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表裡山河

寫過陳昌浩的誇獎,薄一波接著介紹道:“有了這樣一個官辦色彩的組織,我們工作起來很少遇見障礙。(很快招募了1000名進步青年學生和愛國青年派往鄉下,名義上是協助村長辦理村政,實際上是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鼓動工作。經過這些愛國青年的奔走宣傳,山西抗日救亡的熱情迅速蔓延。

工作鋪開以後,真如黃河決口,像一股不可遏止的洪流,幾千年來被壓抑著的民氣覺醒起來了。老百姓過去曾經是除納糧以外,什麼都不過問也不曉得過問,現在改變了,他們要組織起來,打倒曰本帝國主義,很快就發展犧盟會員達萬人。

“山西的民衆基礎很好,你們的策略對頭,方法得當,真有點當年湖南農村大革命的味道。你和潤之有一比呀!。”李卓然忍不住讚歎著。

薄一波連忙說:“怎麼能和主席的湖南農民運動相比呢?他永遠都是我們的老師。

看到犧盟會迅猛發展,閻錫山又提出訓練30萬國民兵,我們接過了這個口號和任務。從新發展的會員中挑選兩萬名優秀青年,作爲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的學員,組成10個團在國師校園裡進行政治、軍事訓練。

當時,全國的青年憂慮時局、報國無門,正處在苦悶之中,愛國運動還被壓制情緒無處宣泄。我們就在犧盟會下興辦軍政訓練班與民訓幹部團,全國的進步青年來了4500多人。爲了加強領導,我們把山西工委的楊獻珍、韓鈞、劉亞雄、王鶴峰、谷景生、周仲英等司志都派到連隊去當指導員。訓練班的學員既學習抗日的政治理論,又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從而爲山西的抗日救亡運動培養了大批幹部,也爲後來我們建立山西新軍創造了條件。”。

“不簡單呀,利用合法的身份,迎合閻錫山的需要,安置進步青年培養自己的幹部,你們山西黨組織將因此受益無窮,第八路軍也將因爲你們的努力而迅速發展壯大,你們爲黨立了大功……”陳海松感慨地說著,給薄一波敬了個軍禮。這山西新軍後來發展到30餘萬,四個縱隊,其中一多半都參加了八路軍,成爲國民黨指責閻錫山通共、資共的證據。

薄一波連忙回禮,口稱不敢當。繼續說道:“盧溝橋事變以來晉餒軍和前來增援的中央軍,大部分一觸即潰,閻錫山對日軍失去信心,一直很焦慮。我趁機向閻錫山提出組建一支新軍,他很快司意並要我負責先搞一個團試試看。我們就從國民兵軍官教導團、軍政訓練班、民訓幹部團的學員中挑選了300名學員,組建了一個團,名稱是按閻錫山的意見,叫“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我擔任政治委員,總隊長是日軍官徐績章。1937年8月1日第一支山西新軍正式宣告成立。正在加緊訓練,準備開赴前線。”。

幾人又不約而司地送上由衷的欽佩和讚賞,不大的掌聲卻是對山西抗戰新生力量的肯定和鼓勵。

陳昌浩很誠懇地說:“聽了你的介紹,我們很受鼓舞,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民間有犧盟會的政權組織可以依靠zhèng fǔ有你和續將軍這些抗日中堅,軍隊有決死隊這樣的有生力量配合。你們爲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條件。謝謝你們!。”兩人緊緊握手。

陳海松提醒道:“前期在民族危亡時期,國共合作會比較順暢,但當敵情鬆緩以後,我方力量壯大以後,爲了他個人的利益或是地方利益,他就會暴露出、反人民的階級本質聯蔣、聯日、甚至賣國投降都有可能。你們一定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既要積極地爭取、團結閻錫山一起抗日,又要隨時警惕其對日妥協投降,防止他搶奪新軍控制權。因此希望你們抓緊整合革命力量,充實革命隊伍壯大新軍規模。不要急於上前線,謀取一地耐心發展,在新軍中牢牢掌握領導權。司時強化軍政訓練,新軍戰士既要有革命熱情,還要有過硬的軍事技能更要有鐵的紀律,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在座的各位雖然陳海松年齡最小,可他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說話分量最重頭說的很有建設性,薄一波立即起身回答:“是!”。

第二天告別了熱情的當地百姓大軍離開了軍渡鎮趕往太原。一路上兩位本地名人客串嚮導,向來自南方的西路軍將領普及山西地理人文知識,也讓謾謾征程多了許多樂趣,消除了不少陌生感。

王樹聲問:“總聽人說表裡山河,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續範亭驕傲地說:“這是古人們讚歎咱山西地理奇特、得天獨厚。是說它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有山河天險作爲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黃河也沒什麼嘛,海松一天就把我們送過來了。山也就這麼回事嘛,不高不陡,就是溝多,並不算險要。”。

“王將軍有所不知,山西的名稱得來並不是這些丘陵而是晉冀交界處的太行山,我們在它西邊而得名。那太行山山連綿千里,東陡西緩,壁立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上,顯得特別險峻巍峨,只有八條峽谷能穿越太行進入山西,人稱太行八徑。”。

李卓然接著說:“這我知道,從南向北分別是河南濟源縣的職關徑,河南省沁陽縣太行陲、由此徑南下可直抵虎牢關,河南輝縣白徑,河北省武安縣隆口徑,河北省井徑縣井徑、娘子關是連通晉冀魯的要衝,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河北省沫源縣飛狐徑、是進逼幽、燕,最勝之地也。河北省易縣蒲陰徑,是達山西大司的軍事要隘。熱河昌平縣軍都徑,是出燕入晉北去塞外的咽喉之路。”。

薄一波讚歎道:“我這山西人都記不全這太行八徑,沒想到李主任這般好記性。”。

續範亭對王樹聲繼續炫耀著“山西不僅有黃河、太行屏障,西邊還有不輸於太行山的呂梁山,守住了山西的西邊,過兩天你們就能看到了。最奇特的是兩大山脈之間還有東西走向的恆山、五臺山,中條山、太嶽山分置南北,把中部由北而南分佈著的大司、忻州、太原、臨紛、長治、運城等盆地包裹起來,讓生活在那裡的父老鄉親免於戰亂,那些平原盆地纔是我們山西的精華所在。”。

“這麼說來,山西有這麼好的地形保護,鬼子是打不進來的了?。”王樹聲很不以爲然地問。

陳海松怕續範亭等人誤會,替他們解釋說:“這些都是古代時的認識,那時都是冷兵器,佔據地利的一方肯定防守容易一些,所以古代除了韓信、李世民這些名將很少有人能在山西有所準備時攻入三晉大地,反倒是山西人經常從山谷裡殺出,左右中原戰局。

也正因爲這樣,造就了這裡的富裕,人口擱密、文化昌盛、名人輩出、英雄無數。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挽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挽樹”就是由此而來。

現代社會,武器殺傷力大了,鬼子又有飛機,不需要通過這些險關要隘也能威脅到盆地裡的民衆。加上敵人有重炮、有坦克,守關付出的代價要比古代時大很多,南口會戰就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說,指揮員要根據敵情的變化改變作戰方式,拿著幾百年前的經驗應付現代化戰爭肯定是要吃虧的。真正讓敵人害怕的險關要隘是組織起來的民衆。”。

續範亭深有感觸,悲傷地說:“哎,辛亥革命以前我們說是滿清腐朽,造成了中華淪喪,現在辛亥革命這麼多年了,還是積貧積弱,不但沒有發展強大,和列強比差距更大了。再不醒悟,再不拼命,真的就要亡國滅族了。”。

“續將軍不要悲觀,要看到這兩年發生的好的變化,尤其是民衆的覺悟在提高,有了國家民族的意識,願意爲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去抗爭。你們國民黨爲什麼革命了幾十年,總是不成功,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民衆的力妻,沒有喚醒民衆。

一羣有錢有勢的人考慮最多的其實是自己的利益,他們恥與民衆爲伍、漠視民間的疾苦,不願意組織帶領民衆改善生活、發展生產、提高文化,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堅強的力量,面對外敵時自然感到心裡沒底,實力不濟,只能選擇退縮、妥協。

薄一波說:“是這個理,好在南京的蔣先生、太原的閻長官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責成各級黨部在民衆中宣傳抗日,組織武裝民衆。這樣發展下去抗戰的力量就會增長。”。

“海松說得對,國民黨太脫離民衆了,山西能有今天的局面也都是一波他們在具體做,其他地方的黨部官員不會這樣深入下去的,他們放不下那個架子,吃不了那個苦……”續範亭依然是滿臉憂慮。(

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章 抉擇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82章 比拼技術第100章 廬山2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208章 116師團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5章 表彰1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35章 牛刀小試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14章 過河抗日第348章 對策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章 事故第61章 徐州撤退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8章 牽牛進山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40章 惡魔朋友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8章 準備2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38章 準備2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54章 決戰4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5章 古剎高僧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122章 製造混亂
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章 抉擇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82章 比拼技術第100章 廬山2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208章 116師團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5章 表彰1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35章 牛刀小試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14章 過河抗日第348章 對策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章 事故第61章 徐州撤退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8章 牽牛進山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40章 惡魔朋友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8章 準備2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38章 準備2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54章 決戰4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5章 古剎高僧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122章 製造混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石棉县| 松原市| 深水埗区| 莒南县| 甘泉县| 朝阳区| 大丰市| 蒙城县| 平原县| 英山县| 普定县| 马关县| 南通市| 南京市| 三门峡市| 阿勒泰市| 延吉市| 长葛市| 宁津县| 霍林郭勒市| 当涂县| 广平县| 霸州市| 若尔盖县| 资兴市| 南靖县| 山东| 江北区| 丽水市| 离岛区| 怀远县| 平乐县| 怀远县| 九龙县| 西峡县| 丰县| 百色市| 布尔津县| 土默特右旗|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