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章 囊中羞澀

武三郎是兩日前失蹤的,由於背景調查之事一直卡在了諸葛燒餅那裡,他的入職一直沒有解決,這段時間我讓他給江南、劉三斤幫忙弄各大門派備案一事,倒也勤勉。

我讓他來江湖司,主要是看中了他嫉惡如仇,而且有俠肝義膽,這一點在處理金陵流民和松江生絲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按江南所言,失蹤當日他們準備去漕幫辦門派備案,辦完之後,幾人準備去喝酒,結果被人攔住,那人跟武三郎說了幾句話,武三郎跟江南交代了兩句,就跟著對方走了。

本以爲他辦完事會回來,誰料一去就再也沒有了音訊,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劉一手利用他爹在金陵丐幫的關係尋了兩日,始終沒有了下文。

張幼謙問,他都五十多的人了,就算離開也該知會我們一聲,怎麼不聲不響的就離開了?有沒有可能是被綁架了?

我分析道,不無可能,最近我們推行備案制,各大門派雖表面上比較配合,但私下裡的意見也不小。他們不敢對我們動手,把目標轉移到武三郎身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幼謙道,我這就起草尋人告示。

我點頭道,就算將金陵城翻遍,也要把武三郎找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尋人告示寫完,我簽上名字,吩咐江南遞到諸葛燒餅那裡,按照朝廷流程,要諸葛燒餅簽字之後才能正式加蓋官印,滿城通告。可是告示到了諸葛燒餅那,又被退了回來。

得知此事,我也坐不住了,帶著告示去找諸葛燒餅。諸葛燒餅正在處理一些公文,案頭上擺著一本書,正是《八卦週刊》近期刊印的一本《冥山傳說》,我心說想不到還對這種俠義小說感興趣。

諸葛燒餅低頭不語,我倆人坐在一旁等他處理文書,茶水換了幾次,他才問道,蘇捕頭、張捕頭,不知你二人來找本官何事?

我將尋人告示遞了過去,說我們江湖司有個兄弟失蹤了,我們想發個告示尋找線索,江南說大人沒有簽字,所以特來請大人指點一二。

諸葛燒餅皺了皺眉,說這武三郎不是還沒有入職嘛?

我心說要不是你卡住背調報告,他的入職早就辦完了。口中卻道,話雖如此,但武三郎這段時間一直在江湖司幫忙,算是半個江湖司中人。

諸葛燒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連忙上前,將茶杯斟滿,道,還請大人通融一下。

諸葛燒餅瞇著眼,說蘇捕頭來金陵也將近半年了,也知道失竊、失蹤和失足這三失乃公門中的三大難題,尤其是人口失蹤,每年都有幾十起,像這種案子,耗費人力物力不說,基本上也沒有成效。若要張貼告示,那就算正式立了案,若到年底無法解決,上級考覈咱們破案率時,難免有些難堪了。

我心中一陣火氣,諸葛燒餅遲遲不肯立案,竟是爲了考覈指標。

金陵六扇門的破案率在朝廷中排名名列前茅,很多案子都是先破案再立案,或者如松江府羅有道那樣胡亂找人替死結案,這樣做數據上好看,但我卻不敢茍同。

我說怎麼說都是咱們六扇門自己人,諸葛總捕頭這麼做未免讓做下屬的有些寒心了吧。

諸葛燒餅搖頭道,蘇捕頭,咱們是大明的官員,做事要考慮民心、考慮百姓,咱們六扇門花的每一個銅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我見狀他滿口官腔就是不肯鬆口,我憤然而起,說既然如此,那我們江湖司自己來找人好了。

諸葛燒餅點點頭,這就對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回到江湖司,張幼謙連問辦的如何了?我覺得有些窩火,伸手將茶杯摔碎,說六扇門不給貼告示,咱們就發懸賞令,我就不信找不到武三郎。這銀子,還要麻煩你來出一下了。

張幼謙說死太監那一萬兩銀子還在這裡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提供線索,覈實後賞銀一百兩,找到武三郎,賞銀一千兩。

我點頭道,就交給劉一手去辦吧,他們丐幫人多。對了,讓江南把武三郎的背景調查謄一份給我。

沒多久,江南拿來了武三郎的背景調查報告。

武三郎,男,五十一歲,山東東平人,其父武四六,乃東平縣形意武館拳師,家中行三。景泰十七年,考過武舉,未中,後東平遭匪患,大兄遭人毒害,二兄在梁山落草爲寇,跟其父舉家南遷至松江府,遂在松江府務農。

這份履歷中規中矩,唯一的污點就是二兄曾落草爲寇,應是這個原因才讓他無法通過政審。看來諸葛燒餅不簽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六扇門選拔人才也都非根正苗紅,當年十三鷹之中,就有不少在加入之前,曾是江洋大盜。

如今人已失蹤,這個背調之事只能暫時擱置,不過若有機會,還是想辦法給他抹去這個污點。

三日後,整個江南武林都知道了這個懸賞令。一時間,各種線索紛紜而至,有的說武三郎在揚州出現過,也有人聲稱在鎮江見過此人,但一番調查之後,卻都是一些空穴來風。又過了半月,仍然杳無音信。然而我們並未死心,我讓江南放下手頭工作,全權負責追蹤此事。

九月末,江南一場霜凍來得特別早。由於倭患原因,今年秋稻栽種的遲,正值結穗之時,這場霜凍給江南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稻米減產了將近一半,倭患又導致江南幾大糧倉空虛,城內的幾個控制糧食的勢力開始囤貨居奇。

一時間,米價飛漲,幾乎快趕上了倭亂之時。

老天爺今年不開眼,江南一年之內先後遭了一次人禍、一次天災,城內糧食告急。

坊間開始有了一種傳聞,說今歲江南有惡龍作惡,毀了江南風水氣運,從而導致了這兩場災難。不知流言從何處傳出,但傳播十分迅速,連京城內閣那邊都發了廷寄來詢問此事。

閔秋葉整日裡愁眉苦臉,跟城內士紳、勢力召開會議,要求他們捐米度過危機。各大門派、勢力口頭卻在此時和稀泥,口頭上答應的好,然到了拿真金白銀之時,卻又都翻臉不認人。

而此時十月將近,馬上進入冬月。

循例,進入冬季之後,兩京十三省要向京城各部衙送炭敬。雖是陋習,卻也是千百年來的傳統。京官不比州官,俸祿本來就低,一年到頭就盼這個三節兩壽、冰敬、炭敬來充實下腰包。

可如今江南遭了難,可宋知府發了話,今年向京城各部衙的三十萬兩炭敬,一個銅板也不能少,與受難的百姓相比,在京城各部衙留個好的印象更加重要。

這個任務交給閔秋葉督辦,可閔秋葉爲人剛正不阿,根本就不管這套規矩,在宋知府辦公會上直接懟了回去,讓宋知府很沒面子。一二把手關係鬧得很僵。

宋知府、諸葛燒餅在金陵浸淫若干年,在很多事情上,兩人聯手打壓閔秋葉。

與此同時,江南製造局卻向內廷寄去了報功書,說今年生絲大豐收,要在年底前向京城押送十萬匹蘇錦、五十萬兩銀子給內宮。畢竟到了年底,皇帝也不能太吝嗇,文武百官、各路藩王、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有賞賜,以顯皇恩浩蕩不是?

我倒十分欣賞閔秋葉的作法,只是我卻知這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據說宋知府曾對人發牢騷,清官、好官、名聲都讓他閔秋葉一個人賺了,結果卻讓知府來給同知擦屁股。

閔秋葉聽到後,也只是笑笑,並沒當回事。

十月初八,閔秋葉正在給六扇門開會,他分管刑名、農事、學政,我和諸葛燒餅正跟他彙報近期金陵城內治安情況。

原本諸葛燒餅當上金陵同知機會最大,結果卻被閔秋葉佔了位子,加上他又是金陵地頭蛇,每次對閔秋葉講話很不客氣。這時,有人來稟報,江南製造局馮寶來送請帖,說十月初十是江南製造局少監馮零感五十壽辰,邀請我們參加他壽宴。

兩人對待馮零感的請帖態度截然相反。

諸葛燒餅對馮寶十分客氣,說馮公公這些年來爲內廷操碎了心,這次生日還能想到我們,令在下倍感榮幸,屆時一定要叨擾,跟馮公公討杯喜酒喝。說話間,還當著我們面,給馮寶封了一百兩銀子,小馮公公親自來送帖子,一路勞頓,這點小意思,就請公公笑納,請弟兄們喝茶。

馮寶連忙推辭,說,諸葛大人這可使不得,乾爹交代的事情,就算是刀山火海我們都要去做,怎麼能收你銀子呢?話雖如此,諸葛燒餅還是將銀子硬塞到馮寶懷裡。

閔秋葉在一旁不說話,馮寶只得道,不知閔大人能夠賞光,乾爹還在等咱家回覆。

閔秋葉說後天我要去句容調研,恐怕去不成了。

馮寶只得說,乾爹特意交代,這次務必請閔大人賞光,也許有意料不到的驚喜。

閔秋葉冷著臉說,難道馮公公良心發現,準備把押到京城的三十萬兩銀子拿出來賑災?

馮寶尷尬道,閔大人說笑了。

閔秋葉將請帖往書桌上一擱,道:放心,到時候我回去的,就算人不去,孝敬也一分不少。

馮寶陪笑道,閔大人能去已是令製造局蓬蓽生輝之事,我們又怎敢收大人的禮?

閔秋葉說知道了,不送。

馮寶臨走,看了我一眼,說既然蘇捕頭也在這裡,我就不單獨跑一趟了。說著從懷中取出兩份請帖,這是請蘇捕頭、張捕頭前往赴宴的請帖,一併交給您了。

我楞道,馮公公真是看得起我,這請帖你還是給張捕頭吧,這這裡實在是囊中羞澀啊。

第151章 大鬧公堂第274章 恰似山雞踏雪泥第138章 天道輪迴第380章 有人託鏢於你第8章 斗酒第28章 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第23章 所謂心戰第278章 生子秘方第156章 靈感時刻第26章 也配叫作天刀?第28章 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第365章 二龍山下第237章 我去年買了個表第27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200章 從前,有個劍客第63章 提劍冥山第123章 烽火戲豬猴第290章 行走江湖三要義第146章 金鱗第十二章 金鱗第74章 飛鴻傳情第121章 縱論江湖事第195章 內莊第101章 審案(一)第61章 爭人第347章 通倭之罪第253章 裝逼我只服你第226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349章 坐個牢都不消停第37章 武林秘史第125章 天下第一大虛僞第105章 銀鉤賭坊第285章 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第56章 月上柳梢第174章 十二隻斷手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213章 辟邪劍譜第142章 味道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337章 論武林盟主的誕生第349章 坐個牢都不消停第202章 《論真元的波粒二象性》第290章 行走江湖三要義第352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257章 星宿脈第270章 三足鼎立第296章 金陵城第89章 這銀子,你接還是不接?第283章 丙甲丁甲戊!第309章 夫妻對拜第245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286章 天書四閣第313章 白寵逞兇第193章 她比煙花更落寞第243章 攻打內莊第198章 步步雷第201章 牢獄之災第244章 大內護衛第25章 比武招親第287章 一定好好報答你第377章 忍術大師第21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15章 天字一號房第309章 夫妻對拜第16章 誰發的彈幕第61章 爭人第20章 雙喜臨門第201章 牢獄之災第308章 竹片也能殺人第254章 茶葉蛋第215章 天字一號房第117章 李長陵從不求人第273章 天下武庫第12章 來寫個福字第75章 白菜第46章 蛛絲馬跡第306章 馮公公託我給你帶個好第153章 急急如律令,對三要不起!第281章 李長陵從不妥協第39章 微雨燕雙飛第154章 童子尿第329章 欽差大人第299章 這都不叫事兒第357章 參差荇菜第192章 我是那上京趕考而不讀書的書生第355章 荒郊野外第282章 耳光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210章 甦醒第384章 緋紅之月第118章 潛龍在於淵第40章 你擋著本姑娘的路了第390章 放手一搏第198章 步步雷第258章 左右爲難第293章 押寶第251章 白衣與桃花第51章 劍氣縱橫第123章 烽火戲豬猴第73章 放榜
第151章 大鬧公堂第274章 恰似山雞踏雪泥第138章 天道輪迴第380章 有人託鏢於你第8章 斗酒第28章 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第23章 所謂心戰第278章 生子秘方第156章 靈感時刻第26章 也配叫作天刀?第28章 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第365章 二龍山下第237章 我去年買了個表第27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200章 從前,有個劍客第63章 提劍冥山第123章 烽火戲豬猴第290章 行走江湖三要義第146章 金鱗第十二章 金鱗第74章 飛鴻傳情第121章 縱論江湖事第195章 內莊第101章 審案(一)第61章 爭人第347章 通倭之罪第253章 裝逼我只服你第226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349章 坐個牢都不消停第37章 武林秘史第125章 天下第一大虛僞第105章 銀鉤賭坊第285章 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第56章 月上柳梢第174章 十二隻斷手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213章 辟邪劍譜第142章 味道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337章 論武林盟主的誕生第349章 坐個牢都不消停第202章 《論真元的波粒二象性》第290章 行走江湖三要義第352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257章 星宿脈第270章 三足鼎立第296章 金陵城第89章 這銀子,你接還是不接?第283章 丙甲丁甲戊!第309章 夫妻對拜第245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286章 天書四閣第313章 白寵逞兇第193章 她比煙花更落寞第243章 攻打內莊第198章 步步雷第201章 牢獄之災第244章 大內護衛第25章 比武招親第287章 一定好好報答你第377章 忍術大師第21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15章 天字一號房第309章 夫妻對拜第16章 誰發的彈幕第61章 爭人第20章 雙喜臨門第201章 牢獄之災第308章 竹片也能殺人第254章 茶葉蛋第215章 天字一號房第117章 李長陵從不求人第273章 天下武庫第12章 來寫個福字第75章 白菜第46章 蛛絲馬跡第306章 馮公公託我給你帶個好第153章 急急如律令,對三要不起!第281章 李長陵從不妥協第39章 微雨燕雙飛第154章 童子尿第329章 欽差大人第299章 這都不叫事兒第357章 參差荇菜第192章 我是那上京趕考而不讀書的書生第355章 荒郊野外第282章 耳光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210章 甦醒第384章 緋紅之月第118章 潛龍在於淵第40章 你擋著本姑娘的路了第390章 放手一搏第198章 步步雷第258章 左右爲難第293章 押寶第251章 白衣與桃花第51章 劍氣縱橫第123章 烽火戲豬猴第73章 放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清流县| 陈巴尔虎旗| 安远县| 漠河县| 包头市| 冕宁县| 太谷县| 彭山县| 田阳县| 同仁县| 陇川县| 张家川| 鄂伦春自治旗| 连云港市| 云南省| 铜梁县| 德格县| 莱阳市| 榆中县| 尚义县| 永仁县| 安义县| 花垣县| 荣昌县| 普陀区| 平江县| 塔城市| 盘锦市| 梁河县| 黔江区| 金沙县| 高雄市| 石泉县| 霍城县| 邹城市| 苍山县| 潢川县| 临澧县| 通山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