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

重修大明宮不是蓋幾間房子那麼簡單,佔地五百個足球場的面積,好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全部蓋滿宮殿,空地種滿花草和湖泊,以及各種亭臺水榭,甚至還要有專門的皇家植物園動物園,每一間宮殿內的裝飾都要按照最高的皇家規格來佈置。

磚瓦銀錢且先不說,僅僅是殿內那些奢華的皇家裝飾,縱將國庫和內帑裡所有的寶石明珠全部掏出來還不夠。

這是一項浩大繁瑣的工程,這個工程足以動搖國本。

長孫無忌和李靖徹底震驚了,他們不知道李世民何時冒出這等驚世駭俗的想法。

由此可見,皇帝勤儉的時候,宮裡的吃穿用度其實比尋常的權貴朝臣們高不了多少,這些年李世民用膳穿衣,包括出行的儀仗和排場都很節儉,內帑一年結算下來,居然收高於支,略有盈餘。

可是,當皇帝打算驕奢淫逸一下,好好享受生活時,一個國家的國庫全賠給他都不夠,比如現在。

長孫無忌和李靖終於明白今日陛下宣他們進宮的目的了。

目的很簡單,試探,吹風,埋伏筆等等,無論怎樣的說法都好,反正陛下現在要享受生活了,於是把朝中地位最高最重要的文武兩位朝臣叫來,先獲取他們的同意,他們同意了,李世民驕奢的計劃才能繼續進行第二步。

典型的坑臣啊,好日子你去過,背黑鍋我們來……

長孫無忌和李靖臉色有些僵硬了,此情此景,他們實在不知該如何反對。

他們甚至不清楚從何時起,陛下的心態漸漸變了。變得自傲自大,目空一切,在這個剛剛見到盛世曙光的時候。忽然決定停下腳步,告訴大家朕的人生不能太匆忙。需要靜靜,也別問朕靜靜是誰,反正朕要享受,要傾聽花開花落的聲音,要歲月細水長流,總之朕要實現從暴力帝往文藝帝方向的蛻變……

一個尋常人的心態若變化了,影響無非一家,而君王的心態若變了。影響的卻是一國。

其實李世民這個決定並不突兀,只是朝臣們未曾發覺罷了。

男人無論創出多大的成就,身後終須有個人約束,這個人可以是長輩,可以是錚友,也可以是一位賢惠的妻子。貞觀元年登基後,李世民不是沒有產生過驕奢的想法,一朝登上人間至尊的位置,地位上已別無追求,除了享受還能做什麼呢?

幸好那時李世民的身邊有一位賢惠的妻子。長孫文德皇后,每當李世民開始自我膨脹時,長孫皇后便適時地出現。用各種方法勸諫丈夫,李世民被妻子無數次勸諫後居然還能對長孫皇后一如既往地敬愛,說明長孫皇后很懂得男人的心理,勸諫時從不說重話,用一種商量的語氣循序漸進地讓李世民自己認識到錯誤,然後自動自覺地改正。

貞觀九年,長孫皇后不幸逝世,李世民失去的不僅是一位妻子,而且還是一位時刻在身邊約束他的人生伴侶。李世民的身邊從此無人再敢約束他,於是徹底成了一隻脫了繮的野……馬。長孫皇后在世時他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一個個從腦子裡冒了出來。比如重修大明宮。

長孫無忌和李靖眼皮猛跳。

一位帝王生出驕奢的想法,對一個國家而言簡直是場災難,可是,該如何勸諫?伴君多年,二位重臣也察覺到李世民如今漸生狂妄之心,漸漸聽不進勸諫了,貞觀九年之前,錚臣魏徵上諫疏的數量最多,那時的陛下納魏徵之諫者十有**,而且態度非常謙遜謹慎,現在呢?魏徵上諫疏,陛下納者十不過三四,態度還很不耐煩,看在朝臣們眼裡,這已是一個很強烈很直觀的對比了。

如今的陛下,再不是當年的陛下了。

“朕欲重修大明宮,卿意若何?”見二人久久不出聲,李世民又問了一次。

長孫無忌斟酌了一下用辭,小心翼翼地道:“陛下……重修大明宮三五年無法完工,況且大明宮耗費糜巨,若欲動工,須加重民間稅賦徭役,此事……不易爲也。”

很聰明的回答,長孫無忌不愧是跟隨李世民最久的心腹,他沒有直接提出反對,也絕口不提自己對此事的喜惡,而是直接用最客觀的困難委婉地勸諫,方式很溫和。

李世民扭頭望向李靖,李靖卻比長孫無忌實誠多了,作爲大唐赫赫威名的軍神,他的性格太直爽,無法像長孫無忌那樣委婉,見李世民望向他,李靖沉默許久,才緩緩道:“臣是粗鄙武夫,只爲陛下開疆闢土,陛下內事,臣不知也。”

回答很生硬,但也算得上聰明,這種事絕不能直接表示態度,贊成的話,會被別人罵成千古奸臣佞臣,史官的筆可饒不過他們,反對的話……惹得陛下不高興,從此漸生疏遠,現有的權勢也保不住。

沒有態度已是最直接的態度,李世民並不笨,見兩位重臣躲閃迴避其問,頓時明白了二人的想法。

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李世民忽然展顏笑道:“二卿莫當真,朕不過泡在此浴池裡通體舒泰,故隨口一說,稍停泡夠了,你我君臣再去桑拿裡面蒸一蒸,滋味愈發妙不可言……”

“?!??”二人面面相覷,滿頭霧水。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朕也不瞞二位,浴池和桑拿皆是李素那個渾小子搗鼓出來的新奇玩意,朕試過後難忘,依樣也在宮裡建了一套,二卿覺得如何?”

提起李素,長孫無忌露出了笑容,連一貫嚴肅的李靖也情不自禁扯了扯嘴角。

“那個娃子,總能造出新奇玩意,當然,惹禍也惹得不少,倒教臣等對他又愛又恨……”長孫無忌捋著溼漉漉的長鬚笑道。

李靖難得地表了一句態:“是個好娃子,英才百年難遇,我大唐不可或缺,臣只望他能多造幾樣犀利的火器,少添大唐將士的傷亡,便是積了大德了,至於惹禍……年少難免輕狂,再過幾年,把性子磨平實了,可爲國之棟樑砥柱。”

這番話很中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緩緩點頭不已。

“說到李素……”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莫測的笑,淡淡地道:“明日,便是他大婚之日了?!?

長孫無忌和李靖顯然也聽說了,於是笑道:“臣等已備了厚禮,今日已遣犬子送去,讓那渾小子在鄉鄰里漲幾分臉面,臣等日後也好多訛他幾斤綠菜……”

衆人哈哈笑了幾聲,李世民搖搖頭:“二位不忙的話,明日還是親自道賀爲宜……”

二人訝然,不解地看著李世民。

兩位都是國公,而且也算李素的長輩,李素大婚按說只需送上厚禮並遣子侄過去代爲道賀便算給足了面子,若是親自到場,未免不合規矩。

李世民卻只笑笑:“還是去吧,此子年紀雖幼,顏面還是要給足的?!?

***

給足顏面算不得什麼好心,李世民的皇恩沒那麼容易浩蕩。

讓開國重臣親自道賀李素大婚,李素的婚禮算是名滿天下了,夫人未過門便是七品誥命,成親時諸多重臣功臣參加,如此熱鬧隆重,李素日後若與東陽公主暗中私情不斷,便要仔細衡量一下身敗名裂的後果了。

貞觀十二年的第十天,李素大婚之日。

…………

婚禮的每一個流程都很嚴謹,嚴格按照周禮執行。

因爲是皇帝賜婚的性質,而且一個是縣子一個是誥命夫人,禮部特意派了一位官員來幫忙指導佈置,於是李素的大婚變得愈發像極了一樁政治任務,呆呆板板的感受不到任何喜氣,除了從頭到尾樂呵呵的老爹李道正。

長孫無忌和李靖果然也來道賀觀禮了,坐在李家前堂內,看著大婚一絲不茍地走著流程,新郎李素一直繃著一張臉,死氣沉沉如同出席自己的葬禮一般。

觀禮的重要賓客不止是長孫和李靖,還有程咬金和一幫軍中老將,火器局的幾位少監和監丞也來了,長安城裡各權貴家的紈絝們來了大半,賓客的人數和地位分量算是很足夠了,可大家卻分明感到一種無法言喻的壓抑,沉甸甸地瀰漫在看似喜氣洋洋的李家宅院內。

氣氛不對,長孫無忌和程咬金等人紛紛互視,然後不動聲色地繼續保持著微笑,程咬金還不停針對李素玩笑耍寶,淋漓盡致地演繹何謂老不正經,大家都努力讓這場婚禮看起來不那麼像葬禮。

李家的氣氛不對,許家也好不了多少,今日所有人的笑容似乎都是被一隻無形的手強行扯出來的。

在這詭異壓抑的氣氛裡,程處默和王家兄弟被點爲儐相,儐相就是伴郎。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
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彝良县| 安阳县| 连云港市| 离岛区| 左权县| 奉新县| 民勤县| 商南县| 丽江市| 南靖县| 东台市| 如东县| 青田县| 灌南县| 垫江县| 大余县| 六枝特区| 阿拉善盟| 蓬溪县| 东至县| 阳春市| 盱眙县| 麟游县| 横峰县| 三明市| 赤壁市| 满洲里市| 永年县| 广南县| 阳原县| 区。| 那坡县| 右玉县| 佛冈县| 且末县| 固安县| 亳州市| 绥江县| 无极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