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章 出關決戰

雖然皇太極已經下旨號稱要繼續攻打山海關,與大中軍決一死戰,但是在戰術上的佈置卻沒有選擇繼續強攻,以他們的兵力和實力,現在皇太極很清楚在大中軍佔據著山海關地利優勢面前,他這麼率軍撞上去根本就是在自尋死路,現如今山海關一帶大中軍精兵雲集,他如果下令派兵去攻城,逼著那些漢軍旗和蒙古八旗的兵將去攻城的話,估計當時就能逼的麾下一些漢軍抑或是蒙古兵臨陣譁變不可。

所以雖然他下定決心,雖然暫時不撤離山海關,但是也沒有傻乎乎的便派兵再去強攻山海關,反倒是在看罷了山海關外的地形之後,下令將清軍大營再一次後撤了幾裡,背靠在山海關東北方向的前屯衛停紮了下來。

肖天健原來和李信等人預計,認爲以這個時間,建奴方面皇太極肯定是已經得知了阿巴泰覆滅的消息,再加上前段時間多爾袞在山海關下屢攻受挫,並且被打的損兵折將,以他們雙方現在的力量對比,其實建奴方面已經不再佔據什麼優勢了,所以不管是肖天健和李信都猜測,這個時候建奴很有可能放棄這次南下的計劃,會選擇撤兵。

但是在肖天健到了山海關之後,一天下來,卻並未看出建奴有撤兵的打算,雖然六月二十九這日,建奴有了動靜,開始在關外拔營起寨,肖天健和諸將本以爲建奴可能是要撤兵了,王承平更是要請旨出戰,趁著建奴撤兵之際,出關揮師掩殺建奴大軍。

肖天健基本上就要同意王承平出戰了,可是這個時候斥候傳來消息,說建奴並未真的撤兵,而是將兵馬逐步後撤了幾裡便重新停駐了下來,開始新紮營盤。

於是肖天健這就有點看不明白皇太極這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了,於是再一次親自登臨山海關城樓最高處,用望遠鏡朝遠處看了一番。

李信這個總參謀長自然少不了跟著肖天健去觀察一下敵情,二人舉著望遠鏡看了好一陣子,幾乎同時放下了望遠鏡,相互對視了一下,都立即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驚訝之色。

“陛下,奴酋這是想要我們主動出戰呀!”李信看罷之後主動開口說道。

肖天健露出了一絲笑意,然後神色有點古怪,憋了一陣之後忽然間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這個皇太極果真是個妙人!哈哈!他自知繼續攻打山海關肯定已經是在咱們手中討不了好去了!於是乾脆放棄了主動攻城,現在主動後撤一段距離,給咱們騰出一塊可出戰之地,想要發揮一下他們建奴野戰的優勢!在山海關之外痛擊我們!

朕現在還真就有點佩服這個皇太極了!他能奪得建奴汗位,還真不是靠的運氣!這廝這一招夠厲害!

此獠深知,如果他就這麼灰溜溜的下令撤兵返回遼東的話,那麼從此之後他們便再無南下叩關的勇氣了!以建奴的那點人口,想要繼續控制關外百萬異族,肯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他不敢就這麼灰溜溜的撤走。

所以他現在主動後撤一段距離,對山海關遙遙相望,給我們騰出一塊地方,讓我們可以出關一戰,假如我們不敢出關應戰的話,那麼他們便可以重振士氣,恢復心理上的優越感!然後就此耀武揚威一番,再緩緩退去,可以毫髮無損的撤離此地返回遼東!那樣的話其控制的蒙古人和漢人,便依舊只能奉他們爲主!看他們臉色行事!

但是如果我們出關應戰的話,他們便可以不再受制於我們的地利優勢,以野戰的方式跟我們交手,發揮他們建奴野戰的強項,如果能擊敗我們的話,他們便可以報得一箭之仇!

看來朕倒是以前小看了此獠了!這一招實在是妙哉!妙哉呀!”

跟著肖天健的盧象升、羅立、劉耀本、吳襄等人,聽罷之後也都立即恍然大悟,跟著肖天健的話連連點頭稱是,一個個既鄙視皇太極,又不得不承認皇太極這一招卻是是一個妙招,也是他們建奴時下可以做出的最佳的選擇。

應對皇太極這一招,其實他們大中軍不見得非要出關和他們決一死戰,以建奴時下的情況,即便是不出關和他們一戰,僅僅是這麼對峙下去,拖也能把建奴大軍給徹底拖散架,建奴的老底有多厚,其實大家也都明白,以關外的糧食產量還有人口,想要維持他們這麼多人馬,長時間的在山海關外面屯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建奴屢屢叩關南下,基本上都是靠著沿途行掠來滿足他們的消耗的,可是這一次建奴南下,可以說屁也沒有撈著,淨在吃老本了,除了打贏了明軍之外,對大中軍他們是撞得頭破血流,所以非但沒有收穫,而且損失慘重,所以如果拖的話,恐怕連一個月都不用,便能生生把建奴大軍給拖得自己灰溜溜的回家洗洗睡了!

可是問題是拖得下去嗎?肖天健和衆將心中自有他們的答案,建奴拖不起,可是他們大中軍也拖不起,此次北上大中軍可以說是動員了整個控制區的所有力量,來保障他們這些兵馬的需求,而且現在關內尚未平靖,大明京師他們還未攻佔,西面還有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胡搞,南面還有福建、兩廣、雲貴等省尚未攻佔,不管是南方還是西面,眼下大中軍兵力都比較空虛,壓力頗大,如果他們在這裡和建奴對耗的話,拖垮建奴倒是不假,恐怕連帶著他們也被拖垮了!

所以說建奴拖不起,大中軍同樣拖不起,而皇太極這廝,也正是看出了大中軍的這個軟肋,所以雖然明擺著他們已經無力攻打山海關,卻還賴在關下不走,就是要逼大中軍放棄地利上的優勢,和他們在關外來一場對決!現在這種情況下,肖天健沒有其它選擇,唯有出關一戰,和建奴大軍做一次對決,來決定這一仗的勝負。

肖天健一抖大氅,扭頭大踏步的走下城樓,一邊走一邊呵呵笑著說道:“他有他的千條計,但是碰上咱們便都白搭,他既然想要這麼一戰,那麼朕就給他出關一戰又有何妨!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他十萬建奴厲害,還是朕的五萬虎賁更雄!走吧!下去準備,我們出關一戰!”

隨著建奴軍在關外後撤數里拉開了架勢之後,山海關之內也立即歡騰了起來,一支支大中軍的兵將紛紛在各個關門之內開始集結,所有人都頂盔掛甲罩袍束帶,將全身上下收拾了個停當,黑壓壓的集結了起來。

而肖天健則親領五百羽林衛,直接在山海關內列隊,隨著肖天健一聲令下,關城之上立即便響起了一連串的號炮之聲。

隨著號炮聲響起之後,山海關一帶的各個關門瞬間從內便轟隆隆的打開,然後數萬大中軍精兵隨即便發出震天的一聲大吼,一支支如同猛虎出閘一般開始灌出了關門。

而肖天健則一馬當先催動坐下的寶馬,抖繮便衝出了山海關的關門,來到了並不算太寬闊的山海關城外。

一支支大中軍兵將,在各自軍官的指揮下,如同洪水一般的衝出關城,然後迅速的便開始在關外空地上進行集結組陣,最先衝出關城的乃是各軍的騎兵人馬,這些騎兵衝出關城之後,飛快的在關城外圍形成了一道屏障,拉來了一道警戒線掩護後續兵馬出關,以防建奴趁著大中軍大批出關之時,派他們的阿里哈超哈營襲擾大中軍的出兵行動。

而隨後出關的便是大中軍的其它兵種,先是步兵緊隨騎兵之後出關列陣,在關外結陣穩住了陣腳,隨後出關的便是一支支炮隊,這些炮兵們駕馭著拖曳炮車的騾馬,魚貫出關,迅速的在步軍方陣之間找到了他們的位置,並且很快便摘下了騾馬牽至了兵陣之後,炮車分開,火炮展開,彈藥車則迅速的擺放在了大炮後面的安全位置。

除了騎兵步兵炮兵三個兵種之外,這次隨軍出戰的還有工兵和輜兵,不過輜兵這次可不是運送糧秣物資的,所有出戰的輜兵推出城外的皆爲一輛輛用堅木所造的戰車,平時行軍則裝運物資使用,戰時放列便構成了一道堅實的臨時城牆,作爲野戰,他們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兵種,所以他們被帶出關城,不算是奇怪的事情。

至於工兵不用說了,他們自有專門的用途,佈陣之際他們可協助主力兵種臨時緊急構築防線,進攻的時候隨軍衝鋒,負責掃清途中的障礙,總之他們雖非主力,但是卻作爲一個大中軍專有的專業兵種,現在是經常性的出現在戰場之上。

肖天健出城之後,參謀部的參謀們便緊跟在他的身邊,除了作爲他皇帝象徵的那面大中朝織金大龍大纛之外,還有其他各種旗幡。

隨著傳令兵手中的令旗飛舞,一道道指令被迅速的傳達了下去,這種佈陣之事,肖天健現在早已不用親力親爲了,自有參謀人員負責按照計劃進行安排,而各支出戰兵馬,只需要他們的傳令兵隨時盯緊中軍令旗,接受指令之後,便可以隨著命令調動兵馬了。

所以雖然數萬大中軍潮水一般的從各個關門處涌出,但是在中軍官的指令之下,這些出關兵將根本沒有出現一般情況下其它軍隊很容易出現的混亂局面,各支兵馬都迅速的按照命令抵達了他們的位置開始列陣,整個數萬兵馬都在中軍官的調度之下如臂使指一般的進入到了他們指定的位置並且完成了集結。

吳襄對於這種出關和建奴交戰的事情,是撈不到手的,雖然他和他麾下的那些明軍舊部兵將們也都很想趁著這個機會能在他們新主子面前表現一下,可是他們的請戰還是被肖天健溫言拒絕了,肖天健告訴吳襄,雖然出戰有功可撈,但是關城也必須要留人駐守,以備不時之需,所以讓吳襄麾下的這些官兵都留在關內駐防,僅以大中軍的舊部出關應戰建奴。

所以吳襄只能無奈的率兵留鎮山海關一線,作爲後應人馬,負責駐守山海關,只能帶著部下兵將們在關牆之上,眼巴巴的看著肖天健領兵出戰。

第14章 損失慘重第232章 制服控第97章 破寨第87章 新作物第45章 山西範家第40章 收心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35章 英烈祠第61章 陷阱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226章 班底2第98章 夜襲1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06章 春耕第165章 應對第35章 等第39章 總結第37章 震怒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2章 兵至韓城第230章 失望第67章 崇禎困局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7章 忠烈之臣第7章 捨命救主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4章 貨幣第7章 誓師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25章 李闖重振第97章 破寨第200章 利益驅動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49章 羨慕第192章 縮頭鳥第15章 下馬威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232章 制服控第205章 奇兵第50章 火器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12章 夜襲2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33章 名儒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71章 死士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49章 賜鞭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83章 再敗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93章 潰逃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98章 鑄幣第117章 未戰先衰第149章 羨慕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149章 羨慕第79章 進展神速第54章 肉盾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53章 分兵向西第62章 城門1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149章 濟生堂第57章 重修寨牆第198章 鑄幣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43章 叛徒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4章 北伐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77章 再有收穫第236章 大閱兵3第136章 國債第75章 喪家之犬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87章 激辯2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62章 城門1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1章 騎戰2第20章 調兵遣將
第14章 損失慘重第232章 制服控第97章 破寨第87章 新作物第45章 山西範家第40章 收心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35章 英烈祠第61章 陷阱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226章 班底2第98章 夜襲1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06章 春耕第165章 應對第35章 等第39章 總結第37章 震怒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2章 兵至韓城第230章 失望第67章 崇禎困局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7章 忠烈之臣第7章 捨命救主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4章 貨幣第7章 誓師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25章 李闖重振第97章 破寨第200章 利益驅動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49章 羨慕第192章 縮頭鳥第15章 下馬威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232章 制服控第205章 奇兵第50章 火器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12章 夜襲2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33章 名儒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71章 死士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49章 賜鞭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83章 再敗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93章 潰逃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98章 鑄幣第117章 未戰先衰第149章 羨慕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149章 羨慕第79章 進展神速第54章 肉盾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53章 分兵向西第62章 城門1第211章 中轉站和橋頭堡第149章 濟生堂第57章 重修寨牆第198章 鑄幣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43章 叛徒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4章 北伐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77章 再有收穫第236章 大閱兵3第136章 國債第75章 喪家之犬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87章 激辯2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62章 城門1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1章 騎戰2第20章 調兵遣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虞城县| 古交市| 霍林郭勒市| 靖边县| 平舆县| 岗巴县| 阜平县| 自治县| 太保市| 右玉县| 北碚区| 中超| 乌拉特前旗| 新邵县| 威信县| 仁怀市| 武山县| 澎湖县| 娄烦县| 西城区| 内黄县| 广丰县| 定远县| 岳西县| 大同县| 赤城县| 镇原县| 三门峡市| 斗六市| 庆云县| 阿荣旗| 镇坪县| 高碑店市| 樟树市| 昂仁县| 宁波市| 富平县| 乌兰察布市| 南江县|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