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我有一點一直沒明白,明國土地那麼大,你爲啥這麼肯定攻破明國首都就能瓦解秦風的統(tǒng)治呢?
秦風身爲開國之君,並且極其注重仁義的名聲,所有擺在明面上得罪人的事,全都是下面一小撮耿直的忠臣揹負著,比如說那個金景南治理明國鹽政和基層官僚的貪腐問題,在明國前前後後殺了上百個正品官員,還親自監(jiān)督設立了一個地方監(jiān)察機構,幾乎將整個明國除去軍方外所有的文官全都得罪了個遍,如果不是秦風一直護著金景南,這人哪怕官居一品也早已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日清晨,剛剛洗完澡又一次躺在林皓達懷裡的秦雪兒繼續(xù)昨日未完的彙報工作……
“咦?這種明國上層的消息,你是怎麼知道的?”
“當然是從那些投靠的地主鄉(xiāng)紳口裡得到的,金景南做下的事情明國上上下下只要有點人脈,都能知曉,對老百姓來說金景南或許只是一個經(jīng)常殺貪官的一品大員,但在鄉(xiāng)紳以及官場中,金景南就是一個不講情面的閻羅王,靠著曾經(jīng)的從龍之功皇帝的恩寵,絲毫不講規(guī)矩肆意妄爲。
我還聽說,明國的鷹巢已經(jīng)開始向寶清縣地區(qū)滲透,這是那些鄉(xiāng)紳私下裡向我們彙報的,這些人看到我們大漢的軍隊真的如同承諾的那樣,一兵一卒不下鄉(xiāng)後,可是把我們大漢王朝當成了主心骨。
嚐到了作威作福滋味的鄉(xiāng)紳老爺們,可不想再過回那種小心伺候明國上官,還無法隨意伸手的苦日子了?!?
“沒想到明國的諜報體系這麼發(fā)達,我們纔剛剛拿下寶清縣不足5日,鷹巢就已經(jīng)潛入進來,要不是那些地頭蛇鄉(xiāng)紳的彙報,恐怕我們連根毛也抓不到,不過,這些諜報再厲害,也無法滲透我們的軍隊,他們喜歡在寶清縣紮根就隨他們吧,露出馬腳派人掃清便是,鄉(xiāng)紳上貢的錢糧一到位,我們就出發(fā)!”
林皓達回道。
“主人,我們就這麼出發(fā)麼?我可是聽說不少長陽郡郡守夥同瀕臨的郡治數(shù)萬郡兵圍剿我們,而且距離長陽郡最近的明國野戰(zhàn)營早已開撥,蹤跡不明?!?
“明國軍隊調集的再多,還能打得過機槍炮彈麼?管他幾路大軍前來圍剿,我只一路向著明國首都進攻即可,我不用著急攻城略地,恰恰相反,我要給秦風充分的時間調集兵馬,然後對我漢軍御駕親征,最好來個軍前對陣,我倒要看看宗師之身是否真的刀槍不入!
沒有發(fā)展火藥武器就是明國也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短板,冷兵器科技樹攀的再高,在火藥驅動的殺人利器下,也白費,即便這個世界的武者力量高出地球,只要沒有脫離肉體凡胎,一排槍彈打過去照樣是個血肉葫蘆?!?
“主人,即便我們擊敗了明國主力,攻佔了越京城,明國還有其他廣大的領土,以明國藏兵於民的政策,動員出殺不盡的炮灰跟我們消耗並不是難事?!?
林皓達聽後,起身來到桌子前,拿起一張繳獲的明國紙鈔,上面塗畫著精緻的防僞圖案,還有一些負責的水印,正中央則印製著一百兩的字跡。
這就是大明帝國如今流行整片大陸的紙幣!
秦風從建國起年年打仗,可不單單是依靠勝利後的掠奪和改革後的豐厚稅賦,明國能支撐起大軍連年作戰(zhàn),與這小小的紙鈔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秦風發(fā)行的明國紙鈔不光在明國境內完全取代了真金白銀,甚至連齊楚倆國都大量使用這種紙鈔。
楚國國內因爲閔若兮的關係使用明國紙鈔還有情可原,但身爲敵國的齊國都無法杜絕明國紙鈔的流通,可見明國經(jīng)濟滲透的手段多麼可怕!
可以說,秦風能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與明國紙鈔的經(jīng)濟滲透脫不了關係,林皓達爲了瞭解明國紙鈔的購買力,還親自帶人到寶清縣民間探尋了一番。
他驚訝的發(fā)現(xiàn),明國紙鈔在漢軍攻進來之前,不光沒有因爲紙鈔氾濫導致貶值,還出現(xiàn)了‘紙比銀貴’的稀有現(xiàn)象。
在明國刻意保值紙鈔的手段下,由於商貿的繁榮,攜帶方便的紙鈔流通量出現(xiàn)了緊缺,在黑市裡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兩紙鈔可以兌換一兩多白銀的現(xiàn)象!
正因爲這種趨勢,明國百姓纔對紙鈔的購買力深信不疑,將手裡的白銀全都兌換成了紙鈔,寶清縣被漢軍查封的大明銀行分部裡,甚至都沒有多少白銀儲備來應付可能出現(xiàn)的擠兌風波!
林皓達攻佔寶清縣除了庫房裡的物資外,得到的金錢大多數(shù)都是手裡這種寫著銀兩數(shù)字的紙鈔……
哪怕在漢軍佔領了寶清縣後,明國紙鈔還在不少百姓鄉(xiāng)紳手裡流通著!
不過,林皓達並沒有禁止明國紙鈔的流通,只是自己的軍隊杜絕收這種明國紙鈔而已,繳獲的明國紙鈔全都被林皓達以低於面值的價格,用來大肆收購實用物資了……
這讓林皓達不止一次感嘆明國紙幣的堅挺購買力。
林皓達拿起紙幣在光著身子的秦雪兒眼前晃了晃:“因爲這張紙,秦風他決不能讓越京城這座明國首都被我們攻佔!
紙幣固然是掠奪民脂民膏的合法利器,但同樣具有致命的缺陷,紙幣的購買力不是因爲它本身值這個價,區(qū)區(qū)一張防僞印刷做的比較精緻的紙張而已,怎麼可能價值一百兩?
這張一百兩的明國紙幣一百張加一起,成本都不夠一兩銀子,但就是這成本不足一兩銀子的精美紙片,卻能從老百姓手裡換取價值一萬兩乃至更多的實物,可以說,只要紙幣堅挺,明國朝廷的財政很難真的崩潰。
這算是明國最大的優(yōu)勢,但也是明國最大的弱點,這個時代不是紙幣橫行的地球,明國紙幣的價值是跟明國國家信譽掛鉤的,而國家信譽很大部分取決於其立國的實力,你說,有多少老百姓願意繼續(xù)使用連國家首都都保不住的明國印出來的紙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