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主演齊聚
時光悠悠流轉,不覺間到了5月末。
白晝逐漸變長,天氣越發悶熱起來,夏天的腳步悄然而至。
橫店影視城,幾乎每天都有劇組在這裡開機、殺青,上演著悲歡離合。
相較於前幾年,這裡越發呈現出一片繁榮盛景,車水馬龍間,是影視行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橫店唐人影視小白樓,二樓內部員工宿舍,晨光初照。
劉師師安靜的坐在桌前,一邊瀏覽著微博熱搜,一邊和坐在沙發上兩位師兄愉快的聊天。
“師師,你真是把我和老胡瞞得好苦。話說你什麼時候把宋老闆介紹給我和老胡認識一下?”
袁紅捧著林霞剛剛奉上的茶水,清香的茶葉卻未讓他的心思有半分鬆弛。
盯著劉師師苗條的背影,神色間透露出一種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
這次公司對《仙劍三》角色安排,對袁紅來說又是一記悶棍。
蔡一農僅僅給他安排一個男三號,對他打擊很大,心中滿是失落和不甘。
再這樣下去,等公司籤新藝人,他恐怕就會徹底淪爲唐人影視的邊緣人物。
既然蔡一農指望不上,他就得想辦法自救,另尋出路。
在得知小師妹的神秘男友就是騰達集團大老闆宋詞後,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
如今滿腦子都是想著如何抱上大腿,爲自己的演藝事業謀求一線生機。
可惜前段時間劉師師一直在北平,直到最近《仙劍三》即將開機纔來橫店,唐人三寶才得以重聚於此。
一旁胡鴿同樣無比期待的看著劉姑娘,眼中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心裡同樣盼望著能和宋詞結識一番,拉拉關係,拓寬道路。
三天前,也就是5月27日。
經過一個月的談判,騰達文化和南方院線聯手,共同出資3.12億元,從保麗集團手中成功收購保麗文化、東方神龍影院等多家公司,震驚整個娛樂圈。
截止2008年5月中旬,國內共有35條院線公司,1484家影院,銀屏總數量爲3769塊。
南方院線公司吞併保麗神龍院線後,加上這幾年持續發展擴建,旗下已擁有679塊銀屏。
佔全國總銀屏數量的18%,接近五分之一的龐大比例,使其當之無愧的成爲全國第一大院線公司。
加上騰達文化擴充後的製作班底,騰達集團在娛樂圈儼然成爲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以前沒機會和這樣的大集團搭上關係也罷了,如今劉師師和宋詞是情侶,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不能錯過。
劉師師心裡跟明鏡似的,完全明白兩位師兄肚裡的小算盤,無奈撇撇嘴,脆生生回道:
“過段時間宋先生會來橫店探班,我把他介紹給你們認識。”
袁紅本就性子直爽,聞言一臉興奮,搶在胡鴿前面嚷嚷道:“好,那就這麼說定了,到時候宋董來橫店,我請客。”
胡鴿嘴角輕扯,微不可察的搖搖頭,他能理解好兄弟的難處和焦慮。
唐人影視那點資源,眼下全一股腦傾注在他一人身上。袁紅空有一身抱負,但是想演男一號,只能去外面另尋機會、打拼出路。
瀏覽一會熱搜,微博上全是關於大災的消息。
劉師師心情煩悶,雙手合十虔誠哀悼一會後,再沒有上網的興致,便合上筆記本,準備和兩位師兄聊聊天打發時間。
徑直走到胡鴿對面坐下,一姐歪著腦袋,好奇問道:“老胡,楊蜜是個怎麼樣的人?我聽說你和她合作過。”
k姐透露的消息,說楊蜜毛遂自薦,女一號雪見是她自己爭取來的。
於是劉師師對這個勇敢無畏的女孩不禁產生一絲興趣。
“楊蜜啊!”胡鴿仰頭努力回想,他和楊蜜初次相識是05年拍《聊齋志異之小倩》的時候。
不過後來兩人各自忙碌,漸漸沒了聯繫,時間沖刷之下,腦海中對她的印象已經非常淡薄。
緩了緩神,胡鴿認真的說道:“她爲人外向開朗,勇敢獨立。
而且情商很高,當時在劇組左右逢源,混得是如魚得水,天生就適合吃演藝圈這碗飯。”
劉師師一聽,雙手托腮,笑嘻嘻的打趣起來:“你對她的評價很高嘛!是不是對人家有想法?我以前見過她,嬌滴滴的大美人。”
胡鴿俊朗的臉龐閃過一抹紅暈,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當時拍戲時,他確實對靈動貌美的楊蜜心生好感,只是當時還沒來得及付諸於行動,劇組就殺青了。
後來他談了女朋友,加上兩人也沒有再聯繫,當初青年男女間微弱的情愫也隨風而逝。
如今被劉師師提起,胡鴿不由生出一絲異樣的情緒,當年合作拍戲時的點點滴滴、歡聲笑語又在腦海中浮現。
劉師師眼尖,一下捕捉到胡鴿臉色的變化,調笑道:“哎呀,老胡你居然臉紅了,看來你真對人家楊蜜有想法!”
胡鴿尷尬不已,忙不迭擺擺手,試圖掩飾:“師師你別胡說,沒有的事兒,我和蜜蜜都兩三年沒見了,沒準人家現在有男朋友。”
難得抓到打趣胡鴿的機會,劉師師可不準備這麼輕易的放過他,挑著眉信誓旦旦迴應:
“這事包在我身上,後面拍戲我一定給你打聽清楚楊蜜有沒有男朋友。
如果有,咱們就當沒這茬;要是沒有的話,我幫你打僚機,保證這部戲拍完,讓你抱得美人歸。”
見一姐越說越沒譜,胡鴿滿面窘迫,連忙岔開話題:“不說楊蜜了,師師你給我們倆介紹下陳肖吧。
你和他的那部大電影《初戀》過段時間不是要上映了嘛,應該很瞭解陳肖吧。老袁可是在心裡較著勁,心心念念想在後面拍戲時完爆他。”
“對,和我說說陳肖。”袁紅在一旁附和道,他自認爲陳肖“搶”了他的男二號,心中對此耿耿於懷。
在好兄弟面前揚言要在演技上碾壓陳肖,讓關係戶看看他的實力。
不過他也不傻,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先和劉師師打聽打聽,後面再視具體情況出手。
“陳肖啊。。。”劉師師故意把話音拖的老長,狡黠的目光在兩人身上來回掃視。
吊足胡鴿和袁紅胃口,才緩緩開口:“怎麼說呢,陳肖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有點傲氣。而且他的戲路很窄。”
胡鴿和袁紅下意識對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傲氣可以理解,陳肖中戲科班出身,大學時就被大公司騰達文化看中。
出道伊始就是男一號,第二部戲更是進軍大屏幕,有這樣耀眼的起點,人家有傲氣的資本。
可劉師師口中的“戲路很窄”,卻讓兩人一頭霧水。
見二人面露不解,一姐輕笑一聲,耐心解釋:“年輕人嘛,難免年輕氣盛,驕傲自信再正常不過。”
聽著劉師師老氣橫秋的語氣,袁紅哪受得了這副腔調,忍不住哈哈大笑:“師師,你這話說的,好像年紀比陳肖大很多似乎的。”
劉姑娘狠狠瞪了瞪袁紅,居然說她比陳肖大很多,意思是她老嘍?
氣呼呼的嗆上一句:“你說還是我說?”
“你說你說,我不再插嘴。”袁紅舉手作投降狀。
劉師師白了袁紅一眼,接著說道:“陳肖太帥了。
在我見過的所有男人裡,只有我家宋先生能稍稍壓他一籌。那長相天生一張男主臉,很多角色都演不了的。”
兩人聽後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完全沒法反駁。
袁紅雙手緊攥成拳,指節泛白,滿心無奈。
論相貌氣質,陳肖確實比自己更契合白衣劍仙的清冷出塵,可他就是不甘心啊,憑啥機會都被別人搶去。
劉師師也是怕袁紅和陳肖萬一鬧起來,她卡在中間難做,才半開玩笑似的提點一下。
胡鴿心細,注意到好兄弟眼眸深處的不忿和怨氣,連忙開個玩笑調解下氣氛:
“還好宋董沒進娛樂圈,不然單是容貌上就壓了我們一籌,真是受到上天的寵愛。”
劉師師也是一臉自豪,點頭認同:“以前靜姐就提議過讓宋先生出道當偶像,可惜他完全沒興趣。”
一提及王靜,胡鴿好奇心被勾起來,一臉八卦的打聽:“師師,上個月那個公然懟王靜女士和你的博主,是有人在背後指使吧?”
劉師師抿了抿嘴,再次點點頭:“我聽宋先生說,是劉一菲教父的手筆。嘻嘻,可惜他們也是昏了頭,搞錯目標,把靜姐得罪狠了。
加上華億公司的封殺令,“天仙”在國內基本混不下去,聽說簽了一家美國的經紀公司。至於那位博主,也被永久封號,自作自受。”
“原來如此!”胡鴿恍然大悟,當時他就覺得事情有蹊蹺,背後定然有人操盤,在故意針對王靜和劉師師。
這會聽到老搭檔“神仙姐姐”的處境時,心中一時五味雜陳,他雖然和劉一菲關係一般,但畢竟合作過,不免心生唏噓之感。
小小的宿舍裡,三人各自沉默,一時氣氛微微凝重起來。
這時助理林霞急匆匆跑過來,扶著門框,氣喘吁吁的說道:
“師師姐,胡老師、袁老師,其他三位主演到了,蔡總讓你們去會議室見一見。”
“人就不經念,剛纔還在念叨楊蜜和陳肖,想不到這麼快兩人就到了。”
胡鴿笑著起身,還伸手拍拍好兄弟的肩膀,試圖安慰他。
“老袁,去見見吧,大家起碼要合作4個月之久,基本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往後片場的日子也好相處些。”
袁紅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桿,朗聲應道:“走,一起去!”
有道是輸人不輸陣,他袁紅要用演技堂堂正正打敗陳肖,其他小手段不屑爲之。
三人結伴而行,一同來到小白樓一樓小會議室,就見另外三位主演正圍坐在一起,熱切的交談著。
見唐人影視三位當家藝人到場,楊蜜幾人停下交談。
一時間,六道目光交匯,雙方互相打量起來,眼神中都藏著幾分審視和探究。
袁紅瞇著眼,死死盯著陳肖,劉師師和胡鴿目光則平和許多,隨意掃過對面三人。
而楊蜜的目光重點落在劉師師身上,一段時間未見,這位唐人一姐氣質越發溫婉出衆。
一襲簡約素裙襯托出身形嫋嫋,給人一種飄逸出塵之感,彷彿山間清泉邊綻放的一朵淡雅的雛菊,清冷又不失柔和。
“陳肖,最近好嗎?”劉師師率先揮手打起招呼,臉上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淺笑。
她和陳肖關係還算不錯,後面還要一起宣傳電影《初戀》,自然率先破冰。
陳肖瀟灑一笑,帶著一種灑脫不羈的氣質:“師師姐,後面還請多多關照。”
說完,又單手虛引向身邊高個女子,主動幫助介紹:“這位是唐燕,她是我中戲的學姐,她在劇中飾演紫萱。”
話音剛落,一位雙腿修長的高挑御姐盈盈上前一步,甜甜一笑,聲音輕柔:“大家好,我是唐燕。往後還請多多指教。”
一旁楊蜜見唐燕介紹過自己,也不甘示弱,操著獨特的京腔小奶音,落落大方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楊蜜!胡鴿,好久不見。”說著,還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胡鴿笑著點點頭,又把劉師師和袁紅引薦一番,言語間滿是客氣和熟稔。
會議室內,《仙劍三》的六位主演齊聚一堂。
細細數來,緣分妙不可言,胡鴿和唐燕都是東海人,鄉音鄉情天然帶著幾分親近。
楊蜜和劉師師同是北平姑娘,骨子裡透著相似的豪爽利落;陳肖和唐燕則是中戲出身,師出同門,也不算陌生。
大家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幾句寒暄之後,隔閡漸消,很快打成一團,聊的火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沒讓衆人久等,唐人影視總裁兼《仙劍三》製片人蔡一農就踩著高跟鞋來到會議室。
見幾位主演顏值出衆,朝氣蓬勃,滿意的點點頭。
唐人出品的電視劇,向來秉持一條不成文卻深入人心的標準,那就是別管劇情是否精細、演技錘鍊的是否到位。
演員陣容一定要男帥女靚,足夠牢牢吸引觀衆的眼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