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7章 要辦女學

很快,韋尚任還沒想到再次回朝的辦法,諸位被鍾氏傳召入宮的夫人們興高采烈地回來了,自然也包括韋夫人。

韋尚任早就知道,能搞事的楚昭,生了她的女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但是,母女配合得太有默契了。

“娘娘欲興女學。”韋夫人將消息告訴韋尚任之後,韋尚任嘴角抽抽,“太學跟武堂都已經設了女班,陛下也開了女科,如今再興女學,豈不是多此一舉?”

韋夫人給了韋尚任一個晦暗不明的眼神,韋尚任心裡直犯嘀咕。

“你們男人那點心思,瞞不過我們。你也別拿我當傻子。”韋夫人衝著韋尚任說了一句。

“夫人說的哪裡話,我們夫妻一體,我拿了夫人當傻子,那不是也覺得自己是傻子?”韋尚任心裡苦,再苦也不能表現出來。

“太學武堂的情況如何,別說你不知道。陛下和娘娘連公主都送入了太學,太學的優劣,陛下跟娘娘能心裡沒數?娘娘提議興女學,不過是防著你們作怪。”

“我可真是冤枉,太學和武堂的學生,我向來都是一視同仁。”

“你一視同仁,難道其他的先生也一樣一視同仁,聰明人不說傻話。”夫妻之間儘可直言,韋夫人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能說,不好說。

韋尚任……韋夫人道:“早些年陛下在太學和武堂寫下了有教無類的話,太學和武堂招生不分男女,再興女科,女官。當時我們心裡都怕陛下是一時興起,長久不得,所以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都不摻和。”

“夫人擔心的何嘗不是我擔心的。自古並無女官,陛下雖然年輕,又能有多少千秋,陛下在還好,下一任的繼位者,誰又保證有如陛下之心?”韋尚任同樣有這樣的顧忌,但是楚昭一意孤行,他攔不住。

韋夫人又看了韋尚任一眼,韋尚任差點要炸毛了,“夫人是有什麼話不好對我說?”

“沒有。”韋夫人淡定無比地說,“我已經答應了娘娘,女學一開,我會到女學當先生。”

“不是,夫人,你怎麼就答應了呢?”韋尚任聽到這話,趕緊的追問,韋夫人昂起頭道:“怎麼,我沒資格當先生?”

“夫人飽讀詩書,區區的先生,怎麼會沒資格。但是,夫人剛剛不是說,恐女科女官之事不能長久嗎?”韋尚任再次提出這個問題,韋夫人微微一笑,“太學,武堂,將來你們男人費點勁就能把女人擠出來,獨獨女科,以陛下和娘娘之名而立,若非大昭亡而廢,將來誰敢輕易的廢女學?”

韋尚任完全呆住了,隨之更是禁不住淚流滿面,楚昭要捧女人,真是不留餘力。連跟大昭興亡的話都撂出去了。

楚昭是開朝的皇帝,她說的話就是定製,將來不管是誰繼位,再繼位者是誰,除非他否了大昭,否則他敢廢了楚昭這位開國皇帝撂下的話嗎?他要是敢,第一個容不下他的就是這天下的百姓。

一種無力感蔓延了全身,韋尚任揮揮手道:“夫人既然打定了主意,只管去做吧。”

韋夫人看到自家夫郎這般模樣,忍俊不禁。

“郎君,如今的女官們,忽略性別,可有叫你滿意的?”韋夫人巧笑而問,韋尚任道:“如今的女官,知出仕不易,比起郎君們來,是要勤奮努力,但是夫人,有些事不能一概而論。”

“那是自然,但是,至少不管對誰,都要給機會,將來的事太長遠,眼下的你我,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即可。”韋夫人說出了往日韋尚任爲人之道,同樣也是她此時的心境。

作爲一個女人,她又怎麼會不希望女人能有那麼一天可以和男人並肩而行,共執天下?以前是沒有機會,現在明明有這個機會了,因爲害怕將來的不長久,她就不去努力了?

楚昭作爲女帝,一直都要爲之努力,還有那些女官,那麼多年輕的女郎,她們只想盡力而爲,哪怕有一天,大昭再也容不下女官,叫她們死無葬身之地,她們也爲自己爭取過,雖死無憾。

“阿孃想辦女學不是一兩天了吧?”韋家夫妻在說話,宮裡最尊貴的兩個人也在談心。

楚昭是不知鍾氏的打算的,等知道了,還是鍾氏問她借留在京中的女官,聽說了鍾氏一系列的安排,楚昭立刻配合無間地撂話。

“怎麼?想不到我會幫你這麼大的忙?”鍾氏反問楚昭,楚昭點頭道:“是想不到,阿孃出手,非同小可。”

朝著鍾氏豎起大拇指,鍾氏道:“別告訴我你沒有辦女學的打算,只是事情太多,你騰不出手來辦。你想辦沒能辦的事,當孃的幫你一把。”

一言道破其中的玄機,楚昭直點頭,“果然有阿孃相助,如虎添冀。”

好話不要錢的丟出去,鍾氏道:“你都想好了要做什麼,當娘除了支持你還能如何?”

“謝謝阿孃!”楚昭偎了過去,抱住鍾氏的手臂,楚昭道:“想爲女人爭一口氣,非兒一人能成。冀州靠著多年的積攢,一股作氣在女科開時得了首捷,但這兩年參加女科的女郎們,明顯看出來了才學,膽氣不足。”

“想讓女人真的可以和男人爭一爭,現在是不行的。”楚昭輕輕一嘆,說出了諸多的事實。

“一如你爲了和世家爭而開太學和武堂,此時無人,不代表以後無人。女學亦然。”鍾氏一言道破開女科的目的,楚昭大笑不止,“要不說有阿孃在,後顧無憂呢。”

鍾氏何等犀利,藉著楚昭做過的事,套用在女科上,但卻最最實用。

“先生我都爲你找好了,校址也選好了,你這個陛下,接下來的事要靠你。”鍾氏能開頭,但是想要讓女學引得天下的注目,必須要楚昭接管,她只能作爲輔助。

楚昭微微一笑,“阿孃覺得,我當這女學的校長如何?”

“太過了。”鍾氏如此說來,“你當了女學的校長,即女學的弟子皆出於你門下,太學和武堂你有言在先,只有考進天班的人,才能聽你的課,如此厚此薄彼,落人口實。”

“那阿孃當校長。”楚昭退而求其次,鍾氏卻搖了搖頭,“我是宮中之人,若是以我之名而興女學,女學究竟是算什麼?教女郎們管理內宅事務的,還是朝中大事的?”

“你想讓女學受人重視之心不錯,未免關心則亂。太學武堂你都能選出合適的選校長來,如今更不能亂。”鍾氏勸著楚昭,楚昭一下下地搖頭,“這位女校長啊,實在難以選擇。”

楚昭覺得自己或是鍾氏算是比較合適的,有皇帝護著的女學,一般人敢找女學的麻煩嗎?

但是,又如鍾氏之言,她能太學和武堂立下了考進天班才能聽她授課,作爲天子門生的話,她跑去女學當了校長,豈不是女學的所有學生都是她的學生,這個,是有點過了。

一個激靈趕緊的讓自己的心思正過來,想給女人長臉也不能以樹敵爲代價。

“姬氏如何?”鍾氏突然提出了那麼個人,楚昭毫不避諱地道:“阿孃覺得行?”

鍾氏揚了揚眉,“怎麼,你之前就想用她,之所以沒跟我提,是怕我還記著以前的仇?你娘是心胸狹窄之人?”

“不是,我阿孃的心胸氣度,縱是男兒都比不上,怎麼會狹窄。”楚昭就算有這層擔心,打死也不能認。

鍾氏自己生的女兒,她能不知道,冷哼一聲,“不說姬氏當初的炫耀在我看來像是小兒使性,她拿我當了對手,我卻從來沒有把她當作過對手。當初你用她時就知道你阿孃是什麼人了,一到關鍵時刻,怎麼犯起糊塗?”

被訓了一頓的楚昭辯駁道:“女學是阿孃提起的,我總不能爲了別人,傷了阿孃的心。”

自家的孩兒時時的念著他,再沒有這更叫爲人父母者高興的。

“你的心意我知道,你記住,你念著我的時候,我更念著你。姬氏父死夫亡子故,她又與家族翻了臉,她當初投奔了你,是因爲她沒有退路,如今她成了女官,嚐到了權利的滋味,她不會甘願再回去過以前的日子。”

“當初的太學和武堂,你是爲了扶持寒門,所以才選了蕭其陳和魯種當校長。而女學之興起,是爲了跟男人抗衡,當校長的人,只要一心一意爲了女人而奮鬥,是何出身並不重要。”

事情的諸多內幕,今被鍾氏一語道破,楚昭樂不可支,她娘果然明白她的打算。

“可惜阿孃是太后,否則有阿孃在朝廷相助,我能省許多事,哎喲!”剛說完就被掐,鍾氏道:“前朝重要,這後、宮就不重要了?”

說到這裡,鍾氏就一肚子的火,“宮中的事,沒有我,你能甩手得如此乾淨?”

“那是,那是,家宅不寧,安能平定天下,阿孃至功,至功。”楚昭老老實實地認同鍾氏的付出,哪敢說多半句。

再次引得鍾氏一聲冷哼,“冀州之事,其陳開了好頭,他是宰相,如今韋相離朝,你該召他回來了。”

話題轉到了別處,楚昭道:“我已經送了密詔,最多半個月,蕭相就會回來了。”

楚昭心裡有數,樣樣都辦好了,鍾氏也放心。

“如此,姬氏一事說定了。”楚昭與鍾氏再問了一句,鍾氏道:“你若是有其他的好人選,自可更改。”

“不改不改,姬氏這樣的人,年齡,資歷,本事都擺在那兒,最要緊的是六不靠,她知道我的心思,只會將我想做的事做好。”論識人心,楚昭向來不差,否則她也不會成爲大昭的皇帝。

“等蕭相回來,也該主持一回太學和武堂的天班考試了。”楚昭冒出那麼一句,鍾氏道:“怎麼,覺得阿宸到火候了?”

對於楚宸,兩人各有心思,楚昭笑了笑,“阿孃覺得一個人成長最快是什麼時候?讀書識字,只能知禮,如何用,總要經的事情多了纔會懂。”

“阿宸的年紀不小了,趁著現在百廢待興,這是她建功的好時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還是盼著她能多看多聽。”看得多,聽得多了,見識自然就會上來了,那比死讀書有用得多。

鍾氏道:“你要求通過天班的考試內容是你出,還是他們出?”

他們指的自然是姜參等大儒。楚昭道:“進了天班都是我的學生,當然是我出,讓他們一攪和,選出來的就不是我要的學生,而是他們想要的。”

活了兩輩子,楚昭還沒當過正經的老師了,這一回,多少人盼著能成爲她的學生,她呢,也想好好地試試,有多少人有資格當她的學生。

“阿孃,我們可是有言在先,阿宸能不能通過考試,結果你都不許摻和。”楚昭突然衝著鍾氏說了一句,鍾氏瞟了她一眼。

“以往你阿兄如何教你,我管過嗎?”一句話丟出去,楚昭呵呵一聲,“我這不是提醒阿孃一聲嗎?阿宸的事,我心裡有數。”

她這一句心裡有數,鍾氏依然覺得沒譜,楚宸是楚昭費盡心思養大的,從小到大,楚昭手把手教她讀書,送她進太學,給她豎立目標,到現在,楚宸一直都是以楚昭制定的目標爲目標而奮鬥著。

但是,哪怕鍾氏也拿不準,楚昭究竟想讓楚宸成爲什麼樣的人。

或者更應該說,鍾氏不知道,楚昭將來會將皇位傳給誰?

站在鍾氏的立場,不管是楚宸還是楚操都是她的孫兒,鍾氏沒有厚此薄彼之分。但是,她見過楚昭是如何教導楚宸的,親授帝王心術。鍾氏心裡犯嘀咕,不能跟楚宸說,更不能跟楚昭說。

她最怕的是,楚宸真的學會了,而且如楚昭一般融匯貫通,楚宸與楚操年紀的差別在那裡,將來如果他們姐弟鬥了起來,怎麼辦?

很多次,鍾氏都想提醒楚昭一次,然而她又不敢說。她不怕什麼人用詭計,只怕楚昭想多了,以爲她偏了楚宸。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一但楚昭生疑,最終要爲此而付出代價的,只能是楚宸。

“阿宸啊阿宸,我很希望我教了她的她都能領會,不用太多,只要有三成,我就滿足了。”楚昭不知鍾氏想什麼,只是突然感慨地說了一句,鍾氏一眼看過去,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她生的孩兒,並不是多心的人。

069章 將計就計060章 楚敏落水113章 楚昭入京273章 心知肚明014章 兄長打算203章 齊淮之懼148章 討要嫁妝073章 楚茂上門110章 萬書樓成028章 楚氏出手149章 揚州事畢261章 自薦少年124章 靈堂鬧劇118章 廷尉落定105章 章武郡守018章 婚事已定139章 人心異動210章 偶遇熟人123章 冀州血夜260章 皆爲朋友182章 再議女官006章相府宴請017章 祖母心思070章 朝中爭執057章 皇帝召見235章 楚宸漸長019章 楚愉哀求039章 命懸一線200章 一查到底088章 製鹽之法023章 被教育了198章 刑部大牢185章 欲廢帝陵253章 封王賜府161章 再催立後112章 鍾鬱之死015章 阿兄升官063章 賺大發了058章 一語驚醒232章 公平競爭269章 柴景爲相078章 準備離京129章 京城求救187章 所謂承繼193章 擒住賊人247章 覈查面對195章 涉案之人047章 楚愉訓言067章 太夫人鬧104章 海盜再來113章 楚昭入京198章 刑部大牢227章 要辦女學202章 楚昭賜藥107章 長嫂有喜165章 帝后大婚059章 瑣事一二055章 周氏生辰080章 終於離京156章 太學武堂018章 婚事已定243章 大獲全勝213章 寶藏歸屬248章 百家所求010章 兄長禮物212章 柴家之人024章 長嫂嫁到012章 兄妹相處195章 涉案之人208章 另闢蹊徑180章 你試我探238章 不吝教導238章 不吝教導214章 錯綜複雜189章 挑選伴讀265章 柴景堵人109章 天下大亂205章 齊冶賜藥230章 雙管齊下095章 礦山交易247章 覈查面對067章 太夫人鬧129章 京城求救223章 付出代價276章 同歸於盡054章 鍾氏訓女158章 刺客來了169章 樁臺比試018章 婚事已定063章 賺大發了258章 借糧救急035章 激勵求生093章 阿兄愁事024章 長嫂嫁到262章 兩國比試220章 倡議側卿210章 偶遇熟人082章 我要練兵174章 楚宸之志
069章 將計就計060章 楚敏落水113章 楚昭入京273章 心知肚明014章 兄長打算203章 齊淮之懼148章 討要嫁妝073章 楚茂上門110章 萬書樓成028章 楚氏出手149章 揚州事畢261章 自薦少年124章 靈堂鬧劇118章 廷尉落定105章 章武郡守018章 婚事已定139章 人心異動210章 偶遇熟人123章 冀州血夜260章 皆爲朋友182章 再議女官006章相府宴請017章 祖母心思070章 朝中爭執057章 皇帝召見235章 楚宸漸長019章 楚愉哀求039章 命懸一線200章 一查到底088章 製鹽之法023章 被教育了198章 刑部大牢185章 欲廢帝陵253章 封王賜府161章 再催立後112章 鍾鬱之死015章 阿兄升官063章 賺大發了058章 一語驚醒232章 公平競爭269章 柴景爲相078章 準備離京129章 京城求救187章 所謂承繼193章 擒住賊人247章 覈查面對195章 涉案之人047章 楚愉訓言067章 太夫人鬧104章 海盜再來113章 楚昭入京198章 刑部大牢227章 要辦女學202章 楚昭賜藥107章 長嫂有喜165章 帝后大婚059章 瑣事一二055章 周氏生辰080章 終於離京156章 太學武堂018章 婚事已定243章 大獲全勝213章 寶藏歸屬248章 百家所求010章 兄長禮物212章 柴家之人024章 長嫂嫁到012章 兄妹相處195章 涉案之人208章 另闢蹊徑180章 你試我探238章 不吝教導238章 不吝教導214章 錯綜複雜189章 挑選伴讀265章 柴景堵人109章 天下大亂205章 齊冶賜藥230章 雙管齊下095章 礦山交易247章 覈查面對067章 太夫人鬧129章 京城求救223章 付出代價276章 同歸於盡054章 鍾氏訓女158章 刺客來了169章 樁臺比試018章 婚事已定063章 賺大發了258章 借糧救急035章 激勵求生093章 阿兄愁事024章 長嫂嫁到262章 兩國比試220章 倡議側卿210章 偶遇熟人082章 我要練兵174章 楚宸之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云梦县| 武定县| 长葛市| 砀山县| 灵璧县| 仁寿县| 沁阳市| 玉林市| 杨浦区| 苏尼特左旗| 吉首市| 绵阳市| 孟津县| 龙口市| 文山县| 长治市| 纳雍县| 新竹县| 诸城市| 丰镇市| 湛江市| 城口县| 南京市| 孝昌县| 定远县| 临猗县| 平和县| 车险| 柳林县| 历史| 灌云县| 玛曲县| 关岭| 威远县| 大石桥市| 城市| 桐城市| 和政县| 泌阳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