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

漫天的箭矢和巨石從天而降,鬆州城頭仍是不絕於耳的慘叫和咆哮,戰爭裡面應該聽到的聲音,在這裡都不缺。小說,

小半個時辰過去,箭矢和巨石漸漸停歇,守城的吐蕃將領不慌不忙地看著城下的唐軍,相比前幾日守城時的緊張,今日將領們眼中多了幾分戲謔和嘲諷。

原來這就是萬邦臣服的大唐實力,這樣的實力,我們的贊普亦可取而代之。

有個成語叫黔驢技窮,說是老虎第一次看見驢子,以爲是很強大的存在,驢也很爭氣的叫了幾聲,老虎嚇得落荒而逃,然後發現驢沒什麼動靜,接著再靠近,驢又叫,老虎又逃,反覆好幾次,老虎終於發現驢這種東西除了只會嚷嚷,根本沒有別的本事。

現在守城的吐蕃將領們顯然把自己當成了老虎,而大唐將士則成了那頭只會叫喚的驢,三次毫無亮點的攻城,令吐蕃人心情大定,原來所謂的大唐雄兵亦不過如此。

心情一放鬆,守城愈發有條不紊,敵人與敵人之間往往都在互相學習,互相成長,相比前幾日的兩次攻城,吐蕃人這次更鎮定了。

戰鼓再次擂響,潮水般的大唐將士發出山崩地裂般的喊殺聲,密密麻麻朝城牆涌去。

一架架雲梯搭在城牆箭垛之間,剽悍的前軍將士們嘴裡咬著橫刀刀刃,赤紅著雙眼往上攀爬,吐蕃兵仍舊用鉤鐮長槍將雲梯推倒。

一切都如同前幾日的畫面重演,吐蕃將領們斜倚在城樓柱子邊,甚至不慌不忙地指著攻城的唐軍將士嘲笑。

然而,這次攻城終究有些不同的,哪怕只有一點點不同,也能令戰局的結果完全扭轉。

攀爬雲梯的唐軍將士人羣裡。忽然有人伸手從腰間的皮囊處掏出一個小陶罐,下面立馬有人遞上火把,將陶罐的引線點燃,握著陶罐的將士顯然不怕死,任那根嗤嗤燃燒的引線燒到只剩三分之一時,才嘿然大吼一聲。用力朝城頭一扔……“

小陶罐恰好在吐蕃兵的上空爆炸。

轟!

地動山搖的爆炸聲,守城的吐蕃兵只覺得腳下的城牆都在微微晃動,驚愕放眼望去,整整兩丈方圓的吐蕃兵全部倒在地上雙手捂頭,淒厲慘叫不已,鮮血甚至白花花的腦漿從頭頂嘩嘩流下,場面非常血腥慘烈。

吐蕃兵短暫的呆住了,每個人眼中不由自主浮現極度的恐懼。

這是一種他們從來不曾見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武器。一個小小的陶罐,能發出九天神雷般的炸響,然後無數人莫名其妙死去,這……根本就是天神的懲罰??!

廝殺慘烈的戰場破天荒出現了死一般的寂靜,一名吐蕃兵呆呆看著滿地打滾哀嚎的袍澤,哐噹一聲扔掉了手裡的兵器,跪下來痛哭流涕,五體投地式嚎啕懺悔。

神神怪怪的信仰。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有市場的。

有了第一個,緊接著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小陶罐爆炸後,吐蕃兵的士氣瞬間降到了冰點,因爲無知,所以恐懼,他們徒然發現。自己原來在跟天神作戰……這哪裡是作戰,這分明是作死啊。

一部分人跪下了,還有一部分不信邪的卻被激起了兇性,揚刀哇呀呀朝已經登上城頭的唐軍將士劈去。

嗤嗤嗤!

引線冒著青煙的小陶罐同時扔上城頭半空,這次扔得有點多。足有上百個。

轟轟轟!

數百丈長的城頭馬道上,吐蕃兵們幾乎全部被籠罩在小陶罐的打擊範圍內,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過後,很快便是一片淒厲得如同殺豬般的慘嚎聲,數百丈的馬道上,大部分吐蕃兵已倒在地上打滾呻吟,只剩一小部分吐蕃兵睜著極度驚恐的眼睛,呆呆地看著唐軍登上城頭,看著他們向自己揚起了刀劍……

…………

鬆州南城門下,泅水渡過護城河的另一小支唐軍將士悄悄潛到城門邊,一個特製的大陶罐穩穩地放在緊閉的城門正中,爲首一人舉著火把,點燃了引線,然後一羣人趕緊跑遠。

轟然巨響過後,城門被炸開一個足夠一人一馬穿行而過的大洞。

中軍陣內,牛進達兩眼放光,仰天哈哈大笑,三兩步跑到巨鼓前,一腳將擂鼓的軍士踹遠,親自取過鼓槌,節奏急促地擂起了戰鼓,隆隆鼓聲中,鋪天蓋地的唐軍將士呼喝著朝城門涌去。

衝在最前的是百餘騎兵,手裡舉著火把,馬鞍旁掛著一個軟皮囊,當無數吐蕃兵衝出城門防守時,他們驚懼地發現,唐軍騎兵們從軟皮囊裡掏出一個黑不溜秋的小陶罐,百來個陶罐在上空炸響,吐蕃兵倒了一地……

騎兵們策馬踩過吐蕃兵的屍首,衝進了城門,後面跟著無數揚刀執戈的步卒,騎兵打頭,步卒緊跟,從城門一路衝進城內,然後將小陶罐扔得滿城亂飛,鬆州城內只聽得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爆炸聲。

城內巷戰比想象中結束得更快,從騎兵入城到處亂扔陶罐開始,只過了兩柱香時辰,幾個吐蕃將領模樣的人率領麾下部將聚集一堆,紛紛扔下兵器,用生澀的漢話大叫“我們降了!”

侯君集,劉蘭,牛進達三位大總管策馬入城,第一眼便看到跪滿一地的吐蕃將士,人人恭敬地跪伏於地,神情充滿驚懼,望著三位大總管的眼神如同天神臨世一般。

侯君集左右環視許久,忽然仰天大笑:“來人!快馬入長安稟奏陛下,王師收復鬆州!”

*****

鬆州收復了,其過程……實在不能稱之爲“驚心動魄”,至少在李素眼裡,這次攻城輕鬆得連他自己都沒預料到,整個過程如同前世小孩過年放炮仗似的,點一個扔一個,扔了幾個後,鬆州城破了,吐蕃人降了,侯君集神采飛揚策馬入城,享受將士們歡呼和吐蕃人膜拜時,再一次仰天長笑,而且沒笑岔氣。

八百里快馬日夜飛馳,五日後,捷報至長安。

此時,長安城太極宮內,李世民神情卻如烏雲密佈般陰沉,殿內幾位文臣臉上皆現怒容。

能讓大唐君臣生氣的事情不多,唯獨眼前這件,卻激起了李世民久抑的怒火。

說來松贊干布也算是吐蕃的英明君主了,畢竟吐蕃是在他的治下完成了統一。然而英明君主幹的事情有時候實在令人忍不住懷疑他的“英明”二字裡面到底摻了多少水分。

就在唐軍攻打鬆州城的同時,松贊干布再次遣使者入長安,求見李世民。

大唐君臣很詫異,搞不清松贊干布到底是什麼風格的畫風,我和你正在打仗好不好?你居然還有臉派使者來?

鬆州前線尚未傳來消息,再加上李世民窩了一肚子火,雖然朝中幾位文臣包括魏徵在內,都覺得不應失了大國風範,應該召見吐蕃使者,可李世民還是難得的任性了一次,將使者晾在鴻臚寺四方館,讓他代表松贊干布好好反省幾天。

吐蕃使者顯然不懂得何謂反省,這次代表松贊干布入長安,卻比前兩次的氣焰囂張許多。

唐軍兩次攻城而城不克,吐蕃底氣頓時足了,使者的目光再看大唐時,已遠遠不如當初看天朝上國般那般恭順敬畏了,國與國之間很現實,國家實力決定君臣所屬,而現在看來,縱橫睥睨天下的大唐關中精銳亦不過如此。

李世民把吐蕃使者晾在四方館好幾日,無奈朝中文臣們看不下去了,這不是一個聖明君主該乾的事啊,不管人家來意如何不善,你好歹也接見一下吧?泱泱禮儀之邦的皇帝陛下,連這點氣度都沒有,教那些外邦蠻夷如何看咱們?

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好召見吐蕃使者,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一臉傲色的吐蕃使者終於道出了來意。

吐蕃使者是奉了松贊干布的諭令來的,他來長安當然不是爲了耀武揚威,或者說,不僅僅是耀武揚威,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不屈不撓向大唐皇帝陛下求娶公主。

令人很無語的請求,兩國還在交戰,這頭卻春風滿面地結親家,長安鬆州兩地畫風截然不同,令大唐君臣無所適從,想笑,還想殺松贊干布全家……

前面求過兩次婚皆被拒絕,這次又來?看來大唐的妹紙真的很招人喜歡吶。

大殿之上,李世民呆了好半晌,忽然怒極反笑。

“佔我大唐城池,屠我大唐子民,現在松贊干布居然還要求娶大唐公主?”李世民語氣帶著絲絲寒意,順便扔過一記冷冷的“你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的眼神。

吐蕃使者不卑不亢地道:“贊普久仰大唐中土禮儀詩文,求娶大唐公主是贊普久慕多年的願望,伏請皇帝陛下恩準。”

***

ps:還有一更,可能有點晚,估計超過零點,因爲這兩天我又在跟作息規律較勁,過了今天大概,也許,可能。。會恢復正常作息。。。吧?(未完待續。。)u

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
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张家口市| 滨海县| 咸阳市| 木里| 惠水县| 孟州市| 林口县| 大庆市| 开鲁县| 渝北区| 河池市| 都江堰市| 临颍县| 改则县| 修水县| 林芝县| 白城市| 洛南县| 五指山市| 襄垣县| 泗阳县| 大足县| 崇礼县| 祁东县| 张掖市| 津市市| 仲巴县| 清水县| 林周县| 无极县| 宽甸| 桐庐县| 萍乡市| 岳池县| 汕尾市| 兴宁市| 获嘉县| 田林县| 蕉岭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