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圓滿收官
這次的海上伏擊戰,是倭寇損失了數百艘運兵船,兩個軍團的倭寇,大部部分葬身海底,徹底的打擊了倭寇的士氣,消滅了倭寇的有生力量。
這個時候一直在國內幕後指揮的豐臣秀吉,一心想著再次佔領朝鮮半島,踏上華夏的大地,當戰爭的形勢,處於叫著狀態的時候,在大臣們的建議下,他就把參戰的倭寇準備接回國內,進行輪戰,可是第一批輪戰回國的船隻,還沒有回到國內,卻大部分被聯軍消滅了。
豐臣秀吉因爲戰爭的不順利,天天處於煩躁和鬱悶之中,想想自己的一生,從一個普通的浪人,經過無數次的拼打,使自己終於統一了大和王朝,還從來沒有因爲戰爭的事情是自己這麼心煩的。
當這次海戰的消息傳回國內的時候,處於煩躁之中的豐臣秀吉一下子,氣血上涌,躺在了病牀上,沒有幾天就嗚呼哀哉了。
臨終的時候,還是念念不忘去佔領別人的國土,最後對自己的手下說道:“這次朝鮮戰爭是我最大的遺憾,我是看不到踏上華夏的那一天,你們可要實現這一理想,讓我的心願達成。”
在他周圍的大臣和將領,聽到這樣話語,當面都表示,一定會去實現的,這個倭寇的一代梟雄,帶著自己的遺憾,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因爲豐臣秀吉的去世,是剛剛統一的大和王朝,眼看著又要變天的可能,那些知道統一可貴的大臣和將軍們,坐了下來討論這今後王朝的去向,對於朝鮮戰爭也是有主戰和主和的兩派人物,因爲沒有了中心,兩派的意見最後也沒有達成統一,沒有辦法,最後意見就是把這個決定權,交到陽成天皇的手裡去處理。
在日本皇宮,自從郭泰離開之後,陽成天皇也因爲沒有辦法阻止戰爭而苦惱,自己的幾次的建議都被豐臣秀吉給駁回來,因爲沒有辦法完成皇訓,特別是老祖宗的出現,更是他自己恐慌,天天也是鬱悶不已,飯不香茶不思,幹什麼都是沒有精神,這一天忽然臣子來報,海戰失利豐臣秀吉一病不起,他就馬上派人前去觀看和慰問。
回來的人告訴他,豐臣秀吉病情危重,恐怕是不行了,他的手下正在爲他準備後事,聽到這個彙報後,陽成天皇就馬上派人去聯繫,那些反對戰爭的大臣和將軍,特別是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他一直都是主和派和皇室的堅決支持者。
當戰爭的決定權,真的落到他的手裡的時候,陽成天皇的心裡,默默的向著老祖宗祝福,我終於可以不負老祖宗的囑託,讓這個戰爭停下來了。
陽成天皇最後的決定是,停止侵朝戰爭,和平建設大和王朝。
因爲豐臣秀吉的去世和陽成天皇做出的最後決定,留在朝鮮半島的倭寇,開始了全面的撤退。
這個時候,聯軍對著沒有了士氣,灰溜溜撤退的倭寇,也進行了最後痛擊。
倭寇想的是全部撤回東瀛,聯軍可是要他們全部葬送海底。
兩種思想兩種戰略,形成了最後在大海上的碰創,在最後的海戰中,朝鮮民族的英雄李舜臣因爲身中流彈,也在勝利的最後一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明朝水軍的副帥鄧子龍將軍,也在這次海戰中英勇殺敵,奮不顧身,直接帶領士兵躍入朝鮮的戰艦,進行戰場救援,最後也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
每當郭泰看到這樣的場面,就想上前施救,最後他都沒有行動,因爲他知道,這就是歷史,這些英雄用他們的生命,拯救了民族的危難,每當後人去了解歷史的時候,對他們的行爲,就是敬仰,他們爲後人矗立了一道豐碑,他們的精神是不會消失的。
海戰之後,半島又恢復了寧靜和平靜,郭泰、邢玠、陳璘、麻貴這些參與援朝的將軍和十萬將士,接到了回朝的聖旨,朝鮮國王李昖,也帶著自己手下的王公大臣,前來歡送。
國王李昖對郭泰說道:“華夏和朝鮮就是一對親兄弟,福禍相依,請你回朝後,轉達神宗,我們朝鮮王朝,永遠向他進貢封臣。”
郭泰說道:“我們兩個王朝是用生命和鮮血結成的友誼,望今後兩個王朝都要珍惜珍行,爲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李昖說道:“監國放心好了,我要讓朝鮮族的子孫後代,永遠銘記歷史,永不背叛華夏,如果那個後人背叛華夏,我要讓他們都登上民族的恥辱之柱,以便警示後人。”
郭泰說道:“戰爭給朝鮮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創傷,擺在國王的面前,還有大量的困難去克服。”
李昖說道:“最大的困難已經遠去,其它的困難,我們朝鮮族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夠克服,望監國回國之後,有時間再到我們朝鮮來走一走。”
郭泰說道:“我一定會的。”
是的,郭泰一定是會來的,不過不是在這個王朝,是要再換一個朝代了。
明朝大軍,在朝鮮族人的歡送中,離開了半島回到了華夏大地。
神宗帶著滿朝文武,前來迎接勝利凱旋的大軍,郭泰向神宗獻上了小隊長以上的倭寇,六十餘人,神宗下旨,砍去這些倭寇的頭顱,去祭奠那些在朝鮮戰爭中死去的將士,並讓人拿來了美酒,和將軍們一同飲用,並且頒平倭詔詔告天下。
回到家的郭泰,也受到陽慈、唐穎熱情的歡迎,她們兩個也都知道,一家在這裡的任務已經結束,馬上就要再次穿越到下一個王朝了。
特別是唐穎,他也想早一點見到自己哥哥洛伊,看他能不能告訴自己,這些年都幹了什麼事情,並且有什麼禮物帶給自己。
而陽慈則想著,洛伊夫妻兩個有沒有給自己生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所以當郭泰回來的時候,兩個人的話題都是什麼時候,離開的話題。
郭泰說道:“我們在這裡的任務是結束了,可是我們把這裡的事情辦好,才能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