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

“一個小娃子,鐘意一個女娃子,如此而已,挺簡單的一件事,搞得那麼腥風血雨的,那麼多國事朝務等著你們去辦,你們一羣老貨卻跟兩個小娃子過不去,明顯倚老賣老欺負人麼,就算不成全這倆娃子,用得著喊打喊殺嗎?俺老程可真是看不過眼了。”

程咬金的話令殿內畫風突變。

文官們沉寂了許久,因爲這番不講道理的話太沒道理了,以至於大家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道理去反駁它。

沉寂一會兒後,孔穎達終於站了出來,指著程咬金道:“一派胡言!綱理倫常,爲臣之道,豈是簡單一句‘鐘意’便可揭過?你以爲李素之罪僅只是與公主的私情麼?分明是欺君,爲臣之大忌也,既爲朝臣,老夫等便不能拿他當年輕娃子看待,而是與我等一樣的同殿同僚,李素犯下如此罪過,我等羣起而伐之,亦是朝臣之義,怎說得上‘倚老賣老’?”

程咬金臉色愈發難看,道理這東西呢,平日裡他是懶得講的,一向用拳頭說話,今日好不容易有了雅興跟人講道理,結果被這位孔子嫡系後代噎個半死,程咬金不高興了,不高興的時候便不想講道理了。

“孔老匹夫,你少跟俺說這些屁話,俺聽不懂!俺只看見一羣爲老不尊的傢伙欺負兩個娃子,老程就是看不過眼,你能拿我怎樣?一個小娃子,而且是一個對社稷立下無數大功的娃子,爲了一點兒女情長的屁事就要殺了他,爾等弒殺功臣的藉口都這麼爛,當官當傻了麼?”

孔穎達氣得渾身直哆嗦,指著程咬金顫巍巍地道:“程知節,這裡是朝堂。說道理的地方,滿殿朝臣僅你一人胡攪蠻纏,不覺得失儀嗎?”

話音剛落。殿內同時傳來幾聲嘿嘿冷笑,牛進達。李績,侯君集等人一同站了出來。

李績不鹹不淡瞥了孔穎達一眼,道:“若程知節是胡攪蠻纏,那麼,便再算老夫一個如何?小娃子犯點糊塗而已,衆位何苦如此相逼?若沒有他,去年關中天花之疫不知死多少人,今年唐軍與吐蕃的鬆州之戰。勝負亦未可知,十多歲的娃子,對家國社稷立下如此功勞,令我大唐將士揚眉吐氣,這等百年難得一遇,應大唐國運而生的英才,爲一點兒女私情的小事妄言殺之,老夫想問問,這到底是維護綱常,還是自毀長城?孔祭酒。若然真殺了他,你自問對得起社稷嗎?”

一羣武將自發站出來爲李素開解,大唐的文武壁壘從未如今日這般尖銳對立過。

以孔穎達爲首的一衆文官沉默片刻。接著又七嘴八舌跟武將們吵了起來,太極殿內一片喧囂嘈雜,亂成了一團。

李世民皺眉,剛纔被文官們繞了進去,差點真下旨殺了李素,不論從皇帝的立場還是一個父親的立場,李素與東陽的私情都成功勾起了李世民的殺機,光棍眼裡不容沙子,岳父眼裡不容女婿。千古亦然的道理。

幸好程咬金等一干武將站了出來,李世民終於恢復了冷靜。

是啊。李素殺不得,殺之只泄了一時之氣。對大唐的社稷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爲一個成熟的聖明的君主,不符合社稷利益的事情是決計不能做的。

眼見大殿內吵成一團,李世民揮了揮袖。

“衆卿肅靜!”

一聲斷喝,殿內迅速安靜下來。

李世民頓了片刻,嘆道:“李素與東陽公主的私情,此乃天家家事,不勞卿等費心,況且朕已查明,二人發乎情而止乎禮,不曾做過令天家蒙羞之事,此事便作罷了……”

這句話是最終裁斷,見李世民如此態度,孔穎達等一衆文官自然不便再爭,於是紛紛閉嘴了。

李世民的目光在朝臣裡巡梭一陣,最後落在不發一語的高士廉身上,李世民露出一絲愧疚之色,淡淡地道:“散朝後,申國公隨朕進甘露殿,朕有事相議。”

衆臣露出恍然之色,陛下這是要安撫高家啊。

這件事裡最難受的,恐怕還是高家。

說得粗俗一點,高家這是當著天下人的面活生生戴了一頂綠帽子啊,作爲長孫孃舅,作爲大唐新興的世家門閥,高家怎能受此折辱?然而聖旨已下,東陽公主不日便要尚許高家長子,這番折辱便不得不受下了。

滿朝上下叫囂著要誅殺李素的,嚴格說來都是一羣湊熱鬧的人,真正想把李素剁成一千塊喂狗的,只有高家父子。

**

朝會散了,申國公高士廉滿腹委屈進了甘露殿,擺好姿勢迎接李世民的安撫。

程咬金等一干武將達到了目的,心滿意足地往宮外走去。

李素的命保住了,這便夠了,至於他與東陽公主的兒女情意,這便不是武將們能插手的,天家的家事插手太過,終究會犯了忌諱,所以對李素和東陽,武將們連祝福都欠奉,都是屍山血海裡打過無數滾的老殺才,在他們眼裡,年輕人失戀算個屁事,趕緊振作起來人模狗樣地好好活著吧。

…………

李素活得不好,至少這兩天活得不好。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將他軟禁在安仁殿裡,殿外佈滿了禁宮武士,每日兩餐由宦官端進來,連恭所的便桶都有宦官去倒,但絕不準李素踏出殿門一步,自與李世民當殿頂撞那天起,李素便徹底失去了自由。

無法與外界聯繫,無法得知外界的一切消息,如同關了禁閉一般與世隔絕。

李素陷入了焦燥,他能猜到李世民接下來的舉動,既然把他關起來,說明李世民絕不會同意他和東陽的親事,暗中與東陽的私情觸到了李世民的逆鱗,被欺瞞的感覺很不好受,更何況是橫掃天下的天可汗陛下被欺瞞。

從心急如焚,到心若死灰,短短一天,李素彷彿經歷了一場漫長的苦難人生。

苦的是東陽,難的是他。

懷裡那兩張當成籌碼的圖紙終究沒敢拿出來。

直到李世民勃然大怒的那一刻,李素終於頓悟了。

圖紙不可能成爲籌碼,反而是加頸的鋼刀。

立再多的功勞,在李世民的眼裡亦不過是個尋常的功臣,李世民需要的不是功臣,而是世家門閥,只有拉攏越來越多的門閥,他的統治才能鞏固。他的女兒全都是爲了與門閥聯姻而準備的,依稀能看到每位大唐公主的頭上標記著價錢和年月,某年某月,嫁給某個門閥之子,這個女兒能換來多少增加的統治值……

像栽下的果樹,耗費心力將它栽種,某年某月,樹上的果子熟了,把它摘下來,賣給別人。

無情的帝王家,宮宇再大,仍冷得痛徹入骨。

牽掛著東陽的命運,溫文的李素在安仁殿內發飆了,關進殿內的當天便砸壞了殿門,踏出大殿的第一步剛落地,金吾衛將士的無數柄橫刀便已架在他的脖子上。

宦官的脾氣很好,馬上召來工匠將殿門修好,然後恭敬退下。

李素再砸,工匠再修,周而復始,李素終於絕望。

他逃不出這座牢籠,亦逃不過這彷彿命中註定的因果。

所以李素只能被關在殿內,透過窗櫺仰望著外面的陽光和每一縷自由肆意的風。

焦急和狂燥中,安仁殿迎來了一位訪客。

第二天午時,一個大胖子出現在安仁殿外,一臉憨笑地看著李素,透過被李素砸得千瘡百孔的殿門,胖子臉上的每一堆肥肉在陽光下纖毫畢現。

李素苦笑,他沒想到第一個來看自己的居然是魏王。

“魏王殿下,此時此刻,委實不是你我見面的好時機。”李素搖頭嘆道。

李泰的大臉被肥肉堆擠出一道道褶子,明明長得像豬,笑起來卻像一隻佔足了便宜的小狐貍。

“安仁殿是禁宮深處,除了我,沒人能來,也沒人願意來看你,你如今的處境已倒掛在懸崖邊,動一動小指你就徹底掉下去了。”

“所以魏王殿下是來動動小指的麼?”

李泰瞇著眼笑道:“非也,我對落井下石這種事素無興趣,只是泰常好學,對世間萬物萬事皆有尋根問底之心,今日泰心中有一疑惑,特意過來請教李縣子。”

“你特意進宮看我,爲的只不過是問一個問題?”

李泰笑道:“求知之心,何忍苛責?每得到一個答案,我便多了一分認知,對世事人情亦多了一分把握,問問又何妨?”

李素平靜地看著他:“我知無不言,只不過你問我之前,我想先知道外面的事,東陽如今怎樣了?”

“皇九妹被父皇禁足,並下旨尚婚申國公長子高履行,十日內大婚。”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
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余庆县| 丰原市| 忻城县| 当阳市| 齐河县| 青岛市| 襄垣县| 都江堰市| 通道| 万源市| 宾川县| 都昌县| 延寿县| 蒲城县| 炎陵县| 瓦房店市| 和静县| 武冈市| 和静县| 南城县| 重庆市| 苏州市| 惠东县| 邯郸市| 连城县| 武定县| 谷城县| 昂仁县| 吴桥县| 万年县| 宜阳县| 巨野县| 象山县| 九江县| 平和县| 阜新市| 宁波市| 宝山区| 呼伦贝尔市|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