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高原訓練

我的建議很快就得到張司令的認可,畢竟打仗這東西……只要有經歷過的人都知道,真要想能打一場漂亮仗的話,就非得在與戰場相似的地形和水文上訓練一段時間不可,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適應性訓練,否則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再加上青藏高原上無論氣溫還是地形都與平原地區相差很大,所以如果不到高原上練一段時間的話,想讓戰士們在戰場上有出色的表現那基本是天方夜談。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想法是十分正確的,而且我們面臨的問題還不僅僅只是氣溫和地形這麼簡單。

做了幾天的準備工作後我們就出發了。

事實上,部隊裡有許多人都認爲需要幾天的時間準備過於謹慎了,就像趙敬平對我說的:“營長,咱們當兵的還能啥還準備的?帶上槍和彈藥,再背上一牀行軍被就可以出發了不是?”

當時我也是這麼想的,畢竟我手上這支部隊是合成營,一支身經百戰的部隊,再加上咱們還裝備有現在可以說是全國最先進的黑鷹直升機……這傢伙時速高達354公里,而北京到拉薩的直線距離也只有兩千五百多公里,按這麼算起來不過八小時也就到了。

當然,因爲我們乘坐的是直升機,燃油的限制使其最大航程只有一千多公里,這就需要我們在途中轉場兩次進行加油並小事休息,所以實際需要的時間肯定不只八小時。

但這總比我們當初從越南趕到北京坐火車都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好得多吧,就算這樣折騰個一天二十四小時。對我們合成營來說那也是不在話下。

然而張司令認爲這次訓練與以往有所不同。一來是我們對新裝備“黑鷹”直升機還需要時間更進一步的熟悉。二來是我們這次去的是青藏高原。這地區與我們以往任何一個戰場都不一樣。

所以,張司令還是要求我們用三天的時間做準備,張司令就利用這個時間爲我們聯繫中轉戰以及目的地的接收部隊。

事情進展得十分順利,第三天二十四架黑鷹直升機就帶著三百餘人往西藏方向飛去。

這三百餘人的組成是這樣的:全體特工連一百四十二人,一個加強排的狙擊連戰士五十人,另加營部、警衛員、通訊員和機械師等,一共三百一十五人。

黑鷹直升機的載員是一般情況下搭載十一人,特殊情況下搭載二十人。所以現在平均每架直升機搭載十三人在機艙裡也並不顯得擁擠,感覺比十個人擠在直五里頭還要寬敞許多。

這也就是美國佬科技先進的一種體現,“黑鷹”裝了兩具發動機……裝兩具發動機是爲了以防一具被打壞後馬上就墜機,黑鷹的設計是就算滑油全部泄漏還可以正常運行半小時。

再加上大量的裝甲防護,竟然還有辦法比直五輕300公斤,而且內部空間還更大。所以這時代我軍科技與美國佬比起來,差距還不是一點兩點。

一開始進行得十分順利,黑鷹在空中飛起來是又穩又快,讓裡頭操作的飛行員甚至是搭載的戰士們都大呼過癮……這其實也能理解,咱們直五的最高速度是210公里第小時。而且黑鷹卻是354公里第小時,這就有點像開慣了老爺車的突然間坐上跑車了。

接著就是兩次的轉場加油以及兩小時的中場休息……其實我們步兵要不要休息都無所謂。就是飛行員長時間的飛行怕有些撐不住,而且中途還要對直升機進行一些必要的檢修,反正我們也不是那麼急著到達目的地,小心點總是沒錯的。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我們還遠遠不夠小心,主要原因是我們都沒有去過高原的經驗,所以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

在直升機接近目的地一路往高處爬升時,我們就很明顯感覺到速度慢了下來。

一開始我們還以爲這是因爲直升機在爬升的原因,後來發現就算是平飛速度也有所減緩。

“這是因爲高處空氣稀??!”鄭良強解釋道:“直升機是靠旋翼排出空氣產生動力的,所以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工作效率就越低?!?

“那麼在青藏高原上直升機的工作效率是怎麼個情況?”我問。

“對於這一點我們做過測試。”鄭良強回答道:“要是咱們直五的話,根本就飛不到青藏高原這高度,黑鷹可以,不過如果到4000至5000米這個高度的話,一般情況下功率會降低百分之三十,載重量要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速度會降低一半,而油耗差不多會增大三分之一。”

聞言我不由有些愣了,這也就是說黑鷹在青藏高原上其速度及航程其實跟直五差不多,只是在載重量上還是有些優勢。

不過這似乎問題不大,畢竟對於我們來說時速能達到一百多公里已經完全夠用了,畢竟印度軍隊也不是什麼科技發達的國家,咱們以這個速度進行投送完全能夠達到快打快撤的需求。

另一方面,同是在青藏高原上,咱們慢敵人也一樣慢,這麼一平衡對戰鬥幾乎就可以說沒有多大的影響。

“氣溫很快就會降低了!”鄭良強提醒著我們。

果然,隨著直升機間歇式的往高處爬升,氣溫也在不斷的下降。

對此我還是有心理準備的,記得初中物理就學過這方面的知識,平均每升高1000米溫度就會下降6攝氏度,因此青藏高原上的氣溫在一般情況下要比平原地帶要低上二十幾度。

不過我並沒有將這一點放在心上,因爲我們在阿富汗的時候就經歷過在嚴寒中作戰的情況,所以我相信特工連很快就能適應。

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兩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指定位置,一個被稱作是五號訓練基地的地方。

之所以要在這個基地展開訓練,是因爲這裡距離中印邊境還有一段距離……這當然是爲了不至於過早的將我們的“秘密裝備”暴露在印度人面前。

“同志,你好!”在我們直升機一架架的按照基地人員的指示降落在基地的空地上的時候,很快就有一隊身穿棉襖身背步槍的解放軍戰士迎了上來。

“是合成營的同志吧!”爲首一名面龐黝黑留著八字鬍的幹部熱情的握著戰士們的手說道:“你們營長是……”

“我是!”我頂著被螺旋漿帶起的雪花貓著腰走上前。

“我是合成營營長楊學鋒!”我自我介紹道。

“我是319師參謀李浩強!”八字鬍熱情的握著我的手,同時帶著豔羨的目光看著我們身上背的81槓以及周圍二十餘架直升機,感嘆道:“歡迎你們啊,同志,總算是等到你們了!”(注:虛假番號)

我挺理解李參謀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眼神以及會說這樣的話,要知道這時的青藏高原運輸十分困難,有許多地方甚至連公路都沒有通需要用人力。這就使得他們的裝備相對落後,這可以從他們身上背的還都是56半可以看得出來,就連56衝都很少。

據說56衝很少裝備的原因是它太浪費子彈了,一扣扳機就是一個彈匣,這並不是這裡的部隊能消耗得起的。

而我們呢,人人身上背的都是81槓……這是由彈藥決定的,到這青藏高原來,我們的補給肯定要依靠友軍,而友軍就只有81槓通用的彈藥,這就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攜帶ak74。

再加上一把把他們只在傳說中聽過的狙擊槍和見都沒見過的直升機,咱們瞬間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了。

其實,我相信這裡的部隊裝備之所以會這麼差的原因,一部份是因爲補給不便,另一部份則是因爲交通上幾乎可以說與核心地區隔絕,於是這幾年來我軍大部隊的改革很難影響到這環境極其惡劣的邊境地帶。

“坐,請坐!”李參謀將我迎進他的辦公室,在勤務兵給我倒上一杯熱茶後,就指著地圖說道:“總體情況是這樣的,邊境一帶原本一直都很平靜,可是自從我軍發起對越自衛還擊戰之後,印度方面也開始蠢蠢欲動了。前年和去年,他們公然派出小部隊跨過我實際控制線建立據點,其活動規律是夏季進駐冬季撤出,這時由冬季補給困難決定的。但是今年……自從有了米26直升機後,他們到現在還沒有撤出?!?

“嗯!”我喝著茶點了點頭。

很明顯,米26可以爲他們提供充足的補給,就算是冬季也是如此,所以印軍這是打算長駐以造成一個即定事實了。

換句話說,他們這個舉動就是想繼續蠶食我國領土,就像切香腸一樣一步步往前推進。

而且,我還有理由相信這背後還有蘇聯在推波助瀾,否則的話,印度不可能這麼湊巧就在這關鍵時刻裝備具有決定意義的米26……這種先進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甚至就連蘇聯自己都沒有裝備。

第204章 AK74第14章 坑道工事(五)第188章 公路橋(二)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電話第111章 撫卹金第131章 伏擊(二)第五十章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331章 會議(五)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五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18章 SAS(五)第121章 日記第32章 補給第200章 裝甲車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106章 演習(七)第127章 誘餌第九十五章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68章 辦公樓第53章 演習(三)第124章 炮第186章 邊防鋼7連第142章 清單第80章 立功第201章 過年第9章 偵察作戰(四)第227章 會議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11章 法卡山戰役(十六)第47章 佩素爾(二)第215章 7.12戰役(十四)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39章 邁克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05章 彈坑第25章 對峙(五)第五十章第61章 空手套白狼第107章 空戰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15章 高原訓練 三第219章 轉場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62章 衝鋒排雷第9章 偵察作戰(四)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49章 經驗第25章 伏擊(三)第54章 基金第六十二章第106章 等待第136章 救援(六)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75章 河水第二十八章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36章 臨時任務第174章 老山戰役(八)第六十六章第217章 偵察連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89章 索降第38章 羣架第98章 馬島戰爭(十七)第一百五十八章第91章 改革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29章 優勢(二)第82章 風雲突變第147章 選拔第108章 酒吧第25章 滑翔傘第七十七章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03章 演習(四)第30章 裁軍第87章 行軍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83章 戰術訓練(二)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59章 突發事件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9章 合作訓練第三十九章第25章 伏擊(三)第129章 指揮權第98章 八字鬍第7章 炮兵觀察員第一章第68章 評功第八十五章
第204章 AK74第14章 坑道工事(五)第188章 公路橋(二)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電話第111章 撫卹金第131章 伏擊(二)第五十章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331章 會議(五)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五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18章 SAS(五)第121章 日記第32章 補給第200章 裝甲車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106章 演習(七)第127章 誘餌第九十五章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68章 辦公樓第53章 演習(三)第124章 炮第186章 邊防鋼7連第142章 清單第80章 立功第201章 過年第9章 偵察作戰(四)第227章 會議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11章 法卡山戰役(十六)第47章 佩素爾(二)第215章 7.12戰役(十四)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39章 邁克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05章 彈坑第25章 對峙(五)第五十章第61章 空手套白狼第107章 空戰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15章 高原訓練 三第219章 轉場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62章 衝鋒排雷第9章 偵察作戰(四)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49章 經驗第25章 伏擊(三)第54章 基金第六十二章第106章 等待第136章 救援(六)第90章 暗渡陳倉第175章 河水第二十八章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36章 臨時任務第174章 老山戰役(八)第六十六章第217章 偵察連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89章 索降第38章 羣架第98章 馬島戰爭(十七)第一百五十八章第91章 改革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29章 優勢(二)第82章 風雲突變第147章 選拔第108章 酒吧第25章 滑翔傘第七十七章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03章 演習(四)第30章 裁軍第87章 行軍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83章 戰術訓練(二)第10章 替我們回家第59章 突發事件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9章 合作訓練第三十九章第25章 伏擊(三)第129章 指揮權第98章 八字鬍第7章 炮兵觀察員第一章第68章 評功第八十五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军事| 武功县| 梁河县| 朔州市| 新津县| 磴口县| 大足县| 通辽市| 轮台县| 吴江市| 广州市| 淮北市| 靖安县| 小金县| 河东区| 平罗县| 乌苏市| 乌兰县| 定远县| 界首市| 中阳县| 浑源县| 日喀则市| 永仁县| 牟定县| 开封县| 门头沟区| 长阳| 汝阳县| 静宁县| 天门市| 廊坊市| 岳阳市| 壶关县| 资源县| 沁源县| 成武县| 左贡县| 汾阳市|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