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出生在遼西的一個城市,爺爺年輕的時候,爲了把倭寇趕出自己的家鄉,勇敢的加入到了軍隊,和日寇進行過生與死的較量,郭太從小經常聽爺爺講述抗日故事,父親是一個和平年代的軍人,雖然沒有走上過真正的戰場,但是在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撲滅山火的關鍵時刻都衝在了第一線,後來因爲受傷到了地方部隊工作。
當郭泰高中畢業要考大學時候,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要進入軍校,成爲鋼鐵長城中的一員,像自己的父輩們一樣,爲捍衛自己祖國的尊嚴,保護華夏民族建成的成果,報考了濱海市的艦艇學院。
在學院裡郭泰發奮學習文化知識,刻苦鍛鍊自己的體能,除了完成平時的學習和體能練習外,他也對生物醫學和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非常的感興趣,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到學院的圖書館,去瀏覽和借閱這些書籍,特別是對一些生命週期,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興趣更大。
在郭泰看過有關生命的衰老,以及生命的延壽中,有一篇文章,特別的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在生命週刊中看到一位院士寫的文章,題目就叫做《生命中的七天》。
文章介紹了,將來有一天,科技發展了,每一個身體健康人,都可以經過七天的身體改造,是自己的身體返老還童。他在文中講到,人爲什麼會死亡,是因爲人體的微循環,就像一個拋物線一樣,剛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個最基本的基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達到人體高峰後,再慢慢的下降, 直到衰老死亡,現在一些延壽的方法,就是使用藥物和修煉來保持微循環減少的慢一些。
他在這裡也講了一些藥物,如像大白菜價格一樣的阿司匹林,就是一個減少微循環較好的藥物,這個藥,不但效果好,而且腸溶性的性質,是它的副作用特別的小,適合人們長期服用,他做了一項雙盲對比,說明了服用的人和不服用的,壽命相差在十歲左右。
他在文中也講到氣功和瑜伽,這些大衆都喜歡的體育項目,經過他的測試都是可以減少微循環的數量的和提高它的質量,不過這些方法都是對人體的生命,起到了延壽的作用,還沒有達到返老還童效果。
他在文中寫到,要想返老還童,也不是做不到,在人的一生中,只需要七天,就可以使你脫骨換胎,改變你的身體結構,爲什麼是七天這樣一個神奇的數字呢?
他說,華夏民族有七上八下的說法,七在黃金分割線上,也正好處在零點六一八的位置附近,生活中和七相關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像和我們生活最密切的例子,就是一個星期爲什麼是七天,人類能夠看到的顏色爲什麼只有七種,酸鹼度的七爲什麼是中性,人耳適宜分辨的聲音音節爲什麼只有七個,人的記憶單位,爲什麼最佳數量也是七個,人的習慣思維節拍是七,女人的生理週期是七,當然了和返老還童聯繫最密切的就是人的身體受傷之後,新鮮的沒有感染的創面,會在七天後約合。
那就說只要你找到了一種新的方法和藥物,就可以在七天之內,把你體內的細胞單位恢復到你只有十八歲的年齡段,首先這種方法,熟練之後,就像網絡裡的複製粘貼那麼簡單,它就是用一個十八歲年輕人體細胞做樣本,在七天的時間裡,把你身體的細胞按照這個樣本,複製一遍。
郭泰看了這個假說之後,也一直在對什麼樣的藥物和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和探討。
另外一篇,就是關於時間隧道的假說,是一篇發表在宇宙探索週刊上的文章,也是一個院士寫的,題目叫做《宇宙中的時間隧道》,他的假設是,在宇宙中的各個星球中,存在著很多時間隧道的節點,只要你找到了這個節點的位置,就可以通過隧道,到達你想要去的某一個時間的切點內。
這些時間隧道的節點,應該是在星球的兩極,赤道附近,世界的最高峰,百慕大三角,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等地方。
郭泰看到上述內容過後,也有意挖掘和收集了這方面材料,特別是現在返老還童還沒有出現新的方法之前,倒是可以修煉一下中國過去傳統的功法,他在圖書館翻閱了很多歷史的書籍,最後相中了中國道教的《周天運行》,在這部功法裡,首先要熟悉人體的解剖學,以及人體的奇經八脈,爲此他專門在圖書館借閱了《人體解剖學》、《人體的經絡穴位》兩本專著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學習。
郭泰經過四年的軍校學習,不但是一個軍事素質過硬,文化成績科科優秀的學員,而且也是一個精通人體各部穴位,對周天運行練習了四年,現在可以熟練的運用其功力來調節身體各個部位機能的高手了,在課堂上聽課,遇到精力不集中的時候,就自己調節一下,起到了注意力集中的效果,特別是在學校每天一萬米的例行長跑,到了最後的三百米,自己都是要衝刺一下,這個時候,就看出了周天功力的好處,郭泰總是要把後邊的人,拉下一段距離的。
這一天郭泰正在圖書館看書,一個女孩悄悄的來到了身邊,小聲的說道:“郭哥,你學習也太努力了,今天可是星期天,我到處找你,都沒有找到,你的手機也不開。”
郭泰擡頭一看是自己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王帆,就說道:“有什麼事情,我們到走廊裡說。”
就起身和王帆一起來到了走廊靠窗戶的地方,王帆說道:“郭哥,我的父親來了,問了你我畢業去向的問題,他的一個老戰友,你也是知道的,就是那個李副校長,想通過他,把我們兩個分到艦隊的機關去工作,你可以到司令部去當參謀,我到政治部去當幹事,你看如何?”
郭泰說道:“我的志向是到一線,到潛艇上去工作,這個是不會變的。”
王帆說道:“那我父親那裡怎麼回答?”
郭泰說道:“你就告訴他,我的申請書已經交上去了,隊長也在會上宣佈了。”
王帆說道:“你不是還沒有交的嗎?”
郭泰說道:“你告訴他,我交了不就行了。”
王帆說道:“那你去潛艇,我也要去。”
郭泰說道:“那裡不要女兵。”
王帆說道:“不要女兵,我就到潛艇支隊的機關去工作,總是可以吧。”
郭泰說道:“你不怕王叔叔不讓你去。”
王帆說道:“你去哪裡我就到哪裡去,我纔不管吶。”
郭泰說道:“這次畢業單艇的遠行項目,你們女兵班就不要參加了,從濱海市到達餘海市,需要一天的時間,女兵都是考察項目,你可以選擇放棄。”
王帆說道:“我們女兵班十二個人,都全部報名參加了,不要以爲你們男兵能幹了的事情,我們女兵就幹不了,你也太大男子主義了。”
郭泰說道:“不是我大男子主義,而是大綱上,就是這麼說的。”
王帆說道:“那也沒有規定女的不能去,我們女兵班不會給你們拉後腿的,不過你教我的周天運行功法,我們女兵班現在,可是都會了,你沒有看到最近一段的萬米跑,哪一次我們被拉下過。”
郭泰說道:“我也不給你說了,你們願意去就去吧。”
在艦艇學院的每個學員大隊,都有一個女兵班,被編在整個學員大隊的最後,是第十六班,王帆就是他們年級女兵班的班長,而郭泰所在的是第十五班,正好和十六班在一個區隊,平常兩個班在一起上課、訓練都是緊挨著的,特別是一些集體項目,郭泰的班,在關鍵的時候,總要幫助女兵班一下,兩個班平常的關係也非常的不錯,特別是兩位班長,都是來自同一個城市的分區大院。
郭泰的父親是分區的司令,王帆的父親是分區的政委,兩戶人家是鄰居,平常王帆沒有事情,總要到郭泰的家裡來玩耍,郭泰的媽媽看到王帆就高興,每次看到她過來都要做好吃的給她,有時玩的晚了,就在郭泰的家裡過夜,郭泰的媽媽就陪著王帆入睡,有幾次郭泰生氣的說道:“不知道,到底那一個是你親生的。”
媽媽說道:“王帆雖然不是我親生的,但是和我叫乾媽,那就是我的女兒。”
郭泰在家裡幹什麼事情,王帆總要去模仿,當年郭泰報考了市裡的第一中學,王帆也依然跟進,後來高考泰要考軍校,王帆也報了第一志願,總之兩人的關係,不是兄妹勝似兄妹,不是情侶勝似情侶,甚至郭泰的媽媽早就把王帆當成了自己未來的兒媳婦。
到了軍校兩個人一起競聘班長,又雙雙如願,郭泰在大隊舉辦的二十公里越野競賽中,跑了一個第一,這王帆也不示弱,覺得女兵班的人太少,顯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來,就參加了整個學校的女兵越野,最後還真的被她拿到了冠軍。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