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軍市試水

“啊,下雪了。”

清晨,靜女推開窗戶後,看到了屋外天空中飄落的雪花。

出於小孩子天性,她忍不住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看著它逐漸在自己的手掌中消融。

她回頭想將這個消息告訴趙虞,卻見牀榻上的趙虞將被子裹得嚴嚴實實,活脫脫一隻臃腫的肥蟲子。

她忍著笑上前將趙虞喚醒:“少主,少主,時辰不早了,今日少主不是率商隊前往宛城麼?”

趙虞起初嘟嘟囔囔,也不知說了些什麼,直到聽到商隊時,他這才睜開了一隻眼,迷迷糊糊地問道:“靜女,什麼時辰了?”

“快辰時二刻了。”靜女回答道。

辰時二刻,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但考慮到今日的任務,趙虞還是忍著睏意坐了起來。

而此時,靜女亦也立刻將窗戶關上,免得自家少主著涼。

但趙虞還是注意到了窗外飄落的雪花,見此微微皺起了眉頭:“外面下雪了?”

“嗯。”

靜女微微點了點頭。

其實她很喜歡潔白無瑕的雪,但此刻她卻不敢在少主面前透露自己的想法,因爲她知道,這場雪會影響她家少主的計劃。

果然,在聽到她的回答後,趙虞頓時皺起了眉頭,顧不得穿好衣服,便下榻來到窗邊,推開窗戶觀察外面的降雪情況。

還行,這場雪應該是昨晚半夜開始下的,截至目前爲止已在屋外堆積了約兩個指節(jié)的厚度,只是說是一場小雪,應該不至於會影響他們今日的出行。

不多時,在靜女的幫助下,趙虞將衣服穿戴整齊,旋即帶著靜女走向了木樓。

此刻他們居住的屋子,是前兩日結識的葉縣酒商魏普於葉城城西的酒鋪二樓——當日衆(zhòng)人自在縣衙散了之後,魏普便將趙虞一行人請到了他在城西的這間酒鋪,與趙虞聊了聊有關於‘魯葉共濟會’的事宜,聊到夜深,那魏普索性便與趙虞一行人在這間酒鋪的二樓歇下了,反正根據(jù)衆(zhòng)人的相約,今日便是在這間酒鋪外集合,組成一支龐大的商隊,一共前往宛城。

酒鋪的一樓,以往做酒肆用,不過這兩日歇業(yè)了,當趙虞帶著靜女走到樓下時,張季與馬成二人正坐在屋內(nèi)的長凳上,看著酒肆外街道上的人裝卸貨物。

從旁,鄉(xiāng)侯府的大管事曹舉,正與魏普等十幾名葉縣的商人聊著什麼。

“二公子。”

注意到趙虞帶著靜女走至樓下,張季與馬成二人立刻起身行禮,而曹舉、魏普等一羣人,此刻亦走入屋內(nèi),與趙虞見禮。

“諸位。”

趙虞向這些位葉縣的商賈、世家代表們回了禮,笑著問道:“準備地如何了?”

聽聞此言,曹舉上前說道:“二公子,鑑於時間倉促,今日唯有魏、程、陳、呂六家準備了一些貨物,主要是以酒水居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醃肉、獸皮等物,大概是二十三輛馬車的樣子。”

足足裝滿二十三輛馬車的貨物,對於一支行商的隊伍來說其實已經(jīng)不少,但若是放眼至整個葉縣,這點東西著實不算什麼。

可能就像曹舉所說的,這次的貿(mào)易時間太過於倉促,短短兩日,葉縣的商賈根本來不及將庫存的貨物搬運至此;當然,也有可能是絕大多數(shù)的葉縣商賈還在觀望,準備拿這次與軍市的交易試試水,看看是否如趙虞所言。

也正是這個原因,儘管這支商隊裡的貨物來源,僅僅只有魏、程、陳、呂等六家,但準備跟著這支商隊前往宛城的‘無關人員’,卻是這六家的數(shù)倍。

不過趙虞對此並不在意,畢竟謹慎是天下絕大多數(shù)的商賈的通習,這並不難理解。

“魏公、程公。”

趙虞笑著與魏普等人打招呼。

聽到他那稱呼,魏普等人連連擺手,表示不敢承受‘公’這個稱呼。

也是,當代將行走販物者稱作‘商’,將坐店售物者稱作‘賈’,合稱商賈,且商賈因爲有錢,也有被稱作‘豪民’的,但就社會地位來說,商賈卻是完全的不入流,在重農(nóng)抑商的當代,比農(nóng)民都不如。

趙虞擡舉他們,尊稱他們爲公,這反而令他們誠惶誠恐,唯恐與他們身份不符的稱呼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最終,趙虞只能選擇了一個較爲通俗的稱呼:老賈。

就拿酒商魏普舉例,魏老賈總算比魏賈稍微客氣點。

當日,在魏普的酒肆裡簡單用了些飯菜,趙虞便率領著這支商隊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葉縣。

別看這支商隊裝貨的馬車僅二十三輛,可隨行的那些商賈們,他們乘坐的馬車卻也堪堪達到這個數(shù)目,這使得這支商隊的規(guī)模變得尤其龐大,以至於在離開葉縣時,引得葉縣的縣民爭相觀瞧,暗自猜測這些人組織這支商隊究竟往何處而去。

十月下旬的天氣,氣溫迅速便冷,即便是坐在馬車的車廂內(nèi),趙虞亦感覺涼風呼呼地往裡灌。

雖然靜女好心將車廂內(nèi)的一條被毯給趙虞蓋上,但摸著靜女冰涼的雙手,趙虞最後還是讓她自己蓋了。

“這應該是今年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王將軍的軍市通商。”

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趙虞有些遺憾的說道。

十月下旬,終歸是有點晚了,倘若提前兩個月,他有信心通過幾次與軍市的通商,逐漸將魯葉共濟會搞起來,將魯陽、葉縣兩縣的商賈們逐漸擰成一股繩,如此一來,待等來年開春後,待汝水諸縣的商賈們得知王尚德的軍市,帶著商隊路經(jīng)魯陽、葉縣,那就有意思了。

但很可惜,這件事怕是要等到來年了。

商隊前往宛城的旅途,途中沒什麼值得細說,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們這支商隊曾被王尚德麾下的軍卒喊停。

那些軍卒的目的嘛,衆(zhòng)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無非就是見他們的商隊規(guī)模巨大,想趁機撈點好處罷了。

平心而論,這種事並不罕見,尤其是對於軍卒中一些軍痞,他們對於當?shù)剜l(xiāng)鄰的鄉(xiāng)民就未必是秋毫無犯,碰到來往的商隊,也未必會放棄撈一筆的打算,反正一般人輕易不敢招惹他們。

可惜那些軍卒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這次撞到鐵板了。

當趙虞在那些軍卒面前出示了王尚德給予的憑證後,那些軍卒嚇地二話不敢多說,不但乖乖放行,而且還私底下懇求趙虞莫要將此事告知王將軍——也不曉得這些人是否是將趙虞誤會爲王尚德的子侄。

親眼目睹這一幕,魏普等葉縣商賈感慨不已。

要知道往年他們行商時,被各地的駐軍、縣卒打秋風,那是家常便飯,而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量,只能任由那些人敲詐,塞上好處,打好關係。

而今日,趙虞只是出示了王尚德給予的那份憑證,就嚇得其麾下的那些軍卒不敢冒犯,就利益而言,這實實在在是省了一大筆錢——畢竟以往仗著身份敲詐他們,可不止是一撥人。

截至趙虞一行人的商隊抵達宛城,他們總共遇到三撥軍卒的故意爲難,但在趙虞出示了那份憑證後,那三撥軍卒誰也不敢造次。

抵達宛城時,日期已至十月二十二日,此時降雪情況已變得尤爲嚴峻,當一行人的車隊抵達宛城時,路面的積雪已堆積到了兩寸有餘,按照這個情況來看,就像趙虞所判斷的那樣,今年應該是無法再組織第二次像模像樣的行商了。

當然,倘若不介意天寒地凍、冰雪封路,那就另說。

來到城門處,趙虞出示了王尚德發(fā)的憑證,其實那些值守城門的軍卒未必看得懂憑證上的字,但他們至少能看懂憑證上的將軍印,二話不說便趙虞這支商隊放入了城內(nèi)。

因爲已經(jīng)來過宛城兩回,趙虞一行人對宛城自然不會再有最初的好奇,但魏普等葉縣的商賈們,卻忍不住仔細打量城中。

當看到城內(nèi)的蕭條時,這些葉縣商賈頗有些難以置信。

畢竟這可是宛城,曾經(jīng)是他們南陽郡最繁華的大縣,比他們?nèi)~縣還要繁榮,卻不曾想今日竟淪落到這種地步。

不過感慨歸感慨,他們可不敢隨便評價,畢竟誰都知道,宛城乃至整個宛北淪落到今日這種地步,王尚德‘功不可沒’,而現(xiàn)如今,他們這些人就在王尚德駐軍的地方,倘若說些不中聽的,傳到王尚德耳中,保不定連命都會丟了。

於是乎,他們老老實實地跟著趙虞,不敢擅自離隊。

得知趙虞這支商隊的到來,負責軍市的官員立刻便來與趙虞等人接觸,而這個人,正是前南陽郡守孔儉、孔文舉。

不過眼下嘛,這孔儉只不過是專門負責軍市的一個主簿,說白了就是王尚德的一個賬房先生,再也不復曾經(jīng)的得意。

第238章:試探與滲透【二合一】第271章:交涉【二合一】第199章:懷疑(二)第375章:攻心第556章:其兄、其弟第424章:匯兵一處第241章:手心手背【二合一】第552章:十二月【二合一】第281章:閒冬(二)【 二合一】第134章:獻策【加更3/8】第201章:明裡暗裡(二)第103章:安排【上架第三更】第335章:叛軍北進第六十一章:汝陽侯世子第118章:葉縣變故第247章:兩名督郵(三)【二合一】第235章:石原歸來第333章:綠林,黑巾第406章:各方態(tài)度第344章:第二次昆陽之戰(zhàn)(二)第262章:郡裡干預【二合一】第109章:鄭州、鄭子象第322章:周虎與楊定(二)第202章:明裡暗裡(三)第178章:謀陳祖第300章:通風報信【二合一】第七十八章:郾城周氏(二)第492章:戛然而止的攻勢第276章:偶遇【二合一】第138章:真與惡第532章:七月末第143章:四月中旬【加更6/15】第五十八章:說說第九章:公羊先生第392章:巷戰(zhàn)(四)第257章:黃紹的初交涉第370章:策反第八十八章:除夕第567章:樑城戰(zhàn)役(二)第482章:許昌之戰(zhàn)前夕(二)第279章:入冬【二合一】第336章:叛軍北進(二)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四十三章:最根本的建議第424章:匯兵一處第二十六章:騷動第129章:遠慮【加更2/8】第255章:冰局第288章:初戰(zhàn)(二)【二合一】第十章:陌生年代(二)第343章:惡戰(zhàn)第320章:葉縣援軍第139章:大餅第478章:都尉周虎第410章:初雪第112章:入秋第536章:出兵樑郡第六十七章:再赴宛城第111章:餘波第394章:巷戰(zhàn)(六)第六十四章:惡宴第八十章:二老到來第190章:引戰(zhàn)第143章:四月中旬【加更6/15】第五十六章:聚糧之策第397章:晝守夜攻第381章:鼓動策反第367章:僵持(三)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508章:應對之策第475章:倒戈?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102章:廂談第五章:問安第355章:實襲第二十七章:騷動(二)第九十三章:靜觀其變第553章:出擊!第283章:事態(tài)緊迫第三十七章:整頓難民第六十章:入冬第353章:佯襲第459章:主僕相認(二)第320章:葉縣援軍第396章:未雨綢繆(二)第三十章:工點放糧第391章:巷戰(zhàn)(三)第七十八章:郾城周氏(二)第329章:間歇(二)第238章:試探與滲透【二合一】第209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34章:八月中旬第354章:佯襲(二)第556章:其兄、其弟第193章:意料之外第141章:驚聞第324章:兌現(xiàn)承諾第470章:兩套計策第二十九章:再遇(二)第191章:章靖
第238章:試探與滲透【二合一】第271章:交涉【二合一】第199章:懷疑(二)第375章:攻心第556章:其兄、其弟第424章:匯兵一處第241章:手心手背【二合一】第552章:十二月【二合一】第281章:閒冬(二)【 二合一】第134章:獻策【加更3/8】第201章:明裡暗裡(二)第103章:安排【上架第三更】第335章:叛軍北進第六十一章:汝陽侯世子第118章:葉縣變故第247章:兩名督郵(三)【二合一】第235章:石原歸來第333章:綠林,黑巾第406章:各方態(tài)度第344章:第二次昆陽之戰(zhàn)(二)第262章:郡裡干預【二合一】第109章:鄭州、鄭子象第322章:周虎與楊定(二)第202章:明裡暗裡(三)第178章:謀陳祖第300章:通風報信【二合一】第七十八章:郾城周氏(二)第492章:戛然而止的攻勢第276章:偶遇【二合一】第138章:真與惡第532章:七月末第143章:四月中旬【加更6/15】第五十八章:說說第九章:公羊先生第392章:巷戰(zhàn)(四)第257章:黃紹的初交涉第370章:策反第八十八章:除夕第567章:樑城戰(zhàn)役(二)第482章:許昌之戰(zhàn)前夕(二)第279章:入冬【二合一】第336章:叛軍北進(二)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四十三章:最根本的建議第424章:匯兵一處第二十六章:騷動第129章:遠慮【加更2/8】第255章:冰局第288章:初戰(zhàn)(二)【二合一】第十章:陌生年代(二)第343章:惡戰(zhàn)第320章:葉縣援軍第139章:大餅第478章:都尉周虎第410章:初雪第112章:入秋第536章:出兵樑郡第六十七章:再赴宛城第111章:餘波第394章:巷戰(zhàn)(六)第六十四章:惡宴第八十章:二老到來第190章:引戰(zhàn)第143章:四月中旬【加更6/15】第五十六章:聚糧之策第397章:晝守夜攻第381章:鼓動策反第367章:僵持(三)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508章:應對之策第475章:倒戈?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102章:廂談第五章:問安第355章:實襲第二十七章:騷動(二)第九十三章:靜觀其變第553章:出擊!第283章:事態(tài)緊迫第三十七章:整頓難民第六十章:入冬第353章:佯襲第459章:主僕相認(二)第320章:葉縣援軍第396章:未雨綢繆(二)第三十章:工點放糧第391章:巷戰(zhàn)(三)第七十八章:郾城周氏(二)第329章:間歇(二)第238章:試探與滲透【二合一】第209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34章:八月中旬第354章:佯襲(二)第556章:其兄、其弟第193章:意料之外第141章:驚聞第324章:兌現(xiàn)承諾第470章:兩套計策第二十九章:再遇(二)第191章:章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米林县| 平江县| 南宁市| 安顺市| 辽阳市| 仁怀市| 宁陕县| 印江| 五寨县| 平安县| 剑阁县| 银川市| 扎兰屯市| 独山县| 通辽市| 石渠县| 美姑县| 绥德县| 贵阳市| 米脂县| 临邑县| 林甸县| 玛曲县| 丹寨县| 延津县| 勐海县| 舒兰市| 秭归县| 湛江市| 荔波县| 吉木乃县| 娄底市| 新民市| 亚东县| 乳源| 文成县| 兴隆县| 丁青县| 都昌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