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

朝會的氣氛很詭異,亦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

朝臣們目光各異,盯得人渾身不自在。

東陽公主府出事,高家出事,而且出的還是這種靈異鬼怪之事,再加上前幾日長安到處流傳著的報應之說,李世民只覺得如芒在背,卻只能努力保持鎮定平靜。

鬧鬼若只是鬧鬼,至多算是閒聞軼事,聊博一笑,然而鬧鬼若不止是鬧鬼,事情就嚴重了。真正誅心的,卻是這個關於報應的說法。

東陽和高家出了事,別人的目光只會注意到他李世民身上。

玄武門之變難免再次被人提起,高士廉在芳林門大殺特殺,五千餘將士成了鋪墊高家功勳的墊腳石,時隔二十年,高家遭了報應,一夜之間連死五人,家主高士廉犯病,長子高履行失心瘋。

高家遭報應了,他李世民呢?當年的芳林門外,高士廉只算是輔攻,玄武門纔是正面戰場,芳林門死了五千餘將士,玄武門死得更多,他李世民會不會也有報應?

這個疑問令李世民坐立不安,他比誰都清楚自己的過往,這一生他很風光,從李家起兵反隋開始,到登基稱帝成爲萬邦朝敬的天可汗,他的一生裡永遠只有榮耀和功績,處處充滿了閃光點。

只是十一年前,他做了一件最不光彩的事,這件事不僅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點,也成大唐貞觀年裡所有臣民的陰霾。

這件事,無論如何揭不過去的。

弒兄,殺弟,逼父皇退位,那一天裡,不仁不義不孝的事。幾乎全被他做盡了。

高家殺了五千人便遭此惡報,他李世民呢?報應何時臨頭?

朝會上氣氛凝重且詭異,君臣努力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一絲不茍地稟奏國事,李世民也有條不紊地將一樁樁國事拿出來與朝臣商議。大部分贊同的話便通過,存在嚴重爭議的便擱置,一樁樁國事就這樣被輕鬆而快速地處理掉。

君臣都揣著明白裝糊塗,昨夜高家的事如同被全體遺忘了一般,隻字不提,幾位性情梗直的御史好幾次躍躍欲試想站出班說點什麼,然而看到李世民那張陰沉如寒鐵般的臉,終於沒敢邁出那一步。

大唐皇帝陛下的胸襟無疑是寬廣的。但也要看是什麼事,拿這種明顯揭陛下瘡疤的事在朝堂上說,顯然是作死,而且是花樣作大死。

朝會無風無浪地結束,朝臣們三三兩兩安靜地走出殿門,忽有宦官過來攔住長孫無忌,陛下甘露殿召見。

長孫無忌急忙跟隨宦官前往甘露殿,殿門外整了整衣冠,脫下鞋子走進大殿內。

李世民坐在殿內,疲憊的神情還帶著幾分惶惶不安。見長孫無忌進殿,也沒有任何表示,指了指身旁的矮桌。示意他坐下。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可謂魚水情深,不僅是多年的袍澤感情,裡面還包含了更多東西,比如姻親,比如利益,不管好事還是壞事,基本都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商量著一塊辦的,包括十一年前的玄武門之變,所以李世民唯有在長孫無忌面前纔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他留給世人太多閃耀的光輝了,留給長孫無忌的。幾乎全是人性的陰暗面。

幸好長孫無忌也不是那麼光明,有時候他甚至比李世民更陰暗。

君臣二人太熟了。根本沒有任何客套寒暄,見長孫無忌坐下,李世民劈頭便道:“輔機,高家和東陽府上之變,你如何看?”

長孫無忌捋了捋長鬚,搖頭道:“東陽公主府前夜鬧鬼,臣原本以爲是有心人的謀算,謀算此事的目的很多,比如隴右,山東那些門閥世家不滿陛下,故而炮製此事抹黑陛下,令萬民與陛下離心失德,又比如番邦異國的國君們對陛下近年頻頻用兵感到害怕憂慮,故而授意在長安的使節暗行此事,轉移陛下和朝臣的注意……”

長孫無忌頓了頓,接著苦笑道:“臣原本是這麼以爲的,但是昨夜高家也出了事,並且除了鬼火,還有人聽見了陰兵的腳步聲,臣現在可真琢磨不透了,若真是出於有心人的謀算,這鬼火和陰兵……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李世民的臉色愈發難看:“輔機的意思朕明白了,難道說……果真是應了十一年前的報應?”

長孫無忌擰眉沉思,許久不得其過,只好苦笑沉默以對。

見長孫無忌如此反應,李世民黯然嘆了口氣。

解釋不了的事實,只能冠以鬼神之名了。

“輔機,你說,朕要不要效漢武帝,下一道罪己詔書?”李世民神情落寞地問道。

長孫無忌一驚,急忙道:“陛下不可!罪己詔不可輕下,一旦詔書傳世,便是坐實了十一年前的事,天下人的罵聲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扛下的,更何況如今隴右山東多家門閥對陛下虎視眈眈,一旦下了罪己詔,我大唐將陷入無盡內亂,陛下三思!”

李世民沉默片刻,嘆道:“朕從來不信因果報應的,因爲朕是真龍天子,朕即社稷,朕即因果!可是昨夜高家之變……委實令朕惴惴難安,世間莫非真有報應之說?”

長孫無忌寬慰道:“陛下多慮了,陛下即是社稷,自有漫天神佛護佑,是超脫於因果報應之外的,區區鬧鬼而已,何足爲慮耶?身附極貴紫氣者,鬼祟豈敢近身?”

長孫無忌的安慰終於令李世民神情稍稍緩和了一些,於是點點頭,嘆道:“但願如此吧。”

長孫無忌遲疑了一下,道:“陛下,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撫民心,長安城裡的說法很難聽,罪己詔自不必下,但陛下還需做點事出來令天下人歸心。”

李世民點頭,道:“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今年山東大旱,朕便免了河東道三年徭役和稅賦吧。”

長孫無忌接著道:“陛下和高家的聯姻……恐怕已不合時宜了。”

李世民嘆道:“輔機深知朕心啊,沒錯,朕也覺得這門親事不妥當了,當初東陽與李素那小子私下裡……哼!朕情急之下才不得不臨時把高家拉來聯姻,誰知出了這麼多事,若再繼續這門親事,恐怕不僅是民間,就連朝臣們也會有議論,那些世家門閥更會藉機刁難發作,相比之下,弊大於利,該舍則要舍啊,只是……天家毀親,傳出去也不是好事……”

李世民說完語氣忽然頓住。

長孫無忌是個老人精,立馬聞絃歌而知雅意,急忙道:“高家是臣的孃舅家,臣或可爲陛下分憂,昨夜高家大變,高履行被嚇得半瘋半癲,再配東陽公主金枝未免太不敬了,明日高家或會上表,請求陛下寬免婚事……”

李世民笑了,今日單獨召長孫無忌覲見,要的就是他這番話,早在驚聞高家之變的時候,李世民的主意便已決定了。

長孫無忌不愧是李世民多年的老搭檔,君臣之間兩句對話便將這件難辦的事給辦了。

李世民的目的達到,不由憂心忡忡嘆了口氣:“高履行也是不幸,朕這便令太醫署的太醫去給他看看,再賜山參鹿茸藥材若干,但願他能早日康復。”

“臣代高家多謝陛下宏恩。”

******

長安城的消息傳回太平村,李素的神情仍不見開朗。

辛苦佈下這麼大的局,用盡了前世殘存的記憶,用科學的法子迷惑了今世的人們,被迷惑的甚至包括當朝的君臣,今日終於達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可是,這一切無非只能讓東陽免於嫁給高家,卻無法讓他和東陽之間再出現轉機。

真的沒什麼好高興的,失去的終究已失去,失去得不知不覺。

今生,恐怕與東陽再無夫妻緣分了。

認識算久了,李素漸漸瞭解了李世民的爲人,這是一個驕傲的極度自我的帝王,深沉的心機隱藏在他和藹可親的外表下,他喜歡掌控一切,對欺瞞深惡痛絕,很不幸,李素和東陽做了一件欺瞞他的事,終此一生,恐怕他都不會贊成李素和東陽的婚事了。

未來,該怎麼辦呢?

或許還有希望吧,只要活著,就一定有希望的,不管多麼渺茫,它終究是希望。

…………

鄭小樓是第二天清晨回來的。

他的樣子很狼狽,身上沾滿了泥土灰塵,渾身散發著一股濃烈的臭味,無論誰在溝道里趴了幾個時辰一動不動,樣子都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不過鄭小樓的神情卻很興奮,昨夜他幹了一件大事,這件震驚了整個長安。

回來後,鄭小樓看李素的眼神都變了,一個連鬼火都能憑空造出來的妖孽,跟那些道士們唸叨的神仙有何區別?這個妖孽腦子裡到底還裝著多少令世人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

此生跟隨李素的想法越來越濃了,鄭小樓很想親眼看看,看看這個妖孽此生能走到一個怎樣的高度,走到那個高度後,他又會幹出什麼事。

***

ps:還有一更……可能會超過12點,看來上天果然忘記給我點滿一日三更的技能點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請個假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
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請個假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淮安市| 安新县| 启东市| 司法| 滦平县| 榕江县| 绍兴市| 乌兰浩特市| 昌乐县| 墨脱县| 左云县| 夏邑县| 洛川县| 宁阳县| 罗田县| 海兴县| 黄陵县| 古田县| 大丰市| 东方市| 丰都县| 柘荣县| 抚松县| 徐汇区| 淮滨县| 镇沅| 民丰县| 襄垣县| 香港 | 潜山县| 普兰店市| 唐山市| 来凤县| 临泽县| 桃江县| 明星| 金昌市| 伊春市| 许昌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