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平異常

姜鬆領先鋒五千騎一路長驅直入,沿途縣城關寨懾於兵威盡皆開城投降,劉協帶領著八萬兗州軍,也隨後很快就來到了陽平郡最大的城池——館陶wwδw.『kge『ge.la

和陰安這樣的小城不同,館陶作爲陽平郡的郡治所在,雖比不得陳留這般大城池,但在這中原腹地也能算是甚有規模。

劉協和姜鬆帶領數十輕騎登上城外小山,立在石前眺望著館陶。

縱目望去,館陶城深牆高,固若金湯,凝眼細看,依稀還能看見城頭上有密密麻麻的袁軍正在緊張地搬運著守城物資,忙著是熱火朝天。

更讓人注意到的是,在館陶城前,還橫亙有一道寬約五丈的護城河。遠遠看去就如同一條淡綠色的綢帶將館陶城輕輕包圍環繞。

姜鬆看見劉協的目光有所變化,立刻上前解釋道:“主公,陽平郡境內有一條大河喚作陽河,正好穿館陶而過,這條護城河,便是歷代郡守掘陽河引流而成,平時可保飲水灌溉救火無虞,可一旦戰火臨境,又是一道難以輕越的屏障,對於我們這次攻城,頗爲棘手。”

劉協聽完,輕輕點了點頭,露出若有所思地表情,微微一笑,道:“福禍相依,否極泰來,這條河能護住館陶一時,卻未必能保它一世。依我看,我們的破城之計沒準還要出在這河上面。”

不待姜鬆反應過來,劉協緊接著又道:“對了,永年,你可曾打聽到袁紹派了何人前來鎮守陽平,又帶了多少兵馬?”

姜鬆早就把一切都打探清楚,當下抱拳道:“果然如主公所料,袁紹麾下五部兵馬,這次爲了抵擋我們一次性便派了兩部,分別是袁尚的六萬冀州兵和袁譚的四萬幽州兵。其中,還包括張郃的八千大戟士和幽州大將田豫仿白馬義從所練的五千燕雲鐵騎。”

“十萬人?還帶了大戟士和燕雲鐵騎?”

劉協一聽,頓時就感覺到不對勁起來,疑惑地問道。

“不對,不對。”

劉協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皺著眉頭重複了幾遍,便道:“回營,請奉孝、文和、藥師和諸位將軍過來議事。”

劉協的大營建在館陶城外不遠處的平原闊地上,八萬人的營寨鋪展開來漫無邊際,那等無言的肅殺之氣驚得飛鳥不鳴,山獸不出。

“十萬人倚館陶城池之堅,若非開城而戰,足以把我們擋在這裡難以寸進一步。但怪就怪在,袁紹明知是我親領大軍而至,他卻只叫了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前來,似乎一點也不擔心我們會攻破館陶一般。”

回到大營之後,劉協等郭嘉他們陸續到來完畢,馬上就把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

李靖一聽,拱手出列朗聲說道:“不止如此,袁軍還配了八千大戟士和五千燕雲鐵騎,這二者一爲重甲步兵,一爲輕騎遊勇,若是破陣殺敵自非難事,但用來守城卻是大材小用,恐怕袁軍另有深意啊。”

“藥師所言甚是,嘉初聽聞袁軍兵馬之時也感到有些不對,袁紹縱然好大喜功,但絕非庸碌無謀之輩,何況其身邊謀士,皆是當世人才,斷不可能自大到只讓袁尚、袁熙兩個小兒領兵對陣我兗州大軍。是故可以斷定,袁尚袁譚不過是誘餌罷了,真正的殺招,當在袁紹本人!”

身爲這次劉協親征河北隨身攜帶的兩大軍師之一,郭嘉表面輕佻不羈,其實心底裡早就把一切都分析得清清楚楚了。

“依兩位所言,此乃袁軍示敵以弱之計也,張郃的大戟士,田豫的燕雲鐵騎,都是袁紹準備在關鍵的時候將我們纏住甚至是殺絕的重要戰力?”

劉協聽李靖和郭嘉說完,也覺得二人所言皆是有理,但他還是存在一絲疑惑,也可以說是不屑。

張郃的大戟士和田豫的燕雲鐵騎縱然是難得的精兵悍卒,但他麾下的兗州軍同樣是天下少有的精銳。

不是他自大,若論正面交戰,便是將大戟士和燕雲鐵騎補充到同樣的十萬之數,他也絲毫不懼。

“兵法大家用兵,向來都是貴精不貴多。袁紹麾下兵馬衆多,但稱得上精銳的也就那麼有數的幾支而已。是故諸位不必如此擔心,我們只要嚴加註意袁軍中的強軍即可,至於其他的策謀算計,既然猜不出來那就不用去猜,總會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賈詡見衆人都有疑慮,還在揣測袁軍到底在計劃著什麼,終於擡起頭來,露出一雙睿智的眼睛,緩緩說道。

他本就習慣於躲在帷幕後面算計策劃,因此也最爲清楚,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計謀都會顯得十分乏力。

現在的十萬兗州軍訓練有素,又有李存孝、姜鬆等勇武大將帶領,可以說是在下間難有敵手,只要他們穩紮穩打,徐徐漸進,不給袁紹任何利用的機會,那便不用糾結袁軍到底在圖謀什麼。

當然,劉協也明白這只是賈詡無奈之下的中庸求穩、穩定軍心之計,一日沒有把袁紹的真正計劃看破,他和這些軍師將軍便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文和所言不無道理,傳我軍令,明日午時,著李存孝、姜鬆、蘇烈、太史慈四將各領五千兵馬前往館陶東、南、西、北四門挑戰,記住,此戰許勝不許敗,我要你們把兗州軍的氣勢給打出來!其餘兵將,暫由李靖統領,臨河結陣,繞城而圍,我不想看見,有一人一馬從這裡突圍出去!”

“喏。”

衆將聽罷,齊齊面色一肅,躬身領命。

不過衆將都有些詫異,劉協竟然會直接把大軍的統率權交給李靖這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柔弱書生手裡。

饒是李靖沉著穩重,也被劉協的信任嚇得不輕,不過他的目光十分堅定,暗自立志定不辜負劉協的知遇之恩。

郭嘉和賈詡倒是瞭然,他們時常便聽到劉協稱讚李靖用兵之能,現在看來,劉協是要藉此機會讓李靖嶄露頭角,立下戰功待以擢升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桌下風光第六十七章 警醒典韋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關襲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坐論關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霸道精妙第一百八十二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一十七章 簡言該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戰終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夢中錯亂第三十七章 謀士謀郡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四百一十三章 無憂無垢第五十九章 改制雲梯第六百四十四章 智多近妖第六百二十章 鄴城羣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曹操親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豫州局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笑個錘子第十一章 夜會甄姜第四十九章 天時人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沙袋加身第二百三十三章 上門求親第三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三章 破敗益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劍有雙刃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八十章 返回陳留第二百一十四章 全力衝鋒第二百七十五章 遁甲天書第四百六十章 陡發衝突第二百一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章 甄姜尋兄第三百二十四章 王猛獻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嘴存孝第二百三十四章 待嫁大喬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有一別第三百三十二章 悲催紀靈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人風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扶黎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上將潘鳳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玨情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事要說第四百一十六章 小將淩統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陣克敵第二百一十章 分兵孟津第七十四章 正不正經第六百八十三章 沮授平蠻第四百一十九章 怪陣之威第五百零九章 祝融啓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瘋狂袁術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生吃魚片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宗武皇第五百六十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命反殺第三十三章 情報機構第五百四十九章 高寵威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極屬性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甲夢魘第十七章 黃巾周倉第二百一十三章 兩軍交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程昱獻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諸葛神棍第五百六十一章 遠洋秘術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敗軍神第三百五十六章 閻象之請第六百六十九章 兵發酸棗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龍鳳雛第八十章 酒坊福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兗州易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徐州擇將第五十二章 李典敗逃第六百零三章 博望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一十二章 接見孟優第六百六十八章 率軍送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糜陳之爭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黃巾第六百七十五章 苦肉詐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喪權辱國第三十七章 謀士謀郡第三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四章 收回成命第六百四十章 上黨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黃巾遺脈第二百二十三章 退守長安第四百七十五章 孔明現身第五章 黃巾遺禍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姓之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交換進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八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五十四章 偷襲岳雲第六百九十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四十章 冀州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變陡升第五百六十四章 喪權辱國
第三百六十八章 桌下風光第六十七章 警醒典韋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關襲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坐論關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霸道精妙第一百八十二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一十七章 簡言該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戰終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夢中錯亂第三十七章 謀士謀郡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四百一十三章 無憂無垢第五十九章 改制雲梯第六百四十四章 智多近妖第六百二十章 鄴城羣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曹操親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豫州局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笑個錘子第十一章 夜會甄姜第四十九章 天時人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沙袋加身第二百三十三章 上門求親第三百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三章 破敗益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劍有雙刃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八十章 返回陳留第二百一十四章 全力衝鋒第二百七十五章 遁甲天書第四百六十章 陡發衝突第二百一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章 甄姜尋兄第三百二十四章 王猛獻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嘴存孝第二百三十四章 待嫁大喬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有一別第三百三十二章 悲催紀靈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人風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扶黎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上將潘鳳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玨情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事要說第四百一十六章 小將淩統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陣克敵第二百一十章 分兵孟津第七十四章 正不正經第六百八十三章 沮授平蠻第四百一十九章 怪陣之威第五百零九章 祝融啓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瘋狂袁術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生吃魚片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宗武皇第五百六十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命反殺第三十三章 情報機構第五百四十九章 高寵威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極屬性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甲夢魘第十七章 黃巾周倉第二百一十三章 兩軍交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程昱獻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諸葛神棍第五百六十一章 遠洋秘術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敗軍神第三百五十六章 閻象之請第六百六十九章 兵發酸棗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龍鳳雛第八十章 酒坊福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兗州易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徐州擇將第五十二章 李典敗逃第六百零三章 博望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一十二章 接見孟優第六百六十八章 率軍送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糜陳之爭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黃巾第六百七十五章 苦肉詐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喪權辱國第三十七章 謀士謀郡第三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四章 收回成命第六百四十章 上黨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黃巾遺脈第二百二十三章 退守長安第四百七十五章 孔明現身第五章 黃巾遺禍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姓之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交換進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八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五十四章 偷襲岳雲第六百九十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四十章 冀州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變陡升第五百六十四章 喪權辱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秦安县| 东至县| 张家界市| 阿拉尔市| 湖州市| 新晃| 祁门县| 博兴县| 屯昌县| 麻江县| 蚌埠市| 固阳县| 涞源县| 阿拉善盟| 壶关县| 蒙阴县| 泗阳县| 晋州市| 襄樊市| 德兴市| 遂川县| 皋兰县| 北海市| 石嘴山市| 赣榆县| 读书| 平谷区| 丽水市| 奈曼旗| 葵青区| 鸡泽县| 霸州市| 呼玛县| 兴安盟| 苍南县| 汪清县| 通江县| 绥德县| 新泰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