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2章 貌離神合

陽東隔長江與武昌相望,北隔漢江與漢口對峙,從1東漢末年建卻月城,到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

隋文帝開皇九年,在州下置漢津縣。隋煬帝把漢津縣改爲漢陽縣,從這時開始,漢陽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唐高祖武德四年,州下轄漢陽、漢川兩個縣。?

州州治設在漢陽縣,並將漢陽縣以及州的行政機構都一起從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

漢陽曆史悠久,在武漢三鎮城邑建制中名位最早,自漢末以來就是歷代風景勝地,城內有著稱於佛教叢林的歸元禪寺、楚天名樓晴川閣、高山流水古琴臺、漢陽古樹、石榴花塔等。文人騷客若是路經此地,難免要在這些名勝處唏噓一番情懷,只是在此刻,這座歷史城池之下,卻顯得大煞風景了,李來亨親自帶著五萬人在城下佈陣,連續攻奪了數日,在城牆下留下了無數的屍體,卻接連失敗。?

+東軍的前身畢竟是流寇,不但武器簡陋,兵源也大多是亦農亦兵的農夫,憑著人數或許野戰在行,可是面對巍峨的城牆和城牆上數十門架設的火炮再配以女牆之後的弓弩手實在是勉爲其難,好不容易僥倖奪了漢口,大軍分別在四周佔領縣城小鎮一路暢通無阻,可是在漢陽城下卻碰到了釘子,漢陽城城高三丈,甕城、塔樓一應俱全,原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滿人退守江北之後是大加修繕了不少,再加上城裡仍有三萬綠營兵,糧食也足夠堅持幾個月的時間,只是漢陽距離漢口不過十里,若是不能將其攻陷,那麼就等於是在夔東軍的喉頭塞入了一個魚骨,如鯁在喉。?

+東軍又發動次攻勢,城頭上火炮響了起來,接著如數的羽箭遮雲密佈的自城頭灑落,面對如此堅城李來亨只能選擇休兵。?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久,而在另一邊,楊起隆帶著兩萬人卻屢屢擊破周邊的幾個縣城,與之相比夔東軍的面子上實在掛不上去,李來亨正在焦躁之際料大營裡一個斥候卻渾身是血的衝進了大營。?

“稟告將軍,不了,韃子援軍抵達,與楊將軍在黃}交戰……”有人給斥候遞來了水,斥候氣喘吁吁的嚥了一口,猛喘著粗氣:“賊軍火器精良兩軍剛剛接陣,便死了許多兄弟奈之下,楊將軍鳴金敗走子驅軍掩殺了十幾里路,損失慘重?!?

“蠢貨?!崩顏砗鄽夂艉舻牧R了一句誰都知道,不管敵人實力多強,在對陣的情況下就算是偶有小挫也決不能輕易撤退的,否則交戰的雙方就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不過楊起隆能逃脫,顯然是韃子的援軍中並沒有大量的騎兵,否則唯一的後果就是全軍覆沒:“傳令,立即拔營撤兵,讓李開山率本部人馬掩護,回漢口去?!?

李亨想不到,短短一個月的功夫,整個攻守之勢便掉了個個,半個月前還在張牙舞爪還盤算著收復湖北江北全境繼而西進陝西的夔東軍如今卻不得不龜縮回漢口去。?

其實起隆也是鬱悶地很。他帶著本部連續攻佔了數個縣城。原本是打算取下黃}之後便轉攻荊門地。可誰知正在攻城地當口北方突然出現了一支清軍。他連忙放棄攻城。前隊改爲後隊打算先將北方田埂處地清軍先消滅了再說。三通鼓畢。鍾三郎香會地兩萬精銳毫無章法地憑著一口熱血提著各種武器便發起了衝鋒。可誰知剛剛進入兩百丈地距離。清軍地方陣之後便響起了連片地火炮聲。接下來自然是一片狼籍。香會地會衆大多都是一些從未行軍打仗過地街頭流痞。單論打架自然有其高明之處??墒莾绍娊雨嚂r便顯得笨拙了。假若再遇見眼前這種精銳地新軍。這些一盤散沙地會衆簡直就是送死地份。?

一聽到火炮聲響起。許多人已經地呆了。有地丟下刀槍逃命。不畏死地繼續衝。原本混亂地衝鋒陣型顯得更加凌亂了不少。等有人衝到了七十丈地距離。便聽到一排排地火銃聲響起。一排排人猶如割麥子一般地倒下。仗打到了這個份上。不管是楊起隆願不願意一鼓作氣衝上去都已由不得他。兩萬人地隊伍立即亂糟糟地拔腿就跑。楊起隆只能灰溜溜地敗退。?

整個戰鬥只能用一觸即潰來形容。連清軍都適應不過來這樣地勝利。都統齊布探甚至懷這是賊軍地誘敵之計。就像三國演義中那種戲劇性地場景一樣。在尾銜追擊之後。突然?

響。兩邊殺出一支伏兵。否則如何會敗地如此之快?爲齊布探這個顧慮救了楊起隆與兩萬香衆地性命。等到齊布探確認對方真地是潰逃而不是誘敵時。許多人已經逃出了昇天。新軍營根本就沒有騎兵。只能作罷。慢騰騰地繼續南下。?

楊起隆在數十里外收集了散兵。眼看漢口城已遙遙在望。心神也定了一些。下令香衆們稍事休息。隨後入城。?

到了下午。李來亨地五萬大軍也收兵回來。一時間。整個漢口兵甲如流。這讓楊起隆總算是有了一些安全感。?

李來亨氣呼呼的與楊起隆剛剛照面,便是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這些鍾三郎香會的烏合之衆雖說李來亨一直不太看好他們的戰鬥力,但是也想象不出會在戰鬥中一觸即潰,若是楊起隆堅守個七八日,怎麼說他也能拼死把漢陽拿下來,漢陽與漢口相隔只有十幾裡,若是能拿下來,怎麼說也能在這江北形成犄角的守勢,就算韃子兵數再多,也並非沒有戰勝的希望,可是現在近十萬人駐守在一座漢口城,連條退路都沒有,一旦給韃子圍住,那就等於自投羅網了,李來亨脾氣原本就不好,這個時候更是憤憤不平:“楊兄弟打的好仗,兩萬人出去,也未見傷及多少,又原原本本的回來了,哼哼?!?

這原本就是一句氣話,可是楊起隆卻聽得很是刺耳,再加上他自認爲沒有他,夔東軍也不定能突圍而出,能攻佔漢口他楊起隆更是功不可沒,楊起隆原本想著到了漢口之後李來亨能立他爲帝的,可誰知李來亨一味的在推脫,再加上今早的驚嚇以及對當前局勢的茫然,讓他很是煩躁,不由得反脣相譏道:“彼此,彼此,李將軍豈不也是也空手而回嗎?”?

李來亨哼了一,不再做聲,而楊起隆也漸漸從羞怒中冷靜下來,甚至頗有些後悔,畢竟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兩個人共度難關的時候,他畢竟是個城府深沉的人,笑道:“李將軍,看來方纔我們的火氣都衝了些,這也難怪,畢竟突然遭挫,大家的心情都不順,楊某在此向將軍致歉。”?

李來亨神色緩和了一些,了拱手:“李某孟浪了,楊兄弟,今日清早你在黃}遇到的韃子到底是哪路的人馬?韃子派他們來圍剿,想來定是大有來頭,畢竟漢口乃是長江中游的門戶,韃子無論如何也要奪回的?!?

“若楊某料想不錯,應當是韃子新建的新軍營。?

”畢竟鍾三郎香會各地香堂極多,京城方面的香堂更是重中之重,京城裡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楊起隆的耳目,更何況新軍營的組建多少有些神奇之處,不說康熙任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做都統,單新軍營這個名頭也值得楊起隆引起注意。?

“新營?”李來亨還從來沒有聽過,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楊起繼續解釋道:“據傳康熙在兩年前下旨創建的,所有的武器、戰法、訓練都與尋常軍馬很是不同,一支新軍營三萬人,擁有的弗朗機火炮就有七百餘門,所有營兵配發火鐃,不動刀劍,更不騎乘戰馬,只用火銃擊敵,康熙小兒對新軍營極爲重視,每個幾個月便要巡營觀演一次,就是軍餉,這些營兵也比其他京畿各營要高上不少?!?

李來亨頜首點頭,眉頭卻皺的更了,他對火銃、火炮的威力了得並不透徹,二十年前隨著李自成扯旗造反到滿人入關之後入川與李定國並肩共抗滿人他也是見過明軍用這些玩意的,但是效果並不太好,殺傷力雖說強大,卻極不穩定,有時彈丸還沒放射出去就炸膛了,銃管爆裂不說連持火銃的明兵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因此,明軍並不太喜歡用這些玩意,只有在守城時才迫不得已用上。但是他同時也明白,韃子皇帝並不是個白癡,他既然組建新軍營,將它們看成了寶貝,恐怕這些玩意並不簡單,至少威力比起滿蒙八旗來說不相伯仲,否則韃子皇帝如何會相隔幾個月便去觀演?而且江南方面也多少有些風聲傳來,說明軍之所以能夠光復,與一種火銃也很是有關,這就讓他不得不小心了。?

“爲今之計,只能依城固守了,楊兄弟,咱們好好商議商議,讓人去倉庫裡查查還有多少糧草可以支用,另外也要分出一批人來趕快休息,日夜都要安排人值守,否則難免讓韃子鑽了空子?!?

第91章 罪己詔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470章 報捷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394章 同盟國第516章 登城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90章 爭國本(二)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516章 登城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13章 神機營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64章 李定國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61章 海商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490章 巷戰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45章 交易第423章 疑兵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450章 反叛第180章 撿便宜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515章 國書第6章 信心第439章 鬥富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128章 會師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81章 暗戰第180章 撿便宜第五十七 營救第171章 大捷第20章 勃起第154章 生意第200章 驍騎營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240章 誰在挑撥誰?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61章 海商第179章 叛逃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166章 問政第1章 南明末帝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50章 教兒子第67章 伏擊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413章 施瑯第16章 夜襲第421章 海盜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14章 苦肉計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第187章 血戰第1章 南明末帝第165章 銀行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102章 鏖戰第55章 輿論殺人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9章 恩威並重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396章 北巡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243章 建功封侯
第91章 罪己詔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470章 報捷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394章 同盟國第516章 登城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90章 爭國本(二)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516章 登城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13章 神機營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64章 李定國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61章 海商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490章 巷戰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45章 交易第423章 疑兵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450章 反叛第180章 撿便宜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515章 國書第6章 信心第439章 鬥富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128章 會師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81章 暗戰第180章 撿便宜第五十七 營救第171章 大捷第20章 勃起第154章 生意第200章 驍騎營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240章 誰在挑撥誰?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61章 海商第179章 叛逃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166章 問政第1章 南明末帝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50章 教兒子第67章 伏擊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413章 施瑯第16章 夜襲第421章 海盜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14章 苦肉計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第187章 血戰第1章 南明末帝第165章 銀行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102章 鏖戰第55章 輿論殺人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9章 恩威並重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396章 北巡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243章 建功封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什邡市| 衡南县| 津南区| 仙桃市| 利辛县| 茶陵县| 云龙县| 凭祥市| 迁安市| 慈溪市| 琼中| 彝良县| 桑植县| 进贤县| 巴彦淖尔市| 普陀区| 汉阴县| 白沙| 定襄县| 大冶市| 襄汾县| 虹口区| 滁州市| 拜城县| 嘉兴市| 博白县| 成都市| 靖边县| 乌鲁木齐市| 衡南县| 监利县| 漳浦县| 道孚县| 电白县| 田东县| 绥化市| 阿拉善左旗| 常熟市| 海林市|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