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三原子彈
送走了史迪威和威爾斯兩位將軍,唐穎對郭泰說道:“父親,這將某人,度量怎麼這麼小。”
郭泰說道:“這是一個領導權之爭,可能在他們西方人看來,爲了戰爭的勝利,就應該讓最好的將軍來擔任總司令,纔會縮短戰爭的進程,減少傷亡。”
唐穎說道:“法理上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郭泰說道:“你是哲學和歷史教授,有那一個帝王甘願自動退出歷史舞臺。”
唐穎說道:“他不過是當一個盟軍的司令罷了,又不是來佔領他的政府。”
郭泰說道:“將某人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是覺得,喪失軍權,就是丟了政權,因爲他就是靠軍隊纔有了今天的位置。”
唐穎說道:“父親,明年戰爭就要結束了,你在這裡還要做些什麼事情。”
郭泰說道:“我想最後參加倭寇向盟軍的投降儀式,還有就是去參加一場婚禮,可能這次穿越就要結束了。”
唐穎說道:“我和媽媽也想去參加那個儀式。”
郭泰說道:“好啊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抗日戰爭進入到了一九四五年,西方的德國法西斯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爲了加速倭寇的投降,美國政府向日本國土上,投下了新研製的原子彈,僅僅過了三天,蘇軍一百五十多萬軍隊在大炮和飛機的掩護下,分三路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忽然襲擊。
爲了是蘇聯出兵,中國政府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原則上同意蘇聯得到日俄戰爭期間被日本搶走的庫頁島,外蒙古獨立,在中國東北修建鐵路和軍港爲條件。
陽慈知道這些消息後,對郭泰說道:“我們的國家真是太弱了,眼看戰爭就要結束了,可是我們也付出了太多。”
郭泰說道:“你說的很對,就是因爲我們太弱了,他們纔會這樣給我們提出條件,俗話說弱國沒外交,也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時候珍妮對郭泰說道:“你們看到了沒有,我們從報紙上看到的是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可是我從國內得到消息卻是三顆。”
郭泰說道:“這到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戰爭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就帶你們到日本去一趟,看看那顆原子彈,到底到了那裡。”
珍妮聽了郭泰的話語,覺得是不是聽錯了話語,雖然自己的師父過去說過,郭泰是現在地球上的第一人,但還是兩隻眼睛直直的看著郭泰,唐穎看到說道:“父親今天可是對你特別照過了。”
郭泰說道:“珍妮小姐一直以來,都在爲我們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努力的工作者,也把中國看作是她的第二個祖國,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她也是一個修煉者,所以我要對她提供最大的幫助。”
陽慈說道:“祝賀你珍妮,他可是很少這樣對別人承若的。”
珍妮聽了之後,雖然不知道對自己最大幫助是什麼,但是從陽慈的說話來看,一定是非常大的恩惠,就在陽慈母女面前,上前吻了郭泰一下,雙眼也流出淚水。
郭泰沒有講話,而是做了一個穩定的隱形空間,讓三個人走了進去,珍妮到了裡邊,發現這裡完全就是另外的一個世界,這裡邊有院落樹木花草,在裡邊可以看到外邊的一些事物,珍妮覺得處處都新鮮。
四個人在空間的一張桌子邊坐了下來,唐穎說道:“這倭寇得到了第三顆原子彈,不會自己也仿造出來一顆吧。”
郭泰說道:“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了,自己的國土馬上就要被別人佔領了。”
陽慈說道:“這次到了日本我要好好看看,他們皇宮的神物,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唐穎說道:“我看一定離消失不遠了。”
珍妮聽著他們的談話,聽了半天,一句也沒有聽懂,唐穎就把這裡的前因後果與珍妮說了一邊。
時間不長,這個單獨的隱形空間,就來到了東瀛的上空,郭泰首先繞著列島轉了一圈,陽慈說道:“現在這裡看上去,破破爛爛,到處都是戰爭的痕跡。”
郭泰說道:“這裡本來是一座美麗的海島,可是他們不去經營自己的島嶼,非要到處擴展,進行戰爭,這幾年來盟軍的飛機也沒有少到這裡轟炸。”
唐穎說道:“罪有應得,再這樣下去,恐怕這個島嶼,就要不復存在了。”
郭泰用自己功力向下查看一邊,便發現了一羣軍人正在護送一個帶有大量放射性物資大炮彈,向東京運去,郭泰就把那裡的鏡頭回放到了空間內,唐穎看到後說道:“這個就是那顆丟失的原子彈。”
珍妮說道:“是的,就是它,我看過它們過去的照片。”
陽慈說道:“他既然沒有爆炸,說明內部還是出了問題。”
郭泰說道:“我剛纔仔細查看了一下,是它的引信出了故障。”
經過兩天的跟蹤,這顆炸彈被運送了東京軍營保護了起來,又過了兩天,就發現在東京的上空飛來了一架蘇聯的大型運輸機,運走了這顆炸彈。
唐穎說道:“他們是把這顆炸彈送給了蘇聯人。”
珍妮說道:“這日本人真是可惡,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兩個大國引起矛盾,也可能今後會起競爭。”
郭泰說道:“是這樣的,蘇聯因爲得到這顆原子彈,也很快有了自己的原子彈,日本投降之後,蘇聯和美國,成了兩個超級大國,兩家還成立了兩個對抗的大集團,就是華約和北約,他們在不住製造原子彈,每家都有上萬顆,如果用起來,就可以把這個世界毀幾十遍,世界也因此形成了兩極,而成了一個冷戰的世界。”
唐穎說道:“這倭寇真是不辦好事。”
陽慈說道:“我們到皇宮去看看,那個銅鏡現在也不知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