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

葬明sodu

可是不去成嗎?皇太極別看平時對他們蒙古八旗表面上不錯,但是他皇太極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大家誰不知道?此人不但心機頗深,而且手腕十分毒辣,上一次幾個蒙古部落暗中和關內的大中軍來往,不聽他們建奴的招呼,就是皇太極派出了多爾袞、阿巴泰等人,幾乎一夜之間,便帶著騎兵深入草原,將這幾個蒙古部落的男人給屠了個乾乾淨淨,包括襁褓中的孩子都沒有留下,僅僅剩下了一些年輕的蒙古女人,被他們帶了回去成了他們的玩物。.

可見的今天如果他們不肯出戰的話,皇太極肯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開炮轟殺他們,而已他們的實力,在這裡根本就無法跟皇太極的八旗兵相對抗,最終他們不是死在大中軍手中,就要死在這皇太極的手中。

於是布顏代等八旗蒙古的旗主們強忍怒火,湊在一起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後,便點頭答應了下來,紛紛開始規整各自麾下的族兵,朝著兩翼散開,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皇太極看到蒙古兵已經開始行動之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用手中的金絲編就的馬鞭,朝著戰場一揮,冷聲喝令道:“令八旗蒙古的騎兵出擊!”

隨著號炮連聲響起之後,布顏代等蒙古旗主只得紛紛怒喝了一聲,開始指揮著麾下的蒙古騎兵從兩翼繞過正在前面躺著捱揍的三順王的烏真超哈營,呼嘯著殺入奔了戰場,朝著大中軍的兩翼衝了過去。

看著前面羅立所部從一交手開始,便壓著建奴的這些漢軍打的他們擡不起頭,肖天健滿意的露出了一絲笑容,心中暗道:跟老子比玩兒火槍,你們實在是太嫩了點!這他孃的標準的是在魯班門前耍大斧,自尋其辱!

仗打到這時候,兩軍已經不是相互對射了,而是演變成了大中軍單方面的屠殺,一排排火銃手輪番像是訓練一般,不斷的向前交替邁進,每一排邁進兩步之後,都會舉槍來一次齊射,然後停下來讓後排弟兄上前繼續射擊,而他們則停下來開始重新裝填,而對面的建奴烏真超哈營,則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一批接著一批的被大中軍的銃彈割倒在地,最初他們還能還擊一下,但是這會兒他們的火銃手已經是被打的哭爹喊娘,開始全線後退,即便是三順王瘋了一般的在後面令親兵督戰,也阻擋不住這些兵將的潰敗,漸漸的全線都出現了潰決的跡象。

而這個時候大中軍的營屬三磅炮也推到了陣前,成爲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數十門的三磅炮出列之後,一起來了一次齊放,而三磅炮在這個距離下,裝填的則全部都是散彈,每一門炮的炮膛之中,都被填入了數十顆類似銃彈大小的彈丸,和一顆實心彈,散彈打出之後幾乎可以將面前數十步之外的幾米寬的東西一掃而空,數十門三磅炮齊發之下,頓時像掃帚一般,掃翻了一大片奴兵,每一炮都頂的上上百火銃手進行一次齊射的威力,這對建奴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這些漢兵們根本沒有想到,大中軍本來火銃齊射就已經是騎著他們打了,可是居然在這個時候,還將這些“大炮”推到了他們的面前,來轟殺他們,不帶有這麼欺負人的,如果能蹦過去跟大中軍評理的話,他們就蹦過去找肖天健評理去了,可是這會兒大中軍哪兒會跟他們講公平呀!大炮上刺刀那是大中軍的優良傳統,輕型火炮伴隨步兵衝擊,現如今已經是大中軍的慣例了,不趁著這會兒將這些三磅炮推出來轟他們,還等什麼時候?

這一下三順王再也無法控制他們的麾下兵將了,被徹底嚇瘋了的奴兵們,一個個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的掉轉頭來,你推我搡的開始朝後狂奔,即便是一些親兵想要攔住他們,也立即被他們淹沒,像潮水一般的潰決了下去。

三順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只得也趕緊掉頭逃竄,呼呼啦啦的便整體潰退了下去。

也正在這時,皇太極下令讓八旗蒙古騎兵發動了出擊,近萬蒙古騎兵無奈的嚎叫著崔動了坐下的戰馬,呼嘯著從三順王潰兵的兩側殺了出來,一個個面帶著一種絕望和驚恐的神色,催動戰馬開始向大中軍兩翼突擊。

當看到兩翼蒙古兵開始衝鋒的時候,肖天健眉頭微微的皺了一下,建奴今天的表現令人詫異,已經可以說是有違常理了,他們正面交戰已經失敗,這個時候皇太極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先將這批烏真超哈營撤下去,穩住陣腳之後,再謀下一步的交戰,根本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選擇派出蒙古騎兵從兩翼發動進攻。

可是皇太極卻還是做出了這樣一個愚蠢的決定,這擺明是不把這些蒙古兵當人用,在大中軍陣線完整的時候,發動這樣的衝鋒,基本上跟送死也差不多了,面對著大中軍兩翼衆多的火炮還有火銃手,他們的進攻根本無法衝散大中軍的陣線。

別看雙方距離並不遠,可是在大中軍密集炮火面前,這二百步的距離,卻堪稱死亡之路,其實在剛纔佈陣的時候,李信他們便已經預料到了建奴的這一招,建奴打仗,其實並不喜歡正面的對決,更多的時候是依靠著他們的騎兵,發動襲擾性的衝擊,你來我往的不斷的對敵人進行襲擾,直至敵人自行亂了陣腳之後,他們纔會開始發動突擊,兩翼正是他們最喜歡下手的地方。

戰場上一支軍隊,不管是什麼位置的兵將只要一亂,便牽一髮而動全身,往往會造成整體上的最終崩潰,所以近年來,大中軍的大將們和參謀們,沒少蒐集關外建奴的戰例,特別是在崇禎十一年末肖天健領兵北上抗擊韃子的戰例,更是被諸軍不斷的進行研究,所以現如今他們對於和建奴野戰,已經頗有心得,所以出關佈陣的時候,正面其實放置的兵力並不是很多,僅僅安排了羅立的一個近衛師來作爲前鋒使用,而兩翼放置的兵力絲毫不比中間位置的兵力少。

甚至於連重炮,也是靠兩側佈置的,而且出戰的那些戰車,也基本上都佈置到了兩翼,以戰車構築起了一道進可攻退可守的陣線,所以蒙古兵從兩翼發動襲擊,可以說正中大中軍的下懷。

“這個奴酋皇太極想幹什麼?他讓這些烏真超哈營用咱們的戰法來碰碰咱們也就算了!現在他們明明不是我們的對手,爲何還要派這些蒙古兵出來送死?”

肖天健看到蒙古兵衝殺出來之後,根本沒有擔心什麼,而是皺眉對李信和盧象升等人提出了他的疑問。

李信和盧象升這會兒也都有點納悶,因爲今天建奴的表現確實有點異乎尋常了一些,李信也有點看不懂皇太極這麼打是爲了什麼,即便是他們兵馬數量多,也架不住這樣消耗呀!

倒是盧象升在這方面老辣一些,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後,腦子之中靈光一閃,突然叫道:“微臣明白了!建奴要撤兵……”

肖天健和李信都立即扭頭看著盧象升,一起問道:“建奴雖然敗了一陣,但是其實力並未損失多少,爲何盧先生會確定奴酋想要撤兵?既然他要撤兵,那麼還爲何讓這些韃子兵來送死呢?”

盧象升看了一下兩翼衝出來的蒙古兵,於是立即對肖天健解釋道:“啓稟聖上,建奴這會兒雖然看似實力未損,但是此次奴酋皇太極自領兵南下以來,並未撈到什麼便宜,至多也就是拿下了山海關以外的寧遠和前屯、覺華島等地,滅了數萬明軍而已,實質上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收穫是入不敷出的。

而他們自從來到山海關下之後,便再無存進,反倒是在聖上和諸將的打擊之下,損兵折將甚多,甚至於皇太極派出的近四萬右翼軍也全部被聖上率兵殲滅,對於建奴來說,在其阿巴泰所部被殲滅之後,而聖上親自領兵來到這裡,建奴此次南下已經徹底失敗了!

所以建奴根本也只有撤兵一途,可是皇太極現在卻不敢就這麼撤回去,要知道雖然建奴控制了關外遼闊的遼東之地和蒙古諸部,但是之前蒙古諸部屈服於他們建奴,也是因爲大明無用,讓蒙古人看到了大明的虛弱,只能選擇投靠比他們更強的建奴,充當他們的馬前卒。

但是現如今不同了,大明已經不行了,聖上所立大中朝已經取而代之,建奴此次南下,就是想要趁機奪取燕雲之地,先行奪佔北方門戶,可是他們的這個企圖卻被聖上給擊碎!

蒙古人眼下已經可以看清楚,聖上的大中朝崛起之後,建奴的好日子便要到頭了,以蒙古諸部這種牆頭草,此次看到建奴如此鎩羽而歸,恐怕回去之後很難再聽建奴的使喚了!

另外建奴這兩年在關外建起漢八旗,大肆招募漢人兵將入軍,肯定是本來想要利用這些漢兵來剋制我們,可是他們沒成想卻再次失算,不但沒有能以這些漢軍旗的漢兵們剋制住我們大中軍,相反卻還被我們打的大敗虧輸,如此多被他們武裝起來的漢兵,現如今看到了我們的厲害,還豈會回去之後再老老實實的聽從他們主子的吩咐?

所以皇太極其實不傻,爲了回去之後穩固他們建奴的統治,放著這些蒙古諸部的精兵和這些大批漢兵,他們是不放心的!

故此微臣以爲,奴酋皇太極其實並非是要在這裡與我們決一死戰,而是想要假借我們之手,趁機削弱八旗蒙古和漢八旗的這些兵將,然後再撤兵返回遼東!”

(今天無人打賞,所以就不特別鳴謝了!呵呵!)

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09章 勸降第47章 蛇鼠一窩第181章 夜訪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91 方向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03章 震懾第57章 亡命一擊第91章 實證第1章 烏龍之戰第12章 火牛衝陣第21章 佈置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45章 投靠者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91章 少年營第194 格殺令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3章 喜訊連連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59章 火藥困局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97章 絕非君子第87章 請辭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6章 密旨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43章 僥倖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46章 事有異常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193章 右勾拳第92章 棄卒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7章 反中其計第102章 大捷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66章 吳三桂第23章 奇襲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33章 暗箭2第9章 綁票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第57章 重修寨牆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91章 出關第171章 死士第118章 出發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59章 決勝4第74章 忠奴第11章 宿命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161章 交鋒第129章 後手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9章 時局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8章 流浪洋人第22章 直面交鋒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17章 絕殺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09章 紙殼彈藥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77章 困獸之鬥第45章 靜觀其變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螳螂捕蟬
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09章 勸降第47章 蛇鼠一窩第181章 夜訪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91 方向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103章 震懾第57章 亡命一擊第91章 實證第1章 烏龍之戰第12章 火牛衝陣第21章 佈置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45章 投靠者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91章 少年營第194 格殺令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3章 喜訊連連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59章 火藥困局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97章 絕非君子第87章 請辭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6章 密旨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43章 僥倖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46章 事有異常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26章 老友來朝第193章 右勾拳第92章 棄卒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7章 反中其計第102章 大捷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66章 吳三桂第23章 奇襲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33章 暗箭2第9章 綁票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第57章 重修寨牆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91章 出關第171章 死士第118章 出發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59章 決勝4第74章 忠奴第11章 宿命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161章 交鋒第129章 後手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9章 時局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8章 流浪洋人第22章 直面交鋒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35章 剿兵安民弔民伐罪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17章 絕殺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09章 紙殼彈藥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77章 困獸之鬥第45章 靜觀其變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螳螂捕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赫章县| 兰州市| 大邑县| 沁源县| 姜堰市| 颍上县| 淅川县| 项城市| 谷城县| 广水市| 南雄市| 莱西市| 泰安市| 平潭县| 怀柔区| 同德县| 玛曲县| 建水县| 大新县| 固安县| 合作市| 邻水| 长丰县| 顺义区| 中山市| 历史| 阳信县| 平罗县| 射阳县| 杭锦旗| 宁国市| 张家界市| 新乐市| 陆川县| 日喀则市| 北宁市| 广汉市| 临泽县| 枣强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