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對陣

?“卑職明白。王爺?shù)匠⒛菭懙苄謧兌嘁婐A是體恤咱們這些老兄弟。這摺子卑職定當寫的妥妥貼貼。讓滿人皇帝知道王爺和咱們弟兄的難處。”師爺模樣的人笑瞇瞇的回道。別看這人並不起眼。卻是吳三桂的心腹文人之一。實打?qū)嵉恼钠冯?yún)南守巡道員。名爲王程安。?

王程安一席話惹的帳內(nèi)衆(zhòng)將鬨堂一笑。這些人都是關寧系的將領。吳三桂的鐵桿心腹。眼裡只有平西王卻無滿人皇帝的主。?

吳三桂捋須笑道:“咱們這些老弟兄自隨本王山海關入關以來。如今不是都統(tǒng)就是遊擊了。說到底。至少有王程安這酸秀才寫的奏摺的一半功勞。一份奏摺到了老王手裡。當真是妙筆生花。花團錦簇啊。”?

吳三桂說的並沒有錯。將兵在外不但打仗是關鍵。這寫請功的摺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朝廷遠在千里之外。哪裡知道你的功勞能有多大。又哪裡能夠獲知敵情有多浩大。若不在請功摺子裡吹噓。這功勞就打了個折扣。若是請功摺子寫的好。就算沒功勞的也能分的一杯羹。?

吳三桂話鋒一轉:“老王。這一次本王讓你寫的摺子並非只是讓你爲弟兄們請功。而是請罪去的。這一些你可明白?”?

吳三桂見帳下衆(zhòng)將一臉不解。於是侃侃道:“說到底咱們就是滿人的狗。若是獵狗咬死一隻兔子時最多不過被獵人賞塊骨頭罷了。但是若是山中出現(xiàn)了一隻老虎。本王想問問看。這獵狗是不是頓頓都有骨頭吃?”?

這個道理淺顯的很。獵狗咬死一隻兔子算不的什麼。但是若是山中出現(xiàn)了一隻老虎。獵人要想讓獵狗去與老虎搏鬥。就必須每日給獵狗喂的飽飽的。養(yǎng)足了精神。充沛了體力。直到把獵狗養(yǎng)的猶如老虎一般強壯時。再讓獵狗上前撲食。?

只是吳三桂有一點沒有講明白。那就是當獵狗養(yǎng)成了老虎。並且把山中的老虎咬死之後。原先的獵狗也就成了獵人身畔的一隻老虎。一個不好。這隻比老虎還要強健的獵狗就要咬斷獵人的脖子。?

吳三桂這次徵緬不是來求勝。而是來求敗的。只有打了敗仗。才能讓北京城裡的滿人主子明白。如今僞明勢大。吳某兵少將稀實在無能爲力。要不主子爺您親自出馬?主子爺當然不會親自出馬。不說如今的八旗早沒有了入關時橫掃千里的威風。就說朝廷上八歲的小皇帝即位。旗主大臣們拉幫結派爭權奪利都唯恐不及。哪裡會願意去管西南蠻荒之的的破事。更何況主子爺們養(yǎng)了你吳三桂這條老狗在雲(yún)南。當然要你爲主子爺們分憂。吳三桂要的就是這個結局。既要爲主子爺們分憂。擴軍要餉的理由就有了。待我平西王養(yǎng)出十萬精銳。天下賦稅被我平西王要了大半時老子的位置也就沒人敢動了。你們現(xiàn)在是老子的主子爺。說不定將來就成了老子的奴才。?

“殿下英明!”參領、遊擊們恍然大悟。紛紛抱拳奉承。?

新始二年六月十八。朱駿與潯陽城外的駐紮的李定國所部合兵一處。明軍士氣大振。?

新始二年六月二十。?

潯陽城下的曠野上。四萬吳軍擺開了陣勢。左中右路各軍錯落有致。號角聲嗡嗡作響。時而有震天的鼓聲震撼人心。在他們對面。緬北明軍與緬南明軍分爲左右兩路。近萬人列陣以待。?

隨著吳三桂軍中銀旗一揚。中軍的方陣裂開一道供馬通過的口子。抖摟精神的吳三桂穿著銀甲。帶著幾名親兵從裂口出打馬而出。向前疾馳了幾步。在吳軍前方不遠處勒住馬。眼眸眺向遠處的明軍反正。他右手對著身後的傳令兵揚了揚。傳令兵的令。高聲喳了一聲。隨後拍馬嚮明軍陣前疾奔。?

傳令兵直到緬南軍陣前才勒住馬。高吼道:“大清國平西王吳請大明僞皇帝朱由榔陣前會話。”?

傳令兵說道大明僞皇帝時陣前的明軍不由的個個色變。只奈陣前不斬來使這一條金科玉律的使的他們拼命忍住。傳令兵趾高氣昂的說話。撥馬要走。冷不防聽見身後一聲火銃的巨大響動。坐下戰(zhàn)馬突然受驚。撒腿狂奔出幾十丈外。傳令兵促防不急。被驚馬甩了個老遠摔了個嘴啃泥。接著明軍陣前爆發(fā)出一陣鬨笑聲。那傳令兵極爲尷尬的站起身看見不遠處的座馬已疾奔去了老遠。馬臀處被火銃打的血肉模糊。只好恨恨的淬了一口。自顧罵了一句挨千刀的背後偷襲老子。他也不敢再多逗留。生怕會挨銃子。狼狽的跑了。?

身後又傳來一陣鬨笑……?

對於吳三桂的陣前會話的要求明將們都顯的不屑於顧。紛紛勸朱駿不要輕易犯險。就連左路的緬北明軍的到這個消息。李定國還特的派來一名偏將過來相勸。朱駿卻是另外一個想法。經(jīng)過一年來的經(jīng)營。如今的明軍已把自己奉若神明一般。若是自己不敢出陣。不但會弱了明軍的氣勢。更會對明軍的思想有所動搖。所以這一趟非去不可。他也料定吳三桂雖然算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但當著如此多人的面於己不利的事恐怕是做不出來的。他遲疑了片刻之後。眼眸橫掃衆(zhòng)將道:“朕授命於天。如何是吳三桂這小醜跳樑之輩所能損傷的。如今兩軍陣前。若朕不去反而會弱了我大明的威風。諸位不必再勸。沐愛卿。你去備好馬匹。選好親衛(wèi)。朕倒要看看。這逆臣有何面目見朕。”?

衆(zhòng)將苦勸無果。只好精選了幾名驍勇的親衛(wèi)。爲朱駿挑好了一匹白馬。又爲朱駿裡三層、外三層的甲冑。最後又在朱駿的腰上別了一把三眼短銃。這才中軍大開。放朱駿出陣。?

朱駿套著明晃晃的金甲。坐下一匹雪白駿馬帶著數(shù)十騎士飛馬而出。直到陣前五百步才頓馬而立。這個時候。吳三桂早已在遠處等待多時。令人沒想到的是。除了身後一名傳令兵之外。他並未帶任何隨從。?

晌午的陽光揮灑在朱駿的金甲上。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暈。讓朱駿顯的英姿勃發(fā)。威風凜凜。朱駿打馬向前慢走幾步。離的吳三桂近了一些。纔看清這位大漢奸的真正面貌。一臉清瘦。兩頰凹陷。顎下一縷夾白的羊須。若不是因爲他眼眸中所散發(fā)出不可一世的銳利。朱駿還真不相信這個並不起眼的老頭就是大名鼎鼎的吳三桂。?

“平西伯近來可好?”朱駿輕輕一笑。一副會友般的淡然神情雙手勒住馬繮問候。?

只是這問候中卻打著譏諷。平西伯是崇禎敕封吳三桂的爵位。自從投靠滿人之後。吳三桂早已成爲了大名鼎鼎的平西王。朱駿之所以呼他爲平西伯。不過是諷刺他接受崇禎皇帝的恩賜卻背德負義投靠滿清的事罷了。?

吳三桂並不以爲意。笑道:“有勞桂王殿下掛心。本王一切安好。”?

永曆登基之前襲的是桂王的爵位。吳三桂稱呼朱駿爲桂王。自然是不承認他大明皇帝的身份了。?

朱駿移開這個話題。遠眺吳三桂身後浩浩蕩蕩的吳軍。讚道:“平西伯練的好兵。如此雄壯之師。便是自取天下恐怕也如探囊取物一般。又爲何要投靠滿清遭受天下人的唾罵呢?”?

“桂王如何能出此大逆不道之言?滿清乃天皇正朔。吳某不過是替順治先帝扶正黜邪罷了。哪裡會有竊取天下之心。倒是桂王殿下不知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徒自逆天改命。只會貽笑世人。留給後人談笑之資耳。吳某奉勸桂王。還是早早投靠明主。說不定能保全性命。”?

朱駿曬笑道:“好一個天下大勢、浩浩蕩蕩。朕觀平西伯並未老眼昏花。卻不曾想竟是個不明事理之徒。滿清不過是建奴之後。僥倖竊據(jù)中原。朕早晚要興兵驅(qū)之。爾竟將這些蠻夷奉爲正朔。早晚有後悔的一日。”?

吳三桂道:“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桂王難道忘了廣東、湖南、廣西、雲(yún)南之戰(zhàn)嗎?是非曲直。今日正好你我對陣於此。今夜便能分曉。本王還請桂王務必小心腳下。莫要逃竄時拌了腳。”?

這一下是吳三桂諷刺永曆曾經(jīng)被清軍追擊。晃晃如喪家之犬一般先後逃竄於廣東、湖南、廣西、雲(yún)南等的的醜事。朱駿雖與從前的永曆沒什麼干係。也不覺的有些臉紅。畢竟別人不知道他和從前永曆的區(qū)別。自然是將這事算到他的頭上。終究還是他的涵養(yǎng)功夫比不的老奸巨猾的吳三桂。他只好道:“話不投機。只能戰(zhàn)場上見分曉了。既是如此。你與朕各回本陣。驅(qū)兵鏖戰(zhàn)。”?

說完。朱駿不理會吳三桂。撥轉馬頭。帶著隨從向本陣飛馳而去。?

吳三桂卻頓立著馬望著朱駿矯健的身影。眼眸中不禁透出一股疑惑。此人便是那如惶惶難逃的永曆?似與從前的永曆大不一樣了。瞧這涵養(yǎng)與膽魄實在是差之千里!吳三桂想及此。不由的心生警惕。他原本並沒有把永曆放在眼裡。但是此刻。他才隱隱感覺到。此人並不比李定國要差。早晚有一天。此人都將是自己一個強悍的對手。?

“此戰(zhàn)到底是該勝。還是該敗呢?”吳三桂喃喃唸了一句。按照他原先的安排。這一仗是非敗不可的。只有這樣。才能渲染南明的強大。也就能夠堂而皇之的向朝廷擴軍要餉。但是此刻。他卻拿不定主意。隱隱感覺到此戰(zhàn)若不將朱由榔斬草除根。早晚有一天要面對這個強大的敵人。?

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440章 競爭第102章 鏖戰(zhàn)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24章 克倫族第186章 野外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32章 託付第102章 鏖戰(zhàn)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79章 英烈祠第534章 命中註定的決戰(zhàn)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71章 納降第1章 南明末帝第72章 閱兵第82章 巷戰(zhàn)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195章 敢死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73章 裝逼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89章 爭國本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32章 託付第15章 風高夜黑殺人夜第796章 波蘭人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796章 波蘭人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84章 降清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53章 誤會外交第75章 奉天監(jiān)國第801章 國策第14章 苦肉計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536章 奴才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399章 遇刺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200章 驍騎營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75章 奉天監(jiān)國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394章 同盟國第170章 完勝第263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529章 太和決戰(zhàn)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180章 撿便宜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1章 客商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34章 籌建開發(fā)特區(qū)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238章 琉球第573章 歐洲第45章 貪官污吏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154章 生意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67章 伏擊第572章 搶掠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3章 鋼弩第241章 日本王第65章 緬甸王子第33章 鐵礦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13章 施瑯第573章 歐洲
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440章 競爭第102章 鏖戰(zhàn)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24章 克倫族第186章 野外第152章 倭人帶著友誼來了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32章 託付第102章 鏖戰(zhàn)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79章 英烈祠第534章 命中註定的決戰(zhàn)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71章 納降第1章 南明末帝第72章 閱兵第82章 巷戰(zhàn)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195章 敢死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73章 裝逼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89章 爭國本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32章 託付第15章 風高夜黑殺人夜第796章 波蘭人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796章 波蘭人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84章 降清第262章 長夜漫漫(二)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53章 誤會外交第75章 奉天監(jiān)國第801章 國策第14章 苦肉計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536章 奴才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399章 遇刺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200章 驍騎營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75章 奉天監(jiān)國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394章 同盟國第170章 完勝第263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529章 太和決戰(zhàn)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180章 撿便宜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1章 客商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134章 籌建開發(fā)特區(qū)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238章 琉球第573章 歐洲第45章 貪官污吏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154章 生意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67章 伏擊第572章 搶掠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3章 鋼弩第241章 日本王第65章 緬甸王子第33章 鐵礦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13章 施瑯第573章 歐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乌拉特后旗| 都兰县| 县级市| 广安市| 宣城市| 武功县| 多伦县| 德庆县| 甘德县| 关岭| 仁化县| 正蓝旗| 宣城市| 鄂尔多斯市| 泸定县| 海晏县| 都安| 米泉市| 易门县| 镇江市| 敖汉旗| 且末县| 肇州县| 汤原县| 肃北| 固镇县| 辉南县| 稻城县| 正蓝旗| 梅州市| 平武县| 岳普湖县| 万山特区| 吐鲁番市| 剑川县| 宜川县| 丹凤县| 磐石市| 饶阳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