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16.第416章 江東小朝廷

第416章 江東小朝廷

土地完全公有,暫時是不可能做成的。

因爲土地公有,就意味著李雲要跟所有的既得利益者站在對立面,而這種理念,江東集團內部的人,也不一定會理解。

杜謙,杜和,乃至於周良,李正等人,都不一定會理解。

所以李雲準備走的,是一條折中的路子,那就是讓官府也成爲地主,佔據一部分田產,然後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來租給無產者耕種。

這樣,公私合流,哪怕後續仍然有土地兼併的問題,至少會有一部分土地,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能夠完成一次土地再分配。

不至於會有很多人吃不上飯,社會矛盾也會相對緩和一些。

而且,官田可以很好的控制糧價,不至於讓糧價崩潰。

當然了,租出去的官田,可以不收租,但是該收賦稅還是一樣要收,要不然在目前這個生產力的情況下,難以維持下去。

這就是李雲,對於土地制度的構想,這種構想,目前還是個雛形階段。

其中有沒有漏洞,能不能很好的施行下去,會不會被下面的官員念歪了經,都很難講。

李雲也需要一塊地方,去施行這個政策,同時也是試行這個政策。

除了這種公私並行的土地制度之外,李雲未來還準備建立農學院,盡力提高生產力。

生產力纔是一切的根本。

再好的制度,沒有生產力相配,百姓依舊吃不上飯,穿不上衣。

而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力無非就是衣食,這兩樣裡,食物又相對更重要一些。

薛收畢竟也做了十來年的官,李雲這句擲地有聲的話一說出口,他腦子裡立刻就開始推演,思索了好一會兒之後,李雲的這個大舅哥若有所思的擡起頭,緩緩說道:“如果這個法子,真能推行下去,倒的確是個利民的法子,不過說到底,還是要看是誰在推行這個制度,如果底下的官員不作爲,或者從中上下其手,從中盤剝,官府…”

“說不定要被人扣上與民爭利的帽子。”

薛收一句話,就切中了要害。

李雲擬訂出來的這個公私並行的土地制度,其實是與儒家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的,儒家講究仁政與德治,官府擁有大量的土地,如果還收錢,一定會被一些儒士攻訐。

李雲毫不猶豫的說道:“不管什麼政策,什麼法子,只要去施行的人心術不正,都很難有什麼好結果,目前這個公私並行的法子,只在廬州試行。”

“等推廣開來的時候,我會想辦法把監督制度建立起來。”

李雲沉聲道:“事在人爲,總要試一試這些新東西,要不然即便我們佔了地盤,給百姓分了田地,用不了幾十年,依舊會恢復舊觀,到頭來不過是再走一回。”

薛收還沒有回答,一旁的杜謙已經笑著說道:“今天這場對話,我回去之後,要好生記下來,說不定將來就要載於青史之上了。”

薛嵩坐在李雲旁邊,沉默了許久,然後看向李雲,開口道:“那好,這幾天我們父子就動身,到廬州去,不管這個法子成與不成,我們都去替二郎試一試。”

李雲起身,對著父子二人拱手笑道:“多謝岳父,多謝大兄。”

四個人又坐在一起討論了一會兒,薛家父子便起身離開,去做一些前往廬州的準備去了,而李雲與杜謙,送走了他們兩個人之後,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坐下,李雲看著杜謙,問道:“受益兄覺得,這個法子能成麼?”

杜謙低頭喝茶,笑著說道:“廬州有五千駐兵,二郎想推行什麼政令,便可以推行什麼政令,都是能成的。”

李雲皺眉道:“受益兄知道,我說的不是隻在廬州。”

杜謙想了想,正色道:“那我就往後推一推。”

“大的不說,只考慮近前的話,如今二郎已經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只等佔了江北,便有了裂地建國的本錢,到時候二郎是江東之主,將這道政令推行下去,有二郎這個創業之主在一天,這個政令便能夠推行一天。”

“下面的官員,即便從中上下其手,揩去一些油水,但總體不會出大問題。”

“但是將來,便不太好說了。”

說到這裡,杜謙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將來的事情,咱們這一代人是管不了的。”

李雲聞言,先是一怔,隨即灑脫一笑:“我也沒有想著去管什麼將來的事情,既然受益兄覺得,這個法子能夠奏效,能夠推行下去,等在廬州試個一兩年,我便著手去做這個事。”

“不過眼下…”

李雲起身,揹著手說道:“眼下要緊的還是軍事,軍事不成,便是把治下所有州郡,統統治理成京城那般繁華熱鬧,敵人一到,還是立時化爲夢幻泡影。”

“我依舊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軍事上。”

說到這裡,李雲回頭看了看杜謙,笑著說道:“政事方面,主要還是受益兄多多擔待。”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至少是在物質世界,就是拳頭大的人說了算,而不是治理能力強的人說了算。

如今的江東,雖然比先前強大了不少,但是在軍事實力上,最多隻能算是當世的第二梯隊。

杜謙默默點頭,沉聲道:“天子託辭說,要等到開春之後,再返回京城,如今已經開春了,朝廷不可能一直窩在西川。”

“遲早是要回京城的。”

杜使君想了想,繼續說道:“如今天下格局,看起來是向著諸侯劃地分治的局面靠攏,而往後兩三年時間…”

“便是拼過一場,劃定地盤的時間。”

杜謙擡頭看著李雲,緩緩說道:“也是比較要緊的兩三年,這兩三年時間,二郎只要撐過去,佔住江南的地盤,便至少是個江東節度使,甚至是…”

“江南節度使。”

杜謙緩緩握緊拳頭道:“屆時,至少是兩三代人的基業。”

“江東節度使…”

李雲看向杜謙,突然笑了笑:“杜兄,我最近半年時間,眼光漸漸高了,這江東節度使,我已經不怎麼瞧得上了。”

“江南節度使,也沒有什麼意思。”

李某人起身,望向門外,緩緩說道:“等佔定了江南,我不會因爲所謂兩三代人的基業,便裹足不前。”

“這世道太亂了。”

李雲面色平靜:“我既然能夠站到臺前,便不能看著它,再亂個兩三代人。”

兩三代人,少說三四十年,甚至要五六十年,也就是說,天下還有五六十年紛爭的亂世。

屁股決定腦袋。

如果說先前的李雲,還是隻想在亂世之中自保,保全自身與身邊的人,謀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現在的李雲,目標已經遠不止如此了。

短短幾年時間,他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眼睜睜的看著大周的國運傾頹,他在想。

他降生在這個世界,似乎的確是應該去做一些事情的。

杜謙聞言,臉上露出笑意,他走到李雲旁邊,欠身行禮道:“使君如今,終於有天子之志了。”

李雲回頭看了看杜謙,笑著說道:“真要有那天,受益兄便是我之相國。”

杜謙哈哈一笑:“我做不做相國,無關緊要。”

“我只想在有生之年,見到天下戰亂平息。”

二人相視一笑。

此時此刻,當初在越州達成合作關係的兩個人,似乎終於從主次之分,進展到了“君臣之分”。

而江東,也越發…

像是一個小朝廷了。

…………

數日之後,薛家父子坐著馬車離開金陵,李雲跟著他們一路到了金陵城外,一直送出了十幾裡之後,薛嵩才忍不住對李雲說道:“賢婿,你在金陵事忙,便不要再送了。”

“廬州城裡有駐軍,你又派了軍隊護送,不會有什麼事。”

李雲騎在馬上,看了看馬車裡的薛嵩,微微搖頭,笑著說道:“我不是送岳父,我正好也要去一趟廬州,正好陪著岳父一道過去。”

薛嵩“啊”了一聲,有些吃驚。

他事先,全不知情。

李雲繼續說道:“廬州還有五千駐軍,將來誰在那裡留守,還有後續的軍事安排,都要我去過問,還有…”

他看了看薛嵩,緩緩說道:“廬州對於江東來說,就是西邊的邊城了,很多事情,我要去親自看一看,親自佈置一遍。”

“免得…”

李某人看了看廬州。

“免得後面,再出什麼亂子。”

112.第112章 被蠢到了!474.第474章 二百年之爭第788章 定鼎中原之戰第982章 洛陽與滎陽646.第646章 宣王如何?459.第459章 遭報應了!第53章 做大做強!303.第303章 江南賊子184.第184章 務必打好這一仗!211.第211章 找上門來!650.第650章 各人的算盤第953章 弔唁第372章 開國!第1060章 太子出巡第742章 要死了?194.第194章 興師問罪第859章 險關鮮血滿212.第212章 走向彪悍!第941章 長安府241.第241章 遺憾與圓滿第739章 神人下界!第906章 裡應外合!256.第256章 李司馬履新!424.第424章 定百年之制第1015章 大朝會第1003章 公忠體國!第985章 自由自在!536.第536章 楚王殿下193.第193章 老本行的魅力第935章 如狼似虎第362章 藩鎮無所限109.第109章 載入史冊的黑龍山!198.第198章 絕望的太子179.第179章 一點情愫275.第275章 消失的叛亂243.第243章 搶親!570.第570章 勸進第897章 登基第689章 自己人懂自己人第15章 李大俠下山!637.第637章 損失慘重!407.第407章 江東少主第772章 慣性與大仗576.第576章 築京觀!136.第136章 錢塘破城122.第122章 機會與大禮!第1021章 跌倒656.第656章 重鑄朝廷620.第620章 時代的巨響262.第262章 佈局謀篇!第54章 何人狀告本都頭!493.第493章 納妾!642.第642章 祥瑞538.第538章 好大的底氣!599.第599章 送上門!510.第510章 轉型契機!250.第250章 到處是戰事!575.第575章 一日兩戰413.第413章 東南一霸588.第588章 李雲龍425.第425章 稽查452.第452章 成勢了!第794章 君臣之爭588.第588章 李雲龍第900章 名繮利鎖509.第509章 還有這種好事?448.第448章 虛實相應441.第441章 不見舊日京城573.第573章 契丹人來了!615.第615章 楊節帥的風骨!515.第515章 打朝廷的臉!243.第243章 搶親!199.第199章 新刺史與可憐人316.第316章 生殺予奪195.第195章 不能打開!第364章 冤枉與開拓!134.第134章 指揮大帥543.第543章 金陵皇帝239.第239章 江東盛事第1013章 重拳出擊第1011章 樂不思歸第662章 不復稱二郎第753章 尊王與拜師第22章 門楣蒙羞243.第243章 搶親!第864章 舊帝與新帝第930章 高估第374章 平盧使者第911章 生機勃勃第1039章 就藩與親恩第1064章 發錢太難!77.第77章 天衣無縫(求訂閱!!)第828章 分食河北!第908章 心術不正第812章 奉旨討賊305.第305章 平盧淄青節度使471.第471章 兄弟的禮物75.第75章 騎臉輸出!102.第102章 剿匪公文!第919章 猙獰殺器
112.第112章 被蠢到了!474.第474章 二百年之爭第788章 定鼎中原之戰第982章 洛陽與滎陽646.第646章 宣王如何?459.第459章 遭報應了!第53章 做大做強!303.第303章 江南賊子184.第184章 務必打好這一仗!211.第211章 找上門來!650.第650章 各人的算盤第953章 弔唁第372章 開國!第1060章 太子出巡第742章 要死了?194.第194章 興師問罪第859章 險關鮮血滿212.第212章 走向彪悍!第941章 長安府241.第241章 遺憾與圓滿第739章 神人下界!第906章 裡應外合!256.第256章 李司馬履新!424.第424章 定百年之制第1015章 大朝會第1003章 公忠體國!第985章 自由自在!536.第536章 楚王殿下193.第193章 老本行的魅力第935章 如狼似虎第362章 藩鎮無所限109.第109章 載入史冊的黑龍山!198.第198章 絕望的太子179.第179章 一點情愫275.第275章 消失的叛亂243.第243章 搶親!570.第570章 勸進第897章 登基第689章 自己人懂自己人第15章 李大俠下山!637.第637章 損失慘重!407.第407章 江東少主第772章 慣性與大仗576.第576章 築京觀!136.第136章 錢塘破城122.第122章 機會與大禮!第1021章 跌倒656.第656章 重鑄朝廷620.第620章 時代的巨響262.第262章 佈局謀篇!第54章 何人狀告本都頭!493.第493章 納妾!642.第642章 祥瑞538.第538章 好大的底氣!599.第599章 送上門!510.第510章 轉型契機!250.第250章 到處是戰事!575.第575章 一日兩戰413.第413章 東南一霸588.第588章 李雲龍425.第425章 稽查452.第452章 成勢了!第794章 君臣之爭588.第588章 李雲龍第900章 名繮利鎖509.第509章 還有這種好事?448.第448章 虛實相應441.第441章 不見舊日京城573.第573章 契丹人來了!615.第615章 楊節帥的風骨!515.第515章 打朝廷的臉!243.第243章 搶親!199.第199章 新刺史與可憐人316.第316章 生殺予奪195.第195章 不能打開!第364章 冤枉與開拓!134.第134章 指揮大帥543.第543章 金陵皇帝239.第239章 江東盛事第1013章 重拳出擊第1011章 樂不思歸第662章 不復稱二郎第753章 尊王與拜師第22章 門楣蒙羞243.第243章 搶親!第864章 舊帝與新帝第930章 高估第374章 平盧使者第911章 生機勃勃第1039章 就藩與親恩第1064章 發錢太難!77.第77章 天衣無縫(求訂閱!!)第828章 分食河北!第908章 心術不正第812章 奉旨討賊305.第305章 平盧淄青節度使471.第471章 兄弟的禮物75.第75章 騎臉輸出!102.第102章 剿匪公文!第919章 猙獰殺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资兴市| 南靖县| 达州市| 宁强县| 铜梁县| 林州市| 商都县| 河北省| 吉林市| 蒙山县| 湘阴县| 色达县| 昔阳县| 沧州市| 米泉市| 红河县| 玉山县| 富民县| 云林县| 互助| 丹寨县| 文成县| 芦山县| 湖北省| 灵丘县| 皋兰县| 红安县| 江达县| 繁昌县| 永仁县| 扎鲁特旗| 峨眉山市| 闵行区| 曲水县| 石景山区| 天门市| 和静县| 东丰县| 英德市|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