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再戰高麗
郭泰回來之後,東都學府進行了開學儀式,整個學校第一批有一千名學員,七百名爲王朝學員,三百名爲周圍王朝的,學府分商學、軍事、公務、服裝、煉製、五個學系,郭泰根據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經驗,規定學期爲五年制,前兩年爲公共科目,主要學習王朝的國學,兩年的專業課,一年的實習期。
所有的老師又都是從社會上聘請的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王朝的文武官員前來兼職,郭泰也經常上一些軍事方面的課程。
東瀛來的大海人和大友上了軍事系,鸕野贊良學了公務,三人也經常找郭泰談論一些學習上的事情,對於大海人和大友郭泰說道:“今後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傷害對方。”兩個人在郭泰面前答應了郭泰的要求。
郭泰在閒暇的時候,也邀請三人到家做客,並且鼓勵三人,東瀛的將來就是他們的天下,學成回去之後,一定要使東瀛富強起來,和大陸世代和好,做永遠的朋友。
十個月後,從高句麗來了一個使者送給唐朝了一個信息,高句麗國王去世,有長子泉男生繼位,可是其弟泉男健和泉男產不服,發兵攻打泉男生,把泉男生趕出了都城平壤,泉男生沒有辦法,只有派特使求唐王朝保護並且永世和好。
高宗接到報告後,特讓郭泰進宮。
郭泰入宮後,高宗給郭泰訴說了高句麗內變的經過,並且高興的說道:“愛卿預測的真準,不到一年高句麗就出現了大變,不知道愛卿有什麼好主意。”
郭泰郭泰說道:“可讓泉男生投降編入我唐王朝,我們即可派兵保護剷除其弟泉男健。”
高宗說道:“他們可否願意我們的提議?”
郭泰說道:“既然他們派使者前來,就一定有底線,皇上可否先行試探一下。”
高宗聽了郭泰的建議,就讓禮部尚書前去試探情況,而自己卻和郭泰在宮內喝起酒來,時間不長,禮部尚書就回話說,高句麗使者說只要唐朝大軍前去剿滅泉男健部,泉男生就會馬上帶領自己部下和百姓投降唐王朝。
高宗聽到彙報後興奮的說道:“這一次郭愛卿,可要代表朕再出徵一次,不知道愛卿還有什麼提議?”
郭泰說道:“這一次的戰將就讓薛仁貴和李世績兩位將軍統兵分兩路大軍進行這場剿滅的泉男生的戰鬥,不知道皇上可否願意?”
高宗說道:“既然朕把監軍的大權都給了愛卿,所有的軍事部署和人員的安排就有愛卿全權處理好了,朕可是要在這裡聽愛卿的好消息,等著你們凱旋歸來。”高宗說完,拿出了自己至高無上的兵符交給郭泰,讓他去安排一切。
郭泰拿到兵符後馬上和兵部尚書一起起草和下達了剿滅高句麗泉男生部的軍令。
薛仁貴和李世績兩位將軍接到命令後,也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向自己的部下發出了軍令,而郭泰則讓馬良給自己準備到遼東行裝,這個時候薛仁貴和李世績都來到了郭泰的府邸。
郭泰說道:“兩位將軍都已經接到進軍高麗的軍令,不知道有什麼打算。”
薛仁貴說道:“我已經等這次戰役等的就有些不耐煩了,是郭兄弟成全了我,我可是前來接受監軍的安排的。”
李世績說道:“我也是來看看監軍在出發之前還有交代的。”
郭泰說道:“李將軍在陸地從平州出發從西向東攻擊高句麗,薛將軍從登州渡海接受泉男生的部下和城鎮,從中間開花,劉仁軌將軍和新羅的軍隊從東向西攻擊,我隨薛將軍一起行動,所有大軍的供給各地已經安排妥當,不知道兩位將軍還有什麼異議?”
李世績說道:“前一次攻打我就是從平州出發,這條路線我比較熟悉,就是薛將軍的渡海路線有些困難,還要多給予補給才行。”
薛仁貴說道:“李將軍放心好了,我一定會按時渡海,接受泉男生的部下的改編並完成對高句麗的攻擊。”
李世績說道:“那就預祝薛將軍旗開得勝,我們就在平壤見。”
郭泰讓馬良拿來了一罈酒,給三人各倒了一碗說道:“喝了這碗壯行酒,我們一起動身。”
三位將軍一起幹了碗中的烈酒,共祝旗開得勝。
郭泰與陽慈和秀秀交代完了自己離開後的工作後,就和薛仁貴以及泉男生特使一起出發來到了登州的蓬萊,這裡已經爲大軍渡海安排好了一切,郭泰和大軍來到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坐船前往高句麗的石城。
經過幾天的航行,終於在高句麗的大陸靠岸,泉男生帶著自己的手下前來拜見。
郭泰和薛仁貴隨著泉男生來到了他所在的城市石城,在這泉男生將自己的十個城市以及十萬餘戶百姓親手交給了郭泰進行管理。
郭泰和薛仁貴一起在這十個城市的十萬餘戶百姓,按照唐朝的制度進行了重新的整編,建立了新的都督府,並任命泉男生爲都督府的都督,讓他自己掌管這一地區,並且協助唐朝大軍展開行動。
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郭泰和薛仁貴的第一戰,經過研究,決定攻打千裡之外的扶余城,這是因爲當時的李世績正在攻打懷遠城,敵人的全部力量都向懷遠支援,郭泰他們可以趁著敵人北邊空虛一舉佔領北邊的扶余城,給敵人以莫大的震懾,然後再次南下,兩面夾攻,使敵人失掉北邊最大的根據地。
這樣敵人就有可能失去西邊和北邊的全部地區,然後所有的殘敵趕到東邊平壤周圍,形成最後的決戰。
決策制定往後,郭泰就派人給李世績送去了信息,讓他在哪裡拖住敵人,可以暫時不攻開懷遠城,等到郭泰軍隊徹底佔領扶余後,再最後攻開懷遠城,最後徹底掃清西部和北部的敵人。
李世績接到郭泰的來信後,就把懷遠城圍而不打,等到郭泰攻城的信息。
郭泰向李世績發出信息後,就和薛仁貴的大軍,一路向北穿插,經過半個月的急行軍,終於到了扶余城下,因爲這裡所有的精兵都被派到懷遠城前去支援,城裡就剩下了很少的守護軍人,郭泰和薛仁貴沒有費多大兵力,就輕鬆拿下了扶余城。
因爲郭泰千里穿插輕鬆的在敵人的老窩拿下了扶余城,這樣周圍的城池,因爲沒有兵力,也都出現了恐慌。
李世績在接到郭泰的兵力攻破扶余城後,也加緊了攻城的步伐,沒有幾天懷遠城也被李世績的軍隊攻破,失去懷遠城後,在懷遠和扶余之間城池的敵人,都紛紛向唐軍投降,一時間在懷遠和扶余城之間就有四十多座城池向唐朝的大軍投降,其餘沒有投降的敵人,也全部棄城向東逃去。
因爲郭泰和薛仁貴這一仗打的巧妙,使整個高句麗西部和北部的敵人全部肅清,高宗接到捷報後,也親自下旨向唐軍祝賀。
因爲大批敵人的投誠,唐軍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壯大,郭泰沒有馬上派軍隊對殘敵進行追擊,而是對新接手的地區進行了整編和安撫,把這一地區徹底的穩固之後,這才率領大軍再次向東攻擊。
因爲這一次唐軍人強馬壯時間不長,就攻到了鴨綠江邊,在江邊經過短暫的休整和準備,就一鼓作氣度過了鴨綠江向敵人最後的中心平壤進軍。
當敵人看到整個東部和西部失去之後,唐軍度過了鴨綠江,如果再不進行有效的抵抗,時間不長,唐軍就會攻到平壤城的腳下。
敵人首領泉男建就派自己弟弟泉男產帶領五萬大軍前來決戰,兩軍見面後,進行了一場大戰。
郭泰和薛仁貴親自披掛上陣,李世績看到後說道:“兩位將軍沒有必要親自上陣,派十個折衝府先行衝刺,我們再後軍跟上就可以了。”
薛仁貴說道:“有這樣的好機會,我們就好好利用一下,也可以鼓勵一下整個唐軍的士氣。”
郭泰說道:“首先讓我和薛將軍,帶領二十個折衝府對敵人的戰隊進行衝擊,老將軍隨後跟上就可以了。”
兩個人說完,率領兩萬大軍對敵人的戰隊進行了攻擊,唐軍士兵看到兩位大將軍親自帶隊衝鋒,一下子整個唐軍,人人熱血沸騰騎馬衝向了敵軍。
兩軍一接觸,敵軍的隊伍在唐軍的衝擊下,就出現了崩潰,唐軍也趁勢進行了追擊,李世績一看敵人經過一個衝擊,就潰不成軍,馬上帶領後續的部隊加入到了追擊敵人行列。
敵軍將領泉男產一看自己軍隊被唐軍打的沒有了隊形,再抵抗下去,可能就要全軍覆滅,就馬上帶領剩下的軍隊向東逃去。
唐軍追了幾十公里,一直到了天黑這才停止了追擊,經過打掃戰場,這一戰滅敵三萬多人,都是高句麗最強大的部隊,同時也給敵人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陰影。
在大戰的第二天敵軍將領僧信誠就帶領兩千餘人前來投降。
郭泰接受了僧信誠投降,並當即提升爲將軍,成爲薛仁貴將軍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