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律師事務
在郭泰他們離開一個月後,關東軍司令白川義則把自己在這裡遇到的委屈向來到這裡的東北軍顧問土肥原賢二述說了一下。
土肥原賢二說道:“將軍不比爲一時的煩惱所左右,我已經接到了大本營的訓令,我們下一步工作就是重點瓦解東北軍,可是怎麼去瓦解,就要我們好好去思考這問題了,這可是一盤非常有意思棋。”
白川義則說道:“原賢二君,聽到你這個消息我真是高興,看來君已經有了好辦法。”
土肥原賢二說道:“現在的東北因爲俄國人和美國人的反對我們還是不能夠馬上在這裡增加部隊,但是我們可以在這裡滅掉東北軍的主帥,讓他們羣龍無首,這樣在他們內亂的時候,就是我們增兵的好機會,東北成爲我們的國土,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白川義則說道:“那我可是要聽原賢二君的好消息了。”
土肥原賢二說道:“這個事情的實施將來還要請將軍的協助才行。”
白川義則說道:“我們會全力支持的。”
土肥原賢二說道:“現在的張作霖想用軍權最後坐上北京政府執政的位置,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我們動手的好機會,現在我們要忍耐,並且支持他坐上大位,然後再滅掉他,那個時候整個華夏就會大亂,我們奪取東北的日子就不遠了。”
白川義則說道:“妙計,整個華夏大亂,東北唾手可得,這個時候俄國佬和美國鬼子,就不會再有話說了,這塊大地就是我們大日本說了算。”
土肥原賢二說道:“將軍說的特對,最後的結果,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就在土肥原賢二和白川義則商量著如何支持張作霖坐上北洋政府的總統寶座,最後再把他一腳踢開,讓中國政壇出現會亂,奪取東北的時候,郭泰和張作霖三人已經離開了奉天回到京城。
通過這次的進入東北軍和到遼東半島的查看,郭泰已經明顯的感覺到日本已經有了佔領東北的實力,只是沒有出手,可能是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時間和節點,郭泰想了一下,自己現在在東北軍也沒有很大的作爲,還是暫時離開軍隊等到一個恰當的時間,再去和倭寇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就向張作霖提交了一個辭呈,張作霖也是非常的惋惜,提出各種條件挽留他,郭泰說道:“我希望自己先安靜的休息一段時間,再決定將來的去向。”
張作霖看著自己挽留不住郭泰就說道:“東北軍的大門永遠對你躺開著,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到這裡來任職。”
呂巖也發現郭泰是一個不可奪得好夥伴,並且軍事技術也是無人能夠比擬的,就對郭泰說道:“我們兩個雖然在一起的時間不長,可是你的作風和行爲是我非常的欽佩,將來有時間我們再合作。”
郭泰說道:“只要你在軍隊,我相信我們還有合作的那一天。”
郭泰回到家後,自己的老同學彥林來看望自己,兩個人訴說了離別後經過,彥林告訴郭泰,他畢業之後,暫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工作輕鬆收入也不少。
郭泰一想時局現在不明,倭寇還沒有公開在中國的大地上有所行動,他們還在積蓄力量,到處滲透,做些醜惡的鬼把戲,自己現在先穩定一段,就對彥林說道:“你現在已經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經驗,如果我現在出資開辦一家律師事務所你看怎麼樣。”
彥林說道:“有你開辦的律師事務所,我第一個前來加入。”
郭泰說道:“好啊,近幾天我就上街看看,選一個樓盤把它買下來,裝修一下。”
彥林說道:“我現在手中拿有一個案子,是一個公司的借款案,因爲對方無力還款,現在要把公司的一座樓房作爲抵押,你要是願意我看這個樓房到是可以接下來。”
郭泰說道:“你就介紹一下這座樓房。”
彥林說道:“樓房是在崇武門附近的一個兩層小樓,原來是這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樓房靠著馬路,樓房的裡邊還有一個院子,院子的周圍是瓦房,你要是願意我們現在就可以去看看。”
郭泰一聽地點可以,就說道:“好啊,我們現在就去看看。”
兩個開著車來到了彥林說道的樓房,郭泰一看,樓房的大門上寫著盛源公司幾個大字,是一個紅色的二層小樓,門前還有一片場地,彥林通過留守人員開了大門進了院子,院子內有幾顆梨樹,院內可以停放數輛汽車,周圍有十餘間老式瓦房,郭泰看了以後也是非常的滿意,就說道:“他們要價多少?”
彥林說道:“這個院子是普通四合院的兩倍,再加上門前的這座樓房,作爲鋪面,按照現在的市面價格應該值一萬大洋左右,可是對方現在是抵押,只是折扣到了五千大洋,你要是想要,債主不到五千就可以出手。”
郭泰說道:“我現在給你一萬塊大洋,你把它買下後,按照現在市面上流行的趨勢,給它裝修一下,至於說這個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嗎?我看原來這間公司的規模也不小,在北京也有些年頭,人們都記得這裡有一家盛源公司,我們事務所的名字就叫源盛,這樣會是一些人,還記得這裡,只是兩字變換了一下,你看如何?”
彥林說道:“這五千塊大洋的裝修費,可是用不完,至於這名字經你這麼一改,好像比原來還有了生氣,更適合我們接案子。”
郭泰說道:“這裝修的事情,你就按現在最好的來辦,不夠再來找我。”說著就拿出支票,給彥林開了一萬的大洋。
彥林說道:“這樣一來,我們的律師事務所可是京城最氣派的了,將來的名氣也會越來越大。”
郭泰說道:“如果有人願意加入我們律師事務所,我給的傭金也是全市最高的。”
彥林說道:“明天我就在大公報上,登一個招人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