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9章 五境陽神 洞天靖廬

等聊至?xí)晨焯帯?

就如酒到半酣時分。

鷓鴣哨忽然想起,之前在崑崙山祖龍頂,修行破境的那一刻,心有所感,才察覺到一絲變化。

但修行之路茫茫無盡。

縱然提著燈盞,也難以照破永夜。

他們幾人,也就是機(jī)緣巧合,在瓶山丹井下找到青池道人遺留,否則……怕是今日都難以推門入境。

只可惜。

玄道服氣築基功終究是一殘卷。

過了築基,再往後,便斷了傳承。

但歸元真人不同,千年藥王廟,有完整道法,即便難以修行到太高層次,但比起他們卻是強(qiáng)出了太多。

見師兄問起。

一直不曾說話,只是坐在旁邊聽道的老洋人,心神一動,下意識擡起頭,呼吸聲都不敢太大。

生怕錯過哪怕一個字。

“境界?”

歸元老道眉頭一挑。

饒有興致的瞥了眼陳玉樓。

雖然一句話沒說,但卻勝過開口。

但後者卻像是沒察覺到一樣。

在他目光投過去的剎那。

提起身前茶盞抿了一口。

雖然都是野茶,但云霧山巔的山茶葉,受靈氣滋養(yǎng),幾乎可以稱之爲(wèi)靈物。

加上又是以雲(yún)池中的泉水沖泡。

味道比明崖老道炒制的要好出太多。

所以即便他,喝過的茶葉多是名山貢品,但與這無名的野山茶一比,其中差距瞬間就體現(xiàn)了出來。

至於歸元心思。

他當(dāng)然清楚。

無非就是覺得有些奇怪。

畢竟自己修爲(wèi)遠(yuǎn)超鷓鴣哨師兄弟,爲(wèi)何連這最基礎(chǔ)的東西都不清楚。

只是……

哪裡是他刻意躲避?

根本就是因爲(wèi)他也是個半吊子。

畢竟,修道與修仙兩者之間境界實(shí)在是大爲(wèi)迥異。

除卻煉氣關(guān)。

之後每一步都不相同。

他不曾接觸修道,自然不敢胡言亂語。

“無崖子道友沒有提過麼?”

歸元老道收回目光,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這……”

鷓鴣哨心頭一緊。

這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怎麼又回到‘師傅’身上來了。

不動聲色的吸了口氣。

硬著頭皮道,“那時候年少,師傅只是傳授道法,監(jiān)督我修行練功,關(guān)於其他就沒多說了。”

“原來如此。”

歸元點(diǎn)點(diǎn)頭。

也不知道是信了,還是已經(jīng)看了出來,只不過沒有選擇戳破。

“境界一說,其實(shí)最早並無特定。”

“只不過隨著修行之輩越來越多,流派漸廣,也就有了高下之分。”

“但……無論積善、丹鼎、符籙、經(jīng)典還是占驗(yàn)五大流派,無非就是導(dǎo)引服氣和內(nèi)外金丹之分。”

“而這服氣和金丹,無非就是引氣淬體鑄道基,凝鍊金丹,丹成蘊(yùn)養(yǎng)元嬰,元嬰者出竅,又稱陽神。”

歸元老道慢悠悠的說著。

一衆(zhòng)人則是聽得如此如醉。

就是明崖老道也是如此。

他雖然在山上多年,也結(jié)識過許多道人隱士,但對修行之事卻是一無所知。

若不是今日跟著陳玉樓他們。

想來是絕對沒有機(jī)會,聽到這等秘辛。

煉氣、築基、金丹、元嬰……陽神?

和明崖純粹聽個樂子不同,陳玉樓、鷓鴣哨與老洋人三人,則是敏銳提煉出歸元老真人話中的精義。

鷓鴣哨目光灼灼。

這條路,與他之前推測幾乎中了七八成。

凝結(jié)金丹,化爲(wèi)元嬰。

老洋人顯然是也想到了這點(diǎn),一張臉上滿是激動,連帶著呼吸聲都變得粗重起來。

即便只是殘卷。

但至少後續(xù)的路,又明晰了不少。

只要補(bǔ)全功法。

凝丹,化嬰也未嘗沒有可能。

至於陳玉樓,這會則是若有所思,前面四步與他所想完全一致,唯獨(dú)第五步,不該是化神或者渡劫一類麼?

“老真人,這陽神何解?”

猶豫了下。

他還是沒忍住,放下茶盞,看向歸元道人問道。

聞言,鷓鴣哨師兄弟立刻屏氣凝神,豎著耳朵,生怕錯過。

“陽神者,元嬰之精,脫離軀殼肉身,遨遊天地,不受陰風(fēng)、霜雪、寒雨侵襲,不受烈日夜月衝殺。”

“所過之處,妖魔俯首,陰鬼逼退。”

“此謂之曰陽神。”

歸元老道撫了撫下頜上的長鬚,淡淡一笑。

渾而不濁的眸子裡,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深邃之意。

“元嬰出竅,謂之陽神?!”

聽過他一番解釋。

陳玉樓只覺得腦海裡有無數(shù)念頭浮現(xiàn)。

如同浮光掠影一般。

“那古代傳聞,有仙人橫渡虛空,御劍、騎鶴,可是陽神?”

“陽神之上的路,老道也不知,但仙人……豈會是陽神,外修陽神,內(nèi)煉肉身,合二爲(wèi)一,渡過雷劫,煉虛爲(wèi)真,方能合道。”

歸元搖頭。

那張蒼老的臉上,罕見的露出一抹嚮往。

“仙人者,萬道合一,不死不滅。”

“陽神與仙人……相差甚遠(yuǎn)!”

“這……”

聽著老真人一字一句。

一行人瞳孔猛地放大,只覺得有雷落於耳邊,霎那間,腦海裡一片空白,嗡嗡的鳴動在耳中響徹不絕。

“那……”

鷓鴣哨強(qiáng)忍著心中震撼。

下意識看了眼山外。

“聽聞長白峰上有一百餘座道觀,在籍道人數(shù)百,可有修行到陽神的大修士?”

這問題一拋出。

就是歸元都有些愣住。

一時間,他甚至都有些分辨不清鷓鴣哨是真問還是打趣。

那可是陽神啊。

元嬰出竅,遨遊天地。

書中所寫朝遊北海暮蒼梧,其實(shí)就是形容這一境界。

畢竟,古往今來,又有幾人修煉成仙?

不過……

一想到身前這幾位,年紀(jì)輕輕,不過二十歲,便已經(jīng)踏入築基甚至金丹,有這樣的好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話問的實(shí)在殺人誅心。

他一活了上百年的老道,才堪堪築成道基,別說陽神,就是凝結(jié)金丹,這輩子也不敢奢望。

至於化嬰,陽神,更是想都不敢想。

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和眼前這幾位一比,自己這輩子確實(shí)是白活了。

沉默思索了許久。

歸元老道這才苦澀一笑。

“陽神……”

“別說太白峰,就是整座天下,老道估計(jì)也找不出幾個。”

感受著他話裡的失落和無奈,鷓鴣哨這才後知後覺,自己似乎說錯了話。

末法時代。

苦修證道。

縱然有完整傳承道法,那又如何?

沒有機(jī)緣,每一步踏出去都是艱難無比。

真當(dāng)每個人都是陳玉樓?

破境如喝水?

細(xì)細(xì)思量了下,他才恍然發(fā)覺,自己或許是與他在一起待的時間太久,才忽略了修行如登天這幾個字的含義。

“你也不必心生歉意。”

似乎洞穿了他的心思。

歸元老真人倒是看的隨意,擺擺手道。

“修行本就是逆天而爲(wèi),真要那麼簡單,天下蕓蕓衆(zhòng)生,豈不是漫天仙人了?”

聽著他的打趣。

鷓鴣哨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對了,老真人,據(jù)說純陽宮還有位照葫真人,乃是劍仙派嫡傳,不知……他走到了哪一步?”

見氣氛有些凝重。

陳玉樓則是迅速岔開話題。

“照葫麼?”

“他天賦過人,天生劍魄,心思又純粹,一心執(zhí)著於劍道之上,比我們這幫老傢伙走的要遠(yuǎn)多了。”

歸元笑呵呵的道。

在山上一衆(zhòng)老傢伙中,照葫年紀(jì)算是最輕。

算下來,如今也不過五十來歲。

卻已經(jīng)練到了劍意澄淨(jìng)的地步。

對應(yīng)的也就是築基後期的境界。

至於金丹……

他也活了一百多歲,只在古書典籍,口耳相傳中見過。

不對。

眼前這位陳道友,極有可能就走到了那一步。

聽出他話裡的讚賞之意,陳玉樓心裡也大概有了個猜測,應(yīng)該距離金丹不遠(yuǎn),但絕對沒到。

不然,以歸元老道的性格,一定會說明。

至於鐵甲神廟、玉皇廟那幾位避世不出的老掌櫃,他只用了一句老傢伙便一筆帶過,估計(jì)和他相差不多。

漫山數(shù)百道人。

卻連一位金丹都找不出。

何況還地處洞天福地。

說不失望肯定是假的。

但陳玉樓也明白,換做自己,若不是修行的青木長生功,又奪取了無數(shù)機(jī)緣造化,估計(jì)這輩子走盡,也很難摸到築基的影子。

“還有一件事,請老真人爲(wèi)我解惑。”

又閒聊了片刻。

陳玉樓忽然想起來,此行上山,一開始的目的可不是爲(wèi)了拜訪真人。

“陳道友儘管直言,老道知曉的話,一定知無不言。”

見他如此認(rèn)真,歸元下意識點(diǎn)了點(diǎn)頭。

“上山之前,我曾聽聞文始真人尹喜前輩,曾在太乙山中結(jié)草爲(wèi)樓,避世修行,不知……”

陳玉樓也不耽誤。

將自己疑惑問出。

“草樓觀麼。”

他話雖然只說了一半,但歸元法眼如炬,一下便猜到了他的想法。

“自然是存在的。”

“草廬雖然不復(fù)存在,但遺蹟尚有跡可循,就在峰頂姜子牙封神的拔仙臺邊。”

咚——

幾乎是他點(diǎn)頭確認(rèn)的剎那。

陳玉樓胸口下猛地傳出咚的一道跳動。

既然草樓觀並非杜撰,也就是說……隱仙宗傳承極有可能還在。

“那老真人,山上可有隱仙宗傳人?”

深吸了口氣。

幾人目光交匯,一瞬間,氣氛近乎於凝固。

見此情形,歸元老道眉頭輕挑,眼神在幾人身上來回掃過,似乎想到了什麼。

這幾人二三十歲年紀(jì),便能築基甚至金丹。

難不成,是隱仙宗道統(tǒng)?

這念頭一起,就是歸元老真人,心性如水,一時間也不禁滿目詫異。

實(shí)在是隱仙宗名頭太大。

道祖親傳,文始真人、麻衣子、陳摶老祖、火龍真人、張三豐……哪一個不是名聲赫赫。

要真是如此的話。

似乎也就能解釋得通,爲(wèi)何問及山門傳承時,他們支支吾吾,始終不願透露了。

“老真人?”

見他恍如入定一般。

老半天時間,始終一言不發(fā)。

幾人忍不住相視一眼,心中難掩焦慮。

主要是事關(guān)重大。

若是隱仙派道統(tǒng)還在,他們就有機(jī)會補(bǔ)全功法。

“哦……年紀(jì)大了,走神了。”

驚醒過來的歸元老道,擺擺手歉意一笑。

“不瞞諸位道友,隱仙派老道我也只聞其名,不見蹤跡。”

“這……”

即便已經(jīng)有所心理準(zhǔn)備。

但聽到這話,鷓鴣哨和老洋人還是按捺不住心中那股巨大的失落。

好不容易找到一絲機(jī)會。

要知道,隱仙宗雖然是道祖親傳,但在道門中大都認(rèn)定,隱仙宗是文始真人在終南山草樓觀中所創(chuàng)。

完善功法。

至此也就有了完整道統(tǒng)。

要是連終南山道統(tǒng)都斷了的話。

他們實(shí)在不知道,上哪去找隱仙宗傳人。

“多謝老真人提點(diǎn)。”

“在下明白了。”

陳玉樓雖然也有幾分示意,但能得到消息,總好過當(dāng)個無頭蒼蠅,漫山遍野的四處胡亂尋找。

該謝還是要謝。

“哪裡,老道只嘆息沒能幫上各位的忙。”

“老真人千萬別這麼說,要不是真人,我們哪能找得到。”

歸元點(diǎn)點(diǎn)頭,隨即深深看了幾人一眼,沉吟片刻,“容老道問一句,諸位尋找隱仙宗傳人是?”

聽他問起。

早有猜測的陳玉樓當(dāng)即回道。

“不是別的。”

“我們幾個猜測無崖子前輩,有可能是隱仙宗中人,所以,這才四處尋訪名山大川,試圖找到道統(tǒng)。”

果然!

聞言。

歸元目光一閃。

方纔他就猜測無崖子與隱仙宗有關(guān)。

畢竟,能夠教出這等出衆(zhòng)弟子的人,絕不該是寂寂無名之輩。

而隱仙宗避世不出,幽隱修行,除卻那幾位之外,幾乎再不曾聽聞這一派中弟子傳人的名號。

要是出身隱仙宗。

一切就都能說得通了。

“還有一事,想要請教老真人。”

陳玉樓適時地轉(zhuǎn)開話題。

若是可以的話,他確實(shí)不想隱瞞這位老真人。

實(shí)在是功法來頭不正啊。

歸元真人氣勢純正,要是知道他們是開棺倒鬥出身,功法也是從古墓中得來,實(shí)在是不知如何自處。

“直說就好。”

歸元真人倒是沒注意到他神色間的變化。

還沉浸在隱仙宗的震撼中。

畢竟……

從張三豐真人之後。

數(shù)百年過去,世上似乎再沒有出現(xiàn)過隱仙宗的傳人。

這一脈好似已經(jīng)斷了傳承。

如今,一個疑似隱仙宗的道人浮現(xiàn),讓他如何不震撼莫名。

只可惜草樓觀毀去幾千年。

道統(tǒng)不存。

不然……今天無論如何,他也要前去看上一看。

“陳某聽聞,太白山位列天下第十一洞天,名爲(wèi)玄德,這洞天之說,指的是具體某座山洞,還是什麼?”

“這點(diǎn)我實(shí)在想不通透,還請真人提點(diǎn)。”

陳玉樓坐直身形,微微前傾,做出請教之勢。

不僅是他。

已經(jīng)回過神來的鷓鴣哨和老洋人也是如此。

至於從踏入後殿,進(jìn)門過後的崑崙與楊方,更是一言不發(fā),不是不能,實(shí)是不敢。

要知道隔行如隔山。

對他們而言。

道門修行完全就是一頭霧水。

萬一說錯了話,豈不是壞了陳掌櫃和楊魁首的大事。

所以秉承著多看多聽的想法,兩人一直保持沉默,反正就當(dāng)是湊個熱鬧,聽一聽也不是壞事。

抱著這種念頭的,還有明崖道人。

他雖是三聖廟主持。

不過,三聖廟沒有道統(tǒng)傳承,只能稱之爲(wèi)道士,而非道人。

一字之差,更甚雲(yún)泥。

他唯一比崑崙和楊方強(qiáng)的是眼界。

畢竟在山上待了幾十年,就是不曾接觸修行,好歹見識了無數(shù)高道,平日圍爐煮茶,坐而論道,也聽過不少。

不過,旁聽了這麼久,他也明白了個六七成。

上山的這幾位,根本就不是一般人。

而是……與歸元真人都能比肩的大修士。

而來道統(tǒng)傳承來頭極大。

不然歸元老真人也不會如此震撼。

“所謂洞天,有兩層意思。”

“第一,就如陳道友所言,乃是仙山洞府,包括輿內(nèi)名山、洞穴潛通、飛瀑隱泉、道治幽理,皆可以稱之爲(wèi)洞天。”

歸元老真人思慮了下,這纔開口。

“至於第二點(diǎn),則是上天遣羣仙統(tǒng)治之所。”

“按照道跡經(jīng)、天地宮府圖等古書記載,道家將宇宙天地視爲(wèi)一體,有三十六重天,而彼此之間,相互連接之處,便是洞天。”

“而洞天福地,其實(shí)也不止這兩者,而是囊括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外仙島。”

“具體說,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鎮(zhèn)海瀆、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十洲三島以及無盡虛空。”

不愧是百歲老真人。

見識無數(shù)。

此刻當(dāng)著衆(zhòng)人的面侃侃而談,各種典籍、古書,完全是信手拈來。

隨意幾句,便將衆(zhòng)人給鎮(zhèn)住。

尤其是楊方幾人,這會簡直瞠目結(jié)舌,之前登山途中,聽到陳掌櫃說起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就已經(jīng)驚爲(wèi)天人。

而今聽過歸元老真人,方纔知道人外有人。

“太白山確是對應(yīng)玄德洞天。”

“不過……”

似乎猜到了陳玉樓想要問的什麼。

歸元真人搖搖頭。

“老道境界低微,實(shí)在看不透這天地之秘,或許……至少也要成就金丹,方纔能夠看出一絲端倪。”

說到這。

他又想起了什麼。

繼續(xù)補(bǔ)充道。

“不過,山上曾傳聞,有道人誤入一座太虛天,其中仙山渺渺、宮殿層疊、絃樂蒼蒼,視之如仙人所居。”

“要是真的話,想來,那裡應(yīng)該就是玄德洞天!”

聽到最後這句話。

陳玉樓眸光瞬間一下亮了起來。

變得澄澈如水,精光湛湛。

“老真人可知,那位道人是從何處誤入洞天?”

已經(jīng)習(xí)慣於他詢問方式的歸元。

思索了片刻,才說道。

“傳聞不少,不過無外乎這幾處。”

“鬥母風(fēng)、玉皇池、萬年冰窟以及……拔仙臺。”

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79.第79章 蘊(yùn)神養(yǎng)意 觀想日月(求月票)第46章 雲(yún)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116章 先登之功 融合分水珠第407章 飛來鍾 君山寺第150章 真身成 爐火鑄金丹第179章 老蛟關(guān)竅種靈契第437章 降龍寶印 大餌釣龍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52章 銅皮鐵骨 魁星踢鬥第2章 殃神崔老道?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124章 重重封印崑崙胎第419章 鎖龍井 龍血金龜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70章 孔雀河 雙黑山 搬山道人居此間第320章 鬲昆後裔 遊獵雪山第342章 津門四神 五行靈物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399章 鎮(zhèn)字符 羅老歪獻(xiàn)寶【5k】第371章 鎮(zhèn)水獸 鐵頭龍王第442章 密宗法器 羅浮出手第148章 十六墨玉指環(huán) 太歲屍洞第253章 孔雀古河 圖騰神鏡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第207章 大戟戰(zhàn)鐵鞭 崑崙對楊方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396章 雲(yún)夢大澤 千山盡過【5k】第11章 陳某可不敢當(dāng)前輩第490章 妖道手段 屍山火海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284章 千年前的水勢機(jī)關(guān)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10章 搬山一脈鷓鴣哨第422章 蛟龍壽宴 鱗甲療傷第439章 雲(yún)羅天網(wǎng) 雨中斬龍第248章 突厥部 一箭定天山第313章 李代桃僵 偷天換日!第33章 超越人力的廝殺(求追讀)第349章 規(guī)則之外 太虛洞天第205章 儺神天花板 打神鞭楊方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5章 五行生剋 鳳鳴怒晴第285章 靈宮 巨棺 藏寶第178章 霧光月曦 惶惶蛟宮第177章 大儺巫器 湖中水府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103章 橫穿蟲谷 無形的牽引第216章 龍蛇之蟄 重重加密第174章 深山大澤皆龍蛇第118章 葫蘆洞天 水下詭變(二合一)第490章 妖道手段 屍山火海第14章 你我二人 共探瓶山第170章 蛟龍夜目 密宗金剛橛第149章 青龍頓筆 混沌陰陽第13章 陳兄實(shí)在太謙遜了第416章 羽蟲之長 天鳳橫空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12章 脫胎換骨 不似當(dāng)年第259章 雷符鎮(zhèn)壓鬼眼神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20章 馭獸術(shù) 契約怒晴雞第1章 我,陳玉樓,一心修仙!第369章 江湖杯酒不停留第175章 撫仙湖上釣蛟龍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445章 搜魂術(shù) 呂巖斬蛟第97章 苗刀長棍,袁洪血液覺醒?第242章 磨子溝 死亡谷第455章 如約而至 烏羊王陵第415章 萬法歸一 各行其章第351章 無拘無束,天地皆寬第254章 鬼蟻狂潮 盜寶小隊(duì)第316章 青木真身煉神樹第252章 陰界煉獄 火瓢蟲潮第232章 陰陽薄動 雷火淬鍊第464章 元神破甲 鳳火焚山第113章 龍虎杖 蛇神眼 椒圖負(fù)碑第224章 三次洗髓 洞苗蠱師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498章 長生不老 飛昇仙界【大結(jié)局】第302章 吞藥交煉 遠(yuǎn)古祭壇第486章 七絕八怪 崔老道算命第404章 往事如煙 前往洞庭第322章 禁忌之地 九層妖樓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83.第83章 秋社 孔明燈中的靈感第16章 籠絡(luò)人心 滴水不漏第37章 穿山穴陵甲(求追讀)第223章 搬攔倒捶 力能扛鼎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311章 蚍蜉撼樹?摧枯拉朽!92.第92章 走馬過水 都雲(yún)洞第202章 養(yǎng)神功 蛟弓成第485章 清點(diǎn)收穫 北上津門【5K】第46章 雲(yún)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392章 靈氣催種 垂釣江頭86.第86章 水竹雪花紙 送燈上青天第335章 尋龍千重關(guān) 玉頂生龍丹
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79.第79章 蘊(yùn)神養(yǎng)意 觀想日月(求月票)第46章 雲(yún)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116章 先登之功 融合分水珠第407章 飛來鍾 君山寺第150章 真身成 爐火鑄金丹第179章 老蛟關(guān)竅種靈契第437章 降龍寶印 大餌釣龍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52章 銅皮鐵骨 魁星踢鬥第2章 殃神崔老道?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124章 重重封印崑崙胎第419章 鎖龍井 龍血金龜第410章 山中石湖 白鹿指方第70章 孔雀河 雙黑山 搬山道人居此間第320章 鬲昆後裔 遊獵雪山第342章 津門四神 五行靈物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399章 鎮(zhèn)字符 羅老歪獻(xiàn)寶【5k】第371章 鎮(zhèn)水獸 鐵頭龍王第442章 密宗法器 羅浮出手第148章 十六墨玉指環(huán) 太歲屍洞第253章 孔雀古河 圖騰神鏡第298章 大黑邪天 無形枷鎖第207章 大戟戰(zhàn)鐵鞭 崑崙對楊方74.第74章 鍛刀重鑄 八面漢劍第396章 雲(yún)夢大澤 千山盡過【5k】第11章 陳某可不敢當(dāng)前輩第490章 妖道手段 屍山火海第325章 古格銀眼 輪迴宗廟第284章 千年前的水勢機(jī)關(guān)第199章 嶽麓江城 青城老道第10章 搬山一脈鷓鴣哨第422章 蛟龍壽宴 鱗甲療傷第439章 雲(yún)羅天網(wǎng) 雨中斬龍第248章 突厥部 一箭定天山第313章 李代桃僵 偷天換日!第33章 超越人力的廝殺(求追讀)第349章 規(guī)則之外 太虛洞天第205章 儺神天花板 打神鞭楊方第494章 龜眠寶地 金井生水第15章 五行生剋 鳳鳴怒晴第285章 靈宮 巨棺 藏寶第178章 霧光月曦 惶惶蛟宮第177章 大儺巫器 湖中水府第127章 天上宮闕 仙家氣象第103章 橫穿蟲谷 無形的牽引第216章 龍蛇之蟄 重重加密第174章 深山大澤皆龍蛇第118章 葫蘆洞天 水下詭變(二合一)第490章 妖道手段 屍山火海第14章 你我二人 共探瓶山第170章 蛟龍夜目 密宗金剛橛第149章 青龍頓筆 混沌陰陽第13章 陳兄實(shí)在太謙遜了第416章 羽蟲之長 天鳳橫空第457章 無頭天神 長臂靈猿第12章 脫胎換骨 不似當(dāng)年第259章 雷符鎮(zhèn)壓鬼眼神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第20章 馭獸術(shù) 契約怒晴雞第1章 我,陳玉樓,一心修仙!第369章 江湖杯酒不停留第175章 撫仙湖上釣蛟龍第234章 欲成大事 謀而後動第445章 搜魂術(shù) 呂巖斬蛟第97章 苗刀長棍,袁洪血液覺醒?第242章 磨子溝 死亡谷第455章 如約而至 烏羊王陵第415章 萬法歸一 各行其章第351章 無拘無束,天地皆寬第254章 鬼蟻狂潮 盜寶小隊(duì)第316章 青木真身煉神樹第252章 陰界煉獄 火瓢蟲潮第232章 陰陽薄動 雷火淬鍊第464章 元神破甲 鳳火焚山第113章 龍虎杖 蛇神眼 椒圖負(fù)碑第224章 三次洗髓 洞苗蠱師第5章 古貍碑黃妖第498章 長生不老 飛昇仙界【大結(jié)局】第302章 吞藥交煉 遠(yuǎn)古祭壇第486章 七絕八怪 崔老道算命第404章 往事如煙 前往洞庭第322章 禁忌之地 九層妖樓第379章 摸金傳承 地生靈物83.第83章 秋社 孔明燈中的靈感第16章 籠絡(luò)人心 滴水不漏第37章 穿山穴陵甲(求追讀)第223章 搬攔倒捶 力能扛鼎第413章 遇仙派 洞玄金玉集第311章 蚍蜉撼樹?摧枯拉朽!92.第92章 走馬過水 都雲(yún)洞第202章 養(yǎng)神功 蛟弓成第485章 清點(diǎn)收穫 北上津門【5K】第46章 雲(yún)藏寶殿 露閣丹室第392章 靈氣催種 垂釣江頭86.第86章 水竹雪花紙 送燈上青天第335章 尋龍千重關(guān) 玉頂生龍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安平县| 大宁县| 太湖县| 营山县| 宜君县| 开远市| 榆树市| 揭西县| 和龙市| 无为县| 余庆县| 伊宁市| 灌阳县| 宜都市| 岳西县| 突泉县| 抚顺县| 伊春市| 泰来县| 南华县| 鲁山县| 顺昌县| 安陆市| 盐源县| 惠水县| 洛宁县| 老河口市| 巫山县| 米易县| 沅江市| 祁连县| 丹阳市| 诸暨市| 娱乐| 徐汇区| 洛阳市| 泸水县| 望谟县| 游戏|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