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

PS:八個小時工作制確實太不正常,有錯則改之。

………………………………

“此話怎講?”這次是孫元化鄭重其事的站了出來,也是一臉的狐疑。

誰讓此事太過於莫測,根本不合常理,即使如孫元化這等老吏也無一絲眉目,哪有的這般道理?別說孫元化無甚頭緒,恐怕這個說法擺在制度比大明進步一籌的西方資本社會來說,也是過度激進了。

八小時工作制最早是由蘇聯在第一國際1866年日內瓦大會中提出,這個時代的西歐普遍還是十四個小時,十六小時的工作時間制,英國在工業革命初期更是高達十八小時工作制,所以方生的提議即使在葡萄牙人費爾南多看來也並不妥當。

只不過方生從中打了個折扣,每天的工作時間改爲了十小時工作制,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戰時預備以及給予加班工資都可以將這個時間延長。

所以說,方生制定的每天五個時辰工作制完全是建立他的個人意志上,雖然噱頭十足,但實際運行起來,恐怕連普通的六個時辰工作制都不如,上下調節性太大。

可即使這等並不顯得很規矩的制度足夠讓一衆工匠們感恩戴德,再加上幾分胡蘿蔔加大棒,這種現代制度的優勝之處就在於很準備的把握住了人性,往往效率的提高也來源於此。

只是這法子卻不是西方首創,而是在中國古代早就有過,但大多史料上語焉不詳,一衆文人們也就沒往上面想。

大家滿肚子的狐疑,卻也只能由著方生拿主意,誰讓這事本來就由不得其餘人等做主,說到底濟州島的基業也是他自己闖下來的,如今看上去東主這話說得也是有板有眼,孫元化也只得放下心來,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等到衆人退走了一大半,獨有一個孫元化留了下來,方生見怪不怪,孫元化雖然並不擔任政衙品級,可地位比起所有人都高出一大截,又身爲幕僚,留下來更是在自然不過。

“孫老先生,不知這次有什麼事?哈哈。”孫元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留下來自然是有話要說。

“老夫自然是有話說,而且還是東家你的私事。”孫元化笑了笑,輕輕摸了下腰間的玉佩,玉佩看上去的品質不算絕品,卻也是細緻精美,盈盈一握,華潤美玉。

方生自然注意到了那塊美玉,甚至還覺得有幾分眼熟,只是一時間卻想不起來從哪見過,美玉看上去不像是普通的東西,反倒像是女兒家用的。

想到這裡,方生的靈光一閃,立馬乾笑著道:“孫老先生的來意我知了。”方生頓了一頓,接著道:“就請孫老先生麻煩尋個黃道吉日了。”

“好說。”孫元化微微撇起一絲微笑,他這趟,確切的說是給人‘提親’來的,人家女兒家倒貼給你,可不能連個名分沒有,更何況這女兒家還是他的乾女兒,堂堂魯王府的郡主。

“那就麻煩孫老先生了。”方生也跟著笑,他本想等年後再尋良辰吉日,臨近新年事情多,若是湊到一塊去那也麻煩,若是怠慢了朱茉露,恐怕他自己都不樂意,可如今孫元化上門‘逼婚’,那也是不辦也得辦了。

這惡人當不得,負心人卻也是最不能當得了!

“不知孫老先生還有何事,一併說出來也好。”方生叫住孫元化,只是見孫元化有些欲言又止,這才微微詫異的問道。

孫元化自有了當初的那一‘跪’後,說話雖然不算肆無忌憚,卻也未曾有過這等遲疑的模樣。

“東家慧眼如炬,老夫確實是有話說。”孫元化搖搖頭,若有所思,卻是嘴角幾許苦笑,這事還真不好說,若要說的不對,那可就不得不遭了主家嫉恨。

自古到今,雖是文人死諫,武人死戰,可這顛倒過來就是武人戰死日後好歹還有平反機會,文人死諫卻是死的不明不白,遠沒有身前的風光。

“嗯?”方生疑惑的擡起頭來,自然是疑惑孫元化的神情不對,示意孫元化繼續往下說,孫元化這才點點頭,開口道:“東家,我這話興許說的不中聽,但是事實。”

“呵呵,我聽了便是。”方生心中幾分疑惑,卻是笑了笑道:“還請孫先生往下說。”

“關於犬子三人,還請東家另行安排。”孫元化一咬牙,面色堅定地道,話意卻聽得方生一頭霧水,微微一怔,只得問道:“孫老先生此話怎講?孫和鬥已爲兵衙新建船廠的主官,位列三級,孫和鼎、孫和京二人也是四級主官,不知孫先生此話怎講?”

方生自然是心中奇怪,要說如今他手下的文吏,倒有一半和孫元化撤不去關係,原先還有個李越、車晚真二人爲朝鮮人,與孫元化等人走不到一起去,如今車晚真受罰,早沒了原先的地位,單靠一個李越根本牽制不了孫家兄弟三人,難道?

方生微微一想,這才明白了孫元化的意思。

孫元化看了出來,微微搖頭苦著道:“老夫擔心的正是這點,犬子三人的個性老夫是知曉的,雖說不至以下亂上,卻也是年紀輕輕,容易自以爲是,若是一直讓其把我權柄,少不得犬子三人中有人要惹了禍事。

“此話有理。”方生被孫元化一說,微微沉吟,倒也覺得有幾分道理,年少得志雖說不算大事,可也說小不小,而且,眼下來看孫家兄弟三人確實是掌握了大部分權柄。

一個製造局,一個兵衙下的船廠,再加上一個科研局,堪稱位高權重,怪不得孫元化要爲這三兄弟擔心。

孫元化這番不肯說出來,恐怕是怕自己猜忌纔對,也是有心了。

“孫老先生不用擔心。”方生皺著眉頭,暫時他也想不出別的法子,好像三兄弟裡,讓誰把手上的活放在一邊都不行。

孫和鬥負責的是船廠,卻是重中之重,就算孫和鬥想放,方生也找不出人來,至於製造局和科研局都是這倆兄弟把持,只有一個西芒可用,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不是白說的,至少不能把衆人

可這算起來,濟州島的軍工竟然清一色的被這三人把持,若是其中哪個無意中出了點差錯,恐怕就是個萬劫不復的地步。

但這是想想而已,至少方生很是光棍的搖頭道:“我信得過孫老先生,自然也信得過孫家其他人。”

“還請東家收回此話。”孫元化也甚是光棍,擺明了一副你若不答應我就不走的模樣,可這心裡卻是三分的苦笑兩分的感動,剩下五分都是惶恐。

位高權重算不上,畢竟濟州島如今兵剛滿兩萬,戶不足四萬,人丁連帶慶尚港也只有十二萬上下,這慶尚港的兩萬人大多是來往的行商、海商,若是仔細算來,恐怕還沒有這個數。

好在這兄弟三人掌握的軍工,而不是兵權,若是三人都是帶兵出征,怕是孫元化豈不是要嚇得跪下來,軍工在方生看來重要,在這大明朝卻文不成武不就,比不上直言的諫官,也比不上沙場上的武將,若不然也不會六部之一的工部地位遠遠低於其他五部了。

恐怕孫家三兄弟還不情願只是窩在這小島上做這種工匠活計,只有一個孫元化看的遠一些,想的卻是給自家的三個兒子保住性命。

“好好好,我聽你的還不成。”孫元化的模樣顯然是讓方生不答應不行,這讓方生不由臉上有幾分抽筋。

這個孫元化,當了幾十年的官依舊是個老頑固,這種態度,就算是再寬宏大度的君主怕也要臉上難看的很。

怪不得崇禎二話不說就要斬了孫元化,怕是除了丟了登州之外,還有被這個脾氣鬧的。

如果不是他方生,能夠受得了孫元化臭脾氣還真是屈指可數,細細算來,怕是當初孫和鬥氣勢洶洶的找上門來,還真是和孫元化的舉動一般無二了。

方生笑了笑,渾然沒放在心上,當著孫元化的面把孫和京從科研局調到了製造局,科研局空下來則由西芒代替作爲主官。

說起來也很久沒給這個葡萄牙人升官了,製造局比起科研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製造局上下只需要監督,流水線自然有工人,重要性遠遠比不上科研局,所以調走孫和京也算的上應付完了孫元化。

孫元化哪會不懂方生的用意,只得心裡微微嘆氣,便不再多說。

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章 騷動(上)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章 穿越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十五章 議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
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章 騷動(上)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章 穿越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八章 登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六十四章 被拉下水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十五章 議事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濮阳县| 霸州市| 太和县| 汽车| 洪洞县| 元氏县| 宜君县| 金溪县| 康保县| 德庆县| 东台市| 贞丰县| 栖霞市| 汉阴县| 东平县| 天长市| 临沧市| 长春市| 东安县| 隆林| 汶上县| 大英县| 林西县| 新泰市| 全南县| 万宁市| 蓝田县| 永靖县| 阿瓦提县| 徐水县| 韶关市| 仁化县| 桐庐县| 苗栗县| 察隅县| 怀化市| 分宜县| 南安市| 寿阳县|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