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朝議

雖然離別已久,可是肖天健卻也沒敢在後宮之中沉湎太久,休息一晚之後,第二天一早便在前面的奉天殿,開了他回南京之後的第一次早朝。

朝上諸部的官員都簡明扼要的向肖天健彙報了他們近期所負責之事,負責戶部的付德明少不了叫苦連天,說近期因爲北伐,對於財政消耗太大,但是同時也掩飾不住他的興奮,同時告知肖天健,進入秋季之後,最先被大中軍控制的河南和湖廣兩地的糧食收穫遠超以往,另外南直隸一帶的生產也恢復很快,這一點讓付德明頗爲高興,更何況這一次肖天健回來,還給戶部帶回來了大筆的金銀,如此一來,他們便可以發行更多的龍鈔,來緩解財政所需,故此付德明的彙報,總體上來說,是喜多於憂,這讓肖天健頗爲欣慰。

同時付德明告知肖天健,眼下隨著大中朝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龍鈔已經開始在大中朝實際控制區全面推開,正在逐步的替代現銀,成爲市場上交易的主要支出手段,這也跟大中軍以龍鈔發餉有分不開的關係,當兵的以龍鈔和大龍幣爲主要支付手段,使得大中朝的紙鈔得以被商人認同,同時中華銀行,也隨著大中軍的進展,迅速的朝著北方推進。

而且在戶部的協助之下,大中朝在南京也建立起了一座大規模的造幣廠,負責印刷和製造大龍幣,再加上大中軍源源不斷給戶部補充金銀,全部存入到了中華銀行之中,作爲儲備使用,使得中華銀行,得以發行越來越多的鈔票和龍幣,滿足市場的需要,並且從民間吸納存款,開展金銀兌換業務,在保證了幣值的同時,也將民間的金銀開始吸納入了中華銀行之中儲備起來,使得中華銀行的金銀儲備越來越大,如此一來,也更加穩定了龍幣和龍鈔的價值,最起碼在南直隸、湖廣、四川、河南等地,現在龍鈔已經成了商業往來的重要支付手段,爲下一步大中朝建立起穩固的貨幣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方便了戶部的管理。

另外負責吏部的李進德,也彙報了有關吏部的一些工作,隨著北伐開始之後,幾乎每天都有一些地方投降大中軍,接受大中朝的統治,所以吏部這大半年來,也非常忙碌,除了要不斷的爲一些降官更換告身文書之外,還要不斷的更換原來大明的印綬,同時還要向新佔領之地派遣大中朝官員,進行接管,所以吏部需要相當多的官吏。

於是吏部在六月間的時候,在各地開始舉辦第二次大規模的開科取士,試題效仿當年在武昌府第一次開科取士所用的試卷方式,在開科取士方面,更重實務的能力選拔,並且在六月份之後,在各地選拔出了上千讀書人,並且將這些讀書人集中起來,派員進行了大中朝的制度宣講以及告誡,除了讓他們熟悉大中朝用人要求之外,還對他們進行了警告,告知他們,大中朝用官最忌貪墨,如若有人膽敢趁機以權謀私的話,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極爲嚴酷的刑罰。

外雖然盧象升所負責的監察院因爲盧象升尚在北方,但是監察院的工作也沒有停滯下來,在現如今被選入監察院擔綱監察副使的高鬥樞的主持之下,從這些新選拔的官員之中,高鬥樞還進行了一次特別面試,並且通過暗中考察之後,從中抽選出了數十名性情耿直,嫉惡如仇的年輕人,充實到了監察院之中,代行監察百官之職,在各地委派官員的同時,這些監察官也隨之以便服形式,被派往各地巡遊監察各地政務實施情況,以此來加強對於各地官員的行政控制,省的這些各地官員,在混亂之中,趁機渾水摸魚撈取不義之財,坑害民衆,以此來保證官員的清廉。

至於工部方面,這段時間也非常忙,隨著大中軍北伐開始,牛金星負責的工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保證北伐諸軍的武器彈藥的供應,另外還有各地軍隊的軍火供應,除此之外,工部還負責著各地水利、道路的建設,特別是對於黃河一帶的防汛準備,更是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肖天健在打下開封城之後,便對當時還洛陽主持民政事務的牛金星交代過,要特別注意黃河的水患問題,特別是開封段的黃河大堤,因爲他知道在歷史上,李自成攻打開封的時候,掘開過黃河大堤,水淹開封城,除了造成了開封一帶被黃河水淹沒之外,還對黃淮一帶造成了巨大的水患,所以在工部成立之後,肖天健便著令牛金星派能員專門負責黃河水務的問題,以及河南各地的水利建設,務求保證黃河不能決口,保護大中軍好不容易這麼多年來建立起來的成果。

所以牛金星不敢在這件事上怠慢,調集了十幾個能員,派他們專門負責黃淮一帶的防汛問題,特別是在黃河沿線上,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對年久失修的大堤進行加固,所以黃河短時間之內,不會再出現決口的問題了。

這一點牛金星做的讓肖天健甚爲滿意,專門點名讚賞了工部的工作,讓牛金星爲此頗感到有面子,著實的高興了一下。

總之隨著大中朝的建立之後,各種政務紛紛開始被納入到了正軌之中,在這幫大臣們的努力之下,各地的民政都在進入恢復期,雖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是隻要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之後,今後就靠水磨工夫慢慢的來了。

在聽罷了諸臣的彙報之後,肖天健特意問及了新成立的南京中華造船廠的恢復之事,這件事眼下也暫時歸於工部負責,另外水軍方面提供協助,這是肖天健北伐之前便安排下的事情。

牛金星聽罷肖天健的問話之後,趕緊答道:“啓稟聖上,此事微臣不敢怠慢,自聖上親征之後,微臣便在南直隸和江浙等地大力查訪招募造船工匠,現已經招募數百巧匠,另募普通造船工匠一千餘人,並且已經將其集中安置到了南京中華船廠之中!

至於造船之事,微臣更不敢耽誤,從五月間船廠已經開始恢復重建,以前期聖上特別撥發的銀兩,時下南京船廠已經恢復造船,至本月船廠已經造出了二百料漕船十餘條,百料漕船四十餘條,另外還有十餘條水師所需的內河戰船,已經交付給了水師!

另外關於建造海船之事,船廠現已經開始建造一百五十料的海滄船,不日即可下水,交給水師使用,至於更大的二百料福船還有四百料大福船,據船廠的大匠所說,他們倒是也可以建,只是眼下木料不足,所需的楠木以及柚木需要從南洋一帶運來,目前船廠的木料不足,所以暫時還不能開建!不過微臣正在想辦法解決木料之事,已經請李都統在四川派人伐木以爲替代,並排專人沿長江運下來,估計年末木料便可準備齊當,到時便可開建福船!”

肖天健對此有點不太滿意,雖然眼下大中朝人力物力還不是很充足,但是以目前他們的實力,肖天健原本以爲即便是造不出當年鄭和寶船,起碼建造出幾百噸重的福船應該沒有問題的,可是到現在爲止,船廠所造的居然還僅僅是一些內河所用的漕船,最多也就是建造了幾條海上用的蜈蚣船,就連小型的海滄船也剛剛開始建造,尚未交付一條,這距離他建立一支可用的海軍,還差的太遠。

於是他點點頭道:“目前漕運方面,儘可能使用已有的船隻,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放開交付給民間建造,儘量不要再佔用船廠的人力物力,眼下將船廠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建造海船方面,年內必須要建造出二十條以上的海滄船,而且要想辦法開建更大型的福船!

近期朕聽說福建鄭家的戰船時常出沒於長江口和杭州灣外,對我們的轄地進行襲擾,如果短時間之內,我們的水師如果連這一帶都保護不了的話,那麼還要如何南下克復福建兩廣?要知道其它不算,單單是鄭家所轄的各種海船以及戰船,就不下千條之多!我們又拿什麼來與之相抗?難不成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縱橫海上卻拿他們沒有辦法嗎?

要知道時下鄭家可是擺明了要跟我朝爲敵,單憑陸上決戰,是不足以收拾他們的!即便是要迫降他們,最起碼我們也要有一支可以與之相抗的海軍才行!否則的話,他們在陸上不是我們的對手,便還可以輕鬆的控制澎湖和琉球,繼續與我們爲敵!所以對於督造海上戰船之事,絕不是小事,工部必須要加緊辦理!

另外戶部和兵部也絕不能忽視此事,只要是水師要的,就要想辦法滿足他們,總之朕的要求就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不得拖延懈怠!”

聽罷了肖天健的話之後,牛金星馬上便聽出了肖天健的不滿,趕緊躬身稱是,但是付德明卻站出來說道:“啓奏聖上,時下戶部支出很大,而且眼下聖上還要在西北對李自成用兵,而且近期肯定還要在東南和西南方向用兵,戶部雖然有點積蓄,可是要應付這樣的戰事,耗度也非常之大!

再者各地百廢待興,不管是農田水利還是各地城牆修繕,都需要花錢,造船之事微臣以爲,倒不妨可以推遲一些,現如今雖然我朝水師不能和鄭家水軍相比,但是眼下也有了不少戰船了,起碼可確保長江口和杭州灣一帶的安全,如果現在就大力開建海上所用的戰船的話,微臣以爲以今年我朝的歲入恐怕是會入不敷出!還望聖上三思!”

(今天感覺好多了,炎癥消了不少,不再發燒了!謝謝毛毛將軍和不開心膽小鬼二位老朋友的打賞!多謝了!呵呵!)

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55章 定心丸第217章 皇長子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7章 大戰四起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45章 山西範家第31章 民心初穩第2章 兵至韓城第53章 初戰失利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73章 複雜心情第89章 疑竇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9章 厲兵秣馬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70章 背水一戰第4章 檄文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52章 漸改第144章 少年營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12章 大戰前夜第50章 忠烈之臣第29章 轉變第63章 喜訊連連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3章 城門2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97章 破寨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7章 破寨第235章 大閱兵2第26章 奇襲澠池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72章 破局第122章 糊塗勝利第50章 其人之道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81章 殊途同歸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6章 詐城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29章 踏上征程第3章 強度黃河第86章 老農第68章 兵還洛陽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26章 倒貼女奴第80章 憶苦思甜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90章 縮頭烏龜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77章 再有收穫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53章 兩強之戰(9)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144章 少年營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72章 破局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68章 兵不厭詐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68章 佈置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88章 何去何從第84章 喪家之犬第25章 難民潮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94 格殺令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52章 改編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19章 噴火的怪獸
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55章 定心丸第217章 皇長子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7章 大戰四起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45章 山西範家第31章 民心初穩第2章 兵至韓城第53章 初戰失利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73章 複雜心情第89章 疑竇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9章 厲兵秣馬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70章 背水一戰第4章 檄文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65章 兩害相遇第152章 漸改第144章 少年營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12章 大戰前夜第50章 忠烈之臣第29章 轉變第63章 喜訊連連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3章 城門2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97章 破寨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84章 喪家之犬第97章 破寨第235章 大閱兵2第26章 奇襲澠池第119章 摟草打兔子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72章 破局第122章 糊塗勝利第50章 其人之道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81章 殊途同歸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6章 詐城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29章 踏上征程第3章 強度黃河第86章 老農第68章 兵還洛陽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233 登基.雙喜臨門第26章 倒貼女奴第80章 憶苦思甜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90章 縮頭烏龜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77章 再有收穫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53章 兩強之戰(9)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144章 少年營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72章 破局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68章 兵不厭詐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68章 佈置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88章 何去何從第84章 喪家之犬第25章 難民潮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94 格殺令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52章 改編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19章 噴火的怪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竹溪县| 峨边| 荆州市| 阿克苏市| 萍乡市| 乌拉特中旗| 凤庆县| 土默特右旗| 旬邑县| 台湾省| 平阳县| 平阴县| 忻州市| 白城市| 宿迁市| 遂宁市| 恩平市| 珠海市| 吉木乃县| 财经| 南皮县| 磐石市| 渑池县| 新田县| 沂南县| 余姚市| 桃园市| 封丘县| 丰县| 新竹市| 新乡县| 渭源县| 额敏县| 沅江市| 芮城县| 玉树县| 黄龙县| 三明市| 长葛市|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