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脣亡齒寒
第二天,神宗朱翊鈞,前來拜訪郭泰,看到神宗兩眉緊鎖,就說道:“什麼事情是你這麼不開心?!?
神宗說道:“朝鮮人的事情?!?
郭泰說道:“那你就說一說,我聽一聽?!?
神宗說道:“這朝鮮人,爲了讓我們援軍,什麼招式都使出來了,提供情報也不準確,並且他們士兵投敵的也很多?!?
郭泰說道:“幾百年的和平生活,讓他們忘記什麼叫做戰爭?!?
神宗叔道:“給我們提供情報是倭寇數千,可是最後看到的敵人就有數萬,特別是那些投敵著,最後把槍口,對準我們援軍,我也不知道我們應該不應該,去支援。”
郭泰說道:“這一切都是倭寇造成的,我們去支援,還是應該去的,據我所知,這倭寇的目的,起初是要借道朝鮮來攻我華夏,可是朝鮮沒有答應,就攻打起了朝鮮,我們應當立即出兵,如果朝鮮滅了,他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我們華夏,正是所謂的脣亡齒寒,我們必須相救,只是怎麼相救,派誰去,可要好好的研究一番纔是?!?
神宗說道:“我想讓李如鬆來指揮這次援軍,他剛剛經歷了寧夏之役,第二又是遼東人,對朝鮮的情況比較瞭解,現在我讓他在兵部熟悉戰況。”
郭泰說道:“這李如鬆對王朝忠誠無二,倒是一個最佳的人選,可是這人員糧草,也要準備充足才行?!?
神宗說道:“一個小小的島國日本,自前一直騷擾我沿海,剛剛沒有消停幾年,就又有如此大的行動,
想想就感覺氣憤?!?
郭泰說道:“倭寇,本身就是寇,搶佔別的國家,就是他們的本性,就像一個殘忍的野狼,偷食其它動物成了他們的本性,是人可恨,對於他們的行動,就要痛打,要打就要打的狠才行,要不他們記不住?!?
神宗說道:“他們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於這種民族爲鄰,真是一種恥辱。”
郭泰說道:“是的看看歷史就知道了,他們從我華夏學到了一切,最後卻忘恩負義?!?
神宗說道:“這樣民族,我們把它打敗之後,就應該在他們的王朝駐軍,讓他們永遠不能夠成爲一個正常的王朝纔是道理?!?
郭泰一聽這神宗講的話,幾百年後就成爲了現實,看起來對於這樣的民族,大智慧類的人物,都有此類想法,可是實際上歷史也是這樣演變的。
郭泰深有感觸的說道:“神宗說的對,對於人的治理,他們犯了錯誤你可以把他們抓起來,放入牢獄,對於一個村莊,你也可以出臺一些章程來約束它,但是對待一個民族和一個王朝應該怎麼辦呢?還真是一個值得商討的問題?”
神宗說道:“這次倭寇的主將,是一個剛剛統一日本的將領,叫做豐臣秀吉,這個人就是一個戰爭狂人,剛剛統一日本一年,就外出作戰,他是想要幹什麼呢?”
郭泰說道:“關鍵是它剛剛統一,沒有恢復戰爭給國人帶來統一的福利,就帶領國人進行這樣的戰爭,也同時給其它王朝帶來了痛苦,這纔是最大的悲哀,如果我們華夏人要是這樣做,這個世界早就成爲我們的囊中之物?!?
神宗說道:“過去他們也就是小股人員在邊境騷擾,這一次他們可是要大舉進攻了,難道我們華夏就是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嗎?”
郭泰說道:“不打則已,打就要打出一個和平的環境來,要不你想一想,有這麼樣一個敵人在你的身邊,你怎麼能夠安穩?!?
神宗說道:“本來我對支援朝鮮這個事情,還是有所保留的,今天聽了大哥的話,是我堅定了抗擊倭寇的決心。”
郭泰說道:“在朝鮮的旁邊正好有我們這樣一個鄰居,要不是我們王朝的存在,這個朝鮮可能早就成爲了別人的盤中餐,碗中肉了,脣齒相依,我們有必要去幫助他們?!?
神宗說道:“我看這一次援助,應該不低於寧夏平叛的規模,戰爭的總管就是李如鬆。”
郭泰說道:“我覺得你這次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
神宗說道:“不過我還要求郭大哥一件事情。”
郭泰說道:“什麼事情?!?
神宗說道:“你看我把數萬人,派到了朝鮮,我也是心中沒有底,想請大哥跟隨軍隊到朝鮮去一趟,如果有什麼意外,也好照過一二?!?
郭泰想到,那些要飛昇的人,爲什麼不讓參加世俗的戰爭,就是怕他們一旦參加了戰爭,就會引起世俗界的平衡,更主要的就是對整個世界也是一個大破壞,自己現在也處在一個功力強的時候,雖然說沒有規定自己不可以參加戰爭,但是自己是不能夠改變歷史的,那樣自己就回不到了空間站,自己只能順應歷史的發展,在不改變歷史大勢的情況下,做一些小小的改變,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願望,想到這裡說道:“放心好了,我就去一趟朝鮮看看這倭寇,爲什麼非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來攻擊我們華夏,他到底和我們華夏有什麼樣的仇恨,是他們念念不忘大陸?!?
神宗 說道:“有大哥這句話,我的心中就有了底,現在我就回宮下旨,讓李如鬆當援助朝鮮大軍的總督?!?
神宗回到宮後,讓人起草了委任李如鬆爲援軍的總督,並讓五軍都督府馬上辦理一切和援軍有關的事情。
這個時候,正在五軍都督府,瞭解戰況和籌備戰爭的李如鬆,也是心裡有些納悶,郭大人說我回來後,是要我當援軍的主管的,可是來到五軍都督府,下的聖旨,就是了解朝鮮戰況,制定有關戰爭的計劃,問了一些府內的都督,大家都說,全力支援朝鮮的事情,皇上最後還沒有定下來。
雖然李如鬆的心裡是這麼想的,可是照樣按照實際支援的方式,在制定戰爭的計劃。
沒有兩天的時間,皇上的聖旨就到了都軍府,李如鬆接到聖旨後,也是滿心的高興,看起來這郭大人說的還是真的不錯,自己真的被選爲了援軍的主管,五軍都督府的各位都督都來向李如鬆祝賀,因爲他們都知道,能夠擔任這角色的人物,應該是皇上的心腹大將。
李如鬆接到聖旨後馬上組織了自己的總部機構,自己的兩個弟弟李如柏、李如梅也被自己申請爲這次援軍的副總兵官,郭泰這一次也參與了總部,職務依然是欽差。
郭泰隨著李如鬆的總兵官的總部首先來到遼東的廣寧,因爲李如鬆是在這裡長大的,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非常的熟悉,想起自己的父親李成樑,一直擔任遼東的總兵,一干就是二十年,最後也因受到言官所劾,說自己的父親是貴極而驕,奢侈無度,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已,以是灌輸權門,結納朝士,中外要人無不飽其重賕,爲之左右,最後也因此被罷免了官職,在家賦閒。
當李成樑看到自己的三個兒子和郭泰回到家的時候,就馬上讓人置辦宴席,歡迎三個兒子的迴歸,席間李如鬆向自己的父親講述了郭泰和自己的事情。
李成樑說道:“我兒如鬆的事情,我也知道的八**九,特別感謝大人能夠爲我的家人洗冤,再次受到皇上的重用。”
郭泰說道:“大人一家爲了大明王朝,鞠躬盡瘁,常年守邊,是北方得到了長期的安定,爲華夏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朝內現在一直在流傳著東有戚繼光,北有李成樑,說明大家對兩位將軍的厚愛,戚繼光將軍抗擊倭寇,是沿海倭寇盡除,而將軍縱橫北方邊塞四十餘年,前後鎮守遼東近三十年,屢破強豪,力壓各方遊牧部落,立頭功一萬五千次,拓疆近千里,更是我朝的第一大功臣。”
李成樑說道:“罷官之後,我也想了很多,自己一直爲王朝守護邊疆,最後卻落得了一個這樣的下場,心裡也是一直的難受,後來想了想自己從軍報國以來,皇上一直厚愛自己,雖然說自己的幾個兒子,也因此受到了一些牽連,但是都平安無事,我相信皇上最後會查明此事的,今天能夠得到欽差大人的首度肯定,我也感覺到自己的一生活得值得,沒有怨恨和後悔?!?
郭泰說道:“老將軍一時間受到了小人的讒言,被罷免了官職,還是這樣的豁達,是我深感佩服,等到這次戰爭結束後,回到京城,我一定向神宗說明情況,爲老將軍恢復名譽和職位。”
李成樑說道:“我已經年邁,只要孩子們平安無事,事業有成,我就心滿意足了?!?
郭泰說道:“老將軍是我朝第一大功臣,如果再這樣下去,是會讓那些爲國盡忠的軍人寒心的,放心了好了,老將軍會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李成樑說道:“看看如鬆這一次能夠被皇上任命爲援軍的總兵官,就說明皇上,還是信任我們李家的,特別是他的兩個弟弟分別擔任了副總兵官,我也是感到特別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