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七章 圍三厥一

但是反觀山陽郡的軍隊,秦海是捨不得花費這麼大爲他的兵卒大量配置甲冑的,故此山陽郡的軍隊之中甲冑配置比例很低,只有將官的家丁和最精銳的兵力才能配上甲冑,所以雙方弓弩對射,山陽郡的軍隊就吃了大虧。

雙方交手之後,弓弩發(fā)射的嗡嗡聲還有弓弩疾飛時候的破空之聲充斥了戰(zhàn)場,箭支入肉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中箭受傷兵將的慘叫聲更是響徹雲(yún)霄,這兩千山陽郡的兵將頓時就傷亡慘重。

雖然最終他們還是強行攻至了周成所部的面前,進行了一番短兵相接的戰(zhàn)鬥,但是戰(zhàn)鬥僅僅持續(xù)了一會兒工夫,山陽郡的這支兵馬便被周成所部打的大敗。

恐懼的山陽郡兵將如同潮水一般的開始潰退,周成見勢當即便引兵開始掩殺,結(jié)果殺的山陽郡的大軍當場貴退,李霖隨後引兵追擊,一天下來足足將山陽郡的大軍追殺出了三十餘里,直到天黑下來之後才收住了兵馬。

陳廣好不容易纔算是收攏住了潰兵,清點之後陳廣差點哭出來,僅僅是一天的接觸戰(zhàn),他就損失了將近五千兵將,而且隨軍強徵來助戰(zhàn)的一萬多民壯,這一天下來就跑了大半。

氣勢洶洶而來的山陽郡的大軍士氣一下子就跌到了褲襠裡面,陳廣無奈之下,只好領兵撤回了處州整軍準備再戰(zhàn)。

而李霖也沒有急於追擊陳廣,第二天便領兵殺奔縉雲(yún)縣城,對縉雲(yún)縣城發(fā)動了猛攻。

縉雲(yún)縣城中留守的三千山陽郡的兵將,士氣十分低落,見到李霖大軍抵達城外,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半天時間,下午的時候,主將便打開了南門,率領兵馬出城落荒而逃。

餘烈率領二百騎兵隨後追擊,對這些敗兵進行了一番掩殺,結(jié)果這三千守軍,最後只有一千不到得以逃回了處州,剩下的兩千人之中,有一千五百多人成了李霖軍的俘虜。

開戰(zhàn)兩天的時間,李霖軍便兩次大敗山陽郡的大軍,還奪下了縉雲(yún)縣城,抓獲了近四千多俘兵,繳獲器甲糧秣無數(shù),令李霖軍中的士氣大漲。

到了這個時候,李霖麾下的這些兵將,已經(jīng)開始有了一些強軍的模樣,軍營之上炫黑軍氣變得濃郁起來,兵將的士氣也更是如日中天,再也沒有一絲對山陽郡大軍的恐懼之感。

山陽郡郡守秦海得知了消息之後,同樣也大吃一驚,原本他以爲派出這麼多兵馬,攻打吳寧州應該是小菜一碟,陳廣應該能輕鬆掃平鎮(zhèn)守吳寧州的李霖軍,可是沒想到他的兵將如此不堪,連吳寧州的地界都沒有踏足半步,就被李霖率軍打的丟盔棄甲撤回了處州,連縉雲(yún)縣也被李霖率軍攻佔。

於是秦海勃然大怒,派出弟弟秦晉到軍中接替了陳廣,將陳廣綁縛起來押回山陽郡郡城處治。

另外秦海擔心弟弟秦晉擋不住李霖的大軍,於是又趕忙召集了數(shù)千兵將,趕往處州增援,意圖以優(yōu)勢兵力,在處州城將李霖軍擊敗,趁勢奪回縉雲(yún)縣,如果有機會的話,趁機再次揮師殺入?yún)菍幹荩瑢菍幹莨ハ荨?

這個時候李霖的兵貴精而不在多的理念就成了左右戰(zhàn)場局勢的最重要的因素,雖然山陽郡的兵力始終處於優(yōu)勢狀態(tài),但是這些兵將在江南承平多年下來,真正經(jīng)歷過這樣大規(guī)模作戰(zhàn)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些年來雖然山陽郡也曾經(jīng)和周邊勢力多次摩擦,但是交戰(zhàn)規(guī)模基本上最多的也就是幾百人,一般情況下大多都是幾個十幾個兵卒互毆,打的鼻青臉腫的機會不少,要命的機會不多。

而李霖軍雖然成軍時間並不多,這一年多來卻是實實在在的打拼出來的,先是山海縣,接著是攻臨海州,進而蕩平吳寧州,還不斷的進山剿匪,使得軍中伍長以上的軍官,基本上都見過血,對於戰(zhàn)場的環(huán)境早已適應。

而且李霖極爲重視兵將的操練,在軍中形成了勤練不輟的作風,再加之李霖軍中根本不容軍將喝兵血,當兵的吃得好,身體條件也相對要好很多,在戰(zhàn)場上的體力充沛,韌性十足,所以雖然李霖軍兵力不佔優(yōu)勢,但是在處州卻始終壓著山陽郡的大軍在打。

再加上李霖軍中裝備了大量的弩炮和輕便的三弓牀弩,比起山陽郡大軍之中的那些笨重的牀弩和拋石車要好用的多,而且還很是靈活,更是打的山陽郡的大軍苦不堪言。

雙方在處州一帶連番大戰(zhàn),秦晉也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但是卻在李霖軍面前是屢戰(zhàn)屢敗,兩萬多大軍,一個月下來,便被李霖軍吃掉了近一半還多,最終只得棲棲遑遑的帶著殘兵敗將退入到了處州城中關(guān)上了城門再也不敢出戰(zhàn)了。

反觀李霖軍的兵力卻越打越多,這一個月下來,李霖大軍俘獲山陽郡兵將近萬,另外因爲李霖對待山民的態(tài)度,是的當?shù)厣矫穸鄡A向於李霖的大軍,有山民主動跑來給李霖軍充當嚮導,也有山民自發(fā)的給李霖軍通風報信,更有山民中的獵戶乾脆就幫著李霖軍專門在山林中搜捕潰入山林之中的山陽郡潰兵,將其捕獲之後送往李霖軍前請賞。

所以別看山陽軍現(xiàn)如今是主場本地作戰(zhàn),可是在戰(zhàn)場上卻完全處於被動之中,斥候往往撒出去之後,基本上就算是買了單程票,十有八九回不去了,不是被李霖軍的斥候給幹掉,就是被山中的獵戶們給做掉。

以至於後來秦晉派斥候出去的時候,但凡點到的人各個都嚇得兩股戰(zhàn)戰(zhàn),根本不敢出去,但是又不敢抗命不遵,否則的話當場便會掉腦袋,實在是迫於無奈出去之後,往往也只是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有些斥候乾脆一出城就脫了軍服,搶一些平民的衣服,溜之大吉當了逃兵。

更有一些斥候?qū)嵲谑菦]辦法,碰上了李霖軍的斥候或者是山民的話,立即就丟了兵器跪地投降,結(jié)果不但沒有爲秦晉偵察到任何有用的軍情不說,還把秦晉那邊山陽軍的軍情一五一十的報給了李霖。

仗打到這等地步,已經(jīng)是實在沒什麼好打的了,山陽軍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雖然秦晉把兵力都收入到了處州城中,可是逃兵的情況還是十分嚴重。

有時候夜裡在城牆上值守的兵卒,乾脆成隊的從城牆上綴下繩子,一起逃跑,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幾十個甚至上百的兵卒逃走。

秦晉派親軍在城上巡查,每天都能抓獲一些逃卒,對待逃卒當然是殺了,一時間城上到處都掛滿了逃卒的人頭,雖然遏制住了逃兵的勢頭,可是這士氣也更加低落了很多。

李霖率軍抵達了處州城外之後,將處州城東西北三面圍了起來,開始對處州城發(fā)動了猛攻。

工匠營就地在城外開始日夜不停打造拋石車,幾乎每天都有不少新的拋石車被送到軍前,加入到了攻城之中。

大量的拋石車此起彼伏的不斷的揚起長長的拋竿,將亂七八糟的石頭拋到了城牆內(nèi)外,砸的山陽郡的守軍擡不起頭。

這時候秦晉這個主帥倒是先尿了褲子,他們這些郡望世家的子弟,本來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一輩子都過的是錦衣玉食、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何曾遇上過這樣的情況呀!

眼見著李霖軍攻城猛烈,麾下兵將軍無鬥志,都處於悽惶之中,秦晉這個主帥也慌亂了起來,雖然他也試圖重振軍心,裝模作樣的帶著親兵登城巡視,還親手斬了一個在城上御守不利的衛(wèi)將,並且下令斬殺了數(shù)十名畏敵避戰(zhàn)的兵將。

可是這樣不但沒有能重振軍心,反倒是惹得軍中兵將怨聲載道,隱隱間已經(jīng)有了兵變的趨勢。

這一下秦晉再也不敢呆在處州城中了,在李霖軍開始攻城的第十天的晚上,秦晉根本沒有通知其他兵將,僅僅是率領著麾下的一千親軍,半夜偷偷打開了處州城的南門,帶著親軍連夜出城奔逃而去。

等到城中的其他兵將發(fā)現(xiàn)主帥居然跑了的時候,一個個都破口大罵,可是這個時候城南門已經(jīng)被李霖軍堵了起來,他們已經(jīng)沒有逃走的可能。

圍三厥一這種戰(zhàn)術(shù),李霖前生早就玩爛了,如果處州城中的守軍士氣交好的話,以他目前這些兵力,即便是能攻下處州城,肯定也會傷亡慘重,可是經(jīng)過連番激戰(zhàn)下來,山陽軍屢戰(zhàn)屢敗,城中守軍的士氣早已跌的沒了蹤影。

這時候如果不給守軍留一條退路的話,反倒可能逼得城中守軍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所以李霖這才把城南方向給留了出來。

原來他是想要逼迫守軍棄城而逃的,但是卻沒有想到秦晉這個主帥,居然會丟下了部下,只帶了親軍逃離了處州城,這麼一來李霖自然也就卻之不恭,順勢將城南方向給堵了起來。

城中的山陽軍一看主帥都跑了,誰還肯繼續(xù)拼死守城呀,於是呼呼隆隆的都從南門跑了出去,結(jié)果一頭撞上了已經(jīng)陳兵在南門之外列陣的李霖的大軍。

爲首的一員大將生的是虎背熊腰,手中拎著一柄碩長沉重的斬-馬-刀,全身披掛著一套黑色的鐵甲,臉上也扣著一副被打造成鬼臉的面甲,如同一尊魔神一般的立馬于軍前。

堵住了這些出城的潰兵之後,這員大將立馬橫刀如雷一般的大吼道:“李桐在此!爾等還不速速跪地投降?”

可是偏偏有那麼一些不開眼的東西,非要用腦袋去試試能不能撞開眼前的這道封鎖線,一羣亡命之徒不管不顧的便朝著李桐衝來。

而李桐眼看著這些傢伙亂哄哄的朝他衝來,不怒反笑催動戰(zhàn)馬,帶著一衛(wèi)兵將呼嘯著便衝入了敵羣之中。

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六十八章 決戰(zhàn)荊州2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wǎng)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十一章 坑殺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十九章 強勢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十一章 湖匪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三十六章 迎戰(zhàn)山陽軍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十章 擇地分歧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討使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yōu)柔寡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九十七章 調(diào)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十三章 決戰(zhàn)之地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五十七章 養(yǎng)靈村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九十七章 調(diào)教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十五章 圈殺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十一章 認祖第九章 攝魂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四十五章 發(fā)難第二十七章 信仰就是做買賣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四章 投效
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六十八章 決戰(zhàn)荊州2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wǎng)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十一章 坑殺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十九章 強勢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十一章 湖匪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三十六章 迎戰(zhàn)山陽軍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十章 擇地分歧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討使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yōu)柔寡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九十七章 調(diào)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十三章 決戰(zhàn)之地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零一章 鐵礦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五十七章 養(yǎng)靈村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九十七章 調(diào)教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十五章 圈殺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三章 一切有我第十一章 認祖第九章 攝魂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四十五章 發(fā)難第二十七章 信仰就是做買賣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zhuǎn)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四章 投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赤壁市| 康定县| 讷河市| 常州市| 正镶白旗| 宁南县| 余江县| 岑巩县| 凤庆县| 图木舒克市| 清远市| 海盐县| 阜城县| 炎陵县| 卓资县| 莎车县| 东丰县| 邓州市| 宣恩县| 延川县| 安吉县| 沈阳市| 庐江县| 福清市| 启东市| 岑溪市| 涟水县| 沛县| 磐安县| 望奎县| 延长县| 石狮市| 湘乡市| 武清区| 孟州市| 宕昌县| 浮山县| 九江县| 阿拉善盟|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