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

四月三十,齊王、李子雄率軍抵達國內城。

李子雄接到李風雲急書,選鋒軍已攻陷隆林,越過雩水,沿著江南山東南麓直殺大定河、薩水一線而去,即將與高句麗的主力軍隊展開激戰,步軍團必須立即跟進,不可有絲毫耽擱,以免貽誤大事。

李子雄帶了六個步軍團,其中韓世諤已帶著虎賁、風雲和豹騎三軍先行渡河東去,距離李風雲和選鋒軍最多也就三四天的路程,所以李子雄並不著急,他最著急的是齊王怎麼辦?是跟著大部隊一起渡河東進,冒著極大風險深入高句麗腹地作戰,還是留在國內城靜觀其變,力爭在最安全的情況下獲得最大利益?

齊王與李風雲雖然沒有反目,但安東事實上已不可能再與齊王結盟,再爲齊王所用,爲齊王衝鋒陷陣。今日安東內部派系林立,李風雲即便實力強悍,亦難以隻手遮天,只能在謀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妥協妥協再妥協,這種艱難局面下,齊王爲一己私利毫不客氣地捅了李風雲一刀,陷安東於困窘,李風雲焉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當然要反擊了,至於如何反擊,李子雄無從揣測,不過有一點很肯定,在雙方沒有任何信任的情況下,合作純屬自欺欺人,如此一來齊王深入到高句麗腹地作戰,不但給自身帶來難以預測之危險,還給安東大軍帶來難以估量之危害,一旦內部崩裂,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李子雄的態度很明確,齊王可以止步了,可以在國內城暫作休整,一邊觀察前線戰局,伺機而動,一邊等待李渾和安東後續大軍的到來,如此進退無憂,對雙方都有利無害,可保萬無一失。

李子雄主動找到了韋福嗣和李善衡,希望通過這兩位勸諫齊王,而他現在因爲利益訴求不同,立場發生轉變,不再堅決支持齊王,遂與齊王的關係急轉直下,因此如果由他親自出面勸說齊王,可能適得其反。

李子雄開門見山,說得很直白,安東軍主力進入高句麗腹地後已無隱藏蹤跡之可能,必然要浴血廝殺,而高句麗人亦是窮途末路,必然拼死反擊,所以每仗都很艱苦,甚至都很慘烈,這種危局下如果齊王親臨前線,必然以身犯險,一旦出了人身意外,甚至以身殉國,僅存的嫡皇子戰死沙場,那後果就嚴重了,不但大家的腦袋保不住,就連我們的家族都有夷滅之禍。

韋福嗣一聽就知道李子雄的意圖,當即問道,“這是聞喜公(裴世矩)的要求,還是白髮的建議?”

“這是某的建議。”李子雄鄭重其事地說道,“還請當陽公和文城公從大局出發,仔細權衡,切莫因小失大,自取其禍。”

韋福嗣點點頭,“留守國內城確是上策。”接著目露苦色,無奈嘆道,“但問題是,現在齊王急於向聖主證明自己,急於用開疆武功保全自己,甚至還奢望以此來打動聖主,再次爲其打開進入東宮之門。”韋福嗣向李子雄攤開雙手,苦笑不迭,“他始終沒有勇氣直面現實,始終對聖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徒呼奈何。”

李子雄眉頭緊皺,轉目望向坐在一邊神色陰鬱的李善衡,“文城公有何見教?”

“事已至此,大王已無回頭路,輸了就一無所有,唯有攻陷平壤滅亡高句麗,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他才能從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李善衡倒是決絕,斷然拒絕李子雄的提議,“大王絕無可能止步國內城,而某和兩萬將士亦不會留在鴨綠水西岸作壁上觀。”

李子雄暗自苦嘆。他既然說服不了韋福嗣和李善衡,也就不可能勸阻齊王,於是不得不妥協,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前線作戰,戰場指揮權要高度集中,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一個最高決策者。”李子雄正色說道,“安東軍若想實現預定目標,贏得此次東征的勝利,就必須絕對服從於李副大都護,絕對遵從李副大都護的命令。”

指揮權是最頭痛、最棘手、最難解決,同是也是最容易導致內訌的問題。在安東軍這邊,齊王身份地位權力最大,雖然聖主和東征統帥部都沒有公開、明確指示齊王是這邊的最高統帥,但於情於理於法,齊王到了前線當然就是最高統帥,就是最高決策者,他往哪一站,安東軍上上下下就必須服從,就算要陽奉陰違,也是背後暗地裡的事,如果公開反對齊王、對抗齊王,極有可能招致衆怒,成衆矢之的。

這是李風雲、李子雄、韓世諤等安東統帥們所擔心的事,卻是齊王、李渾、韋福嗣、李善衡等居心叵測者所願意看到的局面,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就是用勝負存亡來脅迫李風雲和安東將領們,迫使他們不得不低頭,不得不接受被齊王強行拉上賊船的現實。

這是陽謀,打得李風雲和安東軍毫無辦法,而聖主和東征統帥部因爲對齊王擅自北上扶余做出了悲觀判斷而雙雙“沉默”,這等於變相幫了齊王一把,導致安東內部矛盾隨著戰局的高速發展而迅速惡化。

李子雄忍無可忍,只好公開挑明瞭雙方根本矛盾所在。

齊王千里迢迢跑來與安東軍會合,就是衝著最高指揮權來的,最後不論齊王能否實際奪取安東軍的最高指揮權,他的尊崇地位和事實存在對安東軍上上下下都是一個極大鎮懾,這不但會損害李風雲的個人權威,破壞安東軍的內部團結,還嚴重危及到安東軍的安全,對安東軍的東征目標亦是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惡劣影響。

韋福嗣和李善衡相視而笑,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得意之色。任你如何桀驁猖狂,只要在中土範圍內,就逃脫不了中土禮法的約束,關鍵時刻就不得不低頭。

“你想得太多了。”韋福嗣撫須笑道,“安東軍當然要遵從李副大都護的命令。”

“但是……”李善衡不動聲色地“回擊”道,“齊王是遼東撫慰大使,並承擔監督東征大軍之職責,而安東軍是東征大軍的一部分,理所當然接受齊王的監督,也就是說,安東軍的任何一項重大決策,都必須告知齊王,並徵求齊王的意見。”

李子雄把矛盾挑明瞭,而韋福嗣和李善衡也把話說開了,齊王肯定要去前線,齊王也肯定要參與並監督安東軍的所有決策。這一仗關係重大,不但直接關係到了安東的存亡,也直接關係到了齊王的存亡,所以雙方唯有擱置前嫌,精誠合作,纔有可能取得勝利,各取所需。

李子雄笑了,怒極而笑。

現在李子雄的個人利益與安東的整體利益牢牢捆綁,安東的底線就是李子雄的底線,李子雄要爭取東征的勝利,要保全將士們的性命,而齊王、韋福嗣和李善衡等人政治利益至上,爲了政治利益無視安東將士的性命,置東征勝負於不顧,這觸及到了安東的底線,越過了李子雄的底線,李子雄出離憤怒了。

“安東兌現承諾,給了齊王足夠利益。”李子雄說道,“而齊王並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關鍵時刻甚至背信棄義,在安東的背後插上一刀,如今更是變本加厲,爲了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竟然要以安東的存亡爲代價。”

李子雄望著沾沾自喜的韋福嗣和李善衡,一字一句地問道,“你們是否想過激怒安東的後果?”

齊王不願兌現承諾沒關係,但不能出賣飛狐留守軍團,如果不是李風雲早有防備,預留後手,必然會被齊王這背後一刀砍得鮮血淋漓,而現在齊王更是變本加厲,追著安東“痛下殺手”,這問題就嚴重了,畢竟李風雲不是一個善於之輩,當年他一介秘兵,都敢直接與宇文兄弟爲敵,挑起榆林風暴,更不要說現在他稱霸一方,背後還有裴世矩的公開支持,其實力之強就連宇文述都忌憚三分,更不要說“四面楚歌”的齊王了。

韋福嗣大笑,嘲諷道,“激怒安東又如何?難道白髮還敢公開對抗齊王,公開打聖主的臉?”

李子雄哈哈一笑,看看韋福嗣,又看看李善衡,眼裡露出一絲憐憫之色,“你們戰死沙場,對齊王是個不可承受之損失,但對聖主來說,卻樂見其成。”

李子雄的公開威脅,讓韋福嗣、李善衡霍然變色,勃然大怒。

四月三十,鴨綠水西岸,泊汋城。

崔弘升心花怒放,他最擔心最害怕的事,自出徵以來就始終籠罩心頭的陰霾,突然間一掃而光。

十二娘子送來了密信,李風雲帶著三萬諸虜控弦爲選鋒,所向披靡,日前已越過雩水,正沿著江南山東南麓風馳電摯而下,直撲大定河、薩水一線,直殺高句麗腹地而去,但行蹤已泄露,平壤很快就會做出反應,高句麗人勢必拼死阻擊,接下來的戰事將非常激烈。

行蹤泄露,戰事激烈,這都在崔弘升的預料當中。如此大規模的深入敵境的長途奔襲,根本不可能悄無聲息地殺到平壤城下,安東軍早晚都要暴露,只不過暴露得越晚,敵人的反應就越慢,安東軍對平壤的攻擊就越是有利。

羅藝亦來信告知,他已於途中獲得安東軍越過雩水之消息,爲此他決定只要與安東軍取得聯繫,就立即渡河東進。

如此一來,兩路夾擊平壤之勢已成,衛府東征大軍已具備強渡鴨綠水之條件。

崔弘升立即趕赴烏骨城下,向正在圍城的右候衛大將軍郭榮和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彙報這一喜訊。

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
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保定市| 新竹市| 久治县| 潼南县| 新营市| 绍兴县| 隆昌县| 历史| 新安县| 富蕴县| 五常市| 南岸区| 邯郸市| 慈溪市| 肥城市| 北海市| 威信县| 县级市| 班戈县| 安宁市| 周口市| 东山县| 蒙山县| 泽州县| 荆州市| 台南县| 西丰县| 乐山市| 九台市| 临高县| 永吉县| 增城市| 法库县| 纳雍县| 金溪县| 博罗县| 若羌县| 南宁市| 徐水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