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0章:上鉤

十月二十九日下午,陳勖率領十七萬叛軍抵達小黃縣,與項宣所率領的一萬叛軍匯合。

此時,在項宣的干擾下,薛敖、趙虞、李蒙三人所率領的六萬晉軍,尚未在小黃縣一帶建成營寨。

雙方都處在一個起跑線上,即彼此都沒有營寨。

在此情況下,陳勖經過深思熟慮,與豫章義師渠帥程周、江東義師大將吳懿商議:“爲今之計,唯有派出我三軍精銳,對薛敖六萬晉軍施壓壓力,其餘兵卒,立刻搶修營寨,只要我等趕在晉軍之前建成營寨,薛敖即便不想退,也不得不退!”

程周、吳懿二人點頭答應,將麾下精銳交給陳勖,陳勖立刻就組建了以項宣、周貢等人爲首的十萬精銳,親自率領這股軍隊前往逼迫晉軍。

而此時,薛敖、趙虞、李蒙三人所率的六萬晉軍,就駐紮在小黃縣的西北角。

當得知叛軍有十萬軍隊大舉壓境,薛敖、趙虞、李蒙三人都很驚訝。

“鹹平失陷了麼?”李蒙吃驚地說道。

對此,趙虞平靜說道:“昨日我六萬大軍與近十萬叛軍對峙近一個白晝,最終被迫撤退,恐怕鹹平縣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故而心中絕望,失去了抵擋之心……”

聽到這話,薛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旋即沉聲說道:“既然我等想要全殲這股叛軍,這就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叛軍得意不了多久,等他們一臉得意率軍直驅樑城城下時,便是他們的死期。”

趙虞識趣地沒有多說什麼,畢竟‘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就是他向薛敖提出的建議。

換而言之,鹹平縣失去抵抗之心從而快速陷落,這與他有一定程度上的關係。

而李蒙見趙虞不說話,也沒有說什麼。

以薛敖爲首,趙虞與李蒙立刻召集麾下軍隊,在小黃縣西北角擺開陣型,應對陳勖親率的十萬叛軍精銳。

此時,昨日在鹹平縣的對峙,再次上演,不同的是,這回是叛軍完全佔據了主導權。

因爲據薛敖派遣出去的太原騎兵回報,在陳勖率十萬叛軍與他六萬晉軍對峙時,對面仍有八萬叛軍在緊鑼密鼓地搶修營寨。

饒是陳勖,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亦有些驚訝,暗暗稱讚陳勖的機智。

他輕笑著對薛敖說道:“看來,昨日的對峙讓那陳勖嚐到了甜頭,以至於他今日決定故技重施,逼迫我軍後撤至樑城……”

薛敖點點頭,神色微妙地說道:“我以爲他會分兵攻打開封,沒想到居然直奔小黃縣來了……這個陳勖,是個明局勢、知進退的人吶。”

“那怎麼辦?”李蒙在旁插嘴道。

“還能怎麼辦?”薛敖哂笑一聲道:“老子都丟一回臉了,也不怕再丟第二回。”

言下之意,他已經做好了再次被叛軍逼退的準備。

在薛敖、趙虞、李蒙三人的剋制與約束下,陳勖的施壓戰術再次取得了成功。

次日,待八萬叛軍士卒在小縣的南側修建起營柵時,薛敖適時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六萬晉軍,看似灰溜溜地撤回了樑城。

得知此事,義師上上下下的將領們大爲驚愕:晉軍這就撤了?

面對衆將的驚愕,大將周貢淡淡說道:“我方八萬將士,在一晝日便建起了營柵,建成營寨指日可待,反觀晉軍,卻因爲兵少,不說無法分兵牽制,他連自己修成營寨都辦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晉軍爲何不退?”

衆將頓時恍然。

仔細想想也是,他十八萬義師只需三日就可以逐步建成營寨,而那六萬晉軍,卻沒辦法在三日內建成營寨,而有沒有可以遮風擋雪的營寨,這將直接關係到雙方對峙的勝敗,與其三日後再退,但凡有點腦子,晉軍就應該知道立刻收手,撤回樑城。

當然,話雖如此,但陳勖還是有點難以置信,當即吩咐左右道:“立刻再派斥候去打探,我要清楚得知那支晉軍的去向!”

然而,再次派出的斥候卻回來稟告陳勖,那六萬晉軍,確實是往大梁撤退了。

在反覆確認過這件事後,陳勖這才鬆了口氣。

十月三十日,連日驟降的天氣,終於導致天空降下了當年的第一場雪。

紛飛的大雪足足下了一個晝日,使整片大地都變幻了顏色,同時,也封死了小黃縣與樑城的道路。

十一月初一,在六萬晉軍往大梁撤退後的第三日,陳勖派使者前往小黃縣勸降。

小黃縣只是一座小縣,跟曾經的昆陽差不多,哪裡阻擋得了實則十八萬、號稱三十萬的叛軍?

更何況,此前退至小黃縣的六萬晉軍,此刻也已撤往了大梁,變相地放棄了小黃縣。

在叛軍的威逼利誘下,小黃縣在絕望中選擇開城門投降,除了個別的反抗,叛軍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這座城池。

此時,叛軍離樑城就只有四十里距離。

次日,即十一月初二,陳勖在小黃縣城外的軍營中再次召開會議。

在會議中,陳勖等人先探討了薛敖的這次馳援行爲。

不得不說,薛敖這次的支援行爲,在義師上下將領普遍看來,效果是非常糟糕的,直接導致原本還可以堅守幾日的鹹平縣、小黃縣,連接因爲那六萬晉軍的撤離而陷入絕望,繼而向他義師投誠。

說得難聽點,比不率軍來援效果還差。

但爲何薛敖會做出如此不智的決定呢?

義師上下都無法得出一個結論,最後只能歸於,是薛敖貪功冒進所致。

“堂堂陳門五虎之一,那薛敖竟是一個不曉形式、不知進退的莽夫?”

豫章義師渠帥程周在驚訝之餘,哈哈大笑,對接下來他義師攻打樑城抱持了極大的樂觀。

對此,陳勖、趙寅、項宣、周貢等人都抱持一定的懷疑。

畢竟按理來說,那位百戰百勝的晉國太師陳仲,想想也不可能教出一個莽夫來啊。

陳勖只能認爲,應該是薛敖太輕敵了,太小瞧了他義師。

他哪裡又想得到,薛敖非但不是一個莽夫,甚至於,他的胃口就連趙虞都感到震驚,試圖一口氣將陳勖等人這支號稱三十萬的叛軍盡數殲滅,因此纔會故意露出破綻,以驕叛軍將士之心。

事實證明,儘管趙虞當初向薛敖獻誘敵之計是他自己的意圖,但不可否認,薛敖在鹹平、小黃的兩次退縮,極大鼓舞了義師上下的士氣,以至於當陳勖提出先‘固守小黃、以待來年’的策略時,豫章義師渠帥程周則提出了‘趁勢而爲、進逼樑城’的策略。

程周在這次會議中指出:“這次,那薛敖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疏忽,錯估了我義師的信念與實力,這最終導致他盲目出兵,且最終不得不撤回樑城,徒勞一場。……儘管此番晉軍並未出現兵力上的折損,但在鹹平、小黃接連敗退,無疑會大大損害其麾下晉軍的士氣,若此時我義師揮軍逼近樑城,就可以趁著晉軍士氣衰頹之際,修起營寨,進一步對樑城施加壓力;但倘若等待來年再行動,從當月起到來年二月,晉軍有近三個月可以恢復士氣,介時,我義師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才能在樑城境內修起營寨。”

然而,程周的這番話,遭到了陳勖的反對,後者搖頭說道:“此事太過於冒險。……在雪天修建營寨,這本來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更何況樑城有十萬晉軍,若盲目進兵,恐怕我軍會步上薛敖在鹹平時的後塵,最終不得不狼狽撤回小黃。……再者,開封怎麼辦?爲防晉軍繞後斷我義師後路,我等必須率先拿下開封,隨後才能對大梁採取攻勢……”

“可以雙管齊下。”程周堅持道:“鹹平、小黃,包括南邊的尉氏,這幾個縣皆已被我義師攻陷,開封不過是一座孤城,只需派一支軍隊,或勸降或攻打,又何必爲此耽誤我近二十萬軍隊的戰略?……薛敖勇而無謀,徒然馳援鹹平損害了晉軍的士氣,此乃進逼樑城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白白錯失?”

陳勖無可奈何,唯有讓衆將表決,然而,支持程周的將領卻佔據大多數,包括江東義師的大將吳懿,甚至包括他這邊的項宣、周貢等人——雖然項宣、周貢等人並未公開支持程周、反對陳勖,但從他們的神色可以看出,這幾位將領也是支持順勢進逼樑城,對樑城施壓的。

就像程周所說的,攻打樑城可以來年再攻,但趁著薛敖這次出了昏招,先重兵壓境到樑城境內造個營寨,對樑城施加壓力,這總沒什麼問題吧?

見大部分將領都支持程周,陳勖無可奈何,最終只能採取了程周的策略,儘管他本能地感覺此事不太妥。

十一月初五,陳勖派周貢、朱峁各率一萬軍隊攻打開封,而他,則率領其餘十六萬左右叛軍,趁著大雪消停,踏著厚厚的積雪,逼進樑城,在樑城南側靠東方向,在距離城池約二十里左右的位置,安營紮寨。

叛軍的異動,很快就傳到了樑城,傳到了薛敖、趙虞、李蒙等人的耳中。

薛敖哈哈大笑道:“老子的臉沒白丟,這支該死的叛軍總算是上鉤了……”

看著薛敖興致勃勃的模樣,趙虞不禁愈發擔憂,畢竟作爲與薛敖合謀的當事人之一,他很清楚,叛軍已經掉入了薛敖設下的陷阱。

接下來的這個冬季,叛軍將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噩耗:糧道被斷,開封、小黃、鹹平得而復失,三十萬義師深陷樑郡腹地,攻不能攻、退不能退。

然而這些,都還不算是叛軍要面對的最大麻煩。

第176章:未果的追擊第545章:軍議第474章:恐嚇第149章:昆陽縣尉馬蓋第558章:準備第125章:身居賊窩(四)第225章:整頓寨衆(二)【二合一】第549章:對峙第330章:羣狼出沒【補更15/22】第236章:蹊蹺第353章:佯襲第521章:潁川終役(二)第399章:晝守夜攻(三)第140章:野心【加更5/13】第十二章:難民!第496章:質詢第446章:詭異的平靜第四十九章:葉縣之行第563章:襲營(四)第355章:實襲第358章:裡應外合第九章:公羊先生第500章:暗流第194章:意料之外(二)第274章:十月(三)【二合一】第212章:說郭達【二合一】第340章:夜伏第382章:鼓動策反(二)第462章:五月(二)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90章:巷戰(二)第441章:春至第221章:兩邊放線第128章:官兵失利第485章:鬥將第534章:張季迴歸第279章:入冬【二合一】第264章:與南陽軍的初較量【二合一】第272章:十月【二合一】第174章:間隙的種子第165章:質問第446章:詭異的平靜第411章:初雪(二)【補更16/22】第178章:謀陳祖第287章:初戰【二合一】第556章:其兄、其弟第十六章:魯陽縣令劉緈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563章:襲營(四)第367章:僵持(三)第201章:明裡暗裡(二)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427章:收兵第144章:會盟羣寇第126章:二寨主陳陌第五十章:不期而至的危機第283章:事態緊迫第216章:重回魯陽【二合一】第247章:兩名督郵(三)【二合一】第160章:離間(二)第154章:各自回營第315章:進擊的威脅【二合一】第165章:質問第543章:薛敖(四)第564章:敗陣後撤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65章:僵持第193章:意料之外第298章:交涉【二合一】第二十三章:舊日僕衛第440章:二月第344章:惡戰(二)第144章:會盟羣寇第421章:策反第124章:身居賊窩(三)第455章:重返故里的張季第423章:追擊開始!第525章:沒有叛軍的許昌(四)第160章:離間(二)第192章:章靖(二)第363章:攻城前夕第159章:離間第537章:樑郡都尉第293章:背叛【二合一】第379章:定計第412章:博弈第485章:鬥將第344章:惡戰(二)第474章:恐嚇第522章:沒有叛軍的許昌第474章:恐嚇第276章:偶遇【二合一】第467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第401章:將計就計!第556章:其兄、其弟第十二章:難民!第569章:思退第454章:談判第520章:潁川終役
第176章:未果的追擊第545章:軍議第474章:恐嚇第149章:昆陽縣尉馬蓋第558章:準備第125章:身居賊窩(四)第225章:整頓寨衆(二)【二合一】第549章:對峙第330章:羣狼出沒【補更15/22】第236章:蹊蹺第353章:佯襲第521章:潁川終役(二)第399章:晝守夜攻(三)第140章:野心【加更5/13】第十二章:難民!第496章:質詢第446章:詭異的平靜第四十九章:葉縣之行第563章:襲營(四)第355章:實襲第358章:裡應外合第九章:公羊先生第500章:暗流第194章:意料之外(二)第274章:十月(三)【二合一】第212章:說郭達【二合一】第340章:夜伏第382章:鼓動策反(二)第462章:五月(二)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90章:巷戰(二)第441章:春至第221章:兩邊放線第128章:官兵失利第485章:鬥將第534章:張季迴歸第279章:入冬【二合一】第264章:與南陽軍的初較量【二合一】第272章:十月【二合一】第174章:間隙的種子第165章:質問第446章:詭異的平靜第411章:初雪(二)【補更16/22】第178章:謀陳祖第287章:初戰【二合一】第556章:其兄、其弟第十六章:魯陽縣令劉緈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563章:襲營(四)第367章:僵持(三)第201章:明裡暗裡(二)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427章:收兵第144章:會盟羣寇第126章:二寨主陳陌第五十章:不期而至的危機第283章:事態緊迫第216章:重回魯陽【二合一】第247章:兩名督郵(三)【二合一】第160章:離間(二)第154章:各自回營第315章:進擊的威脅【二合一】第165章:質問第543章:薛敖(四)第564章:敗陣後撤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65章:僵持第193章:意料之外第298章:交涉【二合一】第二十三章:舊日僕衛第440章:二月第344章:惡戰(二)第144章:會盟羣寇第421章:策反第124章:身居賊窩(三)第455章:重返故里的張季第423章:追擊開始!第525章:沒有叛軍的許昌(四)第160章:離間(二)第192章:章靖(二)第363章:攻城前夕第159章:離間第537章:樑郡都尉第293章:背叛【二合一】第379章:定計第412章:博弈第485章:鬥將第344章:惡戰(二)第474章:恐嚇第522章:沒有叛軍的許昌第474章:恐嚇第276章:偶遇【二合一】第467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第401章:將計就計!第556章:其兄、其弟第十二章:難民!第569章:思退第454章:談判第520章:潁川終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密云县| 中西区| 平顶山市| 改则县| 赤城县| 日喀则市| 长春市| 同德县| 七台河市| 梁平县| 伊川县| 静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琼结县| 清丰县| 花莲市| 商河县| 茂名市| 刚察县| 黄骅市| 东乌| 霍州市| 秭归县| 阜南县| 安多县| 屏东县| 沙湾县| 来凤县| 乡宁县| 邛崃市| 满洲里市| 城步| 沛县| 神池县| 巴马| 台州市| 罗源县| 侯马市| 开鲁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