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26 李某人“匡扶姬姓”

泗浦地處徐城東南,泗水進入這片窪地之後,就匯入了淮水。

長久以來,這一片沼澤溼地,都是物產極爲豐富的地方。

只是隨著徐國的敗落,以及吳楚大戰的有意擺爛,這才導致曾經的天下雄城,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邊邑中轉站。

不過隨著淮水伯府的成立,徐城短短半年時間,就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儘管人口駁雜,但那種熱鬧,是作不得假的。

“伐楚大捷!伐楚大捷!伐楚大捷——”

淮水伯府特有的騎傳,馬蹄聲由遠及近,急促而有力,秦國輸送進來的良駒,李解還沒有奢侈到給自己當坐騎用,基本都是優先配給騎傳和哨騎。

郢都陷落的消息,早就讓整個淮中城陷入了狂歡,打雞血的幕府走狗們,忙不迭將這個勁爆消息傳播到淮水南北。

荊蠻也好,夷虎也罷,本就已經服服帖帖,此刻更是低眉順耳,半點反心都沒有,幕府的行政命令,有著空前的效力。

一線官吏的執行能力,也得到了了釋放。

“伐楚?!”

“大王不曾伐楚?。俊?

“愚昧!乃是淮水伯伐楚!郢都已破,渚宮陷落,楚國太后還有楚王,都已成囚禁在夏首!”

“???!”

忽地,有人一聲驚呼:“這……這讓姑蘇如何是好?!”

“……”

“……”

作爲兩頭跑的吳人,此時都是懵了,不錯,這讓姑蘇,如何是好?

這樣的大功,太叔卯不可能阻攔淮水伯前往姑蘇朝覲大王。

至於淮水伯會不會獻俘於先王靈前,那都不需要多想,誰都知道淮水伯對先王忠心耿耿,先王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猶疑。

只是先王已去,現在的大王,連姑蘇都擺不平,連五湖大夫都不能降服,還能說什麼?!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王命猛男,又怎可能聽命於這樣的君王。

換他們自己是李解,手握重兵,又是獨立於姑蘇之外,怎可能賣你一個少年君王的面子。

更要命的是,五湖大夫們正在互相攻打,連吳甲、健旅都摻和到了其中,王師面對淮水伯府的鱷人、勇夫,到底有多少勝算?

當年先王在位時,吳甲也未必就強過楚軍陵師。

同樣一批人,也是要看誰來率領的。

先王在位,人人如虎。

便是臨終之前,照樣滅亡越國,震懾天下!

如今的大王,年少無知又沒有根基,他父親又是公子寅,自戕於先王跟前。

至於公子寅曾經的部下,現在不過是重新被提拔了起來,他們會給吳王姬虒賣命,但不代表就不會爭權奪利。

人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又怎麼可能輕易地任由太叔卯擺佈?

“天下紛爭……就在此時啊。”

有人一聲嘆息,旋即又道,“若太宰起在朝,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太宰起不知所終,如今姑蘇權貴,無人能治。”

“呵,縱使太宰起返回姑蘇又如何?所謂君賢則臣良;君昏則臣佞。王上年幼,如今由太叔卯攝政,試問,太叔卯執政至今,有何表率?”

言罷,那人更是冷笑,“‘南巢氏’尚在;越人不服作亂;淮夷屢拒入貢;五湖大夫互相攻打……饒是沙野之地,也好過五湖之濱!”

“良人所言,倒也不無道理?!?

徐城中大多都是軍頭或者商賈,離開了政治中心,自然是想怎麼噴就怎麼噴。

尤其是很多中小型家族,他們能夠跟大家族比肩的,也就是在財力上,還能靠著拼搏冒險,稍微拉近一點差距。

但是現在,因爲姑蘇王畿地區的動盪,很多生意都大大衰敗,甚至直接銷往。

而這一切,都是從新王上臺開始的。

他們不怪新王,因爲大王是個少年,他懂個屁?他還是個孩子。

執政的是太叔卯,這位在鳩茲蓋草廬的先王之子,原本的美德品行,在此時都被消耗得一乾二淨。

路人緣,大概也是快敗光。

“爾等拭目以待吧!呵……”那人又是冷笑一聲,陰陽怪氣地環視四周,“若某所料不差,此次淮水伯縱使再提返轉姑蘇,以祭先王,只怕也是爲太叔卯回絕?!?

“這是爲何?”

“倘若淮水伯率軍前往,試問,太叔卯是出城相迎呢,還是不出城相迎?”

“這……”

兩難的事情,而且風險極大。

實際上不管太叔卯怎麼做,他都是錯的。

而放任李解就這麼大搖大擺返回姑蘇,還要承擔額外的風險。

萬一李解真的突然發難,太叔卯和吳王,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只能逃。

現在的王師,根本不可靠,經過長久的滲透、拉攏、分離,軍方的大佬們,也早就放棄治療,該撈的時候就撈。

五湖大夫紛爭,從紛爭演變成戰爭,就有軍方大佬們的推波助瀾。

不打仗,他們哪有飯吃?

不揮舞手中你的吳鉤,怎麼獲得土地?

至於飯怎麼來的,土地怎麼得的,他們這些軍頭需要考慮嗎?

真正能被吳王指揮的王師大軍,現在還剩下一萬五千左右。除此之外,就是公子寅遺留下來的老部下,這些人,可以在王師中替換軍官,也算是讓吳王姬虒,依舊能夠成爲王畿地區最大的勢力。

但這些都是紙面數據,真要是幹起來,絕無可能是鱷人的對手。

別人不清楚,軍方的人心知肚明,如今每射出去十支鷹羽箭,可能六七支都是江陰邑特產。

這幾乎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甚至很多武士,都差遣自己的家人,前往陰鄉採購裝備,除了武器之外,還有大量鐵甲。

五湖地區引發出來的大亂鬥,讓那些與世無爭的武士們,也不得不重新武裝到牙齒。

不但要武裝到牙齒,還要拉攏大量“庶常吉士”,在自己的土地周圍,進行拓荒和兼併。

武士們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免稅”特權,來吸引“庶常吉士”大膽地加入,然後進一步兼併自耕農和小地主。

很多五湖地區的小氏族,在這一段時期中,大量外逃,實在是沒辦法逃的,就選擇找個武士投靠。

從具區澤到盛澤,事情的發展,早就失控,姑蘇王都名義上的主人,也只是吳國核心地區這個小“天下”的共主。

核心問題終究還是中央權威損失得太快,按照老妖怪臨終之前的想法,李解是壓制他死後軍頭不服的利器。

只是萬萬沒想到,事情發展就這麼匪夷所思。

太叔卯不可謂不忠心,但操作卻是將李解隔絕在外,連政治拉攏都沒有。這就使得只要是李解的地盤,其人事管理上,跟姑蘇簡直就是絕緣。

太叔卯太在意歷代吳王積累下來的家當,只盯著眼門前的一畝三分地,反而讓王畿地區“羣雄並起”。

加上又將李解勢力隔絕在外,乃至江陰邑的大量工坊,都是整體搬遷到淮中城,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割裂。

要知道,很多江陰邑的特產,跟江陰邑本身無關,什麼白沙村、陰鄉、江陰邑,都是一個殼子。

本質還在李解一個人身上。

於是就發生了很詭異的一件事情,江陰邑搬走了一座工坊,但是跟著這座工坊裡去的,還有幾十上百家完全不是江陰邑所有的商家。

五湖地區的小氏族爲了避禍,第一選擇就是前往江陰邑置業,因爲這裡是淮水伯的地盤,他是王命猛男,戰績彪炳,尋?!笆<俊睈汗鬟€有老牌武士,根本不敢隨意招惹。

誰能想得到呢,當年最落後最愚昧最野蠻的“沙野”,竟然成了王道樂土,小氏族居然在這裡,找到了安居樂業的依靠。

這種反差,對太叔卯的執政,是一種空前的打擊,而這又進一步刺激了太叔卯的操作,他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去安撫剩下的王畿土地。

惡性循環就此展開,不管姑蘇王宮出多少新政、良策,到了地方,五湖大夫們立刻換個馬甲,就把國家福利吃個乾乾淨淨,反手又再打一場,能搶多少土地是多少。

中央政策,根本無法傳達到基層,王畿地區的大大小小官吏,乃是各縣邑的縣師、縣令、縣大夫,也都不得不選擇自保。

誰都無法保證,是不是明天五湖大夫們會打得更兇,一旦形成難民潮,流離失所的場面,最急需的,終究是糧食。

於是太叔卯再進一步給政策,留給地方縣邑更多自主權,以防不測。

這個口子纔開了個口,很多縣邑完全就像脫了繮的野狗一樣,以超出太叔卯想象的方式在膨脹。

整個吳國最矬的縣邑,大概就是時不時被海水浸泡的東奄。

然而就是這個最矬的縣邑,爲了“自?!?,爲了維護地方,一口氣擴張“健兒”五千。

甭管是不是實數,哪怕真實數量只有五百,但這個“號稱”只要事實存在,未來東奄城要是發家致富,完全可以化虛報爲實數。

中央顯然不會同意,但同不同意完全沒有意義,東奄城的反饋就一個,如果不擴張“健兒”,本地野人、夷人就要作反,不信大王你派人過來視察啊。

吳王連一隻狗都不可能派到東奄城去,那麼東奄城顯然就可以自娛自樂,是吸收野人進來成爲“健兒”,還是說別的,都足夠讓東奄城有實力有名義有能力去進行掃蕩。

乾死多少倒黴蛋是多少,殺豬吃肉才能過年吶!

至於這種掃蕩產生多少流民,關東奄城的長官屁事?要安撫,找中央啊。

中央沒錢啊,那我也沒辦法。

雙手一攤,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而且東奄城還不怕被指摘,橫豎比五湖大夫做得要光明磊落不是?他們搶的還只是野人、蠻子,可不像五湖大夫那樣,身上還有王命差使呢,家裡還供著先王遺詔呢,不也是狗腦子都打了出來?

天下晃盪詭異的事情,就是這麼的離譜。

中央權威低落到這個鬼樣子,再放李解回來,到時候李解說大王身邊有奸臣,才把國家搞亂了,這讓太叔卯怎麼辦?

想要活命,只能讓李解繼續在外面窩著。

甭管太叔卯的判斷是不是精準無比,猜對了有屁用?人是有慾望的。

在鳩茲養望做鹹魚的紅利消耗殆盡,也只能後悔當初怎麼不深入官場,先培養一批頂級打手。

可惜,這又是個死循環,當初太叔卯還是公子的時候,敢深入官場,就是死路一條。

公子醜公子寅就是榜樣!

所以從太叔卯的視角看去,李解是忠臣也好,是帶忠臣也罷,總之,不能讓他返回姑蘇。

只要李解回去,忠臣要殺“奸臣”,還是朝中的“大奸臣”;帶忠臣要殺忠臣,還是朝中的大忠臣。

橫豎都是死,讓太叔卯怎麼選?

出城迎接李解?他迎個雞兒迎。

徐城“民間大臣”們的判斷並沒有錯,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太叔卯沒得選。

所以哪怕這次李解爆出來驚天大功,但後續影響已經不是“功高震主”了,而是“反客爲主”。

沒人會當姑蘇是回事兒,李解現在的操作,簡直就是當年吳威王的翻版。

而且是精裝版,翻得更好,更加奪人眼球,讓人歎爲觀止。

南方霸主楚國的國際地位、國家形勢,甚至就會從此刻起,發生劇變。

徐城的“民間大臣”們,現在就是吃瓜看戲的心態,他們並不需要騎牆,畢竟騎牆也是要有資格的,他們哪裡有資格,小氏族和地方土族,對吳楚這等霸主級大國的國勢走向,半點影響力都沒有。

只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在預判準確之後,對未來進行佈置,家族的興衰,往往都是一念之間。

“以某之見!”徐城熱鬧的食肆之中,茶水都是江陰邑的特產,比較貴,但口感先苦後甜,回甘滋味,很是受吳人喜愛,此刻,一人手捧茶杯,先是提高了聲量引起了衆人的注意,卻又話到嘴邊嚥了回去,“當某未出此言?!?

“茅君何必如此,徐城之地,暢所欲言又有何妨?”

“就是,茅君大膽說話便是?!?

那人猶豫了一下,這才道:“某在商丘、夏城,皆聽聞一事。”

“何事?”

“聽聞淮水伯曾接見天子使者,相約若是克楚,便封漢子?!?

“嘶……”

“當真?!”

“茅君適才所言,實不相瞞,某在新鄭,亦有耳聞。”

“咦?某在洛邑,亦是聽說有這等密謀。”

“若如此……淮水伯豈不成周室之臣?”

“哈……楚子亦是周室之臣,如何問鼎於中原?”

“懟王在位時,曾言‘周室雖衰,鼎之輕重,未可問’?!?

“自‘一視同仁’之後,懟王豈敢再有這等豪言?”

當初周懟王玩“一視同仁”,大家都是“猴兒”,有好有壞,好處是重新摟了不少貢賦。

一家可能不多,幾十家湊起來,那就多了。

而且刷存在感的好處,就是讓國際上的大佬們收斂了許多。

畢竟說到底,大家都是周室之臣,至少面子上,就是這麼回事兒。

這也讓周懟王時期,周室很是打了一點雞血,軍備重整不說,還像模像樣地搞了車陣出來,還介入過鄭國克許的事件中,還爲宋魯相爭做過調停。

可以說,這一段時間,周天子相當的活躍,也讓不少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不過“天授”這個年號,有點毒,周懟王承受不起,最終玩崩了。

霸主級大國暗地裡隨便搗了兩下,就把周懟王那點影響力搞得煙消雲散。

國際社會,誰吃肉,誰不吃肉,就看拳頭,就看弓弩,就看戰車,就看甲具!

不行就是不行,吹出來的影響力,軟實力,在絕對的硬實力面前,那就是個屁。

自此之後,年號就成了“代受”,有沒有別樣心思,不知道,但列國君主,也不去理會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

玩小心眼兒沒用,列強此起彼伏,最終都開始背地裡稱王,就是看準了“代受”天子簡直跟代孕一樣,已經完全地出賣了自己的最後一點尊嚴、理智。

誠如“賣官鬻爵”一樣,“代受”天子現在搞得,無非就是叫賣自己的法統、法理、天命……

廢物天子敢賣,那誰還不敢買不是?

獫狁人敢買,李某人也敢買,買了旁人還沒話說。

獫狁人掏出來的是牛羊奴隸,李某人比較闊綽,什麼“大紅01”“大紫01”,什麼陶器瓷器玻璃器,只要周天子覺得還行,那就沒問題。

甚至洛邑說要兵器,李某人也爽快的很,加個零扔過去都行。

一條龍服務,到位之後,剩下的就是看李某人自己發揮。

當然李某人也沒想那麼多,當初就是覺得,閒著也是閒著,既然洛邑的使者都到了,見一見又何妨?

至於說“漢子”這個頭銜,他不打到漢水,他就不是漢子了?

他李某人穿越之前就是擼鐵真漢子。

只是這一回,一通兇猛操作之後,讓後知後覺的人重新梳理前因後果,只覺得吳國王命猛男簡直就是騷到爆棚,早早地就埋下了這麼一個大坑。

“若如此,淮水伯縱使不返回姑蘇,亦是無妨啊。”

“何止是無妨……”

有個齊國人更是眼睛微微一瞇,拿起茶杯幽幽地說了一句,“‘尊王攘夷’,何曾過時?”

列強國內的權臣,現在搞事也是這麼操作的,先弄個“忠君愛國”的大義,然後做著坑蒙拐騙的勾當。

齊國人來了這麼一個神吐槽,頓時讓不少吳人身軀一顫。

這“尊王攘夷”,還真是他孃的好用。

倘若吳國內亂,李解完全可以用“夷人作亂”“匡扶姬姓”來用兵,從漢水打到浙水,這一套都管用!

254 中士田有功421 來了精神604 國之將亂必有妖孽534 她們還說謝謝呢(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10/10)330 逃跑大夫起得早629 子起赴齊347 故技重施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中825 漢公大官家729 皇氏前路207 破薛649 加大力度755 香爆了!595 大別山條約705 猥瑣君臣找樂子556 易金立信第二十八章 演550 聖人保佑第一百一十章 猛大帥228 挾天子471 串聯起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銀822 天心即民心,君上讓我滾570 定個小目標804 澶淵之盟459 垃圾424 很厲害的樣子539 江東亂局774 絞盡腦汁的宋侯427 潁水秩序677 憑什麼不幹205 風蕭蕭兮395 奔吳213 連環刺732 早已不是李工頭537 我喜歡467 越想越氣435 我帶了817 吳國大權,旁落漢國420 支付手段214 不用多想548 沉迷學習797 君上總是英明的第一百零二章 趕羊703 桃色猛男意外之喜207 破薛第九十章 加戲第十五章 蓬蓽生輝547 “尚賢”和“不尚賢”714 齊侯之死449 超神那點兒事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第四十八章 有搞頭第三十章 規矩第四十一章 白嫮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242 他鄉遇故知567 師法東南757 熟練工服務老主顧第十一章 當場去世650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第十五章 蓬蓽生輝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278 安全範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家事565 大骨熬成湯722 枯燥又乏味的勝利746 你是不是想報仇?271 自己人才有資格捱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玄前來212 明暗局勢585 著眼未來805 要創造良好的泡妞環境771 你方唱罷我登臺769 誰人站得高537 我喜歡第二十四章 千金800 合縱者,合從也。241 伐蔡就是發財214 不用多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求學不易603 熊孩子的梧桐木587 哪裡不對的樣子第二十六章 雙贏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483 炮灰赤木300 友人帳745 妞給大爺搓個背263 盤玉692 是賢公子噠!513 南頓國振興計劃773 千言萬語一句話!831 天行健206 並不超凡549 土味恩愛462 不務正業的一天210 無可奈何780 要果斷!348 五鄙長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
254 中士田有功421 來了精神604 國之將亂必有妖孽534 她們還說謝謝呢(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10/10)330 逃跑大夫起得早629 子起赴齊347 故技重施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中825 漢公大官家729 皇氏前路207 破薛649 加大力度755 香爆了!595 大別山條約705 猥瑣君臣找樂子556 易金立信第二十八章 演550 聖人保佑第一百一十章 猛大帥228 挾天子471 串聯起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銀822 天心即民心,君上讓我滾570 定個小目標804 澶淵之盟459 垃圾424 很厲害的樣子539 江東亂局774 絞盡腦汁的宋侯427 潁水秩序677 憑什麼不幹205 風蕭蕭兮395 奔吳213 連環刺732 早已不是李工頭537 我喜歡467 越想越氣435 我帶了817 吳國大權,旁落漢國420 支付手段214 不用多想548 沉迷學習797 君上總是英明的第一百零二章 趕羊703 桃色猛男意外之喜207 破薛第九十章 加戲第十五章 蓬蓽生輝547 “尚賢”和“不尚賢”714 齊侯之死449 超神那點兒事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第四十八章 有搞頭第三十章 規矩第四十一章 白嫮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242 他鄉遇故知567 師法東南757 熟練工服務老主顧第十一章 當場去世650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第十五章 蓬蓽生輝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278 安全範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家事565 大骨熬成湯722 枯燥又乏味的勝利746 你是不是想報仇?271 自己人才有資格捱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玄前來212 明暗局勢585 著眼未來805 要創造良好的泡妞環境771 你方唱罷我登臺769 誰人站得高537 我喜歡第二十四章 千金800 合縱者,合從也。241 伐蔡就是發財214 不用多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求學不易603 熊孩子的梧桐木587 哪裡不對的樣子第二十六章 雙贏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483 炮灰赤木300 友人帳745 妞給大爺搓個背263 盤玉692 是賢公子噠!513 南頓國振興計劃773 千言萬語一句話!831 天行健206 並不超凡549 土味恩愛462 不務正業的一天210 無可奈何780 要果斷!348 五鄙長784 雲軫君老猛男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巴塘县| 枣阳市| 怀来县| 永州市| 靖宇县| 滦南县| 成武县| 昌宁县| 祁东县| 荔浦县| 鲁甸县| 弋阳县| 兴安盟| 于都县| 济阳县| 桃园县| 安康市| 横峰县| 攀枝花市| 富平县| 舞钢市| 渑池县| 界首市| 和田县| 永城市| 永昌县| 德清县| 恩施市| 潼南县| 温泉县| 辽宁省| 朝阳区| 高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水县| 西吉县| 读书| 宿迁市| 山东省|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