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李世民留下李素的目的原本只是爲了詢問震天雷的生產情況,按他原來的想法,有了震天雷這件利器,趁薛延陀陷入內亂直接出兵,一路放炮仗似的打過去,小小蠻夷之國管叫它數月之內亡國,從此大唐的版圖又增加了一大塊。↖,

對土地的狂熱不是沒有原因的,不單單是好大喜功。李世民更希望向天下的臣民們證明自己,讓全天下的人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英明的皇帝,玄武門之變是他一生最大的污點,所以他必須要做出一番超越所有前朝皇帝的功績,以此洗刷曾經的恥辱,拿著這些功績向臣民們炫耀,特別是向那些一直對他詬言不斷的世家門閥炫耀或是示威。

對一個皇帝來說,威服四海,指誰滅誰就是最大的功績了,所以聽到薛延陀內亂,李世民表現得比洞房花燭夜還高興,而且明顯比較傾向於直接出兵征服,論其本心,終究還是想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堵住天下人的嘴。

對李世民的想法,李素多少清楚一點。

前世只見史書上吹噓這個皇帝多麼英明,多麼給咱們大中國爭氣,幾千年的歷史文明裡,真正霸道的君主就那麼幾位,秦始皇,漢武帝,還有這位李二陛下,真正橫得不行,神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這幾位說版圖太小,於是版圖大了……

託了這位英明帝王的福,整個中國幾千年的憋屈苦難歷史裡,總算有了那麼幾個亮點,今人和後人都揚眉吐氣,甚至如今的大唐百姓都被這位好戰的皇帝陛下慣出了毛病,大國優越感蹭蹭的往外冒,見到胡人便橫得不行。從來只拿鼻孔瞪他們,而胡人還不得不乖乖陪著笑臉。

是好事,李素也自豪,而且也漸漸被傳染了這些毛病,生在強國盛世是幸運,來到這個世界大半年。偶爾在長安城裡見到胡人,李素都不知不覺用居高臨下的目光看他們了。

盡情享受這份民族自豪感的同時,李素覺得自己也該盡一下身爲大唐子民的義務,不爲私利,純粹希望大唐能夠更強,更好。

…………

“真珠可汗兩個兒子,嫡長子多智而穩重,次子善勇而暴虐,大唐選擇扶持長子。無疑非常穩定,而且多智意味著能夠清醒地衡量利弊,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李世民頷首:“依你之意,大唐扶持長子拔灼?”

李素咳了一聲道:“不,小子以爲,扶持次子突利失更好……”

“哦?爲何?”

李素笑道:“若是選擇扶持長子,以長子那種多智且穩重的性子。或許會因時因勢而一時臣服,但他絕無法長久甘於人下。一定會暗中蓄力,拉攏權貴,等待對大唐凌厲一擊,那時大唐已助他平息了內亂,若他翻臉無情,大唐終究爲他人作了嫁衣裳。但是選擇扶持次子便不一樣了。因爲次子暴虐,且有勇無謀,這種人對陛下來說更容易掌控,而且暴虐的人治下的臣民只會對他懼怕,卻無法養成威望。長久下來,相信連他自己都清楚,若沒有大唐的扶持,他什麼都不是,失去了大唐的助力,下面的人頃刻間便能將他剁成肉餡,如此一來,他絕不會輕易背叛大唐……”

一番長話說下來,李世民瞇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盯著他。

“性情暴虐往往行事不計後果,只憑一己喜惡,大唐安能輕易掌控?”

李素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渾然不覺李世民看他的目光多麼怪異,猶自笑道:“性情暴虐怕什麼?結實抽他一回就老實了,或是在唐薛邊境搞一次演武,把那位突利失請來看一看大唐精銳王師的威風,最後當著他的面扔上千顆震天雷,著實嚇他一回,不信他以後不老實。”

說了大半天,演武的話題終於勾起了李世民的興趣,兩眼一亮,咂摸著嘴沉吟一陣,放聲笑道:“演武之說,委實妙極,不僅是薛延陀,朕還可將大唐周邊鄰國的使節全請來,好好震他們一回,此舉,可固我大唐地位十年而不衰,十年……朕可騰出手做多少事情啊!”

大笑過後,李世民饒有興致地盯著李素:“小小年紀,又是作詩,又是治病,又是造震天雷的,還能有空瑕獻國策,朕實在很好奇,這些本事究竟誰教給你的?”

李素一驚,急忙露出追憶往昔的嘴臉,不勝唏噓道:“很多年前,一位遊方的老道士路過太平村……”

李世民冷笑:“呵呵,糊弄得好,朕多少年沒見過欺君的英雄了,還是個少年英雄,接著編,編完了朕一腳把你踹進大理寺,讓你好好蹲兩年。”

李素苦笑道:“這些本事,委實沒人教小子,都是小子無聊時自己琢磨出來的……”

李世民重重一哼,倒也懶得跟小孩子計較,忽又想起一事,道:“上次你被關在大理寺中裝瘋賣傻,寫了兩首好詩,哼,人都瘋了,詩還作得那麼好,什麼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什麼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滿長安那些沒瘋的文人都該一頭撞死了……”

李素有點尷尬,紅著臉嘿嘿乾笑。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你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英才,上次的事情,確讓你受委屈了,從你的詩裡,朕看出你對朝堂心生厭倦,只是好好的少年娃子,怎可輕易便被消磨了壯志?包括朕在內,誰的一生是平順無波的?一點小挫折便消磨沉淪,算什麼大丈夫?李素,你要振作起來,好好爲大唐,爲朕立更多的功勞,……日後,無論太子也好,哪家權貴也好,只要你佔了理,朕必不會讓你委屈。”

李素聞言一怔,接著大喜。

話說得含蓄,但意思李素聽懂了,原來李世民一直把他放在心上的,上次東市之事李世民也清楚知道他得罪了太子,今日算是給他送了一張保命符,這張符,比任何高官顯爵更管用。

李素急忙整了整衣冠,起身朝李世民長揖到地:“小子多謝陛下,陛下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

奏對完畢,李素出了宮。

剛纔跟李世民說了很多,至於他採不採納自己的諫言,李素管不了,盡過心力便足夠了,出兵或是扶持,其實都算不上錯誤,所謂“一力降十會”,以大唐如今的戰力而言,不論怎樣選擇都能達到目的,不同的是付出傷亡的代價不一樣而已。

宮門外,鄭小樓仍在等著他,見李素出來,鄭小樓懶洋洋靠在馬鞍旁,從沒主動迎上去牽馬墜蹬的覺悟,二人面對面,互相給對方扔了一記無比嫌棄的眼神。

——真想把他騙進東市的暗巷,叫王直給他套上麻袋狠狠敲他幾悶棍啊。

二人騎上馬,李素沒有回家,而是直奔火器局而去。

李世民終究還是下了旨。今日開始,火器局加工趕製震天雷,數月之內務必要保證能夠維持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的產量。

這道旨意明顯針對薛延陀,目的只有一個,備戰。

由此可知,李世民仍在出兵與扶持傀儡之間猶豫。

…………

火器局仍如往常般外鬆內緊,從外面看去,一套新建的大宅子再加上旁邊幾座工坊,看起來跟尋常大戶人家的宅院沒有二樣,然而只消靠近火器局方圓十里之內,便能明顯感覺到被很多雙眼睛暗中窺視著,鄭小樓的感覺尤其強烈,騎在馬上不停地四下張望,神情變得有些緊張和不安。

感到緊張和不安就對了,火器局方圓十里外便被金吾衛佈下了暗哨,那種被無數雙眼睛窺視的直覺是正確的,因爲確實有很多雙眼睛盯著他們。

李素一直默默注意他的表情,見他這副如同炸了毛的模樣,不由暗自點頭。

表現還算不錯,能夠在毫無徵兆的環境裡忽然察覺到危險,說明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或許這傢伙的特長不僅僅只是扛揍……

二人行至離火器局三裡外時,路邊的草叢裡終於出來了一名金吾衛將領,將二人攔下。

將領態度很客氣,也很堅決,李素可以進火器局,但鄭小樓不行,他是生面孔,未得陛下旨意絕不準進,火器局前任監正大人的部曲家將也不行,只能在外面等著。

李素斜眼瞥著鄭小樓,發現這傢伙也在看著他,而且眼神很友善,很平和,沒有半點嫌棄的痕跡。

很好,這裡是李素的地盤,若還敢露出那種嫌棄的眼神,李素一定會大喊一聲“抓姦細”,相信鄭小樓以後的人生一定很精彩,也或許他的人生沒有以後了……

留下鄭小樓在金吾衛的營帳裡等著,李素獨自進了火器局。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今天請假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
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今天請假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七百三十三章 威逼妥協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昌都县| 石台县| 酒泉市| 石柱| 云安县| 红原县| 鄢陵县| 广德县| 临沧市| 三明市| 忻州市| 普宁市| 鄂托克前旗| 江山市| 大理市| 庆安县| 遂溪县| 澎湖县| 福安市| 汾阳市| 绥棱县| 佳木斯市| 昌邑市| 凤山县| 会理县| 河东区| 抚远县| 灵山县| 常宁市| 泸州市| 腾冲县| 志丹县| 泸西县| 宁津县| 安塞县| 淄博市| 汉寿县| 克什克腾旗| 旬邑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