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

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

徐州。

鄭森升調徐州知州已一年多,二十三歲的知州,在官員整體年輕的大同新朝,也算是非常少見的存在了。

“小松子,今天又要出城視察?”趙貞芳抱出一套官員便服,讓侍女幫忙給鄭森換上。

鄭森一邊換衣服,一邊憂慮道:“河南連日大雨,徐州這邊漲得厲害,鎮口閘也剛剛修繕完畢。各處河堤,若不親自巡視,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學校放假了,我陪你去吧。”趙貞芳說。

趙貞芳的身份,除了榮福公主和知州夫人,還是大同數學學會、物理學會的會員,甚至一度擔任數學學會的秘書長。如今隨夫來到徐州上任,她還應聘做了徐州中學的老師,兼教數學(幾何)、物理等科目。

至於小松子,那是趙貞芳對丈夫的暱稱,鄭森有個小名叫“福鬆”。

夫妻倆結伴走出州衙後院,只叫了幾個差役跟隨,便讓司機駕著馬車出城。好馬都被徵作軍用,民間全是劣馬,就連徐州官府配的馬車,那馬兒都比驢子大不了多少。

城北大堤已經巡視過了,鄭森和趙貞芳一路坐車往上游而去。

行駛一陣,見河邊有人聚集。

鄭森下車過去查看,發現是蕭縣知縣楊鼎,也在帶人視察境內河堤。

“拜見公主,拜見太守!”楊鼎認出二人,立即拱手作揖。

鄭森和趙貞芳同時回禮,開始詢問河堤的情況。

徐州是個大州,下轄四縣。

楊鼎嘆息說:“今天的水位,較昨天又漲半尺。再這麼下去,河南又該扒堤泄洪了,山東的老百姓苦啊!”

“確實苦,只盼黃河治理早日成功。”鄭森也有些感慨。

今年的災害已經很明顯了,北澇南旱。

江南旱得河水枯竭,河南卻是連日大雨。按照一貫的手段,水位漲到一定程度,就是在河南的東部,扒開黃河北堤泄洪。如此,河南會被淹一兩個縣,山東則要被淹好幾個縣。

至於被劃到江蘇的徐州,反而是最安全的。

鄭森帶著楊鼎一起巡視河堤,說道:“等到秋末時節,水位枯淺,又還沒結冰,得組織百姓疏浚河道。而今已經收復北方,水運日漸繁忙,下游泥沙淤得太厲害了,極不利於船隻航行。”

“太守所言甚是,”楊鼎連忙說,“下官只是蕭縣知縣,疏浚河道一事,還得太守您來牽頭,把碭山、豐縣、沛縣也一併拉來治理。”

鄭森點頭道:“等洪水過後,便讓這四縣的知縣,一起到州衙來開會商議。”

接近中午,至一渡口,衆人便停下來,在渡口附近的野店歇息吃喝。

朝廷的規矩繁瑣,官吏在工作日的中午,嚴厲禁止飲酒,只有吃晚飯的時候才能喝酒。

野店也沒啥好東西,炒了幾個小菜,鄭森以茶代酒跟楊鼎碰杯。

楊鼎有些拘謹,遇到知州也就罷了,這位知州還是駙馬爺,而且公主本人也在同桌。

“楊知縣是四川人?”鄭森隨口問道。

楊鼎笑著回答:“川東人,黃將軍(黃幺)還沒帶兵入川,下官便跟著前明知縣,獻城降了秦將軍(秦良玉)。承蒙陛下不棄,下官竟從一皁吏,一路升遷至知縣。這在前明可不行,下官出身皁吏世家,子孫連考科舉都沒資格。”

鄭森開玩笑說:“哈哈,英雄不問出處,我家以前還是海盜呢。”

“太守說笑了。”楊鼎不敢對此多言。

鄭森隨口又問:“蕭縣有何難處?”

楊鼎說道:“縣內陸續發現幾處煤礦,南方近年搞出什麼蒸汽機,聽說需要燒煤來織布。這蕭縣的煤炭,完全可以開採出來,用船運到江南去賣銀子嘛。可這開礦涉及徵用土地,州里倒是批了,省裡卻死活不批。這蕭縣有煤,愣是不能挖出來賣!”

趙貞芳突然來一句:“爲何要挖煤賣去南方?蒸汽機我知道,蒸汽紡紗機已經研製出來了,蒸汽織布機還在繼續改進。可聯絡徐州本地商賈,去南方訂購蒸汽機。就在蕭縣開設紡織廠,再從山東買來棉花,用蕭縣的煤在蕭縣紡紗織布。到時候,徐州水道四通八達,無論賣去南方還是北方都可以!”

“對頭啊!”

楊鼎猛拍腦袋:“山東移民數載,糧食和棉花都在恢復。這山東的棉花,質量比江南棉花還好。我們徐州挨著山東,買棉花的運費也便宜,自己用煤炭紡紗織布多好。不愧是公主殿下,腦子就是比咱聰明萬倍!”

鄭森笑著說:“如此,我便去省裡拜訪,幫忙把開煤礦的批文弄來。被徵地的農民,你那裡可要安置好。先開一座煤礦,試著做做看,是好事就繼續做,不利民生就適可而止。”

“多謝太守!”楊鼎更加高興。

隔壁兩桌,都是鄭森和楊鼎帶來的隨從,此刻一邊吃飯一邊偷瞧公主。

州衙之人還好,蕭縣來的差役,對傳說中的公主非常好奇,一路到頭已經偷瞧了無數遍。

“再看眼珠都瞪出來了!”劉莽低聲罵道。

應大高笑著說:“劉頭兒,這可是公主,今天不多看看,以後可不容易見著。也是託了縣尊的福,咱要不是陪縣尊出巡,這輩子哪裡能遇到公主。”

王謙卻說:“看得到,看得到。我聽人說,公主就在徐州中學做老師,學問比很多男先生還厲害。”

應大高驚訝道:“公主還懂學問?”

劉莽說道:“這叫家學淵源。陛下是大宋皇室後裔,世世代代都有家傳學問。陛下的學問高明,公主能沒有學問?”

應大高酸溜溜說:“這姓鄭的小子,倒是八輩子燒高香,居然能娶到公……”

劉莽在桌子底下一腳踹過去,呵斥道:“你這廝想死,別把咱們也拉上!駙馬爺和公主,也是咱們能議論的?”

應大高笑著說:“小聲點就是,他們聽不到。這位知州年輕得很,聽說才二十出頭,多半也是沾了公主的光,否則年紀輕輕哪能做知州?”

王謙說道:“我倒是聽說,鄭知州也是從龍功臣,十五六歲就跟著陛下做事。”

“真的?”應大高問。

王謙說道:“我也是聽人說的,我舅父便在州里做事。”

應大高唏噓道:“唉,咱要是南方人多好,早跟著陛下起事,說不定如今也做大官了。”

劉莽說:“你就知足吧,河北、山東死了恁多人,咱們能活著就不錯了。咱幾個都南下的早,不然繼續留在北邊,指不準早就染上瘟疫死掉。”

“這話在理。”應大高點頭。

這三個傢伙,都是蕭縣縣衙的官吏。

劉莽從天津南下好幾年,最初是在徐州城外分田落戶,做農民種了一整年的地。他因爲在天津做過軍官,被編爲農兵時,迅速當上農兵頭頭。

新移民抵達,蕭縣人口日增,縣城警力短缺,劉莽又調去城裡做了警察。

如今劉莽的官職,大概是蕭縣的公安局副局長。

應大高突然來一句:“劉頭兒,縣裡每年都要貼一張告示,找個叫劉莽或是劉猛的天津軍官。你就叫劉莽,會不會是你啊?”

“我又沒什麼親戚,肯定不是我。”劉莽笑道。

避免有人冒名頂替,官府下發的告示,並沒有說尋找劉莽幹啥。甚至就連名字,趙瀚都有些記不清,隱隱記得叫劉莽,但似乎又有可能叫劉猛。

王謙接過話頭:“這張告示,年年都貼,州里也有貼。怕是朝中哪位貴人,在尋訪自己失散的親戚。劉兄是天津來的,又正好做過軍官,姓氏也對得上號,早就該去接告示了。”

劉莽擺手說:“天底下就算有這大好事,也輪不到我姓劉的頭上。我年紀也大了,能混個典史退休,這輩子便知足得很。”

午飯簡單吃完,鄭森放下筷子起身,打算繼續巡視河堤,還有兩處危險河段得去看看。

楊鼎跟著站起來,突然喊道:“劉莽,你過來!”

劉莽連忙應道:“在!”

楊鼎把劉莽叫來身邊吩咐,趙貞芳卻想起什麼,盯著劉莽的臉反覆打量。

當時她年紀太小,早就記不住了。眼前此人,似乎有點像,但似乎又不像。

終於,趙貞芳還是忍不住開口:“閣下叫劉莽?”

劉莽一怔:“公主是跟在下說話?”

“你叫劉莽?”趙貞芳再問。

劉莽點頭。

趙貞芳又問:“你從哪裡來?”

劉莽回答:“以前住在天津,跟隨王先生(王調鼎)南下。王先生到徐州,便把咱放在這裡,他自己帶著前明皇子去了南京。”

趙貞芳笑起來:“閣下在天津可曾當過兵?”

劉莽說道:“做過天津新軍,李閣老(李邦華)整頓新軍時,在下被李閣老提拔爲管隊。可惜李閣老一走,天津新軍就爛了,咱這管隊一做就是十多年。”

劉莽跟大同朝廷很有緣分,不僅幫助過皇帝和公主,還在閣臣李邦華手下當過兵。

趙貞芳問道:“崇禎元年,天津大旱,閣下可曾奉命守橋?”

劉莽迷糊道:“似是守過,記不太清了。”

趙貞芳立即屈膝行禮:“恩公請受我一拜!”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

劉莽驚慌作揖:“不敢當公主大禮。”

趙貞芳笑道:“當得的。若不是閣下幫忙,我與皇兄或許早就餓死了。”

應大高跟王謙對視一眼,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在縣衙的同僚,居然是皇帝和公主的恩人!

(本章完)

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429章 427【殺俘】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1052章 1048【李白的出生地】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68章 067【農事】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621章 618【聖皇破陣曲】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969章 965【大家都沉默了】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1075章 【番外五】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202章 200【攻守】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1071章 【後記一】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529章 526【元宵佳節】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30章 030【龐夫子】第367章 365【圍困】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324章 322【添丁】(爲上仙齊天大佬加更)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310章 308【南京事】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374章 372【救援】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第165章 163【酣戰】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932章 928【黃河】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
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429章 427【殺俘】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1052章 1048【李白的出生地】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68章 067【農事】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621章 618【聖皇破陣曲】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969章 965【大家都沉默了】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1075章 【番外五】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202章 200【攻守】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1071章 【後記一】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529章 526【元宵佳節】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30章 030【龐夫子】第367章 365【圍困】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324章 322【添丁】(爲上仙齊天大佬加更)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310章 308【南京事】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374章 372【救援】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第165章 163【酣戰】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932章 928【黃河】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中山市| 晋城| 泌阳县| 贞丰县| 赤水市| 萨嘎县| 嘉荫县| 沁源县| 年辖:市辖区| 潞城市| 海淀区| 施甸县| 万安县| 东丽区| 梓潼县| 休宁县| 乌审旗| 三台县| 富蕴县| 那坡县| 库尔勒市| 井研县| 那曲县| 东港市| 罗田县| 聂荣县| 陕西省| 高碑店市| 新宁县| 靖远县| 五寨县| 昂仁县| 通江县| 榆林市| 阜城县| 拉孜县| 遵义县| 商城县| 新干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