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論壇的帖子之後,我也不再鬧事,老老實實的等到了週一。
週一那天,張老師直接把我喊到辦公室談話。
張老師問我:“這件事,你覺得你是完全佔理的,我猜的沒錯吧?”
我不置可否的說了句:“我確實認爲我沒錯,是他們一直找我茬,挑我毛病,我沒招他們沒惹他們,我在年級里老跟人打架這是事實,但是我在咱們班很少打過人,大家都一個班的,我還是把大家當同學的,所以我不想跟大家鬧的太僵,可他們一次次逼人太甚,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張老師認真的說了一句:“好的,那咱們就好好的捋一捋,看看你跟他們,到底是誰的問題。”
“先說上週五聚餐吧,他們在討論他們老家的風俗習慣,他們並沒有對這些風俗習慣有排斥的想法,就是茶餘飯後輕鬆歡快的聊天?!睆埨蠋熌托牡恼f著:“可是你,上來就表達你不喜歡這些習俗,覺得這些習俗約束你的自由。這就好像,你跟別人討論你喜歡吃什麼,有個人冷不丁的插話,說只有我一個人不喜歡吃這個東西嗎?換位思考一下,你是什麼感覺,你會不會覺得被這種人敗壞了興致?”
聽完這席話,我恍然大悟,我點了點頭,表示張老師說的有道理。
“人,不能只考慮自己,得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你就犯了這樣的錯誤,你站在自己角度上,覺得自己可以隨便發表自己的觀點,別人不讓你發表,你就覺得別人是在打壓你,你有沒有想過,你說出來的話,別人聽了會是什麼感受?”張老師繼續說著。
講完了這一件事,張老師又說了另外一件事:“還有,他們都說了不喝酒,也對喝酒不感興趣,但你還在那裡樂此不彼的說著你喝酒的事,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對某個話題不感興趣,別人逮著你使勁的說,你是什麼感覺?”
“說到喝酒,按照規定,學生是不能喝酒的,如果這事嚴格追究起來,給你一個處分都是綽綽有餘的,不過你放心,我沒那麼閉塞,只要你沒有因爲喝酒造成什麼後果,我可以當作不知道你喝酒,這你儘管放心,但你可以跟老師說說,你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對你喝酒的事情誇誇其談,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張老師繼續說著。
我則是很坦誠的回答:“因爲我看大家都不會喝酒,我感覺我自己能喝,是一件特別出類拔萃的事,說出來,別人一定會高看我一眼。如果大家都會喝酒,而且酒量都跟我差不多,那我反倒不會這樣炫耀,因爲大家都這樣,我能喝酒就不會顯得太特別了?!?
張老師說道:“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是別人不感興趣的事,你樂此不彼的說,別人只會覺得煩,絕對不可能佩服你的。對了,還有一件事我要問你,你是不是曾說過,你在別的班,很多人都佩服你,覺得你學富五車?說你懂得很多?”
我點了點頭,表示我真的說過這樣的話。
張老師繼續問道:“你跟外班人,也是經常說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話題,對吧?”
我還是點了點頭。
張老師說:“這就對了,他們對你說的不感興趣,不耐煩了,但是又不好表現出來,所以只能用'你懂的很多'這樣的話來結束話題,這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認可你,而是他們想要結束和你的談話,不得不用的詞彙?!?
聽完這席話,我才如夢初醒,之前我聽到這些話,是真的以爲很多人都敬佩我的學識,真的就覺得自己是個學識淵博的高人,現在張老師的這番話,才讓我徹底明白過來!
這個時候,張老師問我:“現在,你還覺得,你自己是沒問題的,都是他們的錯嗎?”
我語氣誠懇的說了句:“老師,我真的明白我錯了。”
張老師說:“好的,你能明白過來,就是好事!只是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班裡人都聯名要讓你轉班,你怎麼想?”
我認真的說了一句:“我會向大家誠懇的道歉,如果他們還願意原諒我,願意再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爭取在今後能改變大家的印象,但如果大家不願意原諒我,我會主動離開,畢竟我鬧出這麼大的亂子,我也沒有臉面繼續待著了?!?
張老師欣慰的說了一句:“好,你能這麼想,我很高興,接下來,你當著全班的面,向大家道歉,然後我會弄個不記名的投票,看看大家是否願意原諒你,如果超過一半的人不願意原諒你,那你只能轉班了,但是我希望你轉班以後,能做個全新的葉歌盡,改掉以前的錯誤。其實啊,葉歌盡你有時候真的挺不錯的,有什麼東西,也會想著分給別人,說明你也是一個重感情的孩子啊,你葉歌盡這個名字起的也很有詩意,想必你父母也是一個文化人吧?而且你長的也很眉清目秀的,多好的一個小夥子,如果你沒這些缺點,你真的會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好了,多的也不說了,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趕緊去跟大家道歉,然後進行不記名的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