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貞觀你好

李素在捱揍。

一根黑紫色的藤條抓在李素他爹的手裡,被掄得虎虎生風,勁氣四射,頗具萬馬軍中斬上將首級的氣勢,一記藤條揮下,狠狠落在李素的屁股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李素痛呼,奮起自救,三兩步躲開驟雨般落下的藤影,圍著家裡唯一一張破舊桌子和老爹左右周旋。

“瓜慫,給我站住,抽不死你!”老爹喘著粗氣,惡狠狠地瞪著李素。

李素當然沒站住,隔著桌子嘆氣:“爹,能講道理不?”

老爹冷笑,他是典型的關中漢子,能動手儘量別吵吵。

“講道理我嘴笨,今就想抽死你!”老爹說完狠狠又舞了幾下藤條,破空之聲令人色變。

父子倆圍著桌子不依不饒又轉了幾個圈,戰況陷入僵持。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李素決定打破這個僵局。

“爹,你若覺得我哪裡做得不對,就不能直說嗎?”李素無奈地試圖跟這個不講道理的老爹講道理,語氣很真誠。

老爹怒哼兩聲後,臉色稍有緩和,兒子像泥鰍滑不溜手,半晌下來他也追累了,現在有點借坡下驢的意思。

“直說了你會改麼?”老爹的目光裡露出幾許期待。

“當然不會,我是怕你憋出病來……”

父子二人頓時陷入短暫的寂靜……

片刻之後,破舊簡陋的小屋內爆發出山崩地裂般的咆哮聲,字正腔圓的關中腔。

“受死吧,瓜慫!”

****

李素終於從家中奪門逃出,高一腳低一腳走在鄉間田陌上。

不時有同村的莊戶漢子擦肩而過,朝李素露出笑容,笑容裡的意味令他恨不得用鞋底子扇他們的臉。

田陌的盡頭是一個小山包,山包上種著幾株合抱粗的銀杏,山包旁邊正是聞名關中的涇河,冬日的涇河上漂浮著一塊塊薄冰,靜靜地隨波逐流。

李素站在河邊,默默看著流淌的河水,心情有些鬱卒。

今日捱揍的原因一點也不復雜。

大早上起牀去井裡挑水,準備將家裡的水缸注滿,挑了幾桶後,李素忽然看見水缸中自己的倒影——這年頭窮苦人家三餐難繼,銅鏡這種東西不可能買得起,看見自己俊秀的臉龐隨著水波悠悠盪漾,李素不由看呆了,他發現自己很帥,不僅帥而且白,要命的是,居然還有一股子憂鬱的氣質……

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看見如此驚爲天人賞心悅目的帥哥,誰會忍下心只看一眼?

於是李素看了第二眼,第三眼……

這一看便是小半個時辰,李素深深陶醉在自己英俊的容顏中不可自拔,渾然不知坐在門檻上的老爹那張老臉不停的抽抽……

寒門莊戶人家,出了這麼一號不要臉,不,太要臉的貨,老爹怎能不勃然大怒?於是抄起離他最近的藤條,待將這孽子大義滅親擊殺於杖下。

老子揍兒子,無論從哪個時代來說都是天經地義,這種毫無道理的天經地義的事還很多,比如“陰天裡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又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比如“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看看這些流傳了不知多少年的混帳話,孩子招誰惹誰了?

就算老子揍兒子真的天經地義,但……李素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才三天,十五歲的軀殼裡藏著三十多歲的靈魂,更重要的是……他和現在的爹根本不熟好不好?兩個陌生人相處,哪怕做不到相敬如賓,也不能悍然下此毒手啊。

沒素質!

…………

一場意外的事故,一個意氣風發的中年男人,莫名其妙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時代,進入了一具十五歲少年郎的軀殼。

大唐貞觀十年,這是個壯麗磅礴的年代,六年前,李世民用刀劍和血光洗盡了當年渭水之盟的恥辱,活擒了**的頡利可汗,大唐兵鋒終於漸漸露出了令人不敢直視的鋒芒。

也是這一年,意氣風發的李世民失去了摯愛一生的長孫皇后,這個古往今來正面評價最高的女人,以一生的賢良溫婉形象,完美地在世人眼中謝幕。

這一年的冬天,李素來了。

村子並不大,只有一百多戶人家,它地處涇河下游,屬於涇陽縣所轄,離都城長安很近,只有六十里左右,村子以前沒有名字,最初是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從遙遠的北方躲避突厥人的屠掠而遷移過來的人家,運氣好找到了涇河河畔這塊富饒的平原,兩三戶變成十幾戶,最後一百多戶人聚住在一起,幾位德高望重的宿老碰頭商議了一下,給村子取名叫“太平”,後來隋朝一統,結束了亂世,太平村的名字也被官府正式載入冊籍,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如今的大唐貞觀。

躲避戰亂的百姓心裡,有什麼比“太平”二字更重要?

河邊搬了一塊光滑的石頭,李素將石頭表面細細的灰塵拂了又拂,直到石頭徹底乾淨了,又蹲在河邊使勁洗手,做完這一切後,李素才坐在石頭上發呆。

腦子裡很亂,他依然不適應現在這副年輕的軀殼,總覺得渾身彆扭。

無可否認,這是一具健康的身體,年輕,有朝氣,可以肯定沒有抽菸酗酒貪色之類的壞毛病,除了稍微有點瘦弱,比他前世那被菸酒美色掏空的身體不知好了多少倍。

然而,終究還是太陌生啊。

從自己的身體,到觸目所及的一草一木,再到整個在李素眼裡看來比原始社會好不到哪裡去的純農業社會,陌生得彷彿在夢境中一般,自己似乎只是一個過客,冷眼旁觀世間的一切悲喜。

沉浸在複雜的思緒中,李素不知在河邊坐了多久,直到漸漸暗沉的天色籠罩在蒼穹之下,李素終於醒過神來,擡頭看著天色嘆了口氣,然後站起身。

雖然攤上這麼一個沒禮貌沒素質的老爹,但終究是父子相依爲命,總不能把他餓死。

不情不願回到家裡,李素小心偵察了一下敵情,發現老爹合衣臥在牀榻上,不知睡沒睡著。

…………

李素的爹當然也姓李,名叫李道正,很奇怪,尋常莊農漢子竟有一個如此有內涵有文化的名字,這是個很大的疑點,李素一度懷疑自己的出身一定是富貴至極,只不過老爹和那個顯赫的家族爲了考驗他的品性,故意帶著他住在這個貧苦潦倒的莊戶人家裡,只等他完成“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等諸多考驗後再把他接回去享受榮華富貴,從此過上帶著狗腿子**莊戶人家女兒的美好日子。

三天後,李素髮現自己真的想多了,美好憧憬的破碎令李素淚流滿面……

這是一個破敗的家,很窮,很苦,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簡陋的牀榻,破舊的矮桌,一具用來耕田的破犁頭,還有一個磕破了邊的鐵鍋,兩隻陶碗兩雙筷子……

這些便組成了一個家庭的全部。

說實話,李素真覺得老爹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爲什麼一個快四十歲的男人會混得如此失敗,就這點家當,似乎連路邊的叫花子都能挺直了腰桿在父子二人面前充大款了。

家中沒有女人,據說母親生李素時難產去世,從此父子二人相依爲命,老爹也沒有再娶的想法。

——想法可能有過,不過家裡這悽慘的光景,再加上李素這個十五歲高齡的拖油瓶,怕是沒有女人願意嫁過來吧。

真的應該感謝老爹,沒趁李素襁褓之時把他這個拖油瓶扔井裡去然後再娶,足可見莊戶漢子是多麼的仁義厚道。

想到這裡,白天捱過一頓揍後的怨氣莫名消去了不少。

不消也不行,畢竟是他的親爹,把他扔井裡報復未免太沒禮貌了……

…………

端著一隻陶罐,李素嘆著氣走到米缸前,開始準備做飯。

揭開米缸的蓋子,李素的臉色變了。

裡面空空如也,一粒黍米也找不到。

貞觀十年,關中大旱,糧食欠收,雖然官府和主家將糧租一降再降,莊戶人家還是食不裹腹。李世民領著滿朝文武在太極宮前焚表祭天,哭著喊著求老天給個面子施幾滴雨露,求到動情處君臣一千多人嚎啕痛哭不已。

皇帝是天子,老天爺的兒子,但李世民很可能是老天爺家隔壁王叔叔生的,所以老天不打算給李世民這個面子。

這也就直接造成了春播還沒開始,李素家已斷了糧。

站在空蕩蕩的米缸前,李素的臉色陰晴不定。

“我生得如此英俊白淨,家裡卻斷糧了!”李素臉色難看地喃喃自語。

儘管兩者毫無因果邏輯,但,這就是李素現在的心情。

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給大家拜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
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給大家拜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四百七十五章 割捨接受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老河口市| 兴化市| 松潘县| 张家口市| 元氏县| 崇礼县| 乌苏市| 宁河县| 垫江县| 仪征市| 邢台市| 威信县| 临沭县| 通道| 道孚县| 滨海县| 青海省| 华坪县| 南江县| 长岛县| 庆城县| 晋江市| 宁强县| 兴化市| 水城县| 娄烦县| 滕州市| 昌乐县| 始兴县| 邢台县| 高邑县| 平安县| 曲靖市| 景德镇市| 徐闻县| 亳州市| 方正县| 万荣县| 景德镇市|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