官呢,當官怎會苦……”

李道正嘆道:“莫誑老子,西州早有軍報傳回長安,王家老二都跟我說咧,西州守得苦啊,幾千守軍對幾萬,殺得城裡城外屍山血海,只剩了幾百人,最後還是我大唐勝了,聽王家老二說了以後,我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外人來家裡道賀,恭喜我生了個有出息的兒子,爲大唐立了大功,我把他們一個個轟出了門……世人只見我兒立了多大的功勞,殺了多少敵人,爲國鼎定了多大的疆土,可是……有誰問過我兒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在鬼門關前來回蹚了幾次,這幾年餓了吃的什麼,冷了穿的什麼,受了委屈哭沒哭過……”

李道正哽咽得說不下去,使勁抹了把淚,嘆道:“不說咧,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爲國征戰也算盡了本分,一次兩次,夠夠的咧,以後陛下再召你出征,老子去太極宮撞柱子死給他看!走。都進屋,洗一洗風塵,吃頓家裡的飽飯。”

說完李道正當先走進前堂,李素靜靜看著老爹的背影。曾經挺拔筆直的身軀,如今竟佝僂得像個遲暮的老人,離家僅僅三年啊,這三年裡,他心中的苦楚。有沒有人問過?

夫妻二人快步上前,一左一右扶住了李道正的胳膊,李道正掙了幾下,瞪著通紅的眼,倔強地道:“幹啥?我還沒到老得走不動的光景,不需要你們扶!”

李素愈發心酸,強笑道:“好,不扶,爹您正當壯年,身子骨比孩兒都強。當然不需要扶。”

李道正腳下一頓,嘆道:“素兒啊,你當了多大的官,封了多高的爵,爹心裡並不看重,爹要看到你一輩子平安活到老,你啊,少年心性,當初若少顯擺點本事,多忍一忍是非。也不至於落到差點喪命西州的下場,……咱們住的地方是太平村,爲啥叫‘太平村’?先人們就是要告訴後輩處世的道理,人活一世。‘太平’二字,比‘富貴’重要。”

****

風塵僕僕回到家,李素與許明珠終於吃到了熟悉的家裡的飯菜,飯後撐得不行,打著飽嗝兒在前院裡散步消食,然後命人搬了幾張搖椅置於前庭。再叫了一壺酒,與老爹坐著聊了一陣,將這三年來的點點滴滴一絲不漏地跟李道正說了一遍,李道正聽到血戰西州處時,已然是心驚肉跳,然後連連嘆息,再看李素時,已是一臉後怕和慶幸。

睡在自己熟悉的臥房裡,李素總算睡了三年來最踏實的一覺,一覺睡到快中午才起,打著呵欠伸懶腰時,早早等候在外的丫鬟們趕緊端上水,服侍李素穿好衣裳,李素迷迷糊糊耷拉著眼,木偶般任由丫鬟們在他身上套裡衣,圓領長衫,玉帶,紗冠等等,穿戴整齊後,又打水給他淨面,還將他專用的牙刷灑上細鹽,塞進他嘴裡進進出出,一直重複這個很流氓的活塞動作……

直到一切做完,李素這才清醒了,打了個長長的呵欠後,滿足地發出一聲嘆息。

封建社會士大夫腐朽墮落的生活,終於回來了!

既然自己已是侯爺,家裡該擴建了,而且還要買一個樂班和一批歌舞伎回來充充門面,李家清心寡慾的寒酸排場,程處默已不止一次吐槽過了,以後定讓這些狐朋狗友嗨起來……

思緒不停發散,然後,李素忽然發現一個很嚴重的事實現狀……貌似自己剛剛損失了幾萬貫,家裡已沒錢了。

無比幽怨地嘆了口氣,接著李素的心情忽然火熱起來。

昨日回家時已天黑,來不及去河灘,今日的天氣似乎……不錯啊。

想到這裡,李素急忙走出臥房,朝門外走去,前院裡遇到老爹從田裡回來,李素匆匆打了聲招呼便走了,李道正叫了半天沒叫住。

重重嘆了口氣,李道正剛跨進前堂,前堂屏風後,一道消瘦的麗影輕悄走出來。

李道正一愣:“素兒剛剛出門了,你看見了麼?”

許明珠垂瞼點頭:“看見了。”

李道正忍不住道:“你知道他去見誰嗎?”

許明珠沉默片刻,道:“知道。”

“你不生氣?”

許明珠搖搖頭,強笑道:“不氣,我與夫君,還有……她,說來我纔是冒然闖入的人,怎會氣她呢?夫君心裡有我,便夠了,夫君心裡也有她,可見她定然有令夫君歡喜的地方,其實……我也很想見見她呢。”

***

ps:近日狀態不太好,也許因爲快過年了吧,心裡始終靜不下來。。。(未完待續。)

</br>

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
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琼中| 林芝县| 通许县| 常熟市| 西峡县| 赤城县| 同德县| 兴山县| 蚌埠市| 蒙自县| 图们市| 琼中| 漯河市| 碌曲县| 民县| 临洮县| 新蔡县| 五台县| 上林县| 温宿县| 琼海市| 太保市| 临江市| 县级市| 银川市| 涿鹿县| 行唐县| 华安县| 湘潭县| 岳阳县| 潜江市| 龙里县| 延安市| 康马县| 赞皇县| 汉川市| 三台县| 金川县| 松滋市|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