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

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

中國皇帝出錢買下占城國,又派兵滅了安南鄭氏,阮氏政權被夾在中間瑟瑟發抖。

一旦開戰,可不是南北夾擊那麼簡單,還能從海上運兵過來,直接給阮氏來個三面開花!

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而且成功繼位的阮福瀕,本來處於人生的最高光時刻。阮主君臣躊躇滿志,甚至叫囂著北伐,等來的卻是鄭氏覆滅的消息。

趙瀚那兩封聖旨,可不只給安南國王看,而是大告天下、傳諸四方!

阮福瀕也弄到兩封手抄詔書,看完之後渾身冰冷。他們一直遵奉黎皇爲主君,其法統也來自國王,年年指責鄭氏挾持國君,說遲早有一天要帶兵北上清君側。

可現在,安南國沒有了,阮氏的處境有些尷尬。

他只有三個選擇:

第一,打出復國口號,繼承安南國的法統。

第二,立即獻地投降,從此歸附中國皇帝。

第三,正式建國自立。

不管對錯,必須選一個,如此才能安撫人心,否則阮氏的統治缺乏合理性。

鄭氏那邊,至少是有朝廷的。

阮氏這邊,連朝廷都沒有,官職名稱明顯帶有戰時性質。

地方府縣,都以營來稱呼,比如順化營、廣南營,不知道的還以爲是軍隊。

中央機構,叫做內正營。

內正營設三司衙門,即舍差司(文案、司法)、臣吏司(財政、地方軍餉)、令史司(祭祀、俸祿和中央軍餉)——瞧這機構設置,活脫脫就是個軍政府,甚至沒有嚴格的文武官員區分。

隨著不斷擴張地盤,前些年又增加了內左、外左、內右、外右四柱國,專門協助分管各個方向的中央事務。

雖然看上去,阮氏的政府機構很粗糙,但朝野上下的活力,卻遠遠優於鄭氏那邊。

鄭氏轄地之內,王室、宗室、軍隊……瘋狂盤剝百姓,地方士紳又隱匿人口,貪腐橫行,財政窘迫,拿到的是明末劇本。

阮氏轄地之內,不斷擴張疆土,殺戮驅逐占城百姓,將越人、漢人遷徙安置。這裡的地主士紳階層,被搞得影響力非常薄弱,底層農民的土地持有率極高,拿到的是後金、清初劇本。

因此,雖然阮氏地狹人少,沒有能力主動北伐,卻次次都能擊敗鄭氏南下的軍隊。這裡的農民都有土地,怎允許外敵入侵?打起仗來非常勇猛,說穿了就是要保住自家的田產!

一句話,大同軍如果殺來,將遭到非常頑固的抵抗,農民出身的士兵都願意拼命。

內左柱臣李泰說道:“殿下,鄭氏轉瞬即滅,漢兵實不可力敵也。該當獻土稱臣,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南京請求冊封。”

“請求冊封何職?”令史司大臣區盛,當即質問道,“中國皇帝滅了北邊的鄭氏,又買下南邊的占城國,已對我們形成南北包夾之勢。甚至滅國置省,還命名爲廣南省。廣南、順化爲我核心疆土,他設廣南省是何用意,明擺著要來吞併我們!”

外左柱臣阮福衍說道:“難不成要跟中國開戰?我們連北伐鄭氏都困難,怎抵得住如狼似虎的漢兵!”

一羣官員就在那兒吵起來,根本拿不出有用的章程。

阮主阮福瀕說:“稱臣可以,獻土不可能。本王若是獻土,中國皇帝恐怕真要派遣官員過來,到時候這些官員麻煩得很。殺也不能殺,用也不能用,遲早鬧出大事情。”

臣吏司大臣梁贊提議:“我方轄地,皆爲古林邑國疆土。如今安南國滅,殿下可建國自立,登基爲林邑國王。然後再以林邑國主的名義,遣使去南京請封,試探中國皇帝的態度。若中國皇帝不允,則另想辦法。若中國皇帝允許,那就太好了,殿下可名正言順的建國稱王。”

阮福瀕點頭微笑:“此法甚好。選一良辰吉日,本王要建國自立。內外各衙門,也要跟著改制,地方府縣也應設立。”

梁贊又說:“占城國權臣赫屠,不服中國官員奪權,串聯教衆興兵作亂,如今已兵敗身死。其親族與教衆,足千餘人投奔我國,此刻正在邊境,請問殿下是否接收?”

阮福瀕說道:“外道異教之民,不予收留,全部驅逐回去,還可藉此交好中國!”

阮福瀕這邊,信奉的是儒家和佛教,對占城的環保教毫不手軟。

這幾十年來,但凡擴張新的領地,就會大肆屠殺和驅逐,實行“留土不留民”的政策。將佔人驅趕殺戮之後,空出來的土地,正好分給越人和漢人,還能借此緩解人地矛盾。

至於佔國權臣赫屠,他的叛亂有些搞笑。

中國買下占城國之後,直接在賓童龍城實行軍管,還臨時招募漢商夥計充當港口收稅員。這等於剝奪了赫屠的財權,於是此人煽動教衆搞事兒,在賓童龍城燒殺搶掠,被500大同軍花了一個上午鎮壓。

不但赫屠被滅族,他的親信也被清洗一遍,好多人帶著教衆逃離占城。

大同軍的手段已經夠仁慈了,歷史上換成阮氏佔領這裡,八九成的佔族都得完蛋。要麼被屠殺,要麼被驅逐,空出來的土地,全部讓漢人去耕種——這些漢人,都是明朝遺民,不服滿清統治而渡海逃來的。

後來阮氏佔領湄公河三角洲,也是大量移民安置漢人。

湄公河三角洲,從不太適合耕種的地帶,開發成東南亞的頂級產糧區,漢人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裡的漢人,自稱爲“明香人”或“明鄉人”,還建廟供奉大明曆代皇帝。

甚至那座廟宇的幾副對聯,都透著一股子反清復明味道——

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爲南國客,竹帛昭垂。

嘉獻復振基光舊,盛德長留廟貌新。

明聖先王,越國亦聞聲教;鄉黨宗族,亞洲同此冠裳。

這個時空,由於滿清衰敗,漢人沒有大量出海南渡。就算趙瀚不出兵攻打阮氏,阮氏也沒那麼多人口進行擴張。至少,屠殺驅逐信奉環保教的佔族,再騰出土地讓漢人開墾的政策行不通。

在安南國滅一個月後,阮氏火速建國自立,並宣稱得到了古林邑國的法統。接著,就是等著雨季過去,再遣使者去南京請封。

趙瀚也不急著把阮氏滅掉,先在鄭氏地盤搞完再說。

一旦宣佈,本地士紳必然作亂,正好趁機鎮壓。該遷徙的遷徙,該滅族的滅族,絕對不可能手軟。

反而是阮氏地盤,由於人地矛盾不大,根本不用大規模。可以選擇緩和政策,從地主手裡,半價購買超額土地,然後再分配給地少的農民。

……

荷蘭在鄭氏地盤設立的貿易站,地位僅次於日本長崎,重要程度遠遠超過臺南。

大同軍佔領此地,雖然沒有沒收荷蘭財產,但今後的生意肯定沒法做了。進貨渠道,肯定被中國商賈把持,荷蘭人在廣南省的貿易站等於被廢掉。

荷蘭商船冒著被颱風吹翻的風險,火速駛往巴達維亞報信。

總督範德林驚得跳起來:“什麼?中國出兵吞併了越南?”

貿易船隊指揮官說:“是的,中國出兵數萬人,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越南就毫無反抗之力的滅亡。”

範德林沉默無語,他感覺自己這個總督,恐怕是快要幹到頭了。

由於中國海商玩低價傾銷,不但坑死很多漢人商賈,還導致荷蘭在日本的貿易受損。日本的三都商人,還有搞走私的日本藩主,都更願意從中國商賈那裡低價拿貨。

日本貿易萎縮,越南貿易現在直接完蛋,荷蘭東印度公司今年的利潤,恐怕要跳崖式的下跌。

利潤狂減,總督必然被股東彈劾。

範德林左思右想,只能召開會議,僅三個公司議員出席,其他全都是議員代表開會,正牌議員還在別的殖民地呢。

“越南貿易站撤了吧,去年就說撤銷,反正利潤一直下滑。”

“撤掉越南貿易站,今後就只能在日本做生意了。日本的貿易額也在萎縮,利潤下滑得厲害,這樣下去是要被股東們問責的。”

“只有截斷海上航線,禁止中國商人到爪哇島做生意。然後我們再出兵,跟中國人打一仗,將一處中國沿海港口,設爲唯一的貿易地點。這樣才能恢復以往的利潤。”

“海戰或許能打贏,但你確定不是說笑,要跟中國打陸地戰爭?我們能派出多少陸軍?一千人還是兩千人?中國吞併越南,可是出兵好幾萬!中國士兵,不是爪哇島的土著。他們有盔甲,有大炮和火槍,陸軍去了就是送死!”

“如果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諸位就等著被公司解僱吧。”

“就算解僱了我們,下一屆僱員能恢復利潤?跟總部把情況講清楚,讓那裡的先生們慢慢思考吧。”

“諸位同事,我想我們需要適應新的貿易環境,總部那邊也必須適應。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開國君主,是一個不斷對外擴張的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很可怕,萬萬不能激怒他們。”

“我同意。這已經不是東印度公司的事情,而是荷蘭共和國的事情。共和國應該派出正式的使節團,前往南京進行外交訪問,而不是公司派遣員工去搞外交。”

“還有一個辦法,僞裝成海盜,劫掠一切能遇到的中國商船。迫使中國商人,不敢出海貿易,然後我們趁機掌控貿易主動。”

“可我們的主要利潤,就是在巴達維亞,從中國商人那裡進貨運回歐洲。一旦劫掠中國商船,巴達維亞的中國貨物必然銳減,公司的利潤會因此腰斬的。”

“中國商人不敢來,我們就主動去中國進貨。中國內陸商人的貨物賣不出去,肯定低價賣給我們。”

“但僞裝成海盜劫掠中國商船,會不會激怒中國皇帝,下令禁止出售商品給公司?甚至,是引發戰爭?”

“以現在中國海軍的力量,我們完全不必害怕海戰。放心吧,利益受損的不僅是我們,還有那些急於出貨的中國內陸商人,以及中國沿海的供貨商。他們爲了賺錢,肯定願意走私,我們不會面臨貨源短缺的問題。”

“先生們,這種做法太激進了,一旦出現問題,公司在遠東可能遭受重創。誰擔得起責任?還有,中國海軍可能會被擊敗,但中國皇帝憤怒之下,肯定嚴厲打擊走私,我們有可能真的買不到商品。”

“別忘了,公司當前的策略,是奪取葡萄牙在阿拉伯的貿易港口。我們已經因此跟葡萄牙、英國、波斯、奧斯曼鬧得很僵,這種情況下,難道還要再去招惹中國?”

“……”

最後這句話,讓所有議員都閉嘴。

荷蘭正在全世界樹敵,軍費開支逐年攀升,而且敵人越打越多。

這個時間節點,如果真的激怒中國皇帝。中國直接跟英國聯手,甚至再用利益拉攏西班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估計要遭受滅頂之災。

一羣人討論半天,最後的結果,居然是接受現實,並請荷蘭共和國正式遣使前往南京。

趙瀚還真沒想到,自己出兵收復越南,居然把荷蘭人搞得焦頭爛額。

(本章完)

第530章 527【達達尼昂】第999章 995【漠北】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54章 053【鴛鴦譜】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第272章 270【治理廣州】(爲雙盟主“Kevin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22章 022【清廉巡撫】第114章 112【零傷亡,破萬賊】第766章 763【科學】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22章 120【從賊】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58章 057【退錢!】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9章 995【漠北】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91章 089【一起磕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1073章 【番外三】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6章 006【踏破天】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545章 542【壯士】第223章 221【衆志】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1071章 【後記一】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766章 763【科學】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254章 252【風聲鶴唳】(爲白銀盟“暖陽1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85章 183【虎將】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241章 239【團練】第556章 553【黃臺吉活著就好了】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996章 992【殺俘】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822章 819【節旄】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8章 406【義軍】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
第530章 527【達達尼昂】第999章 995【漠北】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54章 053【鴛鴦譜】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第272章 270【治理廣州】(爲雙盟主“Kevin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22章 022【清廉巡撫】第114章 112【零傷亡,破萬賊】第766章 763【科學】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122章 120【從賊】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58章 057【退錢!】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9章 995【漠北】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91章 089【一起磕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1073章 【番外三】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6章 006【踏破天】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545章 542【壯士】第223章 221【衆志】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1071章 【後記一】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766章 763【科學】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254章 252【風聲鶴唳】(爲白銀盟“暖陽1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85章 183【虎將】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241章 239【團練】第556章 553【黃臺吉活著就好了】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996章 992【殺俘】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822章 819【節旄】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8章 406【義軍】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阿拉善右旗| 泗阳县| 绥棱县| 修文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微山县| 琼海市| 乐安县| 永新县| 贵港市| 尉犁县| 伊金霍洛旗| 防城港市| 孝昌县| 丽水市| 灵璧县| 寿阳县| 永仁县| 阿拉善盟| 抚顺县| 甘肃省| 思茅市| 且末县| 玉山县| 秦皇岛市| 简阳市| 呼图壁县| 徐水县| 罗平县| 六安市| 千阳县| 洞口县| 伽师县| 弋阳县| 衡阳县| 通海县| 长垣县| 巩留县| 顺平县|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