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

火勢很猛,燒得工坊的木製房子啪啪直響,火器局裡的楊硯,陳堂帶頭,領著工匠和金吾衛的將士們不停朝火場潑水,然而終究杯水車薪,面對如此大的火勢,一點點水潑在上面根本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眼看著四個工坊被火勢一點點吞沒。︽,

李素第一次發現平日和煦的許敬宗竟然有如此猙獰的表情,十多名從工坊裡逃出來的工匠被許敬宗挨著個的一個個扇著耳光,扭曲的面容在火光的照映下特別兇惡,像一頭即將把獵物撕咬成碎片的狼。

火器局是李世民下旨設立的,監正的不二人選是李素,這東西本就是他的發明,除了他,沒人能擔當這個職位,而下面的官職就不一樣了,從少監到監丞,他們都把火器局的官職當成了事業,是的,對仕途絕對有幫助的事業。

設火器局之前,中書省和吏部的官員都找他們談過話,話說得很清楚,陛下對火器局頗爲重視,因爲這是大唐未來征服四方最犀利的武器,火器局可以說是李世民的野心搖籃,他要做個雄霸天下的天可汗,那麼,火器必然是陛下手中一柄無所不克的利劍。火器局將來若沒讓陛下失望的話,必然是一個能快速出政績的地方,裡面的官員一定能夠簡在帝心的。

“簡在帝心”四個字對官員來說,簡直比苦大仇深的騷年掉下懸崖撿了本絕世武功秘籍更幸運。

現在火器局出了這麼大的事故,對許敬宗來說,無疑給他春風正得意的事業狠狠抹了一把黑,敞亮而光明的前途突然間變得黯淡了,而許敬宗這個人,從本質上來說。是個唯功利是圖的人,事業黯淡了,溫文和煦的他怎能不氣急敗壞?

沒有任何商量,火器局的官員們在李素到來之後便迅速分了工,楊硯陳堂滅火,許敬宗審問工匠。追查責任,而李素居中指揮全局。

分工是分工,然而火勢太大,無論如何努力也始終阻止不了火勢的蔓延。

四個工坊已在火光中漸漸沒了蹤影,裡面不時傳出幾聲爆炸,若說事發時工坊裡面尚有沒有跑出來的活人,到了這個時候,裡面的活人十有**沒有幸理了。

李素面無表情看著無情的火勢瘋狂席捲著一切可以燃燒起來的東西,心卻越來越沉重。

燒了房子他並不在乎。這算不上太大的損失,然而,近二十個工匠的性命,卻令他感到非常沉痛,他殺過人,也算計過人,鬆州之戰因爲他的一個發明而殺了五萬吐蕃兵,那時的他根本連眼都不眨。沒別的原因,因爲這些人惹到他了。或者說間接惹到他了,殺了毫無心理負擔。

然而,今晚被大火吞噬的近二十個工匠,卻是無辜的。

扭過頭,李素髮現許敬宗仍在氣急敗壞地扇著工匠的耳光,看來還沒查出誰是肇事者。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夜空中莫名刮來一陣風,燒得正旺的火勢被風吹得往東面斜過去,龐大的火舌調皮地舔了一下離火器局主宅僅咫尺之遙的一棵銀杏樹,茂盛的樹枝頓時燒了起來。

所有人看得心頭一緊。

李素更是心頭大顫。揚聲喊道:“工坊放棄!不管了,快,把主宅邊的那片樹全砍掉,劃出隔離帶,還有……”

努力握住了拳頭,李素神情凝重道:“還有,主宅北院的庫房裡,存著五大桶火藥……”

這句話提醒了在場的所有官員,所有人悚然大驚。

工坊燒了沒關係,畢竟只是四間不大的木屋子,然而火勢若蔓延到主宅內,五大桶火藥卻足以將火器局的主宅夷爲平地了。

辛苦建好的火器局眨眼沒了,大家將要承受陛下多麼可怕的怒火。

陳堂呆了一下,重重一跺腳:“對啊,還有五桶火藥!會出大事的!”

跺腳之後,陳堂匆忙往主宅內衝去。

兩隻手一左一右拽住了陳堂。

左邊是李素,右邊是楊硯。

“你不能去!”李素和楊硯竟然異口同聲。

“要出大事的!”陳堂扭頭,眼珠子通紅,神情吃人般可怖。

話音剛落,兇猛的火勢藉著一陣南風吹來,主宅北邊圍牆外的一排銀杏樹全著了火,大火眼看著已將北院的檐角點燃,形勢越來越危急。

“我是監丞,我帶頭!”楊硯說完忽然貓著腰一頭扎進了主宅內,李素和陳堂大驚,伸手待拽住他,卻拽了個空,眼睜睜看著楊硯瘦弱的身軀撲進了主宅內。

“拿幾條褥子來,上面淋上水,重金募金吾衛將士,救一桶火藥火器局賞錢五貫!死了火器局給他爹孃養老送終。”李素開出重賞,說話也很直白,一點都不委婉,這種時候也不能講究措辭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能夠流傳千古,必然有它的道理。李素剛說完,十餘名金吾衛將士神情微動,決絕地往前跨了一步。

幾條淋得透溼的褥子蒙在將士的頭上,衆人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披著褥子往裡衝。

李素抿著脣,面無表情地盯著主宅,看著壓制不住的火勢幾個呼吸間便將北院庫房的屋燃,楊硯和十幾位將士的性命已懸於一線。

工坊索性放棄了,其實也基本燒得乾乾淨淨了,主宅外面的將士們抽出刀和劍,按李素的吩咐奮力砍伐著圍牆外的樹木,闢出一片緩衝隔離帶。

最令人揪心的還是主宅北院的庫房,楊硯和十餘名將士衝進去後一直沒有動靜,而火勢卻越來越大。

不知過了多久,北院的滾滾濃煙裡忽然踉蹌跑出來一道身影,一邊跑一邊咳嗽,手下推著一個合腰粗的木桶,李素大喜,外面的將士和工匠們紛紛上前,幫著他將燒得有些燙手的火藥桶推到院外,然後趕緊朝桶上淋水降溫。

直到跨出院外,楊硯兩腿一軟,終於癱倒在地,被工匠們趕緊扶到一邊。

李素蹲在他身前,朝他臉上輕輕噴了一些水,楊硯無比疲累地朝他咧嘴一笑,薰得漆黑的臉上,兩排白森森的牙閃閃發亮。

這一刻,李素忽然感動起來。以前對楊硯尚有著最後一絲芥蒂和不滿,終於在此刻全部煙消雲散。

做人或許有些失敗,但無可否認,楊硯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鞠躬盡瘁,捨生忘死,別人掛在嘴皮子上的一切可貴品質,他卻身體力行地在做著。

李素忽然間甚至有些慶幸,慶幸中書省和吏部給火器局派來這麼好的一個屬官,平日看不出,危急時刻卻閃閃發亮,今晚這把火,煉出了一塊真金。

楊硯出來後不久,剩下的四桶火藥也被將士們一個個搬了出來。

老天算是終於開了一回眼,五桶火藥安然無恙,進去搬火藥的人除了被濃煙薰暈了兩個,其餘的皆毫髮無傷。

*****

大火終於被撲滅。

其實連李素自己都糊塗,這場火到底是大家撲滅的,還是燒無可燒之後自己熄滅了。

損失不小,四個工坊連渣都不剩,火器局主宅北院也燒沒了,最後關頭李素痛下決心,令人將北院外的圍牆全推了,緊鄰北院的屋子也扒掉,付出如此代價闢出緩衝隔離帶,才終於止住了火勢,最後在衆人杯水車薪之下,大火終於熄滅。

建築的損失不算太大的損失,損失的是人命。

事發時近二十名工匠被困在工坊裡,大火撲滅後收拾現場,從焦黑的廢墟里扒出十多具已燒成焦炭狀的屍首,一具具遺體在院內擺成一排,衆人靜靜看著,盡皆垂頭默然無語。

一個國家要前行,必須要付出代價,如同新生兒臨世一般,總會先帶來陣痛,然後纔是輝煌,這二十名工匠,或許便是大唐貞觀年付出的代價,天災或是**已不重要,他們終究逝去了。

前行的代價,遠遠不止這二十條人命,未來的日子還要付出多少,看天意,看聖心。

…………

天亮後長安城門打開,報信的人終於進了城,繞過了三省六部,直接跪在太極宮前,李世民剛睡醒便收到了這個壞消息,頓時龍顏大怒,下旨嚴查究罪。

嚴查還不夠,當日李世民索性停了朝會,微服出宮直奔火器局而來。

李素領頭跪在李世民面前,後面是許敬宗,楊硯和陳堂,再後面便是被五花大綁的十多名逃出來的工匠,這些人全都跪在火器局的院子裡。

李世民緊抿著脣角,一言不發地看著火災過後的滿目瘡痍,廢墟里不時發出輕微的倒塌聲,空氣裡充斥著焦臭和煙火味道,地面上燒過的痕跡和水漬混雜成一片。

李素很清楚察覺出李世民壓抑著的怒火。

火器的威力漸漸凸顯,而李世民對它也越來越看重,昨晚火器局的大火,無異於給野心勃勃準備威服四海的李世民兜頭淋了盆涼水。(未完待續。。)u

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請個假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
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請個假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武清区| 苏尼特左旗| 五台县| 宁乡县| 普定县| 南郑县| 乌兰察布市| 郸城县| 建湖县| 兰西县| 家居| 永仁县| 沙坪坝区| 石河子市| 七台河市| 临潭县| 双辽市| 三江| 临澧县| 兴隆县| 清远市| 封开县| 织金县| 云南省| 沧源| 涪陵区| 建始县| 临沂市| 谷城县| 五常市| 射阳县| 镇宁| 抚顺市| 外汇| 前郭尔| 清丰县| 澳门| 舞钢市| 武夷山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