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百濟滅亡
郭泰和薛仁貴從龍門回來不久,兵部就下達了進攻百濟的軍令,以蘇定方爲總管,統帥十萬大軍征討百濟國,新羅國王金春秋率領新羅兵配合蘇定方攻打百濟,同時命令程名振將軍在遼東,率兵在高句麗的邊界上,加緊進行不間斷的騷擾,讓高句麗不敢輕易出兵幫助百濟。
這一次薛仁貴沒有參與行動,而郭泰被任命爲蘇定方的副將。
接到軍令後,郭泰到了軍部開會,在坐的有數位將軍,會上首先有尚書任雅相展示了高宗命令攻打百濟的聖旨,接著有這次討伐的總管蘇定方在會上做了進軍的安排,峰天作爲先鋒官,先期行動,要求做好渡海的準備和選點工作,郭泰領命之後,馬良幫助自己收拾好了所需的一切。
陽慈說道:“來到這裡這麼多年了,你始終離目標很遠,這一次是乎越來越近了?!?
郭泰說道:“這一次是去給目標做一個前奏,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八年來我一直向著這個方向努力著。”
陽慈說道:“如果需要我也可以隨你一起前往?!?
郭泰說道:“等著哪一天打敗了倭寇,你我再次踏上東海國去,看看我們的徒子徒孫,現在都怎麼樣了,看看我們曾經建立王朝的地方,才平靜了不到一千年,就忘記了自己的祖宗是誰。”
陽慈說道:“我也很想看看哥哥和其它大臣的後人,不過那只是一種好奇罷了,他們要是以華夏爲敵,那也是我的敵人?!?
郭泰說道:“這一次打敗了他們,要讓他們和華夏永結同好,讓華夏再平靜幾百年?!?
陽慈說道:“我也很期待著哪一天,你要是打他們,就狠狠打,讓他們記著哪個疼,讓他們永遠記住這個傷疤?!?
因爲郭泰是先鋒,在家停了一天,第二天就帶了一個折衝府的人馬,啓程向登州趕去,經過半個月的行程來到了登州的文登縣,登州的刺史帶著州府官員已經在這裡等待郭泰的到來。
刺史說道:“半年來州里已經集聚了大小戰船三百多艘,還有上千只的船隻,進行了戰事登記,他們平常打漁,只要需要這些船隻馬上就可以到來,爲軍隊服務。”
郭泰對刺史說道:“這一次來到的軍隊有十三萬人之多,要做好整個軍隊的接到工作?!?
刺史說道:“已經做好了十萬人生活和補給的財物。”最後郭泰在刺史的帶領下,對整個出??诳戳艘槐?,最後把渡海的點選擇到交通比較便利的榮城,作爲這次渡海的起點,刺史馬上把所需的戰船和財物向榮城岸邊集中。
沒過幾天,這次征討的大軍陸續的到來,第一批三百艘大船,運載三萬人的軍隊,有郭泰率領先期出發,目的是在百濟的國土上建立上岸的立足點。
對於海上運行和海戰郭泰還是比較熟悉的,沒有幾天郭泰的三百艘大船就到了百濟的熊津口,郭泰利用漲潮,首先帶領船隊衝進港口,百濟的水軍看到唐朝大軍來犯,馬上進行反擊,可是一個來回,港內三十多條戰船,都被郭泰的船隊,給全部殲滅,並且迅速奪去了戰略要地熊津港,然後讓全體士兵趕快上岸,建立陸上立足點。
可是周圍的敵軍聽到熊津口被大唐佔領後,從四面八方向熊津口撲來,郭泰看到撲來的敵軍,就命令自己的軍隊,在港口旁邊的山頭結隊迎戰。
趕來的敵軍,看到在山上的**,就大膽的發起了進攻,每次衝鋒都被郭泰的弩箭手給打了回去,而不能夠把**逼退一步,隨著**先頭部隊的全部上岸,郭泰就命令**發起了全線的反擊,百濟軍隊在唐朝大軍的打擊下,失去了攻擊的銳氣,最後戰場上百濟的軍隊扔下數千的死體倉皇逃竄。
敵人的退卻是郭泰建立了穩固的登陸場,三天之後,蘇定方帶領大軍,陸續趕到,郭泰向蘇定方彙報了戰況和周圍的地形,蘇定方召集了這次征討的所有將軍,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有郭泰和將軍蕭嗣業,駕船逆江而上從水上進攻,蘇定方帶領其餘大軍在陸路進攻。
因爲**的進攻,百濟的軍隊節節敗退,百濟義慈王看到自己的這一形勢後,馬上召集百濟所有的軍隊向都城泗沘聚集。
首先是郭泰的船隊在江裡遇到了順江而下的敵軍,郭泰讓自己的戰船讓開主航道,守住兩則,把敵人放進來再打。
敵船一看給他的戰船讓開了主航道,向兩邊靠攏,當是郭泰戰船怕了自己,就全部進入了主航道,郭泰看敵船全部進入,就馬上命令自己的戰船,從左右兩則對敵船進行夾擊。
因爲郭泰的戰船高大,小船沒有靠近,就被大船上的弓箭手,居高臨下進行了攻擊,一時間小船受到攻擊,在江心打起旋轉,成了活靶子,最後上百艘戰船被郭泰的部隊殲滅,江面飄滿了敵軍的死體,江水都染成了紅色。
而在陸地進攻的蘇定方在離都城二十餘里的時候,數萬敵軍全部集中這裡要和唐朝的大軍決一死戰。
蘇定方排出了長蛇大陣衝向了敵人,敵人想從中間切斷大陣,不但沒有行的通,最後那些要破大陣的敵軍,被大陣圍在了中間,遭到了**的滅殺,一個來回就是敵軍失去了上萬人。
敵人一看**厲害沒有敢繼續戀戰,就倉皇逃跑,**也趁勢追到了泗沘城下,百濟義慈王與太子扶余隆看到**從南面攻來,自覺無力抵抗,就組織自己家的人出城向北逃命。
義慈王的次子扶余泰對自己的父親說道:“大男兒就應該爲國捐軀,丟失都城,就等於丟失王朝,我不逃命,我要在這裡守城。”
義慈王看到自己的兒子扶余泰爲了王朝甘願留下抵抗**,就說道:“你要守城成功,並且打退敵人,你就是未來的國王?!闭f完之後,就帶著親信從城北門逃之夭夭。
扶余泰一聽自己的父親說了這樣的話,自己只要留下不死,就是打退敵人取得成功,無論如何自己就是未來的國王,還不乾脆現在就稱王,在衆親信的擁護下,自立爲王。
在泗沘城的兩側還有兩座小城,是作爲對都城策應作用,有太子扶余隆的個兒子余文思駐守。
蘇定方來了之後,對這三座城池形成了一個周密的包圍圈。
對於中間的大城沒有攻擊,首先對策應大城的兩座小城進行了攻擊,守城的余文思一看自己城池如果沒有支援,很快就會被**攻破,自己就有可能死在亂軍之中,爲了活命,乾脆出城投降。
爲了威懾泗沘城,蘇定方命人在兩座小城的周圍插滿了唐朝的旗子,又命令騎兵繞著都城四周,快馬奔騰,是敵人處於驚慌之中,沒有幾個時辰,守城的扶余泰,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也出城投降。
百濟都城破了之後,蘇定方又率領大軍,對百齊王朝的其它大城進行了圍攻,而東邊的新羅也同時加進了進攻的步伐,在兩路大軍的打擊下,時間不長,百濟的大城一座座都投向了**,最後,義慈王和太子扶余隆也前來投降,從此百濟國宣告滅亡。
百濟滅亡之後,唐朝在百濟設立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個都督府,下有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個縣。
在這次戰爭中,有一個戰將值得一提,那就是蘇定方的好朋友青州刺史劉仁軌,因爲得罪了中書令李義府,被免去了官職,看到老朋友受冤,蘇定方在這次討伐開始時,就向皇帝提議讓劉仁軌以普通的軍人隨軍戴罪立功,戰爭中劉仁軌英勇善戰立下了軍功,蘇定方趁機提攜,是劉仁軌成爲軍中的都尉,後留下和新羅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
蘇定方在滅了百濟之後,就帶領大軍班師回朝,在東都洛陽,把百濟國王義慈及太子扶余隆等五十八名敵酋獻於高宗李治,高宗則把大批珍寶賞賜於蘇定方,以表彰他在唐王朝統一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
郭泰也因爲這次戰役的勝利,被破格晉升爲左武衛大將軍銜,回到家陽慈讓家人做了一桌酒席祝賀郭泰的凱旋。
前來家裡第一個祝賀的將軍,還是薛仁貴大哥,進門就說道:“郭泰老弟,祝賀你再次榮升?!?
郭泰說道:“小弟幸運罷了?!?
薛仁貴說道:“你看看你今年還沒有三十,就到了大將軍,在我們大唐可是第一個,我研究了那麼長時間的遼東戰事,最後我卻沒有份兒。”
郭泰說道:“今天在小弟家,你我一醉方休,來個痛快?!?
薛仁貴說道:“今天可不行,明天是秀秀的大喜之日,今天喝醉了,明天就去不了。”
郭泰說道:“既然明天有這等大事,今天就少喝一些。”
在宴席上,陽慈說道:“秀秀的婚事是有武則天皇后下的旨,賜兩個人的婚事,時間是安排在,蘇定方將軍獻俘之後?!?
薛仁貴說道:“這武皇后,怎麼知道秀秀和狄仁傑的婚事,也只有她出面,這個事情才感覺圓滿,這個事一定是弟妹的傑作吧?”
陽慈說道:“我看到秀秀想成婚,狄仁傑又覺得自己現在配不上秀秀,在皇后來我這裡的時候,我就給她提了這個事情,她一聽,也特別中意這個婚事,就滿口答應了下來?!?
薛仁貴說道:“還是弟妹的面子大?!?
陽慈說道:“等下次有了軍功,我和皇后說說,賜你幾個妻妾如何?”
薛仁貴急切切的說道:“弟妹你可繞了我吧,這個事你還是給你們家郭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