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

衛立煌明確的支持表態和客觀的分析讓心裡多少有些不平的將領們從小團體的圈子裡跳出來反思自己部隊的實際表現,作戰中的無奈、遺憾,不由得開始正確看待整編。

衛立煌接著說:當然在整個洛陽戰役中咱們打得都不好,雖然讓鬼子鎩羽而歸,可佔有人數優勢採取防禦作戰的我們傷亡要遠遠大於鬼子,14集團軍僅僅能夠保持戰線穩定,而其他各部都被鬼子突破過,咱們一線火力本來就弱,射擊、投彈、刺殺又差,洛陽能保住多虧了八路軍在黃河以北的反攻,切斷了敵人的後勤補給,飛虎師幹掉了戰區鬼子空軍。

衛某也曾組織過側翼反擊,12軍在九江立過大功,24師是湘軍的精銳,獨28旅、騎三軍、騎13旅、騎14旅也都曾是西北軍裡的主力,都是戰區裡響噹噹的攻擊部隊,五萬人配屬了兩個炮兵團可在108師團25旅團飛機大炮面前就是突不進去,轉入防守也是守不住,旅長死了三個、團長死了七個,營連長損失了一大半,最終敗回洛陽。

首先衛某沒有組織好防禦,對鬼子的大規模攻擊準備不足,火炮過早地損毀在飛機轟炸下,空有數倍於敵的兵力主要集中在綿長的正面陣地,被鬼子的進攻兵力調動的七零八落,沒有主動地集中兵力把三個鬼子旅團分散開分割包圍,打成了陣地消耗戰。

其次我軍戰鬥意志、戰鬥技能明顯不足,失去火炮、機槍後,輕武器無法壓制敵人很快放棄陣地,堅持不到側翼兵團發起攻擊,幾次圍殲計劃因爲正面潰退而夭折。反而搭進去攻擊部隊,最後再也沒有部隊願意承擔側翼攻擊任務,只能回到陣地消耗的老路上去。

訓練不足、戰場指揮混亂,物資儲備消耗過快,鬼子離著老遠就開始射擊。精度不夠還暴露了火力點,遭到火力打擊心裡更加恐慌,射擊投彈更加失準,紛紛後撤。

有些部隊發起白刃戰,卻得不到後方預備隊的支援,大多犧牲。不同部隊更是各自爲戰。二線陣地裡的部隊似乎就是等著鬼子打破一線陣地來進攻自己,對一線沒有火力、兵力支援。

鬼子往往集中兵力發動重點攻擊,有的部隊陣地前沒有敵人進攻也不能主動支援面臨很大壓力的友鄰陣地作戰,等友鄰被突破,自己遭到鬼子側翼攻擊無法堅守被迫放棄陣地。

缺乏組織的部隊撤退匆忙,沒有掩護部隊、沒有對空打擊。大量犧牲在火炮、飛機打擊下,武器彈藥被遺棄,鬼子後路被斷最後幾天都是使用的國軍裝備作戰。

諸位,這樣的戰場表現、這樣的作戰水平不整編行嗎?鬼子的火力、兵力運用比咱們靈活,單兵能力比咱們強,兩三萬鬼子分成三股,每股不到一萬人卻始終按照戰術要求作戰。步炮、地空協同,彼此配合,面對雷場勇往直前,有的中隊只剩3、40人還在衝鋒。

就是憑藉著頑強兇悍勇猛兩三萬鬼子打垮了咱們十幾萬人,這都是訓練出來的。咱們只是咒罵他、不服他不行,要想戰勝它,就要向它學,要把兵力火力組織好,就要整編部隊,開展正規化訓練。還用老的訓練模式、老戰術、老的武器配置還是要失敗。

八路軍以前咱們都交過手,跟咱們差不多就是勇敢點,可到了抗日戰場一下就變了,碰到鬼子很少吃虧,旅團、師團的打敗了很多。他爲什麼變得這麼強?就是他們把大大小小幾十個軍、師番號合併成四個師一個旅,紮紮實實練習單兵技能、班排戰術。

中條山裡到14集團軍來指導訓練的是大名鼎鼎救過委座命的那個陳賡,曾經是師長、紅四方面軍的參謀長,整編後只是386旅的旅長,虧嗎?看著挺虧,可他的部隊精幹了、強大了,平型關上立了大功,國軍放棄太原他的一個旅收容了兩萬多晉綏軍潰兵,擴編成一個師在晉東南訓練,就是這時候他帶著部隊來到14集團軍和我們一起訓練的。

他的訓練形式和內容跟咱們的一樣,裝備也差不多就是多了不少日本武器,可是三個月以後咱們就不如人家了,同樣是收攏的潰兵在他那身體強壯、鬥志昂揚、訓練刻苦,半年後咱們就跟人家沒法比了,他一個師取得的戰果比咱們一個集團軍都大。

不是咱們不能打,是因爲咱們打得被動,守在山裡等鬼子來打,他們是到處出擊,以營爲單位找鬼子的運輸線、據點練兵,在七亙村、黃崖底、長生口還只是跟鬼子大隊打打,到了長樂村、響堂堡就能跟鬼子聯隊幹,裝備越來越好,物資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

洛陽戰役最危急時劉伯承率部參戰,他一個師帶著幾個地方獨立團就擋住了14師團的增援,掩護許世友、陳再道兩個師幹掉了河對面的混成第八旅團和重炮旅團。就這個14師團當年在蘭封,打垮了十幾個中央軍精銳師的圍堵,從側翼撕開了徐州防線。

現在他因功升爲61軍軍長,手下三個整編師十幾個獨立團六七萬人,駐守在黃河以北平漢鐵路以西的林州、焦作、濟源跟14師團對峙,成了咱們第一戰區的屏障。

諸位似乎感覺在整編中吃了虧、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部隊便宜了中央軍,這是典型的落後觀念和對立情緒,說明諸位根本就沒把自己當做國軍,沒有形成國軍是一個整體的基本認識,缺乏共產黨軍隊那樣的整體意識和全局觀念,正是這一點讓國軍無法擺脫虛弱渙散。

拒絕整編就是拒絕進步,放棄變強的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最終吃虧的是你的部下、國軍的名聲、國家的顏面,諸位都是國軍將領要有國家觀念。再也不能這樣糊塗下去了。

新的部隊裡有諸位的位置,大家基本都接受了,可我知道很多人是迫於形勢勉強接受心裡不甘,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準備混日子、準備尋找機會拉出自己的部下重起爐竈。衛某人最見不得朝三暮四、陽奉陰違的小人,醜話我先撂下。一旦讓我發現決不輕饒。

第一戰區沒有凝聚力、意志力還會是丟人現眼的一盤散沙,衛某從忻口、太原、中條山敗過了黃河,差點又丟了洛陽,再也不想這樣敗下去了,洛陽就是我的最後防線,死也要死在這裡。諸位要是有血性、是爺們。就留下來支持衛某,靠整編出來的戰鬥力站穩在洛陽。

將來第一戰區還要象八路軍那樣不斷向東拓展,收復國土,諸位有的是機會升官晉銜,可有一條要憑著自己的勤奮耐勞安心在現在的崗位上努力把部隊練好,要吃苦下力練就過硬的本領在戰場上帶著部隊打勝仗。只要你有勇氣、有能力衛某人絕不讓你蒙塵。

白崇禧來到洛陽眼見這裡一片混亂,各部忙著研讀新編制方案,每個集團軍轄兩個軍;每個軍轄三個步兵師一個重炮團;每個步兵師轄三個步兵團一個山野炮團;每個步兵團轄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炮兵營轄一個六門制的速射炮連一個八門制的迫擊炮連;每個步兵連轄三個126人的步兵連一個六挺重機槍的火力連,步兵連配九挺輕機槍。

如此雄心勃勃的強軍規劃中的重武器並沒有到位,都是搭起架子等裝備,據說一個月後就能送到,陡然增加的部隊造成炮兵短缺。炮兵師不少官兵被下派到軍師炮團協助組建炮兵團訓練炮兵,所有部隊的輕重機槍收繳到集團軍,分配給重點部隊先形成戰鬥力。

各部按照編制重新組建部隊、派出新任主官、安排士兵、接收調整武器裝備,忙的不可開交,沒有一個月安定不下來,備戰根本沒有人顧得上管。這可是戰爭時期啊,鬼子就在鄭州對面,這要是突然發起進攻有兩個師團就能打垮整個戰區,直埋怨蔣先生操之過急。

蔣先生也感覺影響了戰備,不過他還是抱著僥倖心理認爲三個月內鬼子不會進攻。戰區主力是中央軍,實力尚存兵力佔優,足以控制局面。這些小部隊實在殘破,不整頓無法備戰,再說一戰區現在有八路軍屏障。日軍主力北上暫時不會有大的作戰任務,整編正是時候。

現在在中央軍威壓下戰區沒有出現擔心的譁變、叛逃等現象,衛立煌也做了必要的提醒要求,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再次提醒第一戰區要抓緊兵力火力的整合,及早展開正規訓練,按照總參編制的訓練大綱和作戰條令嚴格要求,儘快形成戰鬥力以應對鬼子可能的進攻。

悶悶不樂地回到武漢,好傢伙,第三、第五、第九戰區也全都轟轟烈烈搞起整編,這三個戰區可不同於第一戰區,直接面對著鬼子的進攻,雖然有第七戰區在前面擋著,可共產黨早就打了招呼,部隊久戰疲敝、損耗極大,急需休整,半年內無法組織大規模行動。

八路軍總部來電提醒華東華中日軍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可能,何應欽卻認爲對方是捕風捉影毫不在意,大張旗鼓地強行整編,以爲短時間內就能提高戰鬥力,相當缺乏軍事常識。

糟糕的是這三個戰區一半的兵力是中央軍之外的浙軍、粵軍、桂軍、川軍、滇軍、黔軍、湘軍、鄂軍、豫軍等地方部隊,不像第一戰區那些西北軍、陝軍、晉綏軍無人照管的小部隊,都是地頭蛇們派出的面子部隊,兵力相當大、牽扯相當廣、阻力絕不會小,難保不會產生對抗和裂痕,離心力一旦產生只會加速擴散,一旦面臨大戰必然造成全線崩潰。

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69章 贖買政策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9章 盤點家底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1章 決戰1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96章 熱河支隊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30章 統一戰線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17章 南澳島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5章 殺人魔窟第13章 計劃出臺第85章 東京大火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9章 盤點家底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98章 部署剿匪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604章 阿爾山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5章 抉擇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1章 勸說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55章 決戰5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11章 河西大學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54章 決戰4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
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69章 贖買政策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9章 盤點家底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1章 決戰1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96章 熱河支隊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30章 統一戰線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17章 南澳島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5章 殺人魔窟第13章 計劃出臺第85章 東京大火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9章 盤點家底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98章 部署剿匪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604章 阿爾山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5章 抉擇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1章 勸說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55章 決戰5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11章 河西大學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54章 決戰4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荥阳市| 建湖县| 清丰县| 大同市| 改则县| 红河县| 沈丘县| 内江市| 蚌埠市| 卢龙县| 中江县| 中卫市| 旅游| 札达县| 肇东市| 民权县| 六盘水市| 大新县| 安新县| 平谷区| 茌平县| 宜川县| 图木舒克市| 平谷区| 荆门市| 广汉市| 时尚| 朝阳县| 遂平县| 克什克腾旗| 开阳县| 凌源市| 兴城市| 岱山县| 从江县| 新和县| 鹤壁市| 札达县| 襄樊市|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