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

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

曹本淑和樑廷新兩個廉政官,在鐵匠鋪守了好幾天,都沒看到有人來放火燒屋。

衢州府大法院的官差,倒是來通知範(fàn)氏開庭。

涉及命案,必須公審,也即百姓可以旁聽。

此案的初審,在西安縣法院進(jìn)行。

前後休庭好幾次,最初的證人證詞,都指向馮日升故意把人推下樓。

但最後一次開庭,證人證詞完全變了,死者不是馮日升故意殺害,而是馮日升的隨從誤殺。馮日升當(dāng)時只是給了兩拳,且並非蓄意毆打,喝醉了酒口角衝突而已,賠點銀子給死者家屬就搞定。那個隨從過失殺人,被判流放臺灣。

由於積極賠償,死者家屬沒有上訴。

中國古代不但有上訴,還有死刑複覈制度。

只有謀逆等重罪才判“斬立決”,但也不是直接殺。先交刑部審罪,再交都察院參核,復(fù)交大理寺審允,最後交給皇帝覈準(zhǔn)。

還有一種“斬監(jiān)候”,俗稱秋後處決。

在處決之前,犯人可以上訴。即便不上訴,也要交給刑部審覈,最後交給皇帝簽字。

從制度而言,中國古代的每個死刑犯,都是皇帝簽字之後再砍頭。實際操作當(dāng)中,當(dāng)然不可能如此,基本刑部和內(nèi)閣走一遭就行,否則遇到萬曆這種怠政皇帝,全天下的死刑犯都能笑死。

趙瀚改革司法衙門之後,依舊保留死刑複覈制,但不用驚動皇帝和內(nèi)閣,刑部、大理寺自行處理即可。

只有一直打到大理寺的官司,皇帝和內(nèi)閣纔會出面。

這天,戴文孟、梅竹友喬裝打扮,穿著一身布衣去聽審。攛掇範(fàn)氏鳴冤翻案,便是戴文孟的主意,他想看看本地官員會怎麼處理。

陳岸走到他們身邊坐下,低聲說:“抓不住官員把柄,證人已經(jīng)被買通了。範(fàn)氏不願撤回訴狀,鄭家就去跟目擊者接觸,還寫下證詞讓他們串供。就算能證實鄭家收買證人,但也找不出官司的漏洞。本地法官的判決,不論是去年那次,還是今天這次,肯定完全合規(guī)合法。”

梅竹友嘆息:“當(dāng)官的也不傻,他們喜歡銀子,更喜歡自己的腦袋。鄭家飛揚跋扈,一查就能抓。可本地的官員,恐怕只能抓到些小嘍囉?!?

陳岸說道:“抓了鄭家人,肯定把當(dāng)官的供出來。”

“供出來又如何?”戴文孟冷笑,“當(dāng)官的不認(rèn)賬,說自己是被污衊的,怎麼拿出他們犯罪的證據(jù)?陛下說了,咱們廉政官,最忌缺乏證據(jù)胡亂抓捕官員。”

如果沒有證據(jù),廉政官就能亂抓人,那跟錦衣衛(wèi)就沒啥區(qū)別了,而且是權(quán)力最大時候的錦衣衛(wèi)。

梅竹友說道:“現(xiàn)在能抓的,只有負(fù)責(zé)工程招標(biāo)的官員,幫著鄭家欺行霸市的官吏,還有大牢裡的獄吏獄卒。其他官吏,完全可以推得一乾二淨(jìng)。”

戴文孟提醒道:“別忘了,城外那些鎮(zhèn)長、村長和農(nóng)會!”

“對,這些人也該死,”梅竹友咬牙切齒道,“特別是那些農(nóng)會會長,陛下組建農(nóng)會,是爲(wèi)了給農(nóng)民出頭,如今卻成了盤剝農(nóng)民的幫兇?!?

“嗙!”

大法官鮑守約拍響驚堂木:“帶原告!”

範(fàn)氏被帶到法庭原告席,殺人嫌犯馮日升隨即帶到。

馮日升滿臉笑容,白白胖胖的,似乎羈押這幾天吃得不錯。

書記官陳述一番案情,第一個證人被帶上場。

那是個酒樓掌櫃。

“舒守義被殺那天,你可在場?”

“在場?!?

“是哪天哪時?”

“去年元宵之後,舊曆正月十八,大概是正午時分?!?

“你陳述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

“當(dāng)時草民正在櫃檯,聽夥計說,樓上打起來了,草民便打算上樓勸架。卻是那舒守義喝多了,撞到解手歸來的馮老……馮日升。也不曉得誰先罵人,他們兩個就吵起來,繼而扭打在一起……馮日升醉酒不支,被打倒在地。馮日升的隨從馮雲(yún),義憤填膺之下,也跟舒守義扭打。兩人都是醉酒,在扭打之間,舒守義被推下樓摔死。”

“你親眼見到,馮雲(yún)把舒守義推下樓的?”

“草民親眼所見?!?

“不是馮日升推的?”

“馮日升當(dāng)時已經(jīng)被打得躺在地上了?!?

接連好幾個證人上堂,所描述的內(nèi)容,幾乎是一模一樣。

隨即又呈上仵作的驗屍報告,確實是摔死的,全身多處摔傷,後腦勺也被摔破了。

一切明瞭,維持去年的初審判決!

並且,本案已經(jīng)審了兩次,死者家屬還有一次上訴機(jī)會,即去杭州的省級法院打官司。

如果省級法院也這樣判,那就只能去南京的大理寺喊冤了。

驚動大理寺,肯定驚動皇帝!

馮日升當(dāng)庭無罪釋放,突然轉(zhuǎn)身看著範(fàn)氏,掐著自己的脖子朝範(fàn)氏微笑。

範(fàn)氏被嚇得一哆嗦,想想自己背後有欽差,頓時又生出底氣哭鬧:“冤枉??!惡霸勾結(jié)貪官,要把老百姓逼死??!”

前來聽審的百姓,看到範(fàn)氏的悽慘模樣,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肅靜!”

鮑守約拍打驚堂木:“即刻退庭,再敢撒潑,視爲(wèi)擾亂法庭!”

見此情形,梅竹友很不開心:“府縣兩級法官,只能定一個錯判冤案,最多因此降職或撤職。兩級的提刑官,也頂多是玩忽職守,在覈定案件時出了差錯。讓他們丟官有甚意思?不把他們?nèi)舆M(jìn)大牢,咱們豈非白跑一趟!”

“等明天碰頭開會吧,或許有新的線索?!贝魑拿险f道。

翌日,十個廉政官碰頭,剩下兩個廉政官保護(hù)鐵匠夫婦。

馮嶽笑嘻嘻拿出小本本,翻開記錄說:“又要抓到一條大魚了。府同知劉安永,你們猜猜是誰的親戚?”

“誰???”衆(zhòng)人警覺起來。

馮嶽說道:“劉安永,廬陵縣人氏。這廝來頭不小,是戶部尚書劉安豐的族弟!”

衆(zhòng)人倒吸一口涼氣,又是那羣從龍功臣的親戚。

劉安豐歷任贛州知府、江蘇左布政使、戶部左侍郎、戶部尚書,由於能力卓著,而且政績突出,一路升遷飛快。

陳茂生當(dāng)初在贛州,親自抓農(nóng)民政治工作,劉安豐出了很大力氣輔佐。

劉安豐不僅得到趙瀚賞識,而且跟陳茂生也是通家之好。

馮嶽又說:“這劉安永,不僅是劉安豐的族弟。而且,他在廬陵縣有原配妻子,又在衢州府悄悄養(yǎng)了外室。這外室,正是那鄭洪義的庶出侄女!”

“如此私密之事,你怎麼打聽到的?”梅竹友問。

馮嶽笑道:“聽黃知府說,她讓劉安永調(diào)查河堤,劉安永卻隱瞞河堤偷工減料之事。這些天,我便一直跟蹤劉安永,發(fā)現(xiàn)他每過兩天就要去一處民居。我裝作要在那裡租房子,向左鄰右舍打聽。從劉安永外室的丫鬟口中,把消息給套出來了!”

戴文孟握拳道:“這人可以逮了!”

對於官員納妾,就如士紳納妾一般,只要不鬧出事情,吏部也懶得去調(diào)查和處罰。

而劉安永更是小心,並不納妾,只養(yǎng)外室。

這貨明顯是不敢,因爲(wèi)官員在履任地點納妾,別說大同朝廷,就連大明也是嚴(yán)格禁止的。

大明朝廷有明文規(guī)定,官員履任之後,不得在當(dāng)?shù)厝⑵藜{妾,不得在當(dāng)?shù)刭彽亟ǚ?。這是害怕地方官跟士紳勾結(jié)!

大同新朝同樣如此,當(dāng)官的納妾,朝廷睜隻眼閉隻眼。若敢在就職當(dāng)?shù)丶{妾或養(yǎng)外室,一旦發(fā)現(xiàn),輕則撤職,重則嚴(yán)厲追查。

梅竹友說:“難怪衢州官場爛掉了,原來府同知劉安永纔是關(guān)鍵人物。劉安永是戶部尚書劉安豐的族弟,又納了鄭洪義的庶出侄女做外室。鄭洪義的一個兒子是戶部郎中,另一個兒子娶了李閣老的族侄孫女。戶部尚書劉安豐,又跟禮部尚書陳茂生是至交好友。陳尚書咱們都知道,那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

戴文孟問道:“劉安永養(yǎng)外室的宅子大嗎?”

馮嶽搖頭說:“不是很大,只是普通的民宅。據(jù)我猜測,以劉安永的謹(jǐn)慎,很可能宅子都沒過戶。”

“繼續(xù)查這個劉安永!”戴文孟吩咐道。

黃緋以知府的身份,突然要檢查城內(nèi)住宅情況,親自去調(diào)取全城住宅的檔案。爲(wèi)免打草驚蛇,只說要搞安居工程,學(xué)皇帝在南京那套,給沒有房屋居住的平民建廉租房。

很快就查到那處宅院的信息,房屋主人的名字叫劉琪。檔案顯示是本地人,但戶籍信息根本查不到。

接著又查出一個事情,劉安永和那外室,已經(jīng)生了個兒子。

衆(zhòng)人繼續(xù)盯防,半月之後才獲得新線索。

鄭家一個心腹夥計,悄悄前往那處宅院,胸口鼓鼓的塞著東西。

馮嶽故意喝酒裝醉,踉踉蹌蹌去撞了一下,感覺夥計懷裡藏的是銀元。

再查那個夥計,來自一家商社。

此商社,有鐵礦山的開採牌照,本是趙瀚給投效立功者的獎勵。但隨著廉政官進(jìn)山查看,發(fā)現(xiàn)這家商社越界開採,甚至強(qiáng)佔山中百姓的土地。

“涉及土地政策,這事情鬧大發(fā)了!”戴文孟驚歎道。

梅竹友說:“這些人瘋了嗎?”

戴文孟說:“山裡種不出幾個糧食,開採鐵礦卻賺錢。鄭家佔了山民土地之後,讓山民幫著挖礦。山民可以拿到工錢,又能拿到鄭家的糧食補償。至於礦難死了,只能自認(rèn)倒黴。如此做法,也沒有百姓來府城喊冤?!?

“那個給劉安永送錢的夥計是怎回事?”梅竹友疑惑道。

戴文孟說:“我猜是礦山的分紅。劉安永此人太謹(jǐn)慎,他連鄭家都信不過。每月的分紅,不敢存在鄭家的票號,也不敢存在大同銀行,讓鄭家直接送銀子去外室的宅子裡。估計每過一年半載,他都會派心腹把銀子悄悄運回江西老家。”

梅竹友說:“涉及土地政策,又牽扯那麼多朝中大老。我建議,把事情給陛下通通氣。”

戴文孟說:“我寫一封信,你親自帶回南京。”

(本章完)

第780章 777【夫唯不爭】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guān)】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zhàn)鬥】第508章 505【連鎖反應(yīng)】第645章 642【安南內(nèi)戰(zhàn)】第212章 210【招撫?】(爲(wèi)盟主“KevinDu12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wèi)盟主“往事成煙第59章 058【時裝大佬】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yīng)星】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271章 269【軍法】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zhàn)】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132章 130【刺客也要隨禮】第561章 558【礦工】第1077章 【番外七】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chǎn)地】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157章 155【北擴(kuò)?】(爲(wèi)盟主“爲(wèi)溪式谷”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886章 882【太監(jiān)數(shù)學(xué)家】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216章 214【年輕的數(shù)學(xué)家】第140章 138【佔領(lǐng)三縣】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230章 228【債券】(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375章 373【盤算】(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371章 369【堅守】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30章 527【達(dá)達(dá)尼昂】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jī)者】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754章 751【葡萄牙和非洲】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wèi)企鵝大佬加第67章 066【趙濯塵】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guān)】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402章 400【連下三城】(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443章 441【直升飛機(jī)】第1074章 【番外四】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183章 181【熟人好多】(爲(wèi)盟主“99玖玖久第448章 446【瘸腿的滿洲第一勇士】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790章 787【各投各媽,各找各爸】第797章 794【以亂打亂】第717章 714【盛典】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470章 468【商業(yè)市場壯大】第371章 369【堅守】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616章 613【小國如丐】第624章 621【祿天香上線】第749章 746【島主進(jìn)化史之一】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139章 137【大師】(爲(wèi)盟主“Hello付先生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757章 754【英荷戰(zhàn)爭】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17章 714【盛典】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1035章 1031【鄉(xiāng)士與村吏】第601章 598【文明】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802章 799【女權(quán)主義者】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zhàn)的荷蘭總督】第1076章 【番外六】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570章 567【追擊】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
第780章 777【夫唯不爭】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guān)】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zhàn)鬥】第508章 505【連鎖反應(yīng)】第645章 642【安南內(nèi)戰(zhàn)】第212章 210【招撫?】(爲(wèi)盟主“KevinDu12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wèi)盟主“往事成煙第59章 058【時裝大佬】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315章 313【殉國者多】(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yīng)星】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271章 269【軍法】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zhàn)】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132章 130【刺客也要隨禮】第561章 558【礦工】第1077章 【番外七】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chǎn)地】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157章 155【北擴(kuò)?】(爲(wèi)盟主“爲(wèi)溪式谷”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886章 882【太監(jiān)數(shù)學(xué)家】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216章 214【年輕的數(shù)學(xué)家】第140章 138【佔領(lǐng)三縣】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230章 228【債券】(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375章 373【盤算】(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371章 369【堅守】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30章 527【達(dá)達(dá)尼昂】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jī)者】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754章 751【葡萄牙和非洲】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wèi)企鵝大佬加第67章 066【趙濯塵】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guān)】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402章 400【連下三城】(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443章 441【直升飛機(jī)】第1074章 【番外四】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183章 181【熟人好多】(爲(wèi)盟主“99玖玖久第448章 446【瘸腿的滿洲第一勇士】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790章 787【各投各媽,各找各爸】第797章 794【以亂打亂】第717章 714【盛典】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470章 468【商業(yè)市場壯大】第371章 369【堅守】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616章 613【小國如丐】第624章 621【祿天香上線】第749章 746【島主進(jìn)化史之一】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139章 137【大師】(爲(wèi)盟主“Hello付先生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757章 754【英荷戰(zhàn)爭】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17章 714【盛典】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1035章 1031【鄉(xiāng)士與村吏】第601章 598【文明】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802章 799【女權(quán)主義者】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zhàn)的荷蘭總督】第1076章 【番外六】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wèi)企鵝大佬加更)第570章 567【追擊】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南溪县| 冷水江市| 西盟| 溧阳市| 峡江县| 潼关县| 景德镇市| 怀安县| 望城县| 江华| 高要市| 遂平县| 聂拉木县| 绥江县| 漳平市| 三亚市| 阜新市| 莱芜市| 通城县| 于田县| 衡阳市| 太谷县| 固原市| 黄冈市| 荥经县| 丹棱县| 玛纳斯县| 成安县| 武邑县| 若尔盖县| 离岛区| 武冈市| 双柏县| 西昌市| 新田县| 丹江口市| 巩留县| 调兵山市| 玛沁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