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

看得出來,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在優留的心中盤桓了很久,以至於當這位右賢王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整個人的臉上都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文涼山的眉頭微微的抖動了一下,已經顯得有些老邁的臉龐上突然露出了笑容:“回大王,涼山所以出現在漠北,正是受了胡衣衛大總管毛遂的命令,率領一支胡衣衛小隊潛入匈奴之中。想不到涼山雖然竭力隱瞞,但終究還是是逃不過大王的慧眼。”

優留的臉色微微一動,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隨後整個人的表情變得陰沉了下來:“文涼山,你如此坦誠自己的間諜身份,難道就不怕被本王處死嗎?”

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優留用的卻是匈奴語。

文涼山笑了一笑,十分坦然的說道:“老夫雖爲趙人,但是自認爲這幾年來爲大王效忠之時也是盡心竭力處處爲大王著想,並無任何愧對大王之處,既然如此,那麼又有何不能夠對大王直言?”

優留重重的哼了一聲,殺氣騰騰的說道:“匈奴和趙國原本就是死敵,你既然是趙國間諜,那麼本身就是死罪!”

文涼山搖頭道:“大王此言,老夫以爲不妥。大王可知匈奴這個種族,乃是從何而來?”

優留嘿了一聲,道:“我輩匈奴,自古以來便世代定居漠南草原!”

文涼山大搖其頭,道:“錯了。大王或許有所不知,這匈奴一族,原本乃是來自於夏后氏之苗裔,夏后氏爲夏朝王族,後被商朝所代,商又被周所代,如今之趙國,正是周朝諸侯之一也。若是歸根溯源,其實匈奴一族,也是我華夏後裔也。”

優留很顯然並沒有想到文涼山說出來的竟然是這麼一番話,臉上多少顯得有些意外,足足過了片刻才道:“就算如此,那麼這商朝和周朝說起來都是我夏朝的叛賊,我匈奴人既然爲夏朝後裔,又豈能與之爲伍?”

雖然很吃驚,但是優留還是下意識的接受了這樣一個設定。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爲匈奴人骨子裡就是一個崇拜強者的民族,或者說這就是草原民族的特性,趙國這樣的國家雖然對於匈奴來說是死敵,但是匈奴人本身也不得不承認趙國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能夠和一個強者拉點“兩千年前是一家”的關係,似乎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優留自己內心的考量,就不足爲外人說道了。

文涼山看著優留的神色,眼底不由得悄然閃過一絲喜色,又正色道:“大王這些日子以來,對於中原的文化想必也有所瞭解了,對吧?所以大王應該知道,這兩千年來雖然說夏、商、週三朝王族交替統治,但是中原之中的居民還是那些居民,華夏族人還是那些華夏族人,而匈奴,正是這華夏族之中流落在外的一員啊!”

優留嘿了一聲,沉吟不語。

文涼山繼續開口道:“所以老夫斗膽請大王想想,既然大家同族同源皆是華夏後裔,那麼又何必一定要爭個你死我活呢?如今趙國帶甲百萬,幅員萬里,一統天下之勢早就已經無法阻擋,敢問大王就憑藉著匈奴區區二三十萬部衆和三四萬兵馬,又如何能夠和趙國抗衡呢?倒不如臣服於趙國,做一個趙國臣民,纔是最爲正確的選擇啊!”

“而且趙國大王素來對於主動歸降之人,那都是相當慷慨的。大王應當知道那義渠國的國君義渠勝吧?此人自從投降趙國之後,如今已經被封爲義渠君,其爵位相當於大王如今的右賢王,僅在趙王和趙太子之下。大王若是也投降趙國,那麼一個封君自然也是不在話下。難道大王寧願抱著匈奴右賢王這個位置跟著匈奴這個種族一起滅絕,也不願意以匈奴拯救者的身份成爲趙國的封君,享受一生無憂的趙國貴族生活嗎?”

在文涼山的這番話說出來之後,優留臉上的表情終於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動搖。

事實上,對於文涼山的身份,一直以來優留都是有所察覺的。

畢竟這個部落還是優留的部落,文涼山想要在這個部落之中搞什麼小動作,就算再怎麼隱秘小心也好,顯然還是瞞不過優留這位右賢王的耳目。

幾個全是從趙國而來的奴隸突然間悄悄的勾結起來,這是想幹嘛?答案其實稍微推測一下就呼之欲出了。

說白了,匈奴最爲堅決的主戰派們早就已經在和趙國的數次戰爭之中死得差不多了,畢竟越堅決的主戰派在打仗的時候就會越是勇猛,所以他們的死亡概率自然就遠比那些見勢不妙便跑路的匈奴人要高上許多。

不僅如此,匈奴的高層又在接下來的內亂之中死了一大批,最後的勝利者烏維單于雖然同樣也是個堅決的主戰派,可是經歷了這許多次敗仗和浩劫之後,許多匈奴貴族們對於趙國的看法就未必真的和自家的大單于完全一致了。

右賢王優留就是這麼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優留很糾結,非常的糾結。

任何人此刻坐在這位匈奴右賢王的面前,都可以看得出來他臉上表情的掙扎,這樣的失態對於優留來說是極爲少見的。

文涼山靜靜的坐在那裡,並沒有繼續開口。

對於這位胡衣衛的間諜來說,能夠將這些話說完,自己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

這麼多年的時間,胡衣衛向匈奴派出了數百名間諜,而文涼山九死一生的來到匈奴之後,只不過聯繫上了區區七個人而已。

其他的人都去哪了?是不是都死完了?還是正在別的部落之中默默的當著一名牧奴、或者已經融入匈奴人之中成爲了一名騎士,甚至是更高的職位?

文涼山並不知道這個答案。

但是他很清楚的是,無論自己是否死在這一次的任務之中,自己的家小都會因此而得到一千畝田地,十名奴隸和一間足以讓所有老家鄉鄰羨慕的邯鄲房屋。

自己的大兒子如今已經是龐煖將軍麾下的一名五百主,孫子更是有可能會被選拔進入到華夏學宮之中成爲那些鼎鼎有名的各家學說大能門下之徒。

作爲一個早就已經沒落,大半輩子渾渾噩噩的在平原君府上當一個普通門客舍人的文涼山來說,這一切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從進入大漠的這一天起,文涼山就已經做好了客死他鄉的準備。

看看如今強盛無匹的趙國,想想未來子孫們必然得到的大好生活,能夠用自己的一條賤命爛命去換取這些東西,難道不是已經賺大了嗎?

這位主動申請加入胡衣衛的趙國老者就那麼八方不動的跪坐在那裡,整個人有些佝僂的身軀挺得筆直,就連眼角的皺紋在這一刻似乎都散去了不少。

雖然經過了這些年的接觸,但是文涼山依舊不敢確定自己能否說服這位看上去言聽計從謙虛好學,但實則心智極爲深沉的匈奴右賢王。

如果下一刻優留突然拔劍斬去自己的腦袋,文涼山其實也一點都不意外,因爲文涼山見證過優留做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情。

“就算是死在匈奴人的手中,也不能讓人小覷了我泱泱華夏子民之傲啊。”

老人腦海之中默默的轉著念頭,又將已經慢慢不自覺變得有些彎曲下來的腰背挺直了一些。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霸州市| 广灵县| 金溪县| 唐山市| 雷山县| 郓城县| 肇东市| 巴楚县| 宜城市| 秦皇岛市| 聂荣县| 西乌| 汾西县| 成武县| 巫溪县| 麻江县| 临泽县| 佛学| 义马市| 班玛县| 盘山县| 固阳县| 郑州市| 建德市| 青浦区| 绥宁县| 峨眉山市| 灵寿县| 姚安县| 鲁甸县| 嫩江县| 伽师县| 庆城县| 屯昌县| 临沭县| 双城市| 搜索| 班戈县| 大洼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