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

初冬的寒風拂過太極宮龍首渠前的廣場,廣場四周旌旗飄展,披甲戴盔的禁衛在凜冽的寒風中如鬆嶽般傲然屹立。

午時剛過,朝會的大臣們邁著輕快的腳步,三五並肩,緩緩走出宮門,互相告辭過後,各自騎上馬或坐上馬車回府。

午時一刻,宮門外忽然變得熱鬧起來。

十輛華貴的紅頂馬車從朱雀大街禮部官衙方向駛來,一路緩緩而行,路邊官吏行人莫不躬身讓道。

馬車前方一人騎著高頭駿馬,身著紫色官袍,面肅而色沉,不茍言笑,神情冷凝,官吏們讓道不是因爲馬車,而是因爲這個人。

此人名叫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同宗兄弟,被封江夏王,同時兼任禮部尚書,身份地位顯赫之極。

已李道宗的身份和官職,親自領著十輛馬車往太極宮而去,自然不是小事。

朱雀大街說長不長,小半刻便行到太極宮前的廣場上,空蕩蕩的廣場周圍禁衛林立,馬車停下後,從車裡次第魚貫下來五十名宮裝美女,每人皆著統一的紫色高腰宮裙,頭盤三環宮髻,下了馬車後鶯鶯燕燕聚在一起,遠遠看著前面李道宗的背影,老老實實垂首斂目,大氣也不敢喘。

五十名美女自覺排成整齊的隊列,靜靜地站在廣場上等候著。

這一等便是大半個時辰,宮門一直緊緊關著,許久不見動靜,美女們站在凜冽的寒風裡凍得發抖,卻也只能咬緊牙關站著。

李道宗也站在廣場上等待著,一言不發地凝視著宮門。

五十名美女是今年禮部從各州府官宦或平民中採選的良家女子,沒錯,理論上她們都是李世民碗裡的。旁人別想伸筷子。

大唐選良女進宮不叫選秀,選秀是大辮子朝的說法,大唐稱其爲“採選”。說是採選,其實並不止採選。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遴選美女,一是禮聘,二是採選,三是進獻。

所謂“禮聘”,顧名思義,自然是很客氣的一種方式,主要是針對權貴官宦人家,聞其有待字室女。皇帝遣使禮而聘之,由於身份地位頗高,所以女子入宮後的起點也高,最少都會被封爲“才人”,如果把皇宮比喻成酒店的話,才人大概算是大堂經理級別。

採選就簡單了,一般都是平民家的閨女,入宮後要看運氣,運氣普通的,進宮後別想一飛而上枝頭。要從普通的宮女做起,三五年內若沒有發生皇帝寵幸她的奇蹟,那麼。等待她的便是出宮嫁人或是老死宮中的命運。

至於“進獻”,一般是由各地權貴高官主動蒐羅民間絕色女子,不重身份,不論貴賤,看臉看臉看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

硃紅色的宮門終於打開,一名宦官出宮門,快步朝李道宗走去,走到李道宗面前,宦官恭敬行禮。然後才直起身,尖著嗓子揚聲道:“有旨。各州府採選美人入兩儀門,進萬春殿待宣——”

五十名美女紛紛應是。然後被宦官領著,走入了這座輝煌與榮耀並重的皇宮。

李道宗的任務完成,也隨著入宮,不過他去的是甘露殿。

五十名美女排成五列,垂首一言不發地跟在宦官身後,入承天門,嘉德門,走在左側第二排的女子美眸一眨,小碎步邁出的幅度稍微大了一些,恰好踩住前面第一排女子的裙腳,第一排的女子重心不穩,被裙腳帶得腳步一個踉蹌,嚇得花容失色,頓時狠狠摔倒在地,手心被擦破了皮,滲出了血絲。

發生這一變故,美女們的隊伍頓時亂了,議論聲嘲笑聲,還有裝模作樣的道歉聲此起彼伏。

領頭的宦官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不滿地看著美女們。

“禁宮是何等所在,怎容爾等如此不顧儀態?諸位貴人,既然入了宮,奴婢勸各位還是講究一下儀態爲好,宮裡,可不比市井坊間,不是想笑就能笑,想鬧就能鬧的。”

話說得有點重,美女們自知失儀,紛紛閉嘴垂首屏聲。

宦官看著第一排那個摔倒的美女,眉頭不由微皺。

“這位貴人,奴婢敢問名姓?”

摔倒的女子看著手心滲出來的血,委屈得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然而在這個講究禮儀的禁宮內,又不能與旁人理論,只得擦去眼淚,忍氣吞聲地道:“利州武氏見過內官……”

話音頓了頓,武氏垂著頭,委屈地補充了一句:“家父應國公,名諱上士下彠……”

“應國公武士彠之女?”宦官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位應國公的來頭不小,他是開國功臣,有從龍之功,歷任大將軍府司鎧參軍,檢校右廂宿衛,工部尚書,利州都督,荊州都督等職,深受兩代帝王器重。

然而貞觀九年,武士彠病逝後,家道終不免漸漸中落,官場人情淡薄,如今朝中已漸不聞武家之名。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是開國功勳之後,宦官的臉上迅速堆起了笑容,剛纔的不耐之色一掃而空。

“原來是應國公之女,奴婢多有得罪,還請貴人繼續隨奴婢進宮,陛下朝宣之後,太醫署自有太醫來爲貴人治傷。”

武氏一直表現得很委屈,也成功博得了宦官的同情,失儀之事便不再追究,衆美排成整齊的隊列,繼續往宮內走去。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一位攪動大唐數十年風雲的女人走進了皇宮,這一年,她十四歲。

高端冷豔的皇家版引狼入室的故事開始上演。

******

東宮正殿。

太子李承乾今日有客。

客人是熟人,名叫高履行,與李承乾自小相識。

高履行年紀比太子大兩歲,二十出頭的樣子,相貌有點平庸,身高也很普通,這種人若穿一身尋常百姓衣裳,扔在人羣里根本泛不起一朵浪花,實在太平凡了。

可高履行的身份卻不平凡。

他的父親自然也姓高,名叫高士廉,爵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官職與爵位顯赫,輩分更是嚇人,高士廉是長孫無忌和長孫文德皇后的舅舅,兄妹二人自小便被高士廉撫養長大。

說起高士廉,不但輩分高,對大唐立下的功績也不小。武德五年歸降李淵,一直被李家看重,而且高士廉站隊也非常果斷,畢竟自己的兩個外甥跟李世民的關係太不一般了,說來李世民是他的甥婿,是個傻子都知道該站哪邊。

玄武門事變那天,李世民領著一幫子殺才老將在玄武門殺得不亦樂乎,高士廉也沒閒著,他幹了一件令李世民龍顏大悅的事,他領著家將跑去刑部大牢,把當時關押的死囚全部釋放出來,並且發給他們武器,然後高士廉領著這羣真正意義上的殺才趕到芳林門,與當時的守門將士鏖戰廝殺,跟李世民的玄武門遙相呼應,大殺特殺,配合李世民奪門成功。

由此可見,成就大功業的人,節操餘額實在太少了。

論起輩分來,高履行二十出頭的年紀,見到長孫無忌之後只能叫他一聲兄長,反推過來,太子李承乾也得叫高履行一聲舅舅。

今日太子李承乾將高履行召至東宮,高履行也是滿頭霧水不知究竟。

正殿內並未設酒宴,馮家命案後,李承乾老老實實待在東宮讀聖賢書,看父皇批閱過的奏疏,酒宴歌舞一概杜絕,終於令孔穎達和幾位太子左右庶子臉色稍稍緩和了幾日。

殿內,李承乾與高履行乾坐著,互相聊了一番家常,聊到氣氛稍稍有些熱烈了,李承乾這才微笑著道出了正題。

“孤記得舅父大人並未婚配吧?”

高履行一楞,老實回答道:“家中有侍妾十數人,正妻尚未娶。”

李承乾笑道:“侍妾沒名分,提她們作甚,既然舅父大人不曾婚配,孤今日爲舅父保一樁大媒,不知舅父大人意下如何?”

“保媒?”高履行眼皮一跳,既不答應也不拒絕,而是試探地問道:“不知殿下欲保哪家閨秀?”

李承乾道:“舅父大人是申國公嫡長子,將來要繼承爵位的,孤保的媒自然不會辱沒舅父的門楣……不知舅父大人覺得孤的九妹東陽公主若何?”

高履行楞了,不敢相信地再問了一遍:“殿下是說,皇九女東陽公主與……我?”

李承乾笑道:“不錯,九妹東陽公主,年方二八,容貌俱佳,性情溫婉,實爲舅父大人良配,舅父大人不滿意?”

高履行呆住了,半晌沒回過神。

若不是身份原因,他真想一巴掌抽過去。

這熊孩子……

論輩分,他是李承乾的舅父,自然也是東陽公主的舅父,世上哪有舅舅娶外甥女的道理?李承乾好歹也是皇家太子,未來的儲君,保媒難道連輩分都不顧了麼?

貴圈真亂……

****

ps:還有一更。。。

?тт kǎn?c o

馬上月初了,求0點後的保底月票!!(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給大家拜年!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求保底月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給大家拜年!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求保底月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中超| 巴林右旗| 嘉义县| 监利县| 玉屏| 北辰区| 保康县| 阿克苏市| 神农架林区| 镇平县| 玉屏| 澜沧| 德安县| 伊金霍洛旗| 府谷县| 句容市| 广平县| 明光市| 永丰县| 静安区| 安新县| 丹凤县| 图片| 繁昌县| 睢宁县| 兴义市| 安国市| 龙海市| 行唐县| 苏尼特左旗| 普兰店市| 德江县| 洪洞县| 沙洋县| 黑水县| 商城县| 新源县| 鞍山市| 乐东|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