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何府,天氣已完全暗淡下來,天上閃爍著無數(shù)的星星,自到這裡,只見過下了二次的雨,其它時間都是暖洋洋的日頭,空氣都是那麼的新鮮。
趙嶽坐在花園的石凳上,喝著煮茶,思考著日後的怎麼發(fā)展壯大,現(xiàn)在他最缺的就是錢了,招募兵丁要錢,打造兵器要錢,購買糧食要錢,製作軍服要錢,還有這些每個月的餉銀,沒有錢真是寸步難行。
他現(xiàn)在有制煙作坊,雖然賺錢,但每個月也只有萬兩銀子的收入,這點銀子對於軍隊來說,那是杯水車薪。
如何能賺到大錢,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何亦斌投靠了他,肯定會把家族龐大的財產(chǎn)無條件的支持他,但用別人的錢來發(fā)展自己武裝,這不是趙嶽想要的。
滿腦子都是賺錢的念頭在盤旋,想著地球上各個國家的發(fā)展歷,一個一個的對比:
中國,靠打游擊戰(zhàn)起家,但趙嶽沒時間,花的進間太長,太辛苦。
英國,靠搶掠殖民地的財富,這個可以借鑑,所以去搶大唐的資源。
美國,最大的軍火商,靠軍火發(fā)家。
趙嶽心頭一震,軍火!這裡還是冷兵器時代,如果造出遠程殺傷力比弓箭強點的武器,賣給戰(zhàn)爭中的雙方,那不是大把的錢子到手了?
當然,差的賣出去賺錢,更強的武器留著自己用,保護好自己努力發(fā)展纔是硬道理。
趙嶽放下心來,悠閒地端起杯碗輕輕的啜了一口,吐出吸進嘴裡的茶葉片,身後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趙嶽知道是何初晴來了。
“咦,你喝茶不吃這茶葉嗎?”何初晴那嬌美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喝茶爲什麼要吃下這茶葉片?”趙嶽很奇怪,以前每次跟何亦斌喝茶,總覺何亦斌看他的目光怪怪的,難道就因爲不吃茶葉?他可從來沒聽說過喝茶要吃下茶葉片的。
“喝茶當然要把茶葉片都吃掉啊,否則不是浪費了。”何初晴看著面前這個年青男人,覺得這人實在有意思。
看來還是習慣不同,難道古人就是連茶葉一起吃的?沒聽說過啊,還是到了這裡就改了?茶葉的精華都已經(jīng)到了水裡,茶葉片差不多就是廢物了,應該倒掉了。
而且這裡的茶葉做成了茶餅,想喝茶時就切一塊下來,放在水裡煮開才喝,這樣就顯得麻煩多了,古人的時間也太多了點吧。
趙嶽忽然發(fā)現(xiàn),又一樣賺錢的生意送上門來。
現(xiàn)在正是春天,茶葉發(fā)芽時刻,雖然沒有早春時的茶葉好,但也不遲,正好把茶葉改進一下,推上市場。從小生長在江南茶鄉(xiāng),外婆家裡就是種茶葉的,製茶工藝看得多了,練手的次數(shù)也多,完全不成問題。
“何小姐,快,招集家人,我有一個賺錢新計劃。”何家這個大花園一角種有一小片茶樹,剛好採集一些來製作,趙嶽有點急不可耐了。
“這麼晚了,明天不行嗎?”何初晴不解的問。
“遲一天就少賺一天的錢,這個時節(jié)不等人,今晚先試驗一下,等下讓你驚喜一下。”趙嶽笑嘻嘻地回答,他好象看銀子象水一般嘩嘩的流了過來。
“那好吧,我看看你能搞出什麼新明堂出來。”何初晴無奈的派人叫齊十幾個家人。
按趙嶽的吩呼,這些家人一齊動手,採摘茶樹上新抽的兩片嫩芽,人多力量大,只一會工夫,就採集了一框茶尖。
把大鍋搬到院子裡支好,生起火,趙嶽親自動手按現(xiàn)代綠茶工藝製作茶葉,讓何府家人圍著仔細觀看學習。
只可惜這裡沒有炒茶用的石臘,平常在茶葉下鍋前,先放一丁點石臘,不讓茶葉沾鍋。
在鍋裡放入茶葉,趙嶽的一雙大手開始快速的運動起來,先讓茶葉在鍋裡殺青,用手不停的攪拌,等差不多時,開始用揉、抖、擠、壓等手法,熟練的手法,讓一片片茶葉變成了一顆顆細小碧綠的茶尖,製茶時發(fā)出的香氣瀰漫了整個何府,他那奇特的製作手法讓何府家人看得目瞪口呆,連何初晴都看得傻了,這製茶葉還有這樣的做法。
第一鍋茶葉不長的時間就出來了,然後攤開,用火烘乾。前後只花一個時辰,製作出了一斤綠茶。
聞著香氣四溢的綠茶,看著杯中上下漂浮著的茶尖,何初晴雙眼放光,她不愧是經(jīng)商世家出生的,明顯的看到這綠茶裡面包含的巨大商機。
“趙大哥,你是怎麼想到的?”何初晴眼裡充滿了一種崇拜的神色,連稱呼都變成了趙大哥了。
“呵呵,這個很簡單啊,怎麼樣,能賺大錢吧?”趙嶽笑呵呵地道。
“能、肯定能!這個新品種一推出,說不定會成爲貢品。”何初晴連連點頭。
“那就好,不過要讓這些家人保密,方法還不能外傳,獨家生意纔好做。”趙嶽知道商業(yè)秘密是不能透露的,現(xiàn)在是缺錢的時候。
“那是,大家聽好了,誰敢把這個方法外傳,馬上亂棍打死。大家?guī)值煤茫嵉勉y就多,現(xiàn)在開始每人再加一兩銀子月例,何伯記好了。”小妮子雷厲風行,大棒加胡蘿蔔。
何大福躬身道:“是,謝小姐。”
當晚,何初晴連覺也不睡了,指揮家人全體出動,把園子裡的茶葉全採了下來,讓他們一個一個的學習手藝,把何府搞得雞飛狗跳,烏七黑八,連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凡事不管的何亦斌的夫人李氏也被驚動了,讓趙嶽直嘆氣。何初晴還證證有詞,說現(xiàn)在時間緊,過了這採茶時節(jié),就要等到明年了,現(xiàn)在不趕快讓這些學會工藝,等段時間過了採茶時節(jié),再說什麼都晚了,看來這人的眼光還不是一般的厲害。
到第二天天亮,十幾斤綠茶已經(jīng)制作完成,雖然開頭幾次的茶葉品質(zhì)不怎麼好,但到後來,品質(zhì)就上來了。何初晴馬上上人寫起一疊以十文錢一斤收購青茶尖的告示,張貼到鳳林城四處。
告示一張貼出去,告示前圍了個水泄不通,裡三層外三層,議論紛紛。在人心中,沒有製成茶餅的青葉並不貴,也就三文錢一斤,雖然何府要的是茶尖,要求高了一點,但十文錢一斤,那足足多了三倍的錢,但衆(zhòng)人還是不太相信這個事實,當然也有幾個精明的人看了後,馬上去城外山上採了一些,送到何府,何府論斤算錢,非常爽快的付出十個銅子一斤青葉。這個消息很快在全城傳開,採一斤茶葉就可得到十文錢,這樣的好事去哪裡找,鳳林城一下子快變成了空城,城外的茶樹山上到處都是人,搶著採那些茶葉,鳳林城的茶樹是無主的,所以一顆茶樹有五六個人搶著採摘,有幾個人差點大打出手。
幸好茶樹不多,只一天時間,所有的茶樹的茶尖被採摘一空,大隊提著茶籃的人在何府門前排起了長龍,場面十分壯觀。何府派出兩人,一個家人過稱,老管家何大福付錢,把兩個人忙得手腳不停,累得腰痠背痛,直到深夜才收完茶葉。
當然,這些採茶裡面也有想佔空子的,面上是茶尖,底下是大把的粗葉子,何大福眼睛盯得緊緊地,每一籃茶葉都仔細的看過,一發(fā)現(xiàn)這種人,讓他們當著衆(zhòng)人面前把茶尖清出來,才能入府重新過稱。
收購回來的青茶葉,堆滿何府大堂,連幾個廂房都是青茶葉,後花園裡,何府幾十個家人一人一個大鍋,用煤生火,在那裡滿頭大汗的按趙嶽教的手法制作綠茶,每個人的手都是通紅一片,這些家人真是叫苦連天,但在何初晴的威壓下,老實的低下了頭。
趙嶽卻在吃過早飯後,就帶著一包茶葉,進了知府衙門。
當一杯色澤碧綠,香氣四溢的綠茶放在趙豐豈面前,讓趙豐豈大吃一驚,這是他從未品嚐過的茶葉,啜了一口,發(fā)現(xiàn)茶香滿脣,比煮的團茶好了不知多少倍,這讓趙豐豈更是驚歎萬分。
趙嶽這才說出了心中的打算,趙豐豈當場照辦,向全城的富商發(fā)下了稟貼,請這些人都來一嘗新工藝的茶水。