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

李素騎著馬,和王樁一起朝涇陽縣城飛馳而去。●⌒,

剛纔在老爹面前話說得很滿,這事不辦妥當以後改叫涇陽孫子,老爹聽後欣慰極了,二話不說把李素先抽了一頓以示誇獎。

兒子成了孫子,爹成什麼了?涇陽兒子?

這個輩分不好論。

氣急敗壞的李素不停策馬狂奔,周縣令不講規矩拿了鄭小樓,自己莫名其妙被老爹抽了一頓,此時的李素窩了一肚子的火。

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寒風颳得臉蛋生疼,眼中的景色快速倒退,一個多時辰後,李素王樁二人趕到了涇陽縣城。

縣城離長安雖只有數十里地,但繁華程度卻天差地別,相比長安城的熱鬧,涇陽縣冷清多了,時值深秋季節,天冷得邪性,街上空蕩蕩的,只見寥寥幾條人影走過,街邊的酒肆裡三三兩兩坐著路過打尖的胡商,一羣羣的駱駝堵在大街中間,發出陣陣惡臭。

李素皺眉捂著鼻子從胡商隊伍中穿行而過,趕到涇陽縣衙時已是快黃昏時分了。

這是李素頭一次見到這個年代的縣衙,以往進的地方皆是高門府邸,或者是富麗堂皇的太極宮,眼前這縣衙跟那些豪門和宮殿比起來根本就是西方雷音寺和本地土地廟的區別,根本沒法比。

天快黑了,縣衙裡的官差們都下了差,兩扇木柵欄將大門橫隔開來,門口站著兩名值守的官差,見李素二人牽馬靠近,官差揮手驅趕。

“官衙已下了差,有事明日再來。”

李素哼道:“破地方當我樂意來麼?你們周縣令請我來的,你進去通稟一聲。就說太平村李素來訪。”

官差顯然不認識李素,上下打量他一番,見李素只是一個十六七歲模樣的少年,不由冷笑:“你是何人?有何資格見周縣令?”

李素懶得跟這種小嘍羅廢話,擡腿便往縣衙裡走去。

見李素如此態度,官差不由大怒。單手按刀喝道:“站住!官衙豈容你亂闖,是想造反麼?”

李素原本心裡便窩著一股子邪火,見有人攔路,邪火蹭地往外冒。

啪!

一記耳光扇過,官差被抽得半邊耳朵嗡嗡響,回過神剛把腰側的刀拔出一半,一塊白色的牙牌遞到他面前……

“看清楚了嗎?”李素齜著一嘴白牙嘿嘿冷笑。

官差動作凝固,臉色時紅時青,拔出一半的刀卻不知不覺插回了刀鞘。

啪!

又是一記耳光。

“看清楚了還不給我滾進去通稟!”

…………

…………

周縣令四十來歲年紀。相貌普通,搭配長久形成的淡淡官威,看起來倒也頗爲端莊。

此刻李素跪坐在縣衙內堂的方榻內,饒有興致地觀賞著內堂院子裡種的一小片竹林。

周縣令端坐主位,自見到李素開始,臉上的苦笑一直未曾消褪過。

“李縣子大駕蒞臨,下官不勝榮幸,只是……縣子來便來吧。何必大動干戈……”

話說得已經不算含蓄了,很顯然。周縣令對李素抽官差耳光的舉動不滿。

李素笑意盎然看著周縣令:“縣令言重了,本來呢,上門即是客,客人拜訪主人自然要斯文一點的,可是縣衙門口那個守門的戳得我直冒火,況且……周縣令派人衝進我家拿人的時候也沒見怎麼斯文。所以我也想嘗試一下仗勢欺人是什麼滋味,嗯,試過以後滋味果然不錯,難怪周縣令派來的官差在我家橫衝直闖,招呼都不打拿了人便走……”

周縣令臉色有點發青。他也聽出了李素話裡的意思,派官差衝進縣子府拿人,這位縣子大人更加不滿,剛纔在門口抽人恐怕不單單是官差得罪了他這麼簡單,多少有幾分報復和示威的意思。

其實從身份上來論,李素和周縣令是差不多的,李素品級雖高一點,卻沒有實權,而且縣子這種爵位也算不得太尊崇,長安街頭一塊磚掉下來,雖不至於肯定砸中一個縣子,但機率卻還是很高的。

周縣令濃眉一掀,有心想說句硬話頂回去,眼角餘光看到李素臉上那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周縣令悚然一驚。

李素的身份周縣令可以不忌憚,但李素這個人的品性卻不得不忌憚。

涇陽縣離長安城只有數十里,關於李素的事蹟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周縣令自然也聽說了,眼前這位少年郎別看年紀小,可膽大包天,不但領著長安城一幫子紈絝子弟肆無忌憚地衝進度支司,痛毆五品郎中,而且還敢獨自一人東市街頭廢了東宮屬官的手腳。

似乎這天下沒有他不敢幹的事,今日若在這縣衙內跟這無法無天的小子鬧得不愉快,誰知道他會不會對這個七品縣令動手?太子跟前的屬官說廢便廢,沒有半點猶豫,他這個七品小官怎麼會看在眼裡?

利弊權衡之後,周縣令決定對這個笑裡藏刀的傢伙客氣一點,他敢肯定,自己在李素眼裡大抵跟土雞瓦狗差不多的檔次,惹得他火起,說不準還真就把他這個七品縣令痛揍一頓了。

“今日拿人是下官失了規矩,太無禮了,下官這裡給李縣子賠個不是……”周縣令拱手致歉。

“好,我原諒你了,下不爲例。”李素飛快接口,而且語氣很寬宏。

周縣令一口逆血差點噴出來。

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李素笑吟吟地接著道:“還有,上次你哄騙我父親買三百畝地的事,我也原諒你了,還是那句話,下不爲例,我父親人老實,縣令大人可別欺負他呀……”

周縣令急了:“咋是欺負呢……”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我的貼身護衛被縣令一聲令下給拿了,我來問個究竟。我家護衛到底犯了哪條王法?”

周縣令嘆氣,見面這才幾句話,似乎談話的節奏全被李素掌握了,看來長安傳言不虛,這娃子年紀雖幼,但做人做事卻老辣得緊。

“貴府護衛鄭小樓確實犯了王法。否則下官哪有膽子敢派人進貴府拿人?”

李素眉梢一挑:“哦?果真殺了人?還請縣令細說分明,若鄭一句。”

周縣令臉色愈黑,李素話裡的意思他聽懂了,聽起來正氣凜然,一副大義滅親的架勢,但卻有個前提。前提是此案到底是真是假,是證據確鑿還是惡意構陷,說來說去,他對此案仍有很深的懷疑,而且一開口便迎面撲來一股濃郁的護犢子的味道。

來往幾句話裡,周縣令終於不敢再拿李素當不懂事的少年看待了,這傢伙何止懂事,簡直比老狐貍還精。

周縣令只好將此事原委一一道來。所謂的“原委”自然不是胡亂猜測,李素趕往涇陽縣衙的這會功夫。周縣令已審過鄭小樓了,鄭小樓很痛快,一五一十全都招了。

李素笑吟吟的表情漸漸消褪,越聽臉色越凝重,最後白淨的臉蛋上浮起一片嚇人的鐵青。

事情很簡單,每個細節都清楚分明。

鄭小樓確實殺了人。殺的是涇陽縣北壟莊一戶地主的兒子,殺人的動機在周縣令說來是惡意尋釁,事實上卻是路見不平。

貞觀年間的世道,相對而言還是很清明的,那種村霸惡棍到處欺男霸女的事情幾乎從來沒聽說過。從城鎮到鄉野,敢欺男霸女的惡棍要麼被官差砍了,要麼被流放千里了,民風純樸的世道里,從來沒有適合惡棍生存的土壤和環境。

可是如此清明的世道,仍有許多不平事。

這些不平事在尋常百姓家不常見,但在大戶人家比比皆是,世道再清明,人權這東西也沒法講道理,比如大戶人家裡除了主人外,下人們大多是賤籍,所謂“賤籍”包含很多,有的是犯了事的官員妻女被大戶人家買來做妾室,有的是人市或人牙子手裡買來的丫鬟,這樣的丫鬟李素家就有不少,還有的則是大唐這些年南征北戰後擒下的戰俘,官府自然不會留這些戰俘浪費糧食,於是性情桀驁的一刀砍了,性情溫順的則被髮賣到大戶人家當雜役……

大唐的賤籍差不多就這幾個來源。

令人嘆息的是,這些賤籍並不在大唐法律保護的範圍之內,妾室也好,丫鬟也好,雜役也好,惹得主人不高興,當場殺了也就殺了,現實很殘酷,地主家裡殺頭牛要到官上報備,私下裡殺牛的人還要被判坐牢,但殺一個賤籍奴婢根本不必跟官上說什麼,殺完後派個人跟官上說一聲,官府確認了被殺的人是賤籍後,隨便罰個幾百文錢,這件事就算結案了。

很可笑,在這個年代,賤籍的命不如牲口。

北壟莊那戶地主家也是這樣,地主的兒子好色,經常禍害家裡的丫鬟,其中有一名丫鬟以前因爲年歲太小,地主兒子很有戰略目光地打算留到模樣兒長開了後再禍害,直到今年中秋時,地主一家院子裡賞月,兒子多喝了幾杯,月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覺得那個丫鬟模樣身段已出落得頗水靈,差不多也到了可以被禍害的年紀了,於是半夜裡敲了丫鬟的門。

丫鬟未經人事被嚇壞了,幾番掙扎反抗,地主兒子一時不察,未曾得逞,被那丫鬟跑了出去,兒子臉上還被抓了幾道血痕。

丫鬟是賤籍,這個年代賤籍擅自從主家跑出去是要被亂棍打死的,罪名是“逃奴”。

小女娃很害怕,又不敢跑遠,一直躲在村口的林子裡哭。

後來自然是鄭小樓好死不死的出現了,這傢伙慣來行蹤詭秘,誰都不知道他爲何在半夜時分經過北壟莊外的一個小樹林……

聽見小女娃林中哭泣,鄭小樓膽子也大,絲毫不見害怕,上前詢問究竟,小女娃將原委道出後,鄭小樓胸中盪漾一股俠義之氣。要帶小女娃遠走高飛,不出意料的話,“遠走高飛”的目的地,應該就是太平村的李縣子家。

小女娃很固執,不願跟鄭小樓走,因爲她是賤籍。走到哪裡都是逃奴,被官府抓住就是一個死,她已認了命,再害怕也得回去,而且她也很天真,覺得地主家兒子看上她的身子,回去後大不了從了他。

鄭小樓苦勸無果,只好陪小女娃在林子裡待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小女娃擦乾了淚,向鄭小樓道了謝,慷慨赴死般回到了地主家。

結局自然不如小女娃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她的容貌身段充其量只是過得去,沒到傾國傾城的地步,所以地主兒子也沒太珍惜她,小女娃回到地主家不到一個時辰,便被地主兒子活活虐殺。

那是真正的虐殺。不僅先奸後殺,而且將小女娃的手腳砍斷。最後一刀割了脖子,小女娃才斷了氣。

世道,人心,她沒來得及看通透。

鄭小樓沒走遠,白天進了莊子走了一圈後便知道小女娃已然慘死。

沒有憤慨,也沒有衝動。鄭小樓回到林子,一直坐到半夜,然後起身潛進了地主家,將地主的兒子手腳砍斷,最後一刀抹了脖子。和小女娃的死狀一般無二。

因果循環,天報不如人報。

殺完人後鄭小樓大模大樣走出屋子,不知怎麼想的,他根本沒打算隱藏形跡,於是被巡夜的護衛家僕發現,敲鑼打鼓沒能留得住他,報了官后辛苦排查了好些日子,終於將兇手鎖定在涇陽縣子府。

出了如此重大的案子,周縣令自然不敢再顧及縣子府的面子,匆匆將鄭小樓鎖拿押走。

**

案子細說完了,縣衙內堂陷入一片沉寂。

周縣令捋須看著李素,神情頗爲淡然,闖進縣子府確實失禮,但他也是秉公而行,自問沒有半點不妥,更沒有冤枉鄭小樓。

李素臉色鐵青,他發現這件事很麻煩,很棘手。

殺了賤籍只罰幾百文錢,但地主的兒子不是賤籍,在官府眼裡,那是一條很珍貴的人命,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更何況鄭的。

擺在李素面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扭頭便走,鄭小樓犯的事任殺任剮,李素絕不再摻合,否則不僅沒佔住道理,還很有可能會引火燒身。

救不救鄭小樓?

李素此刻心裡很矛盾,他和鄭小樓畢竟不算太熟,短時間裡也沒生出多少主僕情分,更何況這傢伙經常一副酷到沒朋友的樣子,好幾次李素都想叫王直把他騙進暗巷裡敲他悶棍,讓他板著一張酷臉得瑟……

這樣一個人,救他,值得嗎?

事情是怎樣的本質已不重要,小孩子纔看對錯,成年人只分利弊。

沉默良久,周縣令咳了幾聲,笑道:“下官如此處置,不知李縣子覺得如何?若有絲毫冤枉貴府護衛之處,下官願與縣子將道理分辯一二。”

李素鐵青著臉,重重一哼:“怎麼沒冤枉?我家護衛這是替天行道,爲民除害,哪裡殺錯人了?原本就是那地主家的兒子該死!那個小丫頭也是一條活生生的命,她被殺了你怎麼不管?”

周縣令苦笑,嘆氣:“李縣子……莫鬧了,賤籍丫頭,殺便殺了,大唐律法都不管,下官自然也管不了,但是那地主兒子被殺,下官卻不能不管了。李縣子,此事不可爲,縣子還是請回吧,莫沾了這事,貴府護衛關在監牢裡,下官會派人好生照料,一直到他上刑場,不會讓他受委屈。”

李素冷著臉道:“周縣令莫怪我多疑,你的話我信不過,我想去牢裡見見我家護衛,親耳聽到他說我才相信。”

周縣令使勁搖頭:“不行,貴府護衛已是死囚,不能見外人。”

李素頓時生疑,皺眉盯著他上下打量:“怎麼說我也是鄭小樓的主家,他犯了事,連面都不讓我見,這裡面莫非有文章?周縣令,我雖年幼,可也不是好欺負的……”

周縣令苦著臉嘆氣,誰敢欺負這位長安小惡霸呀,連得罪太子都不怕,我一個小小七品官有幾個膽子敢捋虎鬚啊……

“罷了!便讓李縣子心服口服,看看下官有沒有在裡面做文章!我這就派人領李縣子去監牢探視,恕下官不奉陪了!”

周縣令怒哼一聲,起身便走,李素也起身,拽住了周縣令的官袍錦袖。

“周縣令,您是好人,真的……”李素的語氣和目光都很誠懇。

周縣令哭笑不得:“李縣子有話不妨直說,去年天花瘟疫多虧縣子相救,涇陽縣上下同感恩德,下官開個方便之門,算是還了當初的情分……”

“好,我只問一句,此事可私了否?”

“不可!”

***

ps:5000字大章,懶得分了,算兩更。。沒意見吧?(未完待續。。)u

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
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佛教| 任丘市| 西盟| 吴江市| 扬中市| 德兴市| 海盐县| 龙门县| 菏泽市| 东丰县| 耒阳市| 韶关市| 阿尔山市| 扶余县| 章丘市| 胶州市| 新昌县| 富蕴县| 贡嘎县| 通河县| 阿拉善盟| 文山县| 翁牛特旗| 松潘县| 洮南市| 克东县| 石阡县| 衢州市| 洛川县| 永兴县| 错那县| 天峻县| 辛集市| 循化| 苍梧县| 彭阳县| 自贡市| 拉孜县| 疏勒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